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與純水工程:理論與設計實務

給水與純水工程:理論與設計實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給水工程
  • 純水工程
  • 水處理
  • 給排水
  • 工程設計
  • 理論與實踐
  • 水質工程
  • 環境工程
  • 化工工程
  • 實用手冊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1.濃縮瞭給水工程中不易熟記且高普考又常考的理論與設計用公式。

  2.詳列市場上可買得到的淨水設備規格尺寸,從處理水量大小查錶,就可得知各種淨水設備的型號與規格尺寸。

  3.以實際興建完成的淨水廠來說明各種淨水處理的流程、各水池的大小及各種機電設備。

  4.提供近年來環工技師高考汙水與給水考題及解答。

  5.附上給水、飲用水之相關法規,給設計者及使用者參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之貴


  學曆:
  國立颱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博士(89~95)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碩士(83~85)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係 學士(67~71)

  國傢考試:
  90年檢覈 環工技師高考 榜首
  90年專技 環工技師高考 第五名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品管工程師 考試及格
  環保署甲級廢水處理技術員 考試及格

  現任:
  大陸水工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大展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負責人
  晶冠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
  颱北市水處理器材商業同業公會 理事長
  颱灣區環保專業營造業同業公會 常務理事
  颱灣區環保暨資源再生設備公會 理事
  颱北市進齣口同業公會 環保小組副召集人
  國立颱灣大學慶齡中心訓練班 助理教授
  國立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係 助理教授
  東南科技大學營建科技與防災研究所 助理教授
  産基會主辦職訓局環境工程人員訓練班 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 仲裁人

  曾任:
  颱北市城市發展協會 理事長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係係友會 理事長
  颱北加州高爾夫球聯誼會 會長
  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16期 會長
  颱北龍鳳扶輪社 社長

圖書目錄

學理篇
第一章 給水、純水工程之學理分析   

1-1 給水水質、水量推估 
1-2 混凝處理 
1-3 沉澱處理 
1-4 過濾處理 
1-5 消毒處理 
1-6 吸附處理 
1-7 硬水軟化處理 
1-8 其他高級處理單元 
1-9 給水處理工程之理論與實務 
1-10 軟水處理工程之理論與實務 
1-11 純水處理工程之理論與實務 
1-12 超純水處理工程之理論與實務 
1-13 陰陽離子交換樹脂法生産純水之相關計算 

設備篇
第二章 給水、純水工程之機械設備   

2-1 過濾係統 
2-2 活性碳吸附器 
2-3 軟化槽 
2-4 陽離子交換樹脂槽 
2-5 陰離子交換樹脂槽 
2-6 脫氣塔 
2-7 純水混床塔 
2-8 逆滲透RO係統 
2-9 自動混凝式沉澱器 

工程篇
第三章 給水、純水處理工程之實場案例   

3-1 民生淨水場案例-雙溪淨水場 
3-2 工業區淨水場案例-鬥六擴大工業區淨水場 
3-3 軟水處理工程案例-颱灣省農會軟水處理工程 
3-4 純水處理工程案例-力霸鋁門窗純水處理工程 
3-5 超純水處理工程案例-研能科技超純水處理工程 
3-6 淨水高級處理工程案例-直潭淨水廠高級處理模廠 
3-7 雨水、冷卻水迴收再利用處理工程案例-颱北101大樓雨水、冷卻水迴收再利用處理工程 

考題篇
第四章 曆屆環工技師高考汙水與給水工程考題及解答   

法規篇
第五章 給水、飲用水之相關法規   

5-1 自來水法規 
5-2 自來水水質標準 
5-3 飲用水管理條例 
5-4 飲用水水質標準 
5-5 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 
5-6 飲用水連續供水固定設備使用及維護管理辦法 
5-7 違反飲用水管理條例處罰鍰額度裁量基準 
5-8 飲用水水源水質或淨水處理改善計畫審核申請錶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1-1 給水水質、水量推估

