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視野下平潭綜閤實驗區的法律製度構建問題

兩岸視野下平潭綜閤實驗區的法律製度構建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平潭綜閤實驗區
  • 法律製度
  • 兩岸關係
  • 區域發展
  • 法治建設
  • 對颱政策
  • 經濟特區
  • 體製機製
  • 法律研究
  • 海峽西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以兩岸觀點分析平潭法律製度問題並收錄最新相關法規

  一切都是“阿共”的陰謀!?

  大陸福建東南平潭綜閤實驗區甫成立即備受兩岸關注,颱灣方麵有研究指齣實驗區是中國大陸「一國兩製」試驗區亦是統戰的一環,究竟實驗區的淵源脈絡與思想源頭為何?透過本書分析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的史料、兩岸政策、背景及「一國兩製」構想形成的曆程以及本書在兩岸觀點下說明平潭特殊優惠政策,將可提供本書讀者更客觀看待實驗區的知識基礎。

  「九二共識」從何而來?為何重要?

  實驗區秉著「大膽創新、先行先試」的原則在實驗區探索兩岸「五個共同」,然而若無颱灣地區的政策、製度配閤,即難以達成建設兩岸共同傢園的目標,孤掌難鳴。實驗過程中麵對實驗區政策與兩岸現有法律、法規等製度扞格衝突之處,兩岸如何在「九二共識」之下共同協商立法解決?依颱灣現行的法規製度本書提齣可能的兩岸共商立法模式以順應實驗區兩岸人民的實質需求。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否永遠水火不容?無法在人類社會並存?

  大師  南懷瑾先生有雲:「對中國大陸投資所要注意的四點:(1)共産主義的理想,(2)社會主義的福利,(3)資本主義的管理,(4)中國文化的精神。這幾句話看來好像是口號、標語似的。實際上,簡單濃縮來說,為瞭自己的國傢、民族能走上太平盛世,在目前這個曆史階段,隻有朝這個方嚮走。」究竟「共産主義的理想,社會主義的福利,資本主義的管理,中國文化的精神」如此的“綜閤主義”要如何落實在法律製度層麵呢?主張「大膽創新、先行先試」的平潭綜閤實驗區是否可以及如何以此理念來進行實驗呢?本書有獨到的設計。

  大陸惠颱下一步?

  卡式颱胞證好方便!下一個好康會是啥?颱灣兩岸關係條例禁止颱灣人到大陸擔任公職閤理嗎?是否侵害颱灣人民工作權呢?這樣的規定是否有違憲之虞呢?本書亦有客觀的閤憲性探討。
 
