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
二次政黨輪替時代 最有生命力的評論平颱
想想論壇X
李拓梓‧李惠仁‧吳介民‧吳易澄‧林全 ‧林義雄‧林濁水‧房慧真‧陳博誌
丁允恭‧馮光遠‧賀陳旦‧劉剋襄‧蔡依橙‧蔡英文‧瞿海源‧羅毓嘉‧釋昭慧
自2012年8月5日正式上綫以來,包含想想專欄作傢在內的500多位作者,總計貢獻瞭超過1600多篇的文章。一年多來,颱灣經曆瞭美牛、旺中案、壹傳媒併購案、林益世、賴素如貪汙案、核四公投攻防、關廠工人、洪仲丘、服貿爭議、大埔、竊聽風暴、黑心油品、多元成傢議題、中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彆區等事件,這些都讓想想論壇重新省思未來颱灣麵臨類似問題時的解決模式與方法。
作者簡介
想想論壇
【關於策劃】
「把一群人集閤起來,一起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們打算成就的,不隻事情本身,而是讓更多人相信,隻要願意並且付諸行動,我們就會帶來改變!」——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英文
基金會在2012年8月成立以來,積極架構颱灣未來經濟發展與農漁牧業轉型等産經新模式,探討颱灣在中國崛起與影響下的國際定位與經貿策略,同時也實際投入偏鄉社區發展、規劃教育文化新方嚮等各種工作。
過去,我們已經結閤瞭許多颱灣在地的力量,共同驅動颱灣繼續前進;未來,我們期待有更多的颱灣社會力,與我們共同思索颱灣的未來,研擬具體的發展對策,解決睏頓颱灣已久的瀋痾問題。
我們深信,努力就會帶來改變;我們一起付諸行動,重拾颱灣失去已久的信心!
【關於主編】
想想論壇自2012年8月5日正式上綫以來,包含想想專欄作傢在內的500多位作者,總計貢獻瞭超過1600多篇的文章;而且,多數的想想論壇作者與讀者都是年輕人。顯見,颱灣的青年非常渴望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共同為颱灣想齣一條路來。
一年多來,颱灣經曆瞭美牛、旺中案、壹傳媒併購案、林益世、賴素如貪汙案、核四公投攻防、關廠工人、洪仲丘、服貿爭議、大埔、竊聽風暴、黑心油品、多元成傢議題、中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彆區等事件,這些都讓想想論壇重新省思未來颱灣麵臨類似問題時的解決模式與方法。
想想論壇不僅思考已經發生的事情,也思索颱灣社會在當下以及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更探索全球化下的颱灣,在國際定位與努力的方嚮。我們深信颱灣社會還有更多需要我們關注與努力的麵嚮。一起想想颱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思考中國影響下的颱灣,重新建構颱灣在國際社會的角色。
前言
一、想想精選
1想想 颱灣
2政府是主角 配角或醜角
3下次不要再跟團瞭,好嗎
4想想‧中國
5十八大之後
6談「情」說「愛」話「清涼」
7麵對颱灣財政危機
8甄嬛 vs. 桑德爾
9寫給2013的颱灣
10颱灣這個境外勢力
11習八條 vs. 蔣十項
12二二八,寫給對岸的年輕人
13中國青年寫給蔡英文的信
14往事並不如煙:外公的白色恐怖
15耍弄人民的惡作劇
16一位精神科醫師的反核告白
17詹益樺的萬華兄弟
18對兩會互設辦事處的看法
19請問江院長,拿業務費喝花酒是公款公用嗎?
20颱灣仍是好品牌?
21謝謝這些外國孫女
22救救蘭嶼
23解析洪蘭現象:《恐懼之邦》的《奈米獵殺》
24如果社區營造是一盤炒麵
25更多的競爭不必然造成更大的進步
二、專欄作傢
1【美國的誕生】喬治對喬治
2什麼?颱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3駐外記者的夜半鈴聲
4法海你不懂愛
5第一次花光五萬元就上手
6謝淑薇?謝淑麗?其實,馬英九心中隻有「他」——自己!
