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人生逆境,我們是要懂得放下,順應時勢莫強求,還是不要安於現狀、不要得過且過、不要放棄自由選擇人生路的權利?
麵對種種睏厄,是要正嚮思考,保持樂觀積極心境,還是要正視睏難與不幸,接受難以改變的悲劇命運?人類生活韆變萬化,人生多彩多姿,沒有任何準則是固定不變的。讀取作者有關心靈的零碎話語,共鳴?置疑?反對?提齣新的思路?隻要能夠引發思考,就是作者最大的滿足。
作者簡介
李怡
1936年生,童年在上海、北京經曆抗戰與內戰。1948年來香港,中學畢業後入職齣版界。1956年開始投稿報刊,從事寫作及新聞齣版工作逾五十年。曾創辦及經營過《伴侶》半月刊、《文藝伴侶》月刊,1970年創辦《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月刊,任總編輯二十八年。五十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及政論,也齣過一些書,見過及訪談過不少名人。無大學學曆,自學也不算有成,隻是任何人做一件事幾十年總會有點心得。畢生辦雜誌、寫文章,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至今仍在香港電颱主持《一分鍾閱讀》節目及在《蘋果日報》寫專欄及社論。
引發正反思考是作者最大滿足──自序 11
命運取決於晚上兩個小時 14
你有權選擇自己的路 17
莫追求完美,夠好就行瞭20
文章怎樣纔有説服力 23
交友的哲思 26
寜願做過瞭後悔 29
追求卓越和甘於平凡 32
七個背囊喻 35
感動到想哭的哲學考題 38
這樣的社會也令人感動 41
不要在自憐中沉淪 44
寂寞的孤傢寡人 47
智力填補不瞭道德空白 50
不求迴報纔是真情 53
堅守自己的價值 56
一個安和快樂的未來 59
今天過瞭,明天還想過 62
與人為善,必有善意迴應 65
快樂的兩個層次 68
付齣的最大迴報就是付齣本身 71
自己的認同支持最重要 74
人的執著源自記憶 77
貝爾的演奏和地鐵故事 80
和諧就是裝糊塗 83
麻將塑造的文化基因 86
過於正嚮思考不切實際 89
變色龍故事曆久猶新 92
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95
書讀得越多越蠢? 98
經驗有時不如直覺 101
禪和禪語 104
禪修隻需1秒 107
看奧斯卡頒奬禮 110
人生就像兩杯水 113
三一一的覺醒 116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 119
無聊挑釁不生氣 122
寜可失敗也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125
巴菲特和他的兒子 128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131
月圓時短,月缺時長 134
老實做人就是資産 137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140
輸,是第二美好的事 143
悲觀而積極:我的墓誌銘 146
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149
直覺反應靠不住 152
「快思」與「慢想」 155
何時選擇快思?何時運用慢想? 159
臨終纔學到的教訓 162
愛的反麵是冷漠 165
逐夢的故事 168
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裏做 171
找齣企業裏的林書豪 174
身心放鬆就是天纔 177
運動可使人更聰明 179
我的編輯寫作路 182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185
香港的文化特徵是甚麼? 188
願望成真 191
傾聽內心的真實召喚 194
時時質疑自己是成功之道 198
九十八歲的街頭小販 201
強權與真理 204
你憑甚麼審判我的靈魂 207
生活在真實裏 211
警察與露宿者的故事 215
不老騎士 218
逆齡人生 222
有油水的地方最滑 225
人生總會有放不下 228
當生活被工作綁架 231
汪精衛的詩詞集 235
每天都是最後一天 239
拖拖拉拉,人生照樣精彩 242
愛上自己的不完美 246
把村莊生活還給城市 249
追求理想的勇氣 252
黑天鵝效應 255
從變動中獲益 258
變化與守恆 262
聆聽自己內在的鼓聲 265
我們不能再以為可獨善其身 268
任何人都無法遺世獨立 272
文明會使人快樂嗎? 275
死前會後悔的25件事 278
怎樣的人能夠安然接受離開 281
人生最怕兩件事 284
自知比知人更難 287
問心無愧是最舒服的枕頭 290
自序
引發正反思考是作者最大滿足
許多講人生講心靈的書,包括我前兩年齣的幾本,最常提齣的意見,是教人遇事要懂得放下,要順應時勢,凡事莫強求,知足常樂,隨遇而安。這想法在多數情況下並沒有錯,客觀情勢往往不是我們自己所能掌握,強求也無濟於事。但另有意見認為,如果我們遭逢逆境,感到受睏,又或者即使工作和私人生活上沒有問題,但總覺得太平庸,生活好像少瞭點甚麼,我們為甚麼要甘心受睏一輩子?為甚麼安於現狀、得過且過而不選擇作一些改變?為甚麼我們要自動放棄自由選擇人生路的權利?那怕改變失敗,至少嘗試過,而能夠選擇改變正説明我們有掌控自己的能力。你會同意哪一種想法?
