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標音的裏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迴顧與發展

漢語標音的裏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迴顧與發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注音符號
  • 語音學
  • 語言學
  • 漢語
  • 標音
  • 曆史
  • 教育
  • 文化
  • 百年迴顧
  • 發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注音符號緣起於清末開始的國語統一運動,在1913年(民國2年)由當時中國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正式製定「注音字母」(後改名為注音符號),至今已滿一百週年,迴顧它百年來的發展與影響,有其曆史的紀念意義。

  一套以漢字筆畫部件為本的漢語標音符號能存活百年,至今仍有上韆萬使用者,更能在現代資訊社會中被廣泛運用,其本身就是漢語標音的裏程碑與文化資産,值得我們持續使用並維護它。

  本書共收錄三大類等共16篇文章,按內容分為三大篇,包括論述篇、研究篇、華語教學篇,簡介如下:

  1.論述篇:收錄的五篇論文,分彆從曆史及音韻學的角度來探討國語注音符號。

  2.研究篇:收錄的五篇論文,是基於注音教學與學習而進行的小型研究。

  3.華語教學篇:收錄的六篇論文,是從對外華語教學實務的取嚮來探討注音教學的課程規劃及教學設計。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作者群:(按篇目順序)


曹逢甫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王 旭

  元智大學應用外語係教授

村上公一

  日本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Dorothea Wippermann (韋荷雅)

  德國法蘭剋福大學漢學係主任

曾金金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係暨研究所教授

盧廣誠

  國立颱北教育大學教授

林鞦芳

  國立颱灣大學教授國際華語研習所老師

劉 瑩

  國立颱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係教授

陳懷萱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係講師

孫錦梅

  颱北市力行國民小學教師

孫紀真

  文化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張憶如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文係碩士班華語教學組研究生

林品馨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文係碩士班華語教學組研究生

江惜美

  銘傳大學華教文教學係教授兼係主任

周佩佩

  冠軍中文學院創辦人

趙 彥

  中國文化大學華語中心教師

歐德芬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係副教授

李詩婷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係研究生

李慶華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教師

編者簡介

主  編

信世昌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係暨研究所 教授

編輯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江惜美 


  銘傳大學華教文教學係 教授兼係主任

陳純音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英語學係 教授

曾金金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係暨研究所 教授

張堂錡

  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 主任

顔國明

  國立颱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院長

  編輯助理:喬愛淳、黃筱婷

圖書目錄

編輯前言 (3)
序(以文代序)百年前的中國漢語標音符號之製定及後續發展
信世昌(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颱灣)1

論述篇 15

從語言規劃的觀點談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 17
曹逢甫(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颱灣)

從音韻學的角度看華語的標音係統 51
王旭(元智大學應用外語係/颱灣)

注音符號的意義、應用以及人們對它的態度─兼談與漢語拼音的情況比較 67
Dorothea Wippermann(韋荷雅)(法蘭剋福大學漢學係/德國)

早期日本漢語教材所反映的標音符號使用狀況 81
村上公一(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日本)

注音符號輔助颱語發音之應用─曆史迴顧 101
曾金金(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颱灣)
盧廣誠(國立颱北教育大學/颱灣)
林鞦芳(國立颱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颱灣)

研究篇 111

颱灣華語儲備教師之國語語音現況探究 113
劉瑩(國立颱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係/颱灣)

華語教學標音符號之教學順序 129
陳懷萱(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係/颱灣)

中高齡母語學習者之發展注音符號課程規劃 145
孫錦梅(颱北市力行國民小學/颱灣)
孫紀真(文化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颱灣)

運用Thinking Map在注音符號拼音教學進行擴寫練習研究 161
張憶如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文係碩士班華語教學組/颱灣)

以美籍學生為例之華語語音學習睏境行動研究 179
林品馨(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係碩士班華語教學組/颱灣)

華語教學篇 199

華語教學中「拼音教學法」探究 201
江惜美(銘傳大學華語文教學係/颱灣)

注音符號與漢字教學 217
周佩佩(冠軍中文學院/美國)

國語注音符號滑音教學法及教學使用工具 235
趙彥(中國文化大學華語中心/颱灣)

以注音符號為標音係統之華語語音教學 253
歐德芬(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係/颱灣)

華語文教學注音符號課程設計 269
李詩婷(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係/颱灣)

外籍生的華語發音教學實務─影音互動式的發音教學 285
陳慶華(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颱灣)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以文代序 百年前的中國漢語標音符號之製定及後續發展
 
信世昌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前言:

 
在百年前的1913年,也就是辛亥革命後的第二年,即為民國二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製定瞭「國語注音字母」(現在俗稱 ㄅㄆㄇㄈ 或bopomofo,英文為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這套字母是以漢字部件筆畫構成的一套符號做為漢字標音之用,這是中國曆史上首次由官方來製定的漢字標音符號,其意義重大,也是中國語言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以符號來拼齣漢字發音在當時是一項特彆的創舉,取代瞭古代之漢字反切法的睏難不便,但中國幾韆年來都未曾製定齣標音符號,為何忽然會去製定一套標註漢字的符號係統?在當時是基於兩種目的:一是為瞭推廣全國共同語言,二是為瞭使百姓能方便快速學習漢字發音。中國曆史上雖然常有「官話」的推廣運動,但對象僅止於做官的人士,而這個國語統一運動可算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對全國一般百姓的國語統一運動,這個運動一直延續瞭百年之久,其間所衍生的共同語及標音係統的爭議一直不斷。
 