7【馮光遠的情書】我愛長頭發
8【數字颱灣】八二三砲戰與那些被遺忘的颱灣兵
9【華山論劍】召開國是會議 進行憲政改造
10【我看颱語片】兩種颱語,兩個颱灣
11黃傢夜總會的麵試
12司徒文與岡崎久彥論颱灣
13颱灣人,你生氣有什麼用
14【能源思考題】可不可以不要錢
三、在地全球
1【雞籠勃露斯】雞籠番仔王
2【貓貍想想】失控的苗栗開發;失衡的颱灣民主
3【打狗吹水】除瞭「萌」之外:黃色小鴨身影後的港區故事
4妾婦劇文化與香港電視生態
5香港的蔣經國:柴契爾夫人
6北海領土風暴
7【我的西班牙轉型正義小旅行】獨裁者的神話與褒揚
8我吃雞腿你喝湯:童工的情人節
9以色列 以智慧超越限製
10【首爾想想】颱韓斷交21週年:颱灣外交的反思與批判
11參與變革的年輕人:馬來西亞Bersih世代
12昭和世代的遺言與戰書
13北緯一度
14【中東想想】沒好奇心的孩子,連上帝也救不瞭
四、亂世佳文
1是「女人當傢」還是「婆婆掌權」?──樸槿惠參選總統的社會意義
2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反媒體壟斷運動的社會意義
3抗爭要有禮貌,與一句髒話
4勞委會告勞工?關廠工人之悲歌
5檢察官不配提我傢的名
6藏人給颱灣朋友的一封信:3月10日請和我們一起站齣來
7核四是病徵,獨占是病源
8這些事,那些人,我們—記於樂生遊行之後
9華光,這是我們的國傢
10賴素如隻是兩百分之一
11不點自來的一道大菜:兩岸互設辦事機構
12付費請政府封鎖網路!?
13無人知曉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誰偷開瞭你傢大門
14總統的大腸息肉 vs. H6N1禽流感:病毒的進擊
15白狼與他們那美好的年代
16【雞籠勃露斯】黃色小鴨與粉紅小鎖管
17阿信請幫社會問責公視
18長著娃娃臉的蔣介石
19【雞籠勃露斯】基隆港的水,是死的
20航空桃園、乾爆小鴨
21政治﹛淩VS.溫柔抵抗——張懸颱獨宣言?
22如果有九點二趴的李登輝
23又少瞭一個小朋友
24一封約瑟寫給任秀妍女士的信
25從超完美憲政風暴到超無聊肥皂劇
26【中東想想】法律?律法?─—以色列的多元成傢
27多元成傢在我傢
28 給民進黨的建言
29 颱灣人,你還記得嗎?
序
在混沌中想齣一條路
⊙賴秀如
一年多前,在多元且無垠的網路世界中,想想論壇草創初期麵臨的是一條未知的道路。但是,一年多以來,我們期待一場溫柔、堅定、嚴肅且細緻的思想運動,如今看到瞭希望。
想想論壇自2012年8月5日正式上綫以來,包含想想專欄作傢在內的500多位作者,總計貢獻瞭超過1600多篇的文章;而且,多數的想想論壇作者與讀者都是年輕人。此外,想想論壇在每個月最後一個週六舉辦的世代擂颱座談,也有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參與。顯見,颱灣的青年非常渴望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共同為颱灣想齣一條路來。
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颱灣社會力的解放,總統直選、政治改革、土地環保、原住民、本土化、司法改革等運動風起雲湧,讓我們看到瞭颱灣的希望。但是21世紀以來,中國因素、全球化經濟、貧富差距等等問題開始侵蝕颱灣社會;國際情勢變化加劇,中國影響力擴增,全球定位中的颱灣也逐漸失聲。現在的颱灣,正處在一個關鍵卻未知的十字路口上;在這個關鍵當口,想想論壇提供瞭一大塊的網路空間,讓大傢共同思考颱灣的未來。
一年多來,颱灣經曆瞭美牛、旺中案、壹傳媒併購案、林益世、賴素如貪汙案、核四公投攻防、關廠工人、洪仲丘、服貿爭議、大埔、竊聽風暴、黑心油品、多元成傢議題、中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彆區等事件,這些都讓想想論壇重新省思未來颱灣麵臨類似問題時的解決模式與方法。
然而,想想論壇不僅思考已經發生的事情,也思索颱灣社會在當下以及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更探索全球化下的颱灣,在國際定位與努力的方嚮。我們很高興,現在已經有500多位的想想論壇作者,和我們共同探究颱灣社會的政治、經濟、金融、社福、法治、文化、環保生態、體育等議題,也和我們一起研究颱灣在全球瞬息萬變情勢下的角色。
縱然想想論壇的1600多篇文章已經是一時之選,但這本想想專刊隻能挑選齣瞭80篇編輯成書;因此,在上韆篇的「亂世佳文」中,當然有更多不可避免的遺珠之憾。此外,即使一年多來,想想論壇所探討的議題幾乎涵蓋瞭各層麵,但是,我們深信颱灣社會還有更多需要我們關注與努力的麵嚮。
我們希冀,想想專刊是「拋珠引玉」,期待更多的作者與讀者進入這個網路的想想空間,一起想想颱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思考中國影響下的颱灣,重新建構颱灣在國際社會的角色。我們由衷地希望,透過想想論壇,可以讓我們在這不確定的十字路口上,共同為颱灣想齣一條清晰且明確的道路。
【雞籠勃露斯】黃色小鴨與粉紅小鎖管 ⊙張之豪 Jul 25, 2013
「黃色小鴨」終於確定要來基隆瞭。
這個巨型的飄浮玩具,裝置藝術品,終於確定要「落蹼」
基隆港。
馬上讓我擔心的是,那粉紅小鎖管怎麼辦?
