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1
關於土地與人的旅行 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瞭,也便成瞭路。——魯迅《故鄉》
十年前,我走上創業這條路。因為期待著讓更多人從旅行中得到感動與收獲,希望颱灣這塊土地被更多人瞭解與發現,投入瞭主題與客製化旅行規劃的領域。不曾有過旅行社工作經驗,也不是相關餐旅觀光科係畢業,隻是憑藉著一股熱情,就這麼一頭栽瞭進去。那時候關心的長輩說:「年輕人做事情要想清楚,不能太過理想天真沒有商業計畫,歐北來的話很快就會倒!」身旁的親友幾乎一麵倒地反對,沒有人覺得這小子可以撐過一年半載,想不到轉眼便已經十年。
那年,我二十七歲。
初次知道這幾個七年級的朋友,是二○一二年在群眾募資網的那段影片與介紹:「歐北來的颱灣冷門景點大蒐秘」。他們想弄沙發客棧,想印製T恤,想寄明信片給旅人,想規劃旅程帶人郊遊,想凝聚一群人共同愛颱灣。這四個人結伴開始旅行,然後休學、離職、吃自己。朝夢想的路上灑著熱血前進,「乾!踩到屎瞭。」幕後花絮的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那年,他們比我當年更年輕。
同樣是宜蘭子弟的攝影大師前輩阮義忠,在他的《人與土地》攝影集裏是這麼想的:「我在拍照時,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人對於土地的依賴感恩,人對天的敬畏、對物的珍惜。」如同他所說的,我們對於旅行亦是如此地思考著。當水泥一車一車地倒入工地,覆上泥土的土地變成瞭城市的一部分,再也無法孕育長成任何東西,即便價值變得更高,卻顯得空泛乖離。愈來愈多的開發口號喊著帶來經濟,侵占農地、拆除古蹟、傷害環境、忽視文化,破壞瞭數韆年來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關係,也創造瞭生存的危機。
課題很大,難度很高。是否漠視,守著自己的小確幸會來得更加容易快樂?還是正麵迎接屬於這世代的挑戰,用參與改變讓這最壞的時代成為最美好的時代?
很高興有著「歐北來」這樣的夥伴,莫名的相識,有著同樣的夢想與使命。能夠一起在這個時代努力打拚,用旅行作為工具,傳遞更多想說的事,給人勇氣。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價值,鼓勵更多的旅人走入土地,感受生命。
是否莽撞做夢,就是白日夢歐北來?我又想起瞭Apple電腦在1994年推齣廣告
「Think Different」,簡單的影像不斷輪播甘地、拳王阿裏、瑪莎.葛萊姆、畢卡索、愛迪生、愛因斯坦、理查.布蘭森、約翰.藍儂與小野洋子、希區考剋等名人肖像。
對白是這樣說的:「這是一群瘋子,叛逆與麻煩製造者。硬要把圓木穿過方洞,看世界就是與眾不同。他們創新幻想,使人們更和諧。他們冒險創造,激起生命的漣漪,推著人類不斷前進。他們必須瘋狂纔能改變世界,因為隻有瘋狂自認可以改變世界的人,纔真的改變瞭世界。」
或許在彆人眼中,我們對某件事的執著與堅持,沒有考慮現實與未來處境是不正常愚笨的。但我相信對我們而言,聽從自己心裏的聲音,掌握生命中的每一刻用力發光,那纔叫做正常自然。或許我們的道路會崎嶇不平,因為沒有人走過。但比起很多無法自己選擇人生方嚮的人來說,那纔真的叫幸福呀!
一起走這條路吧。
遊智維(風尚旅行總經理)
推薦序 2
颱灣最美的風景是我們自己 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常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在flyingV這麼多的案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其實這真的很難迴答,畢竟在過去這麼多的案件裏,隻挑齣一個,總是覺得難以抉擇,但仔細思考後,我通常會舉歐北來的個案作為我的答案。
歐北來的冷門景點復甦計畫,是flyingV上綫後第一個成功募資的專案,雖然不是募資金額最高、也不是引起最多人討論的,更彆提其實我始終都搞不懂阿達、10、瀚陞、於洋這四個奇怪的人究竟在做些什麼事!但是跟他們之間始終有些莫名的革命情感,所以隻好被迫每次都很努力地解釋歐北來究竟在做什麼(笑)。
這些風景並不冷門,隻是你們從來不曾用心看過!
好玩的是,其實歐北來團隊裏四個最原始的成員通常是聚少離多,大多時候都是各自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流浪,偶爾在颱灣碰頭時,我湊巧幾次參與其中,透過更近距離的接觸,聽著他們講述旅途中遇到的人、事、物,這纔逐漸瞭解他們那看似漫無目的卻彷彿又燃燒著熱血的想法。
我猜想歐北來在最一開始可能也沒有想太多,隻是單純有個想法,大傢就一股腦地往前衝,纍瞭就停下來休息一會兒,隨著沿途遇上的各式各樣體驗,讓他們不斷地迴到原點去思考初衷,修正之後再重新齣發,走呀走呀,就這麼走瞭兩年多。這本書就是集結瞭他們在颱灣各地角落親身體驗的小故事。
這些風景其實很熱情,隻是你們一貫的冷漠阻絕瞭情感的交流!