許多講人生講心靈的書,最常提齣的另一意見,是凡事要正嚮思考,也就是説,要樂觀積極地去麵對人生所遇到的種種睏厄,包括失業、破産、患重病等等,都不要悲觀,從正麵去觀望未來,凡事從好處想,就會渡過難關,有一個安和樂利的將來。在許多情形下,對於身處逆境的人,正嚮思考的確能鼓勵人的生存意誌,但近年也有人提齣相反的看法,認為過度正嚮的思考,往往使人忽視瞭客觀睏難的一麵,癌癥不會因為你樂觀積極它就消失,失業不會因為你的正嚮思維就有瞭工作,世界有自己的因果法則,人生有自己的起伏機率,跟人類的心智沒有甚麼關聯。因此,正視睏難問題,接受不可改變的悲劇命運,比一味樂觀更重要。你傾嚮哪一種想法?
舉這兩個例子,主要想説明,人類生活韆變萬化,人生多彩多姿,沒有任何一個準則是固定不變、百試百應的。有些講修養講生命的話語,讀來頭頭是道,應用到自己生活上卻未必行得通,而更可能會有一個反嚮的意見,使你覺得更有道理。因此,人生的話題説不完。作為讀書人,我自覺這一輩子對人生問題也是探索不盡。盡管我在齣版第三本「人生100篇」的序言中,説那是最後一本,但此後還是寫瞭許多這類文章,而且也仍然感到值得匯集起來與讀者們分享,尤其是因為其中有可以啓發思考的正反不同意見。
書名取《心靈絮語》,是想重申一下書中所寫,隻是有關心靈的零碎話語,仍希望大傢記住:每一個心靈都是自由的。作者寫的,不管是自己意見還是引述的意見,讀者們都應該用自由的心靈讀取。共鳴?置疑?反對?提齣新的思路?隻要能夠引發思考,就是作者最大的滿足。
命運取決於晚上兩個小時
以下是我讀過並經整理的人生絮語。
*人的命運取決於甚麼?取決於業餘時間,也就是晚上八點到十點之間。如果你每晚用這兩個小時來閲讀、進修、思考,或參加有意義的演講、討論,持之以恆,你的人生一定會發生改變,數年之後,成功會嚮你招手。
*無論你的收入是多少,記得分成五份規劃投資:對身體投資,定時做運動,讓身體始終好用;對社交投資,擴大你的人脈;對學習投資,加強你的自信;對旅遊投資,擴大你的見聞;對未來投資,增加你的收益。不要隻偏重一樣,這樣人生纔會有大量盈餘。
*甚麼事情是人生不能改變的?甚麼事情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你改變不瞭環境,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瞭事實,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瞭過去,你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製他人,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人生所有不幸,都能以放鬆心緖的一笑化解:被人誤解時微微一笑,這是一種素養;受委屈時坦然一笑,這是一種大度;吃虧時輕鬆一笑,這是一種豁達;無奈時樂観一笑,這是一種境界;危難時泰然一笑,這是一種從容;被輕衊時平靜一笑,這是一種自信;失戀時輕輕一笑,這是一種灑脫。
*過去的一頁,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瞭灰塵會迷瞭雙眼。有些人説不齣他哪裏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瞭!那些以前説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散落在天涯瞭。收拾起心情,繼續走吧,錯過花,你將收獲雨,錯過這一個,你纔會遇到下一個。
人的命運取決於業餘時間,也就是晚上八點到十點之間。每天晚上好好利用這兩個小時,持之以恒,你的人生一定會發生改變,數年之後,成功會嚮你招手。
初次翻閱《心靈絮語90題》,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輕盈”。它不像許多心理學書籍那樣,上來就擺齣一堆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以一種散文詩般的筆觸,將深刻的道理融入到生活中最尋常的片段中。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敘述方式,使得閱讀過程變得輕鬆而愉悅。我曾經有過一些睏擾,總覺得生活像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追逐,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追逐什麼。這本書中的一些片段,恰恰點醒瞭我,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內心的真正渴望,而非僅僅是社會賦予的標簽或期望。它所探討的許多主題,如“獨處的價值”、“人際關係的邊界”、“自我接納的勇氣”,都與我自身的成長經曆息息相關,讀來倍感親切。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仿佛在與自己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慢慢梳理那些糾結的情緒,找到內心的平靜。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會強迫你去接受任何觀點,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平颱,讓你自己去發掘和理解。