1. 人體有60~65%的水分,一般人飲水量為1~1.5L/day(含食物時則為2~3L/day)。

2. 給水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導水工程、淨水工程、配水工程、用水工程。

3. 用水標準順序:
(1) 傢庭及公共給水
(2) 農業用水
(3) 水力用水
(4) 工業用水
(5) 水運用水
(6) 其他

4. 用水量單位為 lpcd = L/person-day

5. 增加用水量設計考慮因子
(1) 計畫目標年
(2) 計畫目標年之人口
(3) 計畫目標年之每人每日用水量

6. 影響設計年限因子
(1) 設備壽命
(2) 淨水場擴建難易度
(3) 都市發展
(4) 資金、利率
(5) 通貨膨脹
(6) 初期低負荷情形

7. 比導電度(specific conductivity):兩根相距1公分之白金電極所測得之電阻。

8. 暫時硬度:碳酸鹽硬度

9. Alky-Benzene Sulfonate (ABS):
(1) 清潔劑中的成分
(2) 為陰離子界麵活性劑
(3) 磺基鹽
(4) 微生物不易分解

10. 三鹵甲烷(THM):CH4中三個氫可用氟、氯、溴、碘中任何一種或復數取代的多鹵體(稱三鹵甲烷),為緻癌物。

11. 總三鹵甲烷(TTHM):為THM中的CHCl3, CHBrCl2, CHBr2Cl, CHBr3四種總稱TTHM,為THM中所佔比例較大者。

12. 化學需氧量(COD):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氧化分解水中有機物,以所消耗相當氧氣量,錶示水中有機物含量。

13. 硫化氫(H2S):臭蛋味,厭氧分解産物,可用曝氣法去除之。

14. 細菌檢驗以(1) 20℃,48小時;(2) 37℃,24小時。

15. Coliform group:為大腸菌和大腸桿類似性質者總稱,為格蘭氏陰性、無芽孢,能分解乳糖而生成酸及氣體,具有金屬光澤之深色菌者。

16. 大腸菌為給水指標之原因為
(1) 人體排泄物中含有
(2) 較緻病菌之生命力強
(3) 檢驗簡單
(4) 少量即可檢齣

1-4 過濾處理

1. 慢濾之機構,其淨化作用可以四種現象解釋:
(1) 機械濾除:最初濾除雜質、均較砂層孔隙大的、生成濾膜纔發生阻留。
(2) 沉澱吸附:砂層中有無數小沉澱池,雜質與沙粒各帶不同電荷,而相互吸附。
(3) 生物作用:有機物與微生物生長成濾膜。
(4) 氧化作用:浮遊生物光閤作用,産生氧氣,氧化鐵、錳。

2. 濾池數:;Q:MGD。

3. 活性碳濾率為78~392 m3/m3-day(體積速度),或238~595 m3/m2-day(綫速度),均可設為300。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它的“實戰性”。很多教科書講的都是理論,很抽象,讀起來感覺離實際工程有距離。但這本書不一樣,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項目。我尤其喜歡它在“設備選型”和“管道設計”這兩章的內容。在給水工程中,水泵的選擇至關重要,書裏詳細介紹瞭各種水泵的類型(離心泵、軸 त्या泵等),它們的性能麯綫,以及如何根據流量、揚程、效率等參數來選擇最閤適的泵型。它還強調瞭水泵的串聯和並聯設計,以及如何考慮汽蝕問題。管道設計方麵,書裏不僅講瞭明渠和管道的水力計算,還深入探討瞭材料選擇(鑄鐵管、鋼管、塑料管等)的優缺點,以及管道連接方式(承插、法蘭、焊接等)的選擇,還有防腐和保溫措施。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還提到瞭管網水力模型分析,這對於我們優化管網運行,降低漏損率非常有幫助。我之前負責的一個舊城改造項目,管網老化嚴重,漏損率很高,如果按照書裏的方法做一次水力模型分析,就能找齣問題的癥結所在,並提齣有效的改造方案。這本書就像一本“秘籍”,把很多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積纍的寶貴經驗都總結瞭齣來,讓我少走瞭很多彎路。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專業,但又不會讓人感到枯燥乏味。它在解釋復雜的技術概念時,運用瞭大量生動的比喻和圖示,讓我更容易理解。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水泵與風機選型”時,提供的那些詳細的計算錶格和性能麯綫圖。這些工具性的內容,直接就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大大節省瞭我的時間。還有,書裏關於“工業給水係統設計”的部分,對我們這些在工廠一綫工作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寶藏”。它詳細介紹瞭不同工業部門(如化工、電力、食品、製藥)的給水水質要求,以及相應的處理工藝。比如,在製藥行業,對水的純淨度要求極高,需要多級反滲透、電去離子(EDI)等技術。書中對這些工藝的介紹,包括工藝流程、設備選型、運行參數控製等,都非常詳盡。我最近就在負責我們廠水處理係統的升級改造,原本打算參考一些國外的資料,現在有瞭這本書,感覺思路更加清晰,也更有底氣瞭。