這些故事若隻從遠處看輪廓,其實是平淡無奇看不齣個端倪的。但透過歐北來的眼睛,彷彿讓人身曆其境,一起和海邊叼根煙的大哥、都市角落書店的阿伯直接對話。這些文字讓我産生瞭極強烈的既視感,好像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卻又十分陌生。
我想也許是因為我在都市生活太久,太習慣用既定的觀點去解讀所見所得,久而久之開始産生隔離感,對於這片土地想告訴我們的事不聽不聞,直到歐北來硬是用一股無厘頭的熱血把我頑固的腦袋敲開,這纔重新地認識瞭颱灣最美麗的風景。
有人說颱灣最美麗的風景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我想再加註一句:這些風景,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林弘全(群眾募資網站 flyingV 創辦人)
作者序
颱灣的每一寸土地都有要教給你的事 如果你期待這是一本提供眾多「冷門景點」的旅遊書,抱歉,可能讓你失望瞭。
如同歐北來的團隊名稱,對任何事情都不設過多限製的我們,「颱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意味著那些在人生旅途中與我們擦身而過,或未受注意、未曾被挖掘的美好,它們可能是一個無名小卒,是不經意映入眼簾的物事,也可能是一個如山脈般悠久族群的智慧……,而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這座名為颱灣的小島上。
它們很美,很珍貴;它們是我們差點錯過的,看不見的導師。
旅行,背後要告訴你的事
二○一二年,一個大學生、一個研究生,加上一個專跑財經綫的記者與一個設計師,四人結伴齣走,休學、離職、吃自己。在彆人眼中,我們似乎把人生走歪得很徹底。但這一年,我們彷彿纔真正踏在這片土地上。
颱灣,行走在這座小島,踏在這塊在世界地圖上連葡萄乾大小都不及的土地上,我們看到、聽到瞭各種堅韌的生命故事。如稻禾般汲取著土地上的美麗與智慧,就像深深刻畫在老人黝黑臉龐上的皺紋,這許許多多發生於身旁的感動,重重地震懾著我們。
高山、溪流、森林、大海……不過兩韆三百多萬人的小島,同時坐擁瞭這豐富而壯麗的自然景觀,根據不同地理環境條件以及族群間的互動,也造就齣截然不同的文化與生活麵貌。
我們在獵人的帶領下,登上海拔一韆兩百公尺以上的高山,盡管過程中濃濃大霧阻擋瞭視綫,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一個閃神很可能就會跌落山榖,然而獵人們憑藉著祖先的智慧,準確辨彆安全的道路,依循獵徑追尋獵物的蹤跡。獵人說:「你以為人類總是占有優勢,其實動物也在引誘你落入陷阱。」這纔恍然大悟:「世界上的生物,沒有誰高人一等,完全取決於你是否瞭解你腳下這片土地。」
那些待在澎湖、蘭嶼、颱東、花蓮、綠島與大海相處的日子裏,我們發現這片總在闇夜咆哮起如唾沫般白色巨浪的大海,其實並不可怕,害怕,是因為我們不瞭解她「呼吸」的頻率。
路途中,遇見瞭各式各樣的人:真人版虎剋船長、流浪街頭的藝術傢、返鄉創業的奮鬥青年等……,對其他人而言,也許隻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但對我們來說,他們不僅是一道道擦身而過的風景,更是一個個影響我們的人生導師。
我們總愛說:「颱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們總愛追逐此起彼落的「颱灣之光」,然而除瞭這些之外,我們還能說齣更多颱灣「值得你愛」的理由嗎?
旅行,是為瞭付諸行動。
在這個全球化腳步日益加速,廉價航空等各種交通手段發達興盛的時代,國與國之間儼然已是「眼皮開闔間即可抵達的距離」,許多人還來不及認識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就急著踏齣去,急著去發掘島嶼外的感動。
和其他人一樣,我們都有一個環遊世界的夢,齣發前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瞭解我們腳下的土地,如同我們躍起前,必先把腳掌穩穩地踏在地麵上一樣。於是我們從短短兩句話「把颱灣帶齣去,把世界帶進來」齣發,展開瞭一段「颱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的旅程,藉由在音樂、影像、文字、活動、設計等專長,秉持「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傳遞美好事物」、「自身專業反饋土地」,點滴記錄下颱灣這塊土地、發行島嶼美好産品、帶著大傢實際參與各式生活的「島嶼拼圖」活動,讓每個人都能拼湊屬於自己的島嶼樣貌,然後反思,進而産生行動,成為一個個「製造」颱灣美好的種子。
颱灣的美,不會隻有一種形式,隻是,美好的事物通常不喜歡引人注意,隻讓發現的人看見。
走進「裏」颱灣,我們謙卑地傾聽這塊土地的聲音。
颱灣的每一寸土地,都有要教給你的事。
每個人,都可以是颱灣之所以美好的理由,隻要你開始行動。
而做好一件自己最擅長的事,就足以讓世界看見颱灣。
這是歐北來的故事。
而你也可以和我們一樣,走齣、寫下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