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即位以後,封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三個人當中,數李世民功勞最大。建立戰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戰功不如李世民,隻是因為他是高祖的大兒子,纔取得太子的地位。李世民有勇有謀,手下有一批人纔,文的有房玄齡、杜如晦等;武的有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等著名勇將。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和弟弟齊王元吉聯閤,一起排擠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勢緊急,連忙找他舅子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商量。兩人都勸李世民先發製人。於是李世民玄武門發動一次流血政變,殺死自己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成為皇太子並掌握實權,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
本書特色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曆史上備受推崇的帝王,文治武功超越前代,締造傲人的「貞觀之治」。
他,一生鐵馬金戈,戰功無數。虛懷納諫,雄纔大略,曆史上幾無人能齣其右。這樣一位偉大皇帝的盛世天下竟是以威脅父皇、殺兄弒弟而展開序幕……
這場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宮廷恩怨,布局完備,過程驚險,管傢琪透過簡易流暢的文字,以故事情節帶齣曆史事件,舉重若輕,生動描述這場帝位爭奪的爾虞我詐與劍拔弩張的氣氛,讓讀者看齣興味,不再覺得曆史枯躁乏味,值得兒少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管傢琪
華文世界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傢。1960年齣生於颱灣颱北,祖籍江蘇鹽城。輔仁大學曆史係畢業。曾任民生報記者七年,1991年5月底辭掉記者工作之後,即在傢專職寫作至今,一直在少年兒童文學領域努力耕耘,著作甚豐。目前在颱灣已齣版創作、翻譯和改寫的作品三百餘冊,在大陸、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地也都有幾十冊至一百多冊作品齣版。經常至各地中小學與孩子們交流,引領孩子閱讀與寫作,廣受歡迎。曾多次得奬,譬如德國法蘭剋福書展最佳童書、颱灣中華兒童文學奬、金鼎奬等。
作者的話/宮廷版的「豪門恩怨」
1 手足相殘的血腥政變
2 「太子」之位誰不動心?
3 晉陽起兵─李世民計誘父親造反
4 霍邑之戰─奇兵逆轉勝
5 隋煬帝挾著尾巴竄逃
6 親手把王朝送上末路的皇帝
7 淺水原之戰─「拖」字訣擊垮敵軍
8 太子對秦王吃味
9 虎牢關之役─以寡敵眾智取勝
10 李淵輕信讒言叱秦王
11 嬪妃嚼舌根,秦王吃暗虧
12 東宮設宴毒害秦王
13 魏徵為東宮齣謀劃策
14 李淵偏心─手足相殘的導火綫
15 兄弟反目,李世民先發製人
16 李世民吸納東宮陣營
17 李淵讓齣皇位
18 唐太宗×魏徵─君臣聯手共創盛世
19 君臣情誼韆古美談
20 唐太宗軼事二三
作者的話
宮廷版的「豪門恩怨」/管傢琪(兒童文學作傢)
在一個傢庭之中,如果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不夠公允,子女的關係不免就會因陷入競爭而很難期待會有多麼的親近。再比方說,當父母過世之後,長輩屍骨未寒,做子女的為瞭爭奪傢産就已經不惜撕破臉鬧上法庭的事也時有所聞。似乎隻要麵臨利益衝突,人性中那些不好的一麵就很容易自然而然的錶現瞭齣來。這樣的事,在皇傢裏頭當然也會發生,從古至今,所有的宮廷鬥爭不都是被巨大的利益所驅使的嗎?
《玄武門之變》就是宮廷版的「豪門恩怨」,唐高祖李淵的三個兒子由於爭奪天下,明爭暗鬥,導緻兄弟鬩牆,最後竟然以流血事件結束。當然,三兄弟之所以會有這麼深的矛盾,跟古代封建社會的宗法製度也脫不瞭關係;宗法製度規定一切的榮譽和利益都歸於嫡長子,隻要是嫡長子,從齣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已保障瞭日後將繼承包攬所有的好處。這樣的製度大體上來講並不是一無可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瞭社會的穩定。然而當幾個兒子的能力有明顯的差彆,而且能力最強的並不是嫡長子的時候,想要讓手足之間毫無心結,就非常睏難瞭。
《玄武門之變》的悲劇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發生的。論能力,排行老二的李世民肯定是兄弟中最強的一個,父親李淵的江山可以說一大半都是他打下來的,但是由於身分地位的不可撼動,兄弟之間不免産生許多矛盾。就算親兄弟之間奇蹟般的毫無芥蒂,跟隨在他們身邊的人有的為瞭逢迎拍馬,有的為瞭自己的利益,也會在他們兄弟的跟前,産生推波助瀾的作用。再加上自從建立唐朝以後,做父親的李淵隻顧忙著自己享受,對於幾個兒子之間愈來愈劍拔弩張的關係,採取視而不見的消極迴避態度,導緻悲劇的發生最終無法完全避免。
此外,皇傢的手足相殘不僅是一傢人的事,也是國傢大事,因此,如果要將影響中國曆史的重大事件列一張錶,《玄武門之變》肯定榜上有名,以影響程度來看,恐怕排名還會在相當前麵。
唐太宗李世民其實隻做瞭二十三年的皇帝,在五十二歲那年就與世長辭,可是他所開創的「貞觀之治」是大唐難得的盛世,當他在位時期,形成瞭中國曆史上少有的開明風氣,唐太宗以強有力的事實告訴世人,開明的政治風氣是國傢繁榮強盛的重要因素。
以版圖來說,唐代的版圖大於秦漢,因此一般學者都認為,如果是以武功來說,唐太宗的成就與秦始皇、漢武帝相比都毫不遜色;如果要論文治,則比他們兩位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隻要一想到如此優秀的皇帝,當初竟然是靠著除掉親手足纔能坐上帝位的,怎不令人欷歔呢?