评分

我一直覺得,做給水純水工程,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紮實的實踐經驗。而這本書,完美地連接瞭理論與實踐的鴻溝。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更是告訴你“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該如何解決”。比如說,在處理飲用水中的消毒問題時,書裏詳細講解瞭不同消毒劑(如氯、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綫)的作用機理、優缺點、適用範圍,以及如何根據原水水質和消毒目標來選擇閤適的消毒方式,並給齣相關的劑量計算和接觸時間要求。更重要的是,它還探討瞭消毒過程中可能産生的副産物(如三鹵甲烷)及其控製方法,這對於保障飲用水的長期安全至關重要。我之前在處理一些地錶水時,就常常為消毒效果和副産物控製感到頭疼,看瞭這本書之後,我纔真正理解瞭其中的奧妙,並且學會瞭如何通過優化投藥點、調整投藥量、配閤其他處理工藝來達到最佳效果。此外,書裏對於純水工程,特彆是電子級超純水處理部分,也有深入的介紹,從膜分離技術(反滲透、納濾)的原理和設計,到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和再生,再到各種在綫監測儀器的應用,都講解得非常細緻。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處理工業用水,特彆是對水質要求極高的行業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评分

我從事給水工程一綫工作多年,深知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也明白實踐齣真知的道理。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這兩者有機結閤。它沒有停留在“知其然”的層麵,而是深入到“知其所以然”,幫助我理解每一個處理單元背後的科學原理。比如,在“膜技術在純水工程中的應用”這一章,它詳細講解瞭反滲透、納濾、超濾、微濾等不同膜技術的原理、特點、適用範圍,以及膜組件的設計、運行和維護。它還分析瞭膜汙染的機理、防範和清洗方法,以及如何進行膜係統的預處理和後處理。這些內容對於我理解和優化目前正在使用的超純水係統,以及未來可能遇到的膜處理項目,都提供瞭非常堅實的基礎。我記得我們廠有一套反滲透係統,産水率下降得很快,一直找不到根本原因,後來仔細對照書裏的膜汙染機理分析,結閤現場運行數據,纔發現是預處理不足,導緻膜錶麵結垢嚴重。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不僅傳授給你“術”,更告訴你“道”。

评分

坦白說,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點擔心它會不會太偏嚮理論,或者太偏嚮特定國傢的設計標準。但閱讀之後,我的擔憂完全打消瞭。這本書在理論闡述上嚴謹而深入,例如在講解過濾原理時,它不僅介紹瞭濾料的粒徑、空隙率對過濾效果的影響,還詳細分析瞭濾料的衝洗再生機理,以及如何根據原水水質和處理目標來選擇過濾器的類型(快濾池、慢濾池、壓力過濾器、膜過濾器)。更讓我驚喜的是,它的設計實務部分,考慮到瞭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工程項目。書裏給齣的案例,從小型鄉鎮供水,到大型城市水廠,再到工業園區的水處理係統,都涵蓋瞭。而且,它在介紹設計步驟和計算方法時,都盡可能地考慮到瞭通用性,並沒有過度依賴某個具體的設計規範。比如,在設計消毒單元時,它會列舉不同國傢和地區對消毒效果和餘氯的要求,讓你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對於我們做國際項目或者參與跨區域閤作的設計時,非常有幫助。我之前就參與過一個東南亞的項目,當地的水質和一些設計習慣與國內有差異,如果當時有這本書,肯定能讓設計工作更加順利。

评分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全麵性”和“前瞻性”。它不僅涵蓋瞭傳統的給水處理工藝,如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還深入探討瞭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新型水處理技術,如膜分離技術、高級氧化技術、生物處理技術等。例如,在“高級氧化技術在飲用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這一章節,它詳細介紹瞭臭氧-活性炭、紫外綫-過氧化氫、芬頓反應等不同高級氧化技術的原理、特點、適用性,以及在去除難降解有機物、消毒、改善口感等方麵的效果。這本書還關注瞭水處理工程中的一些新興趨勢,如智能化、集成化設計,以及在智慧水務建設中的作用。它鼓勵工程師們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來優化水處理係統的運行和管理。這對於我們這些希望跟上時代步伐,提升工作效率和技術水平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是極大的鼓舞。我覺得這本書不僅適閤初學者入門,更適閤有一定經驗的工程師進行深入學習和提升。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和內容深度,都讓我非常滿意。它從最基礎的水質分析和水源評價入手,逐步深入到各種水處理工藝的設計和優化。我覺得特彆值得稱贊的是,它在討論“水處理藥劑的選擇與應用”時,不光列舉瞭各種常用的絮凝劑、助凝劑、消毒劑,還詳細分析瞭它們的化學性質、作用機理、投加方式、影響因素,以及如何進行小試和中試來確定最佳投加量。它還特彆強調瞭藥劑經濟性和環保性,以及如何控製副産物。我之前在處理一些特殊水質的原水時,就曾因為藥劑選擇不當,導緻處理效果不佳,甚至産生二次汙染。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藥劑的選擇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需要綜閤考慮多方麵因素。此外,書中對於“汙泥處理與處置”的章節也進行瞭詳細的介紹,這在很多教科書裏是被忽略的部分。它講解瞭不同類型的汙泥,以及汙泥的處理方法,如濃縮、脫水、乾化等,並探討瞭汙泥的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問題。這對於我們工程實踐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评分

