民事訴訟法基礎論(九版)

民事訴訟法基礎論(九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民事訴訟法
  • 訴訟法
  • 法律
  • 法學
  • 基礎理論
  • 教材
  • 九版
  • 民事訴訟
  • 訴訟製度
  • 法理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共分為二十章,對民事訴訟法之課題擇其重點,予以說明。其乃著重在對基本論之探討,於憲法原則及民事程序法之發展關係、處分權主義及辯論主義之流變,有較為詳細之介紹。本書對於現今民事訴訟法學處於「被緩和職權探知主義」與「修正辯論主義」間之選擇、「法律安定性」與「個案彈性」間抉擇,且提供部分思考基點。而對於民事訴訟法與實體法之關係,亦即是否程序法之發展從此將與實體法目的分道揚鑣?另是否將以當事人自主選擇取代原程序法所彰顯之法安定性及平等性?亦係現今民事訴訟法所麵臨之十字路口。此外,就簡易程序、保全程序及傢事事件程序等問題,本書亦均提供相關素材或個人之觀察所得,用供參考。

  本次修正,乃著重在對於辯論主義第三命題的闡釋,以及關於爭點整理程序中,對於如何盡早使本案審理實質化,而得使審理程序集中於事實、證據及法律上爭點。
 
《刑法總論精要解析》 作者: 知名法學教授 某某 齣版社: 權威法律專著齣版機構 版次: 第一版(2023年修訂版) 定價: 人民幣128.00元 圖書簡介: 本書旨在係統、深入地剖析當代刑法學中的基礎理論與核心概念,為法學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法律實務工作者提供一部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入門及進階參考書。全書嚴格遵循中國刑法學界的主流學說與最新的司法解釋精神,力求在紛繁復雜的刑法體係中,梳理齣清晰、嚴謹的邏輯脈絡。 第一部分:刑法總論的基石 本書伊始,首先構建瞭刑法的基本理論框架。我們深入探討瞭刑法的概念、性質、任務及其在國傢法律體係中的地位。重點分析瞭刑法的謙抑性原則和罪刑法定原則,強調瞭它們作為現代刑法生命綫的不可動搖性。在對刑法淵源的考察中,我們不僅梳理瞭刑法典的演進曆史,還詳細辨析瞭刑法解釋學的方法論,包括文義解釋、體係解釋、目的解釋等,為後續章節的深入理解奠定堅實的文本基礎。 一、 犯罪構成理論的深度剖析 犯罪構成理論是刑法總論的核心。本書花費大量篇幅,對犯罪構成要件的各個層麵進行瞭精細化的解構與重構。 1. 客觀方麵: 我們詳細闡述瞭行為、因果關係、不作為犯的認定。特彆關注瞭在現代社會中日益突齣的新型犯罪行為模式,如網絡環境下的行為實施問題。在因果關係認定上,本書超越瞭單純的“條件說”,結閤“相當因果說”的現代發展,提供瞭更具操作性的判斷標準,尤其針對復雜、間接的緻害情形進行瞭深入的案例分析。 2. 主觀方麵: 故意與過失的理論形態被置於核心位置。對於故意,我們不僅辨析瞭直接故意與間放故意的區彆,還詳細論述瞭認識錯誤(客體錯誤、情節錯誤、因果關係錯誤)和意誌錯誤對犯罪構成的實質性影響。在過失方麵,對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的界限進行瞭細緻區分,並結閤近年來高發的交通肇事、醫療事故中的過失認定,提供瞭最新的裁判思路。 3. 主體要件: 針對特殊主體(如單位、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認定,本書提供瞭最新的法律適用指引,並著重分析瞭辨認能力與控製能力對刑事責任能力判斷的決定性作用。 二、 違法性與有責性的辨析 違法性是刑法價值判斷的集中體現。本書係統梳理瞭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阻卻違法事由的構成要件。在正當防衛部分,我們著重討論瞭防衛限度與防衛不適時(超過)的認定標準,並結閤最新的司法解釋,闡明瞭對不法侵害的實質判斷標準。對於緊急避險,本書強調瞭對“為使國傢、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産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采取的必要行為”的嚴格限製,並對避險過量的情形進行瞭深入的探討。 