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善:引導經濟走向社群、環境、永續發展的未來

共善:引導經濟走向社群、環境、永續發展的未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Herman E. Daly, John B. Cobb Jr.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生態人道主義者必須創造一個經濟體
在這個經濟體裡
經濟與人口成長是有所節制的
科技是可控制的
而所得不均是可以避免的

  1980年代末,經濟學界仍然以所謂的新古典經濟為主流,達利與科布兩位教授出版《共善》,確實相當引人爭議。

  在《共善》這本書裡,達利與科布兩位教授針對當時主流經濟學的理論分析架構進行深度討論,引用懷海德的「具體性錯置的謬誤」探討當時主流經濟思潮在架構經濟理論時所呈現的與真實情境相差甚多的情況。

  兩位作者從哲學研究、邏輯思維、意識形態、經濟歷史觀到新古典經濟學在市場、國民生產毛額計算方法、土地等自然資源的認知等等面向進行分析與批判,並提出為社群而存在之社群經濟學的概念,著重在社群、分配的公義和永續性等方面的探討。藉此思考主流經濟學對經濟活動與人類福祉之間在認知與分析架構上的差距,並且嘗試對此提出對治方法。

  達利與科布兩位教授在這本著作中所提出來的一些觀點,與當時主流經濟思潮的意識形態相當不同。不過隨著一些環境經濟學家、生態學家,甚至是生物學家的鼓吹,一些新古典經濟學的經濟學家也慢慢受到這股思潮的影響。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羅伯特‧梭羅以及肯尼斯‧艾羅就曾分別表達對生態以及經濟體系之間複雜關係的重視,並且呼籲應該慎重審視生態系統在經濟成長分析架構中所扮演的角色。

  透過《共善》,達利與科布兩位教授鞭辟入裡的分析,在當時的學界造成不小的衝擊,如今主流經濟學家與生態經濟學者以及生態科學家之間的看法雖仍有所不同,但彼此之間的對話已然開始,而近幾年生態體系與經濟、社會等體系之間的複雜關係也已引起愈來愈廣泛的注意與研究。《共善》這本書對於這種思維上的改變,無非是其中很重要的影響來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赫曼‧達利(Herman E. Daly)


  任教於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公共政策學院,在此之前為世界銀行環境部門的資深經濟學家。學術期刊生態經濟學(Ecological Economics)的發起人之一,著作等身。在經濟學相關領域,尤其是在生態經濟學的貢獻,曾經獲得瑞典Honorary Right Livelihood Award、Heineken Prize for Environmental,以及挪威 Sciences and the Sophie Prize等殊榮的肯定。

約翰‧柯布(John B. Cobb, Jr.)

  現任美國加州克萊蒙大學(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名譽教授,曾於1973年在克萊蒙神學院(Claremont School of Theology)和大衛‧格理芬(David Griffin)創立歷程研究中心(Center for Process Studies),橫跨宗教、生態、經濟、政治等跨領域研究。

譯者簡介

溫秀英


  長庚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

圖書目錄

中文導讀
原謝辭
緒論

第一部分:作為學術學科的經濟學
1 經濟學及其他學科之具體性錯置的謬誤
2 具體性的錯置:市場
3 具體性的錯置:衡量經濟上的成功
4 具體性的錯置:經濟人
5 具體性的錯置:土地

第二部分:新的開始
6 從學術學科到服務社群
7 從理財到經綸
8 從個人主義到社群人
9 從世界主義到眾多社群的社群
10 從物質和經濟租到能量和生物圈

第三部分:美國的社群政策
11 自由貿易與社群
12 人口
13 土地使用
14 農業
15 工業
16 勞動
17 所得政策與稅賦
18 從主導世界到國家安全

第四部分:朝向目標
19 可能的步驟
20 宗教性願景
後記:貨幣、債務與財富
附錄:永續經濟福利指標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第一部分 作為學術學科的經濟學
 
1 經濟學及其他學科之具體性錯置的謬誤
 
現代的大學,知識是以科學的方式組織而成,並以清楚的基準呈現這些科學的歸屬。依據這些判斷準則,將科學依主題分門別類並建立起每一門學科內部架構的目的。這種組織知識的方式曾經成果輝煌,但它同時也建構在一些限制與危險之上,尤其可能發生艾爾弗雷德.懷海德所稱的「具體性錯置的謬誤」(the fallacy of misplaced concreteness)。知識的組織以科學的方式呈現需要相當程度的抽象概念,而這使得具體情境錯置的謬誤更為嚴重。一個越能成功符合準則需求的科學,抽象程度越高。結果是許多成功發展科學的擁護者,無可避免地在這些抽象的概念中思考社會的種種,並將這些結論應用在這真實的世界而沒有考慮到牽涉的抽象程度有多高。
 
除了物理科學,似乎沒有其他的學科如經濟學如此滿足學科的理想形式,而由於它的成功,特別容易發生具體性錯置的謬誤。本章將透過對學科理想形式的了解來探討經濟學成功之處,同時探討因之附帶的不可避免的限制。我們將舉一些有名的經濟學作品中,發生具體情境被錯置的例子,而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將以更基本的分析方式來探討這些謬誤所造成的普遍影響。
 
17與18世紀,物理學的發展極為成功,而現代世界大部分的思想也受到對物理學的尊崇所影響。物理學家發展出對自然界的概念模型,並且導出相當多的預測,而這些經過測試,其中一些證實是正確的,其他實證結果則修正了一些概念或理論。在早期大量的數學應用以發展純粹的理論為目的,而這些理論發展出可以應用於解釋以及預測真實世界的能力。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