壹、注音字母(注音符號)的背景: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正式製定「注音字母」,同時也由全國各省代錶以每省一個錶決權的方式通過瞭六韆五百多個漢字的標準讀音,定名叫“國音”(後來改用北京音係纔俗稱“老國音”)。
 
“國音”是根據“韻書”上的音節並採用中國北方話及南方話相容原則,包括瞭477個拼法不同的字音(即音節),並保留瞭一些漢字的“入聲”(現在的標準漢語中沒有入聲),注音字母和國音方案雖在1913年通過,但過瞭五年直到1918(民國七年)年纔由北洋政府正式公佈;“國音字典”也於1919年跟著公佈。1920年,全國各地陸續開辦“國語傳習所”和“暑期國語講習所”,推廣注音字母,全國小學的文言文課一律改為白話文課,小學教科書都在漢字的生字上用注音字母注音。北京還成立瞭注音字母書報社,印刷注音字母的普及讀物,還辦瞭《注音字母報》(馮誌偉,2006)。

用户评价

评分

《漢語標音的裏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迴顧與發展》這個標題,簡直是為我這種對語言符號歷史略感興趣的人量身打造的。從小學接觸注音符號以來,它就一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教科書到各種讀物,甚至是我自己寫的筆記,都離不開它。我一直對注音符號的演變過程感到好奇,它究竟是怎麼來的?在不同時代,人們對它的看法和使用方式有什麼不同?這本書提到瞭「百年迴顧與發展」,這讓我非常期待能夠看到對注音符號的歷史深度挖掘,包括它在中國大陸的誕生,以及後來在颱灣的發展和普及。我尤其想瞭解,在颱灣,注音符號是如何與漢字教育結閤,並在漫長的歲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重新認識這個熟悉符號係統的機會,去探索它背後的文化傳承和教育價值。相信這將是一場豐富的知識之旅,讓我對我們所使用的語言符號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看到這本《漢語標音的裏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迴顧與發展》,真是讓人眼睛一亮,立刻勾起瞭我對注音符號的許多迴憶。從小學開始,注音就是我們學習國語的基石,課本上、練習簿上、甚至商店的招牌,都離不開那些熟悉而親切的符號。我還記得當年為瞭把注音符號背得滾瓜爛熟,花瞭不少時間,但正因為有它們,我纔能順利地認讀漢字,開啟瞭閱讀的大門。這本書的標題就點齣瞭注音符號的百年歷史,讓人不禁好奇,這個在我們生活中如此普遍的存在,究竟承載瞭多少故事?它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注音符號的起源,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它在推動國語普及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更讓我感興趣的是,注音符號在百年間的演變,是否齣現過一些有趣的爭議,或是被賦予瞭新的生命?這本厚重的書名,似乎預告著一場關於我們共同文化符號的深度對話,我迫不及待想翻開它,與它一同走過這段歷史的長河。

评分

這本《漢語標音的裏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迴顧與發展》光看書名就感覺很有份量,而且對於我們這些從小就接觸注音符號的颱灣人來說,絕對有種親切感。迴想起來,注音符號不僅僅是認讀漢字的工具,它還承載著很多童年的迴憶。那些在黑闆上,老師一筆一劃寫下的注音,以及我們在課本上,反覆練習的注音練習,都深深地印在腦海裡。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我們國傢會發展齣這樣一套標音係統?它和漢語拼音又有什麼不同?這本書的「百年迴顧與發展」幾個字,讓我非常好奇,它會不會深入探討注音符號在製定過程中,有哪些考量?在不同時期,它的地位和功能又發生瞭怎樣的變化?特別是對於颱灣地區,注音符號的演變和應用,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故事。這本書的齣現,或許能讓我們重新審視這個看似簡單卻影響深遠的符號係統,瞭解它背後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意義,或許還能從中看到一些有趣但被遺忘的細節,這點讓我充滿期待。

评分

這本《漢語標音的裏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迴顧與發展》光看名字就覺得很有研究價值,特別是對我們從小就在颱灣學習注音符號的人來說,更是充滿瞭親切感。迴想起來,注音符號真的是伴隨我們成長的重要夥伴,從識字之初,到閱讀、寫作,它都在一旁默默支持著。但我一直對它的「百年迴顧」和「發展」這部分感到好奇。這本書的齣現,正好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求知慾。我特別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注音符號的歷史淵源,瞭解它在不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被推廣和應用。在颱灣,注音符號的演變過程一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細節,它和漢字的關係,以及它在教育上的重要性,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部分。我相信這本書能夠帶領我們深入瞭解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標音係統,重新認識它在語言發展和文化傳承上的價值,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深入閱讀的好書。

评分

當我看到《漢語標音的裏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迴顧與發展》這本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小時候在課堂上,跟著老師念注音的場景。對我們颱灣人來說,注音符號早已融入生活,是學習國語的啟濛工具,也是辨識漢字的基礎。不過,除瞭日常使用,我對注音符號的「百年迴顧與發展」卻瞭解不多。這本書的標題,恰恰點齣瞭我一直以來的好奇心。我非常想知道,注音符號究竟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在它誕生的那個年代,有哪些社會背景促使瞭它的產生?更重要的是,它在百年來的歷史長河中,經歷瞭哪些重要的轉摺和演變?在颱灣,注音符號的發展軌跡又是怎樣的?它如何從一個純粹的標音工具,逐漸融入我們的語言教育和文化之中?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注音符號過去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這個我們熟悉符號背後,那段豐富而深刻的歷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