有責性部分,則聚焦於責任要件的審查。除瞭刑事責任能力,本書深入剖析瞭期待可能性理論在刑法中的適用空間。在責任阻卻事由方麵,對強製形態(如債務奴役、情勢的不可抗力)的認定提供瞭詳盡的分析路徑。 第二部分:犯罪形態與特殊犯罪理論 本書的後半部分,聚焦於犯罪過程的動態展開以及特殊犯罪的理論構建。 三、 未遂、中止與犯罪形態 本章對犯罪未遂的客觀必要性與主觀上的犯罪意圖進行瞭嚴謹的區分。對於犯罪中止,我們詳細考察瞭“自動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界定標準,特彆區分瞭“自動中止”與“非自動中止”,並指明瞭在不同情形下中止犯的法定減免刑的適用條件。預備犯的刑事責任界限,也依據我國刑法條文的最新修正,進行瞭精準的闡釋。 四、 共同犯罪的結構與認定 共同犯罪理論是刑法總論中結構最復雜的部分之一。本書采用“功能說”的視角,對共同犯罪的四個必備條件——共同故意、客觀上的共同行為、主觀上的共犯意思聯絡——進行瞭詳盡的分析。對於教唆犯和幫助犯,本書著重闡明瞭“間接正犯”與“幫助犯”的界限。更重要的是,本書對共同犯罪的實行行為的認定,特彆是多數人參與的復雜犯罪(如組織犯罪、傳銷犯罪)中的“組織者”與“普通一員”的責任劃分,提供瞭清晰的分析工具。對於共犯的特殊形態,如中止、教唆他人中止、以及共犯之間的刑事責任分擔,均進行瞭深入的論述。 五、 數罪與並罰原則 本書最後對數罪理論進行瞭梳理。區分瞭法條競閤、想象競閤和牽連犯的本質差異。在數罪並罰方麵,本書嚴格依照我國《刑法》第六十九條及相關司法解釋,詳細介紹瞭總和刑期限製、數罪並罰的優先順序,以及在涉及特殊犯罪(如纍犯、未成年人犯罪)時的具體限製條件,確保讀者能夠準確掌握復雜量刑規則的適用。 本書特點: 1. 理論與實務的緊密結閤: 每一重要理論點後都附有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的典型案例分析或指導意見的摘要,確保理論的鮮活性。 2. 體係化構建: 邏輯層次清晰,從基礎概念到復雜形態,層層遞進,適閤自學與課堂教學。 3. 語言精煉準確: 摒棄冗餘的學術爭鳴,聚焦於法律適用中的核心爭議點,語言錶達精確,符閤法律文本的嚴謹要求。 本書是刑法學領域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是每一位緻力於嚴謹、係統學習刑法總論的法律同仁的必備案頭參考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薑世明


  現職
  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經曆
  法官評鑑委員會委員
  律師懲戒覆審委員會委員
  公共工程委員會技師懲戒覆審委員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係主任、在職專班執行長)
  政治大學法學院民法中心主任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主任委員
  闆橋、宜蘭、颱中地方法院法官

  學曆
  颱灣大學法學學士、碩士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圖書目錄

九版序
序 言

第一篇 民事訴訟法總論
第一章 建構及解釋適用民事訴訟法之基本考量要素
壹、前 言/4
貳、民事訴訟之目的論/4
參、民事訴訟之基本理念/10
肆、憲法之因素考量/12
伍、結 論/20

第二章 處分權主義
壹、概 說/21
貳、對於訴訟開始之主導權/22
參、對於訴訟對象、範圍之決定權/26
肆、對於訴訟終結之決定權/35
伍、處分權主義被架空之危機──當事人之程序或法官之程序?/37
陸、處分權主義之界限/39
柒、結 論/40

第三章 辯論主義
壹、前 言/41
貳、辯論主義之意義及其意識型態關聯/42
參、辯論主義之具體內容/47
肆、辯論主義之修正/53
伍、結論──辯論主義作為中流砥柱?或明日黃花?/61
附論、相煎何太急──從部分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第288條適用之妥適性談起/62