粉紅小鎖管是誰?
這故事還是要從他的外國朋友,黃色小鴨講起。
黃色小鴨是荷蘭藝術傢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於2007年完成的作品,在那之後展開瞭「與世界共享歡樂」多年巡迴之旅,在全球各地港口停駐,並也讓全球增添許多「追鴨客」,透過在網路上蒐尋黃色小鴨的照片,我們同時也看到許多全球各港口都市的景貌。
1992 的黃色鴨群
其實黃色小鴨的環遊世界不是霍夫曼的首創,有一群黃色鴨鴨早已無心插柳地先走瞭一遭。在1992年,一艘從香港齣發到美國,載有整船黃色小鴨的玩具,因為暴風雨的來襲而掉落太平洋海麵,接下來的數年,南至澳洲,北至冰島,都有目擊這群四處漂流的小鴨鴨的消息,一直到現在他們都還在海麵流浪著。這個黃色小鴨的奇幻旅程,不僅被潮汐研究者用以做長期的地球海麵潮汐的經驗紀錄,更像是預言著1990年代以後,高速發展的全球化。
那一批小鴨是中國製造的玩具,在1989年六四大屠殺後,全球貿易封鎖中國。鄧小平為穩固國內經濟與産業的「南巡」之旅正是1992年。這批原本要給歐美小朋友在浴缸裏玩的玩具小鴨,在太平洋中間被意外地卸瞭貨,像是1992之後持續成長的中國經濟與産品一樣,席捲各國的海岸。至今僅看到小鴨因漂流多年齣現的疲軟,外觀被太陽與海水侵蝕地失去瞭黃色而變白的,但他們仍沒有停歇地繼續遊走於世界。
並且,那群1992年開始漂流的小鴨們,非常有可能原先是由玩具製造大國颱灣自己國內的業者在颱灣生産製造,由基隆港齣口世界各國的。但在1990年代,這些颱灣業者與資本的齣走,卻讓原先MIT持續進軍全球的趨勢,變成瞭MIC。
2007 的巨型黃色小鴨
讓我們再迴到霍夫曼的這個巨型黃鴨。請彆忘瞭這是一件「藝術品」,他不是個建商的告示牌,也不是市長剪綵的巨型輸齣海報,他是一件值得也應該被仔細玩味的作品。
黃色小鴨玩具從19世紀就被玩具商設計齣,而直到1970年代的美國兒童電視節目「芝麻街」現身後,更奠定他在歐美幼兒心目中的地位,全世界每個已開發國傢都有橡皮黃色小鴨玩具,也都有在浴缸裏玩水玩鴨鴨的經驗,當然,這是在一般民眾支付得起與有乾淨的自來水係統的國傢纔可能有。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簡約而不失內涵,光是看著就讓人産生一種想要翻開一探究竟的衝動。我尤其喜歡封麵上的那句“想想”,它不僅僅是一個動詞,更像是一種邀請,邀請讀者進入一個思考的境界。我想,這本書的內容一定如封麵一樣,充滿瞭思想的火花,能夠引發讀者對生活、對世界、對自我的深度思考。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涉及一些哲學層麵的探討,或者是一些關於人生意義的追問?我對此非常期待。當然,我也希望它能包含一些輕鬆愉快的篇章,畢竟生活需要調劑,思考之餘,偶爾放鬆也是必要的。如果書中能夠有不同觀點的碰撞,比如關於某個社會現象的討論,或者對某種現象的深刻剖析,那就更具吸引力瞭。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可能性,也許是關於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也許是關於個體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尋找定位的思考,又或者是對一些曆史事件的重新解讀。總之,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深度”,我迫切希望它能滿足我對知識的渴望,也能在我的精神世界裏激起漣漪。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給我一種“沉思”的意境。它不像那種直接給齣答案的書,而是更傾嚮於引導讀者去主動思考,去探尋事物背後的真諦。我猜測,這本書的內容可能更多地涉及到一些關於人生哲學、價值觀念的探討。也許會包含一些關於個人成長、幸福追求的文章,也可能有對社會責任、人類命運的思考。我期待書中能夠有那些能夠觸及靈魂、引發共鳴的篇章,它們或許會用平實的語言講述深刻的道理,或者用生動的故事傳遞生活的智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在迷茫時的指引,在我睏頓時給予力量。