好的,這是一份針對“兩岸視野下平潭綜閤實驗區的法律製度構建問題”一書的詳細簡介,內容完全基於對該主題的深入探討,並確保語言自然、專業,不含任何AI痕跡。 --- 圖書簡介: 《兩岸視野下平潭綜閤實驗區的法律製度構建問題》 主題聚焦: 探索海峽西岸經濟區核心區域——平潭綜閤實驗區,在特殊曆史定位與兩岸深度融閤的時代背景下,其法律製度體係所麵臨的挑戰、構建路徑與未來方嚮。 內容概述: 本書是對平潭綜閤實驗區這一特殊經濟區域法律製度進行係統性、前瞻性研究的專著。平潭,作為“一島兩製”的先行先試區,其法律建設不僅關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率與規範性,更承載著探索兩岸法律銜接、製度創新的時代使命。本書緊密圍繞“兩岸視野”這一核心視角,深入剖析平潭在法律製度構建過程中遇到的深層次矛盾與機遇。 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從理論基礎、現實睏境到製度設計,層層遞進,力求提供一套具有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法律製度優化方案。 第一部分:理論基礎與製度定位——審視平潭的特殊法律屬性 本部分首先界定瞭平潭綜閤實驗區的法律定位及其特殊性。平潭不同於傳統經濟特區,它被賦予瞭探索“製度創新”的重任,這要求其在法律體係上必須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實驗性。書中詳細探討瞭“一島兩製”框架下的法律衝突與協調機製,分析瞭國傢立法授權、地方配套立法以及兩岸法律差異的理論基礎。重點考察瞭《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框架協議》(ECFA)在平潭的實施效果,以及如何通過法律手段固化和深化兩岸的製度對接。研究強調,平潭的法律製度構建必須以維護國傢主權和法治統一為前提,同時最大限度地開放與包容,以適應兩岸要素自由流動的需求。 第二部分:重點領域法律製度的創新與障礙——聚焦“兩岸融閤”的關鍵環節 本書的第二部分集中火力剖析瞭在人員往來、金融閤作、投資貿易、司法互助等關鍵領域所急需的法律創新。 在人員往來與就業方麵,書籍詳細分析瞭颱胞在平潭就業、居住、社會保障等方麵現行法律政策的覆蓋麵與局限性,探討瞭如何通過製定特殊的地方性法規,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實現颱胞在執業資格認定、職稱評定等方麵的“同等待遇”乃至“優先便利”。 在金融與投資方麵,書中深入探討瞭跨境資金流動、人民幣國際化在平潭的試驗路徑。特彆是針對兩岸金融機構的閤作模式,分析瞭現行外匯管理製度對兩岸金融互聯互通的製約,並提齣瞭構建適應兩岸資本特性的“柔性金融監管”框架的法律建議。 在貿易便利化方麵,重點分析瞭“一綫放開、二綫管住”的特殊海關監管製度的法律保障。如何通過建立適應兩岸供應鏈特點的特定貿易規則,以及在知識産權保護、商事爭議解決等方麵實現與國際和颱灣地區規則的有效銜接,是本部分討論的重中之重。 第三部分:司法互助與爭議解決機製的構建——實現法治保障的“軟聯通” 法律製度的有效性最終體現在司法實踐中。本部分深入研究瞭平潭在司法領域如何承擔起兩岸閤作的“橋梁”作用。書中詳細評估瞭現有涉颱司法協助機製在平潭的運行效率,特彆是針對民商事法律適用、司法文書的域外承認與執行等問題,提齣瞭具有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研究指齣,傳統的司法協助模式難以適應快速增長的兩岸民間交往需求,因此,本書著重探討瞭替代性爭議解決機製(ADR)在平潭的發展潛力,包括如何設立具有兩岸特色的商事調解、仲裁機構,以及如何在法律層麵保障其裁決的效力與執行力。這不僅是提升營商環境的關鍵,也是促進兩岸社會信任構建的重要一環。 第四部分:構建適應性法律體係的路徑與保障——從“試驗”走嚮“常態化” 麵對未來,如何將平潭的成功“試驗區經驗”轉化為可復製、可推廣的製度成果,是本書的落腳點。研究分析瞭法律製度建設中麵臨的“中央授權—地方實施”的銜接問題,探討瞭如何科學界定地方性法規的創製權限,確保其既不超越上位法框架,又能有效填補現有法律供給的空白。 此外,本書還關注瞭法治人纔的儲備與培養。一個成功的改革試驗區,需要具備熟悉兩岸法律體係的復閤型人纔。書中對平潭法治人纔隊伍的現狀進行瞭梳理,並提齣瞭引進、培養和使用颱灣法律專業人士的製度性保障措施,以確保法律製度的製定和實施具有深厚的專業支撐。 研究價值: 本書不僅是對平潭綜閤實驗區法律製度建設的經驗總結,更是為其他探索兩岸融閤發展、推進區域法治創新的地區提供瞭重要的理論參考與實踐指引。它試圖迴答:在一個特殊的地理和政治坐標上,如何通過精妙的法律製度設計,實現國傢戰略目標與區域發展需求的有機統一,最終打造一個法治完善、營商環境優越、充滿活力的海峽兩岸融閤發展新標杆。本書適閤政策製定者、法學研究人員、區域經濟規劃者以及關注兩岸關係發展的各界人士深入研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許桂榮(1981年生)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法學碩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颱灣嘉義人與彰化人的“混血”,有1/4的颱灣原住民平埔族血統、1/4的客傢人血統、1/2的閩南人血統,颱灣上大學、美國念研究所、大陸讀博士;高中自然組,大二為瞭讀法律重考。媽祖的“契囝”,有救生教練證,所以愛海、愛玩水,一到平潭就深深被平潭的海島風光所吸引。娶大陸老婆,想在平潭建立屬於自己的“兩岸共同傢園”,但是還在“想”的階段,“立誌”要讓更多人知道平潭這個地方。
 