第四章 訴訟主體論
壹、前 言/74
貳、法 院/74
參、當事人/81
肆、第三人之參與/92
伍、訴訟代理人/94
陸、結 論/97

第五章 訴訟客體論
壹、前 言/100
貳、主要訴訟標的之論爭/101
參、部分挑戰傳統論爭之觀點/105
肆、訴訟標的理論在訴訟上之作用/111
伍、結 論/114

第六章 訴訟要件論
壹、前 言/117
貳、訴訟要件之意義/118
參、訴訟要件之種類及內容/121
肆、訴訟要件之審查/126
伍、欠缺訴訟要件之效果/132
陸、結 論/133

第七章 訴訟行為論
壹、前 言/136
貳、意義與種類/136
參、訴訟行為基本問題/141
肆、訴訟契約/146
伍、訴訟行為之瑕疵與治癒/149
陸、結 論/153

第八章 舉證責任法
壹、前 言/156
貳、舉證責任法之基本問題/157
參、舉證責任分配法則之體係建構/160
肆、結  論/174

第九章 部分民事證據法理之變遷
壹、前 言/177
貳、部分民事證據法課題之提齣/178
參、實務見解之對應發展/194
肆、評估與結論/199

第十章 再論颱灣部分民事證據法學理及實務之新開展
壹、前 言/201
貳、證明妨礙/202
參、證據契約/219
肆、違法取得證據之可利用性/221
伍、實務見解/225
陸、結 論/238

第十一章 裁判論
壹、前 言/240
貳、裁判之種類/241
參、判決之作成及其瑕疵/246
肆、判決之效力/249
伍、結 論/259

第二篇 各級審級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審程序論
壹、前 言/264
貳、訴之變更、追加及反訴/265
參、集中審理之理想與實踐/275
肆、結 論/285

第十三章 送達論
壹、前 言/287
貳、送達基本論/287
參、結 論/300

第十四章 上訴審
壹、前 言/302
貳、第二審/303
參、第三審/313
肆、結 論/318

第十五章 再審與第三人撤銷之訴
壹、前 言/319
貳、再 審/320
參、第三人撤銷之訴/328
肆、結 論/334

第十六章 簡易訴訟程序及小額訴訟程序
壹、前 言/335
貳、基礎法理/336
參、基本製度簡介/343
肆、部分實務上爭議問題提示/352
伍、結 論/353

第十七章 裁定及抗告程序
壹、前 言/355
貳、裁定概論/355
參、抗告及再抗告程序/362
肆、結 論/371

第十八章 假處分程序
壹、前 言/373
貳、假處分之目的與類型/374
參、要 件/375
肆、假處分聲請之裁定/379
伍、效力及撤銷/383
陸、定暫時狀態假處分/386
柒、結 論/397

第十九章 督促程序與公示催告程序
壹、前 言/399
貳、督促程序/400
參、對修法之評估/415
肆、公示催告程序/429
伍、結 論/435

第二十章 傢事事件程序概說
壹、立法目的及特色/437
貳、法理適用/439
參、傢事事件之閤併審理/446
肆、調解程序/448
伍、程序監理人/451
陸、暫時處分/454
柒、結 論/455

圖書序言



  本書此次修正之重點,除補充部分實務見解之外,乃著重在對於辯論主義第三命題的闡釋,以及關於爭點整理程序中,對於如何盡早使本案審理實質化,而得使審理程序集中於事實、證據及法律上爭點,本書就其重點亦加以補充提示,用供參考。
 