评分讀完《心靈絮語90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像一位溫柔的智者,陪伴我在人生的旅途中踽踽獨行。書中的文字,不帶有一絲一毫的說教意味,卻充滿瞭穿透人心的智慧。它沒有刻意去迎閤讀者的喜好,也沒有堆砌華麗的辭藻,隻是用最樸實、最真摯的語言,講述著關於心靈的種種感悟。我常常會在睡前翻幾頁,然後帶著一種淡淡的釋然入睡。它幫助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忽略的細節,那些曾經讓我感到睏惑和不安的情緒,在作者的引導下,逐漸變得清晰起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與自己內心深處的連接。它提齣的每一個問題,都像是一把鑰匙,悄悄地打開瞭你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讓你得以窺見那些隱藏的風景。它不是一本需要被“徵服”的書,而是一本能夠讓你在與它“共振”的過程中,獲得成長的書。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成長,源於對自我的深刻理解和真誠接納。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非常吸引人,那種淡淡的、帶著些許留白的風格,仿佛一下子就將人的思緒拉迴到內心深處,與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進行對話。翻開書頁,我仿佛走進瞭一個寜靜的港灣,每一頁都像是輕柔的低語,觸碰著那些被我們忽略的角落。它不是那種會用生硬的理論去壓迫你的書,而是用一種溫和而充滿智慧的方式,引導你去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有時候,生活中的煩惱和睏惑,就像是糾纏在一起的綫團,讓人無從下手。而《心靈絮語90題》中的每一則思考,都像是一雙靈巧的手,輕輕地為我們解開一個又一個結。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日常感受的細膩描摹,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從未真正去解讀的情緒,在這裏得到瞭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闡釋。它讓我意識到,原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想法和感受,都蘊含著深刻的意義。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與一位最懂你的朋友進行一場長談,不必擔心被評判,隻有全然的理解和共鳴。它不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鼓勵你去探索屬於自己的答案,這種開放性的引導,恰恰是它最寶貴的地方。
评分《心靈絮語90題》給予我的,是一種沉靜的力量。它不是那種能讓你瞬間茅塞頓開、解決所有問題的“速效藥”,而更像是一杯溫熱的茶,在每一個安靜的午後,慢慢品味,細細體會。書中的每一個“絮語”,都像是一個精心打磨的句子,它可能很短,但卻蘊含著作者對生命、對人性的深刻理解。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所承受的痛苦,並非來自外部的巨大打擊,而是源於內心深處一些未被覺察的衝突和誤解。這本書恰恰善於捕捉這些微妙之處,並用一種極為人性化的視角去解讀。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放下”和“接納”的探討,這對於身處快節奏現代社會、常常被焦慮和壓力裹挾的我們來說,尤為重要。它並沒有迴避生活中的難題,而是提供瞭一種智慧的應對方式,讓我們學會與不完美共處,與自己和解。它不是一本需要“讀懂”的書,而是一本需要“感受”的書,感受字裏行間流淌齣的溫暖和力量。
评分我一直認為,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文字,不在於辭藻的華麗,而在於它能否觸及靈魂最深處。《心靈絮語90題》無疑就是這樣一本能夠深深觸動我的書。它沒有宏大的敘事,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飽含著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生命細膩的情感關懷。當我閱讀這本書時,我常常會停下來,久久地凝視著某一句話,然後陷入沉思。它提齣的問題,雖然看似簡單,卻能引發我對自己過往經曆、當下狀態乃至未來選擇的深刻反思。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真誠與坦率,仿佛他/她正坐在我的對麵,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與我分享那些關於愛、關於失落、關於成長、關於存在的真實感悟。這本書就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那些曾經模糊不清的影像,讓我得以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扔在一邊的書,而是會成為你生命中重要的夥伴,在你需要的時候,它總在那裏,給予你力量和慰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