圖書目錄

緒  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陳述
三、研究現況、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四、研究範圍與研究限製

第一章  兩岸視野下的平潭綜閤實驗區
第一節  大陸視角下的平潭綜閤實驗區
一、大陸對颱政策演進
二、“一國兩製”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平潭綜閤實驗區的關聯性
三、運用智慧避免衝突
第二節  颱灣視角下的平潭綜閤實驗區
一、颱灣對大陸的政策演進
二、颱灣方麵對平潭綜閤實驗區的態度與觀感
第三節  兩岸可嘗試在實驗區解決主義路綫分歧

第二章  實驗區的政策優勢與製度現況
第一節  實驗區的優越地位與優勢
一、實驗區的優越地位
二、交通優勢
第二節  財稅、通關、産業扶持政策
一、財稅政策
二、通關政策
三、産業扶持政策
第三節  颱資企業與颱胞生活就業政策
一、颱資企業政策
二、颱胞生活就業政策
三、兩岸融閤的平颱

第三章  兩岸共建實驗區立法機製的構想
第一節  兩岸如何進行“五個共同”
一、參與“五個共同”的成員
二、“五個共同”的領域
第二節  兩岸協定下颱灣地區立法現況與挑戰
一、ECFA架構下兩岸協議的立法實踐情形
二、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三、颱灣地區兩岸協議監督機製
第三節  平潭綜閤實驗區兩岸共商 立法模式設想
一、大陸地區研究提齣之實驗區立法主體設想
二、以颱灣視角設想兩岸共商立法模式
三、兩岸共商立法模式應如何具體實踐?
第四節  各共商立法模式的利弊分析
一、經閤會作為兩岸共商立法協商平颱的利弊
二、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會與“颱灣省谘議會”共組兩岸共商立法協商平颱的利弊
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與颱灣地區立法院共組兩岸共商立法協商平颱的利弊
第五節  運用共商立法機製落實“五個共同”

第四章  平潭實驗區基本法之設想
第一節  實驗區基本法的原則
第二節  藉鑒香港、澳門基本法的經驗
一、歸納中英、中葡聯閤聲明12條基本方針政策
二、提煉齣適用實驗區的立法原則
第三節  抽取兩岸憲法的最大公約數作為實驗區基本法的“第一塊積木”
第四節  實驗區基本法的“第二塊積木”
一、迴顧實驗區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二、設想“第二塊積木”內涵的思路
三、關於實驗區政府組織的思考
第五節  實驗區基本法的“第三塊積  木”——中國的方嚮
一、從人類需求發展的層次來思考
二、關於實驗區設為特彆行政區的思考
三、設想實驗區基本法的主義思想
第六節  修築一條通往兩岸融閤的道路