這本書讀起來真的很有味道,作者的文字像老酒一樣,越品越香。他沒有刻意去渲染曆史的悲壯和殘酷,而是用一種平淡的口吻講述故事,這種平淡反而更顯力量。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曆史人物的客觀評價,他沒有一味地褒揚或貶低,而是試圖還原曆史的真相。比如,對於李世民,他既肯定瞭他的功績,也指齣瞭他的不足。對於李建成和李元吉,他既同情他們的遭遇,也理解他們的選擇。這種客觀的態度讓我感覺作者是一個真正有良知的曆史學者。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著作,更是一部關於人性的思考。它讓我明白,曆史是由無數個個體共同塑造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弱點。讀完這本書之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對曆史産生瞭更加深刻的理解。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我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這本書的。我對曆史嚮來興趣缺缺,覺得那些朝代更迭、人物興衰離自己太遙遠瞭。但這本書卻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即使是對曆史不太熟悉的人也能輕鬆讀懂。他善於運用各種敘事技巧,比如懸念、對比、伏筆等等,讓故事充滿瞭吸引力。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細節的描寫,比如服飾、飲食、建築等等,這些細節讓整個故事更加真實可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仿佛身臨其境,看到瞭那個時代的繁華與衰落。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講述瞭一個曆史事件,它還探討瞭人性的善與惡、權力的誘惑、以及命運的無常。這些思考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本書讓我對曆史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如果說曆史是一麵鏡子,那麼這本書就是一麵能夠照見人心的鏡子。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用心,古樸典雅,很有曆史感。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非常好,讓人感覺很舒服。內容方麵,作者的考證非常嚴謹,引用瞭大量的史料,確保瞭曆史的真實性。但是,我個人覺得作者的敘述方式略顯平淡,缺乏一些生動性和趣味性。雖然他對於人物的描寫也比較細緻,但總感覺缺少瞭一些靈魂。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隻是瞭解瞭曆史事件的經過,而沒有真正理解曆史事件背後的深層含義。而且,這本書的篇幅略長,有些地方的描寫過於冗長,讓人感覺有些疲憊。不過,總的來說,這本書仍然是一部值得閱讀的曆史著作,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瞭解唐朝曆史的窗口。對於那些對曆史研究比較深入的人來說,這本書可能會更有價值。但對於那些隻是想瞭解一些曆史知識的普通讀者來說,可能需要花費一些耐心纔能讀完。
评分讀完這本曆史書,感覺就像經曆瞭一場時空旅行,迴到瞭那個波譎雲詭的唐朝。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他沒有單純地堆砌史實,而是將那些冰冷的文字轉化成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以及充滿張力的場景。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人物心理的揣摩,比如李世民的雄心壯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優柔寡斷,以及長孫無忌的深謀遠慮,都被刻畫得淋灕盡緻。透過這些人物的命運,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權力鬥爭和人性的復雜。書裏對於當時的社會背景、政治製度、文化氛圍的描寫也相當細緻,讓我對唐朝的瞭解更加深入。讀完之後,我忍不住去查閱瞭更多的相關資料,想要更全麵地瞭解這段曆史。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著作,更是一部充滿智慧和啓示的人生教科書。它讓我思考權力、欲望、忠誠、背叛等永恒的主題,也讓我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和平與安寜。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曆史感興趣的朋友,相信你們也會被這本書深深吸引。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相當巧妙,作者將復雜的曆史事件梳理得井井有條,讓讀者能夠輕鬆地把握整個事件的發展脈絡。他善於運用對比的手法,將不同的人物和事件進行比較,從而凸顯主題。比如,他將李世民和李建成進行對比,突齣瞭他們之間的性格差異和政治理念的衝突。他將玄武門之變前後的社會狀況進行對比,突齣瞭這場事件對唐朝曆史的影響。這種對比的手法讓故事更加生動有趣,也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不過,我個人覺得作者對於一些細節的描寫不夠深入,有些地方顯得有些籠統。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略顯學術化,對於那些對曆史不太熟悉的人來說,可能會有些難以理解。但總的來說,這本書仍然是一部值得推薦的曆史著作,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瞭解唐朝曆史的全新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