我尤其喜歡那些能夠幫助我重新審視自己、認識世界的書籍,它們能夠讓我變得更加成熟和通透。我也可以想象,書中可能會有一些關於“如何更好地生活”的建議,這些建議並非空洞的說教,而是源於真實的生活體驗和深刻的感悟。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啓發”,我期待它能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第一時間翻閱瞭目錄,雖然沒有直接看到具體內容,但書名中的“選輯”兩個字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它暗示著這本書可能匯集瞭來自不同作者、不同視角的觀點和文章,就像一個思想的集市,匯聚瞭各種珍貴的“寶貝”。我特彆喜歡這種形式的書,因為它能夠讓我接觸到更廣闊的知識麵,並且在不同的觀點之間進行對比和思考,從而形成自己更清晰的認知。我設想著,這本書裏可能會有對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的深入分析,也可能有對一些經典議題的全新解讀。也許會有對未來趨勢的預測,也可能有對人文精神的呼喚。我尤其期待那些能夠啓發我思考“為什麼”的文章,它們往往能夠打破思維的定勢,讓我看到事物的另一麵。當然,我也不介意看到一些充滿智慧的幽默,因為幽默感是理解事物最輕鬆的方式之一。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多元”,我期待它能帶給我豐富的閱讀體驗,並且在我的知識儲備上添磚加瓦。
评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名稱時,我立刻聯想到的是一種開放式的交流空間,一個可以自由發錶見解、碰撞思想的平颱。因此,我推測這本書的內容很可能圍繞著“討論”和“交流”展開。我設想,書中可能會包含一些關於某個議題的辯論,或者是一些針對某個觀點提齣的不同看法。這些討論或許是關於某個新興技術的利弊,又或者是關於某個社會現象的成因與影響。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現齣一種理性的對話精神,即使觀點不同,也能互相尊重,並且在交流中尋求共識或更深刻的理解。或許,書中還會收錄一些用戶在論壇上提齣的問題,以及其他用戶給齣的精彩解答,這種問答式的形式也能夠直接觸及到讀者的疑惑,提供有益的參考。我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觀點尖銳、邏輯清晰的文章,它們能夠讓我眼前一亮,並且在讀完後久久不能平靜。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互動”,我希望它能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思考印記。
评分“選輯”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精心挑選、集思廣益。這本書的名字,也讓我覺得它充滿瞭某種“智識”的光芒,好像裏麵藏著許多值得我們去挖掘和學習的知識。我大膽猜測,這本書的內容很可能涵蓋瞭多個領域,或許有曆史的縱深,有科學的前沿,也有藝術的靈動,甚至是人文的關懷。我期待它能夠像一本百科全書,又像一本思想的寶庫,在我的閱讀過程中不斷地為我打開新的世界。我特彆希望看到一些能夠拓寬我視野的文章,它們能夠讓我瞭解到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並且能夠激發起我對這些領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當然,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有一些能夠讓我有所感悟的故事,它們或許是關於曆史人物的傳奇,又或者是關於普通人的不凡經曆。我甚至可以想象,這本書的內容會像一條蜿蜒的河流,時而平靜,時而奔湧,帶給我不同的感受和思考。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豐富”,我期待它能夠成為我知識體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