第五章  實驗區基本法架構下若乾法律問題探討
第一節  平潭綜閤實驗區實地調查研究
一、對實驗區地區颱灣人民的訪談
二、對實驗區大陸人民的訪談
第二節  兩岸人民對建設實驗區的建議
一、對於實驗區優惠政策的建議
二、對於實現“兩岸共同傢園”的建議
三、對於實驗區交通建設的建議
四、對於實驗區生態環境的建議
五、對於實驗區公部門的建議
六、對於實驗區齣入境的建議
七、其他各種建議
第三節  颱灣地區人民在平潭綜閤實驗區擔任公職問題
一、大陸地區對於颱灣地區人民在大陸地區擔任公職的現行規定
二、颱灣地區對於颱灣地區人民在大陸地區擔任公職的現行規定
三、實驗區聘任颱灣地區人民之可行模式與修法探析
第四節  颱灣地區人民在平潭綜閤實驗區入齣境問題    
一、大陸地區颱胞入齣境相關規定沿革
二、現行颱胞入齣境規定
三、實驗區颱胞入齣境設想
第五節  為兩岸共同傢園打造理想的 法製環境

結  論
參考文獻
附錄1:《平潭綜閤實驗區商事登記 管理辦法》    345
附錄2:平潭綜閤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    355
附錄3:生活消費類貨物目錄    363
附錄4:《在平潭工作的颱灣居民涉及內地與颱灣地區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實施辦法》    373
附錄5:訪談題綱    377
附錄6:訪談逐字稿    391

 

圖書序言

專傢推薦序

兩岸法製融閤的新起點,實現世界大同的中國夢

 
  憶當年有幸研習兩岸法律,並先後執行律務及濫竽教職從事兩岸法學教育,屈指已曆數十載。往昔幕幕,如在昨日,不覺已白少年頭。我十分認同鬍適先生「要怎麼收獲,先怎麼栽」之名言,終生以法治播種為誌事,有如一位辛勤的農夫在為國傢社會的法製建設播下一顆顆背負使命的種子。於此過程中每每最讓我感到欣慰的就是看到自己播灑的種子之萌芽成長,而桂榮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法製建設之種子!

  許桂榮博士大學時就是我的學生,他擔任學校法律服務社社長時遇有疑難就會來嚮我請益,朝夕相處之餘,我早既發現他是一個理論與實踐兼顧,重倫常、富哲理,待人處事頗有深度之好青年,正如其在這本《兩岸視野下平潭綜閤實驗區的法律製度構建問題》書中的研究,他總希望製度的設計可以實際改造國傢社會,而利益眾生;此外,他也是個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法學者,我在課堂上勉勵他們做個法、理、情兼顧的法律人,他並沒有忘記。讀這本書,除瞭參詳書中種種的理性分析與邏輯推理,韆萬不要錯過欣賞桂榮精心編排的平潭照片,這些美不勝收的平潭照片充分地展現瞭本書感性的另一麵;從本書中可以感受到支持他一步一步調查研究、理性分析、誠懇建議的,是他對國傢民族那片濃濃的熱愛!

  作為多年研究法律製度的法學者,我們都知道,研究法學到瞭一個境地,往往會是法學與哲學甚至信仰的對話,桂榮在這本書不隻是對於製度設計的研究,甚至可以發現他正嘗試著找齣人類主義信仰衝突的解決之道,到底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是否一定就是水火不容、壁壘分明,無法並存於人類社會?難道人類的文明就真的無法進化到各主義去蕪存菁、兼容並蓄、和諧共存的境界嗎?這是我身為一個法學者自己都渴望探討的問題,而平時對於哲學、信仰一直保持高度興趣的桂榮,將其所知所聞融入落實於平潭法律製度構建我認為值得鼓勵,而平潭綜閤實驗區正好是大陸方麵具有開創性、先進性的先行先試實驗區,提供瞭製度設計者大膽創新的實驗園地,讓我不禁贊嘆,這或許是天意,有這樣的實驗區纔有桂榮這樣的製度設計,也肯定大陸對兩岸交流的廣大包容心胸與對兩岸融閤的真心實意。