薑世明
2016年7月7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這本書讀下來,我最大的感受是“厚重”。不是指書的物理重量,而是指它所呈現齣的學術氛圍和嚴謹的論述方式。作者在民事訴訟法領域深耕多年,這一點從他對於每一個法律概念的剖析和每一個判例的解讀中都能夠感受到。他能夠將復雜的法律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錶達齣來,這對於我們這些非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然而,這種“厚重”也帶來瞭一個問題,那就是閱讀的門檻相對較高。書中充斥著大量的專業術語和晦澀的錶達,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法律基礎纔能理解。而且,書中的內容過於理論化,缺乏與生活的聯係。例如,書中對於管轄權、訴訟時效等概念的解釋非常詳細,但對於這些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應用的,卻很少提及。這使得讀者很難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係起來,從而影響瞭學習效果。如果作者能夠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前提下,適當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和生活化的例子,相信這本書會更受歡迎。

评分

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遺憾”。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律師,擁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能,但卻無法將這些知識和技能有效地傳授給學生。書中的內容雖然全麵,但卻缺乏係統性。作者似乎隻是將自己多年來積纍的經驗和知識隨意地堆砌在一起,而沒有經過精心的組織和梳理。這使得讀者很難從中找到清晰的邏輯綫索,從而影響瞭學習效果。而且,書中的語言錶達過於口語化,缺乏學術嚴謹性。例如,作者經常使用一些模糊不清的詞語和不規範的錶達方式,這使得讀者很難準確理解其含義。更重要的是,書中的案例分析缺乏深度。作者隻是簡單地介紹瞭案件的事實和判決結果,而沒有深入分析案件的法律問題和爭議焦點。這使得讀者很難從中學習到有價值的經驗和教訓。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充滿遺憾的教材,它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评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非常“固執”的人。他堅持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民事訴訟法的所有內容都按照條文的順序進行講解,這使得整本書顯得非常枯燥乏味。而且,他對於每一個法律概念都進行詳細的解釋,即使是一些非常基礎的概念也不例外,這讓人感覺浪費時間。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書中的案例分析大多是老掉牙的判例,缺乏對新問題的探討。這使得讀者很難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係起來。然而,盡管這本書存在諸多缺點,但我仍然認為它具有一定的價值。因為它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民事訴訟法知識體係。而且,作者對於每一個法律概念的解釋都非常深入,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其背後的邏輯和原理。如果你是一位喜歡挑戰自己、不畏懼枯燥的學習者,那麼這本書或許適閤你。但如果你是一位追求效率、喜歡輕鬆學習的學習者,那麼我建議你選擇其他教材。

评分

讀完這本民事訴訟法教材,感覺就像經曆瞭一場漫長的法庭辯論,但卻少瞭些許“活”的溫度。書中的條文解釋詳盡,邏輯也算清晰,對於初學者來說,確實能建立起一個基本的框架。然而,我總覺得它過於強調理論的堆砌,對於實務操作的指導卻略顯不足。例如,書中對於證據的種類和效力論述得非常詳盡,但對於在法庭上如何有效地運用這些證據,如何應對對方律師的質疑,以及如何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選擇閤適的證據策略,卻幾乎沒有提及。這對於我們這些即將步入實務的法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遺憾。更重要的是,書中的案例分析雖然數量不少,但大多是經典的判例,缺乏對近年來齣現的新型糾紛的探討。現實中的民事訴訟案件往往復雜多變,需要我們具備靈活的應變能力和創新思維。如果教材能夠更多地關注這些現實問題,並提供一些具有啓發性的解決方案,相信會對我們的學習和成長更有幫助。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閤格的教材,但距離一本優秀的教材,還有一定的距離。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真的讓人眼前一亮!以往的法律教材總是給人一種灰暗、沉悶的感覺,而這本書卻采用瞭明亮的色彩和清晰的版式,讓人感覺賞心悅目。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圖錶和流程圖,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復雜的法律概念。這對於我們這些視覺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內容方麵,這本書的特點在於強調“實用性”。作者並沒有過多地糾纏於理論的細節,而是著重講解如何在實際的訴訟過程中運用法律知識。例如,書中對於起訴狀的撰寫、證據的收集、法庭辯論的技巧等方麵都有詳細的指導,這對於我們這些即將參加模擬法庭的法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幫助。當然,這本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書中的案例分析相對較少,缺乏對不同類型案件的深入探討。而且,書中的內容更新速度較慢,未能及時反映最新的法律法規和司法實踐。但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民事訴訟法教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