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第一部分《希望》(選譯)
〔法〕馬爾洛 著 戴望舒 譯
編者前言:
馬爾洛(今譯馬爾羅)(AndréMalraux,1901-1976)為法國著名作家兼革命家,曾撰寫一系列以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為主題的小說,其中包括講述1925年廣州工人運動的《征服者》(LesConquérants,1928)以及描述1927年中共領導的上海第三次武裝起義和國民黨清黨大屠殺的《人的狀況》(LaConditionhumaine,1933)。1938年5月,戴望舒和家人避戰南下,8月便開始馬爾羅長篇小說《希望》(L’Eþspoir,1937)的選節翻譯。小說描寫馬爾羅曾親身參與的西班牙內戰,表揚抗戰精神並對戰爭進行深刻反思。1941年6月16日戴望舒以江思之名開始在《星島日報》副刊〈星座〉連載《希望》的全文翻譯,可惜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小說連載於1941年12月8日終止,合共一百四十七期。1譯文主要為《希望》第一部「詩情的幻覺」(L’Illusionlyrique),接近全書二分之一的篇幅。
希望‧第一部 詩情的幻覺
〔法〕馬爾洛著、江思譯
第一卷 詩情的幻覺
第一章‧第一節
裝滿了步槍的貨車的一片喧囂聲,遮蓋著那在夏夜,緊張著的瑪德里(Madrid)。2好幾天以來,各工人組織就揭發出法西斯(fasciste)叛變之迫在眉睫,3兵營的被收買,軍械的輸入。現在,摩洛哥(Maroc)已被佔據了。在午夜一時,政府終於已決定頒發武器給民眾;在三時,有工會證就可以領到武器。時候不容稍緩︰在從午夜到兩點鐘都還樂觀的從各省打來的電話,現在漸漸地不復樂觀了。
北站的總電話處逐一地和各車站通話。鐵路工會的秘書拉摩思(Ramos),和這夜派來協助他的馬努愛爾(Manuel),是在指揮著。除了那電線已斷的拿伐拉(Navarre),回話是一般無二的。不是說︰政府控制大勢,便是說︰工人組織操縱全城,靜候政府指令。可是現在對話卻改變了︰
「哈囉,烏愛斯加(Huesca)嗎?」
「你是誰?」
「瑪德里勞動委員會。」 「不久了,你們這些髒東西!西班牙萬歲!(註)」
(註︰Arriba Espana,4西班牙法西斯諦口號。)
在牆上,用圖畫釘釘著的,是「光明報」(Claridad)的特別號外(晚間七時)︰在接連六欄上,大書著「同志們,武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