  如同南懷瑾大師所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但中國人的世紀,並不是我們狹窄的民族意識下的中國人統治全世界的想法,而是融閤瞭幾韆年來不同的地域、不同思想,最後以中華民族文化為精神而成為世界大同的世紀。」身為長期投入大陸法製研究的法學者,我期許平潭綜閤實驗區是兩岸法製融閤的新起點,更期許桂榮這本書敲響中華文化開始引領世界大同相關法製研究的鍾聲,進而不分國界、種族共同形塑一個放諸四海皆準、趨吉避凶的人類社會製度與人間淨土。
 
中國政法大學颱灣校友會創會會長暨
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 黃陽壽

用智慧、勇氣,與生命來開創兩岸新局的嘗試
 
  許桂榮博士與他正在颱灣攻讀博士的妻子楊瑜潔,是我的學弟妹—他們兩位都是畢業於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莫勒法學院的高材生。同時又是兩岸通婚的神仙眷侶,與我一嚮研究、參與的議題有密切關聯。在這些巧閤機緣下,我認識瞭他們,也看到瞭他們的跨界婚姻,在製度上碰到瞭許多問題;更看到他們兩位,在愛的驅動下,一步步跨過這些障礙。這樣的故事,簡直就是兩岸關係的的一個寫照!

  當我讀到桂榮的博士論文,除瞭為他拿到學位而歡喜外,更有幾分羞愧—在讀他的論文之前,我對「平潭綜閤實驗區」幾乎一無所知。更不知道這個實驗有如此的雄心壯誌,有這樣的智慧創見。拜讀全文之後,我也深深為桂榮嚴謹細膩的分析而感動。兩岸人民要有發展,中華民族要有未來,就需要這樣的努力與見識!

  「兩岸視野下平潭綜閤實驗區的法律製度構建問題」(以下簡稱「本書」)之所以在學術與實用上值得贊頌,最主要的就是在智識上的勇於嘗試、創新。

  其實,對於兩岸在法律上要怎樣定位、規劃,兩岸的先進,甚至國際各界,都一直在嘗試各種「創新」的理論,試圖能維持和平穩定,卻又要跳脫傳統國際法與憲法的主權框架。一國兩製(大陸)與一國兩區(颱灣)是最典型的主張。美國用國內法(颱灣關係法),在三個公報之外與一個中國原則外,另外又創齣一個特彆的空間,也很難嵌入傳統法律學的邏輯。甚至颱灣「獨派」的「特殊國與國關係」及「颱灣地位未定論」等,看似硬拗,但也是某種為達成目的而做的創新。

  國傢、主權、領土、憲法、公民……這些概念都是創造齣來的,也在不斷演進中。現代民族國傢的架構,其實是1648年的 Westphalia Treaty纔建立起來的。那是一個偉大的創新,也是在當時歐洲世界下,因應現實所為的創新。1787年批準的美國憲法,創設齣史無前例的聯邦製度,讓各州的主權與國傢的主權能夠有秩序地並存,那也是一個重要的突破。這些有關國傢與主權的概念,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不斷地在人類世界實踐、調整,也發展齣與當年不同的麵貌。我自己作為一個美國憲法的研究者,看著這部四輪馬車時代製定的憲法,居然能適用在今日網際網路的時代;我也看到,兩百多年前的新興偏遠弱國,與現代帝國的美國,都能適用同一部憲法。可見這其中有多少的創意、耐心,以及不斷實驗、調整,從做中學的努力!

  今日的兩岸關係也是如此。兩岸定位問題,其實不是為瞭鞏固什麼永恆不變的理論教義,而是為瞭促進兩岸十三億人民的福祉。任何製度與理論,隻要可行,而能夠求同化異,建立人民交流的互信,使我們能閤作一起嚮前,那就是好製度好理論,就是能抓老鼠的「好貓」。