這本書的“設計實務”部分,更是讓我愛不釋手。我們做工程的,說到底就是要落地,把理論變成實際可行的方案。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光給齣瞭各種理論計算的公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結閤瞭大量的實際工程案例,從小型社區供水係統,到大型城市給水廠,再到對水質要求極高的半導體製造工藝中的超純水處理係統,都給齣瞭詳細的設計思路和步驟。比如,在設計一個大型給水廠時,這本書會引導你如何根據水源地水質報告,初步確定處理工藝流程,如何選擇閤適的設備類型和規格,如何進行水泵、管道、閥門的選型,以及如何考慮係統的水力平衡和能耗優化。它還特彆強調瞭在實際設計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比如防凍、防銹、防腐蝕,設備的易維護性,以及在復雜地形條件下的管網布置等等。我最近在參與一個新項目的初步設計,水源地水質比較復雜,有機物含量偏高,還有一些微量汙染物。按照這本書的思路,我就可以更有條理地去選擇閤適的預處理工藝,比如強化過濾,或者采用高級氧化技術,同時在設備選型上也更有針對性,不會盲目追求高大上,而是選擇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案。書裏還提供瞭很多實用的圖錶、流程圖和錶格,這些都是我們工程師在設計過程中經常會用到的工具,大大提高瞭工作效率。

评分

這本書,初看書名《給水與純水工程:理論與設計實務》,就知道它絕對是水處理界的大師級作品。我平常在工業區裏做給水處理工程師,每天麵對的就是各種原水的水質問題,如何穩定地産齣符閤標準的飲用水,還有一些特殊的工業用水,比如電子廠、半導體廠需要的超純水,那可真是個大挑戰。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的理論部分,我必須好好說一說。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工程師做項目,是憑經驗在摸索,很多時候效率不高,也容易犯錯。但是這本書,把給水處理背後的原理,從水的物理化學性質,到各種汙染物在水中的形態和遷移規律,再到各種處理單元(比如沉澱、過濾、吸附、消毒等等)的詳細作用機理,都解釋得非常透徹。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科普,而是深入到每一個工藝步驟背後的科學原理,讓你知道“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僅僅“怎麼”做。我記得裏麵講到混凝沉澱這一塊,不光介紹瞭常用的混凝劑,還深入分析瞭不同pH值、溫度、濁度條件下,混凝劑的投加量如何優化,絮凝體形成的動力學過程,以及沉澱池的設計需要考慮哪些流體力學因素,這些細節對我日常工作中處理高濁度原水,提高沉澱效率,減少藥劑消耗,都提供瞭非常寶貴的理論指導。讀完這部分,感覺自己對水處理的理解提升瞭好幾個層次,不再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瞭。

评分

讀完《給水與純水工程:理論與設計實務》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既有嚴謹紮實的理論功底,又不失生動活潑的實戰指導。它沒有使用那些艱澀難懂的學術術語,而是用清晰流暢的語言,將復雜的給水純水工程原理一一剖析。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水質評價與監測”章節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各種水質指標的含義、測定方法,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飲用水、工業用水、景觀用水等)來確定閤理的水質標準。它還強調瞭水質監測在保障水處理係統穩定運行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建立水質數據庫來指導工藝優化和風險預警。我記得我們廠以前的水質監測就比較零散,缺乏係統性,導緻有時候問題齣現瞭纔去追溯,效率很低。這本書給瞭我很多關於建立健全水質監測體係的思路,也讓我明白瞭,科學的水質監測是實現高效、經濟、可靠水處理的前提。此外,書中還對“水處理設備”的維護保養進行瞭詳細的指導,包括常見故障的排除、定期檢查的項目、易損件的更換周期等,這些都是我們一綫操作人員最關心的問題。可以說,這本書的每一頁都充滿瞭實在的乾貨,對於我們這些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解決各種水處理難題的工程師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