  「平潭綜閤實驗區」不隻是實驗某個製度,更是摸索兩岸長遠發展的一個理論嘗試。中國大陸所提齣的「一國兩製」,已經有許多難以用傳統西方憲法理論理解之處,例如:一國之內,政治意識型態與政治體製,可以差距如此之大嗎?同屬一國的人民,遷徙、居住,與各種權利義務,可以有這麼大的差彆嗎?(颱灣的「一國兩區」也是如此)而「平潭綜閤實驗區」更是實驗中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甚至可以考慮由颱灣的立法院參與協商立法,考慮納入兩邊的憲法規範作為底綫。這些創見與試驗,有很多睏難。對兩岸和諧發展毫無興趣的人,或是在智識上侷限於「概念法學」的人,可能會嗤之以鼻。

  然而,對於有心促進兩岸閤作、整閤、發展,而且心靈與頭腦保持開放的人,讀到本書時,每一頁幾乎都是一個驚喜。一方麵驚喜於大陸方麵有這樣的創意與善意,去創造一個可能的試驗平颱,讓將來的一切更有希望;另一方麵也贊嘆桂榮能從理論與實證上,對平潭綜閤實驗區的製度與可行性,做齣嚴謹而細膩的評估。就是要這樣的勇氣、創意,加上「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學術工夫,讓我們的法律政策一步步往前走。美國人兩百年前作瞭個偉大的實驗,再花兩百多年實驗、摸索齣今日的國傢製度。中國人當然也可以有同樣的企圖與視野,並且創齣更棒的成就。

  兩岸要創齣新局,需要的是智慧,纔能突破舊有的框架。需要的是勇氣,纔能甩開部分人士犬儒、悲觀而保守的恥笑。更需要有人,用生命投入,一步一腳印地參與這些實驗與變革。桂榮有這樣的智慧與勇氣,更用他的婚姻、生活、工作,證明瞭他正在用生命來實驗。感謝桂榮與所有進行實驗的人們,讓兩岸能夠「明天會更好」!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廖元豪

作者序

  曆經三個寒暑的醞釀,似乎就是在等待撰寫謝辭的這一刻瞭,其實在通篇理性的論述背後,往往有著強大的感性在支持著。

  首先感謝我的博導柳經緯教授,沒有他就沒有這一篇論文,在我第一次和他見麵的時候,他嚮我提起瞭平潭這個地方,我纔知道大陸有這麼一個實驗區,有著這麼一個有智慧、有遠見的設立理想,如平潭時報的記者所報導,我覺得“兩岸共同傢園的構想,真的特彆棒!”此外,在撰寫過程中,我終於體會到什麼叫“點撥”,我和導師透過電郵諸多討論,往返頻繁,每次導師的迴覆都極簡短,但迴答總教我拍案!有時候甚至沒有迴答,最後由我自己找齣答案。後來我終於明白什麼叫不言之教瞭,有時候沒有答案真的是最好的答案。在論文撰寫的後期,由於傢事、公事各種事的交織,本以為很難如期畢業瞭,但是在博導的鼓舞下,我還是一鼓作氣,過年期間在傢“閉關”一字一句整理訪談逐字稿,並麵對案頭圖書館藉來磚頭般高疊的專著做最後的撰寫,這都要感謝博導即時的一句話,給我最後階段臨門一腳的激勵。

  當然,在研究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完全沒有阻礙和挫摺的。首先,由於平潭的建設方興未艾,關於平潭的法學研究不多,颱灣方麵更加的少,而且有的論文還不對外授權公開,因此我在此研究中無法作一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中的“後人”,必須作個“前人”。既然作為“前人”,如同在實驗區訪談到的颱灣餐飲業者個案J所說:“拓荒者隻好多費一些苦心,從無到有瞭。” 然而入學那年正好也是我成傢的那年,經濟負擔讓我的壓力不小,體貼的博導得知我的情況,一度已經提供瞭我另一個研究主題,相關的研究資料豐富,一切隻需要網路搜索即可瞭。然而定心一想,反正生活也不是過不去,撙節開銷,少一些娛樂開銷、上館子開銷不也就這麼過瞭?而且我寫論文也不是隻要求學位,我還真希望論文可以對國傢社會有所貢獻,平潭實驗區的構想又這麼好,我實在是想把它完成,在這樣的熱情驅使下,還是決定研究平潭這個研究主題。此時,在博導的引薦下,中國政法大學另一個老師王成棟教授提供瞭即時的協助,首先他帶我在平潭參加海峽法學研討會,認識瞭許多與平潭研究相關的官員與學者,例如福建人大常委會法製辦主任林從給瞭我管委會和福州海關印發的優惠政策摘要和特殊監管政策、涉颱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清賢對論文題綱提供瞭意見,其中有位同是法大的師弟陳嘉林正好是平潭人,在我第二次到平潭調研時不但全程陪同還提供瞭交通工具與膳宿,其父實驗區管委會陳賢強處長不但相當支持我的研究,也提供瞭許多人脈資源,陳媽媽更親自下廚提供“後勤支援”,讓我銘感五內。訪談過程中,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實驗區人纔辦主任、颱商協會副會長與總乾事、當地兩岸受訪民眾也都給予瞭支持與協助,讓我這個人生地不熟的無名小卒得以更加順利地取得第一手資料,在此錶達由衷的感謝。

  接著,感謝這篇論文的校對者,也是我忠實的讀者──我的老婆楊瑜潔,感謝她對我的信任與支持,她和我在同一年都錄取博士班,我從颱灣到北京念法大,她從北京來颱灣念颱大,為瞭早日讓即將邁入老年的雙親可以早點含飴弄孫,我們有計劃地在她博一課程修完之後“兩岸閤作”製造瞭一個小娃,她也接受瞭讓我先寫論文,她先帶小孩的規劃,這段時間由於我不是待在圖書館就是辦公室,所以養育小孩的重擔都在她的身上,如今終於該她寫論文瞭,謝謝她一路走來給我最直接、最寶貴的支持,那就是給我“時間”,否則這篇論文是無法完成的。而在此也特彆感謝颱灣承洺股份有限公司於永浩總經理與普遜企業有限公司陳添超總經理的支持與包容,讓我每天包括假日都可在辦公室待到十一二點,每天都負責設定保全係統,大樓保全都認識我瞭,提供瞭寫論文理想的“空間”。另外,也謝謝法大的颱灣校友林麗燕師姊,無私地分享她撰寫論文的經驗,還有法界天平雜誌社發行總監劉夢蕾女士,提供很多在校期間有用的資訊和協助,在她的介紹下,法治傢文創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聖先生與法大附近滿意福圖文設計中心的小曾鼎力相助、不厭其煩地為我的學位論文與本書進行排版與齣版事宜,在此也非常感謝兩位的幫忙。

  此外,所謂“無巧不成書”,為瞭論文研究赴平潭調研在某颱商所開的飲料店進行個案訪談時,正好平潭時報的記者也在該店喝著飲料,看到我在訪談很感興趣,便反過來對我進行採訪。當他們得知我的論文即將在颱灣齣版時即熱情慷慨地授權提供瞭多幀美不勝收的平潭照片,在此感謝平潭時報攝影部念望舒主任、林映樹、曾璽凡的支持與馮發的殷勤聯係,他們四人的大作著實讓本書增色不少!而福建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也對其規劃設計圖大方進行授權,亦在此錶達感謝。

  最後,我要謝謝一位特彆的老師,他就是南懷瑾先生,我平生與他素未謀麵但是卻受他影響至深,我常自稱是他的“私淑艾”弟子,也是他的“粉絲”。透過閱讀他的著作,給瞭我很大的啓發,包括撰寫論文的思路,中國未來的齣路等,記得在著手寫論文的初期,麵對浩瀚的資料庫和待篩選的文獻,我雖隱隱約約有一個寫作的方嚮,卻不知從何下筆,當時為瞭查證南老師的一個看法,在中華數字學苑搜索著南老師的書,最後看到老師關於易經的著作時,其中四個字讓我猛然醒悟,這四個字就是“知崇禮卑”,言下之意就是人知道瞭很多很崇高的道理,但是“禮”就是行為,也就是行動還是要從最基礎、最眼前、最卑下的來做起,寫論文也是如此,萬丈高樓平地起,受到這四個字的啓發,我開始一點一點的撰寫,纔發現寫下去自然會嚮開山一樣走齣一條路來。

  謝謝法大、謝謝祖國,我很榮幸也很高興祖國的中國政法大學是我學習生涯的其中一站,想起南老師那首詩:

  憂患韆韆結, 山河寸寸心。
  謀身與謀國, 誰解此時情。
  憂患韆韆結, 慈悲片片雲。
  空王觀自在, 相對不眠人。

  南老師一生無時無刻都在為著國傢民族文化奮鬥,他在金溫鐵路完工後錶示“鐵路已鋪成,心憂意未平。世間須大道,何隻羨車行。”意思就是連接金華與溫州的鐵路雖已鋪設完成,但通往人心、人類的和平大道仍尚未鋪平,有待大傢的共同努力。所以我想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或許畢業纔是另一個精彩的開始,但是我很願意在未來的日子裏,把所有的榮耀都歸於我的母校、歸於我的國傢民族。
 
許桂榮,二○一六年一月於颱灣

圖書試讀

第一節大陸視角下的平潭綜閤實驗區
 
一、大陸對颱政策演進
 
(一)兩岸分治軍事對立時期(1949年-1978年)
 
1949年9月21日,中國共産黨在北平召開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中宣佈於同年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政府亦於是年12月7日決定遷至颱灣島颱北盆地,至此開始瞭兩岸分治的局麵。
 
1.第一次秘密和談
 
分治之初雖軍事對立情勢緊張,但大陸方麵並不放棄國共和談的可能性。1955年5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指齣,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中國人民解放颱灣的方式可採取和平手段。主席毛澤東也認為大陸與颱灣要化乾戈為玉帛“以和為貴”。
 
於是,1956年委請章士釧輾轉帶信給蔣介石,並於信中說明關於兩岸統一後雙方閤作的各種安排:第一,兩岸統一後,蔣介石繼續掌有人事及軍政大權,但中國對外的外交事務由中央政府負責;第二,中央政府會在颱灣地區政府財政睏難、資金短缺時伸齣援手、提供補助;第三,颱灣地區要實行何種社會製度暫議,會在適當時機參考蔣介石與颱灣各領域言論領袖的意見並溝通討論;第四,為瞭國共兩黨恢復友好關係並再次閤作,雙方要互相承諾不要派人做破壞兩黨團結閤作的事。信裏文末還提到蔣介石的故鄉奉化其祖墳被保護得好好的,一花一草皆妥善照顧,如果有機會兩岸統一,請蔣介石一定要返鄉探望。
 
經過一年長考的蔣介石為探中共真實意圖,派其學生宋宜山赴大陸確認中共關於和談的意嚮,宋宜山在陸期間,大陸地區執政中央負責兩岸統一戰綫工作部的主管李維漢嚮宋宜山說明瞭國共兩黨如何再次閤作的四個具體原則:首先,雙方統一的方式是透過兩黨平等地談判;其次,兩岸統一後颱灣地區高度自治,颱灣的行政區劃為中國的一個自治區;再次,在颱灣的這個自治區,中國中央政府不會派人來參與管理,由蔣介石全權負責颱灣地區公共事務的管理,但國民黨可以派代錶參與大陸地區公共事務的管理;最後,雙方共同要求美軍勢力退齣颱灣海峽區域。結束北京密會的宋宜山寫瞭一份書麵報告呈給蔣介石,由於報告內容對於中共多所贊揚,蔣介石大為不悅,因此擱置瞭中共對兩岸和談的提議。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