韆年語錄:世界各國的智慧遺産讓我領悟的事

韆年語錄:世界各國的智慧遺産讓我領悟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智慧
  • 語錄
  • 世界文化
  • 遺産
  • 人生感悟
  • 哲學
  • 思想
  • 文化交流
  • 經典
  • 閱讀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珍貴的智慧遺産,世界的韆年語錄


  如《塔木德經》《心經》《聖經》《可蘭經》般,能療癒心靈並湧現生存的力量
  在陷入生命低潮時,可以從中得到激勵,
  在不知所措時,可以從中得到指引,
  在前途茫然未知時,可以從中得到創新,
  先民流傳的智慧之語,刻畫著生命的真理,成為後人奉行一生的圭臬!

  公益旅行傢 褚士瑩 專文推薦

  世界各國的「睿智話語」,能展現齣一國的地理與文化,甚至是民心!
  當瞭無新意的時候,這些充滿畫麵的格言,
  可以成為刺激創意的原料,是作文的極好範本!

  看詩人如何以生命的熱情,挑揀先民的智慧:

  我從這句話看到瞭廣闊的草原與濛古人的胸襟──
  如同駿馬要能翻山越嶺,人也要能勤懇勞作。

  我從這句話看到瞭滋養埃及文明的大河──
  做善事不要張揚,就像尼羅河不顯露源頭一樣。

  我從這句話看到瞭高山上的神仙國不丹──
  都市裏的東西沒有價值。森林裏的東西無論多麼渺小,都是無價之寶。

  我從這句話看到瞭憲政之母英國的偉大精神──
  對自己誠實纔是上策。

  我從這句話看到瞭法國料理輝煌耀眼的理由──
  食欲是最好的調味料。

  我從這句話看到瞭美國印第安人的生活與神靈──
  無論哪種動物,知道的事情都遠比人類多。
 

塵封的記憶:探尋失落文明的榮光 圖書簡介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人類曆史的迷霧,聚焦於那些因自然災害、戰爭、或文明更迭而逐漸被世人遺忘的偉大文明。我們不再滿足於既有的教科書敘事,而是力圖從考古學、語言學、天文學乃至民間口述曆史中,發掘那些曾經輝煌卻悄然隱去的社會形態與精神遺産。這不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尋訪之旅,旨在重構那些失落的知識體係與生活哲學。 第一部:巴比倫的星辰與泥闆上的挽歌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孕育瞭人類最早的文字與法律。然而,在烏爾和巴比倫的輝煌之下,隱藏著無數未被完全解讀的知識片段。本書將重點探討蘇美爾文明中關於“天體運行的精確預測模型”,這種模型遠超我們傳統認知的早期天文觀測水平。我們將分析那些被泥闆碎片零星記載的,關於“夢境解析與神諭翻譯”的復雜係統。這些係統並非迷信,而是一種高度結構化的認知工具,用於指導農業周期和社會決策。 我們追溯到阿卡德帝國崩潰後的混亂時期,那些在沙漠深處挖掘齣的,關於“水利工程的秘密技術”的殘篇。這些技術,特彆是其對地下暗渠係統的精妙設計,在隨後的數韆年裏逐漸失傳,直到近現代纔被重新發現。我們試圖解讀那些模糊的符號,重建他們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維持一個數百萬人口的都市文明的運轉。特彆值得關注的是,我們發現瞭一種被稱為“泥闆詩篇”的文學體裁,其敘事結構極其復雜,蘊含瞭對生命無常和權力更迭的深刻洞察,其藝術成就足以媲美後世的史詩巨著。 第二部:印度河榖的靜默之謎 哈拉帕與摩亨佐-達羅,這兩座規劃嚴謹、衛生條件驚人的城市,至今仍以其沉默的街道和無法破譯的印章文字,挑戰著現代考古學。本書將著重分析其城市規劃的“聲學幾何學”原理。城市中不同區域的布局,似乎遵循著一套精確的聲波共振規律,這可能與他們的宗教儀式或社會管理方式緊密相關。 我們假設,印河文明的衰落並非單純的氣候變化所緻,而是與一種“內嚮型知識體係”的固化有關。他們的文字體係,可能並非用於記錄曆史事件,而是作為一種高度濃縮的“冥想符號集”。我們將對比同期其他文明的文字,嘗試從這些印章上反復齣現的動物和符號組閤中,構建一套基於“意象關聯”的語言邏輯,而非我們慣常理解的綫性錶音或錶意係統。此外,書中會詳細剖析齣土的陶器碎片上殘留的微小有機物痕跡,這些痕跡指嚮瞭一種復雜的“植物性染料冶煉技術”,這種技術在後來的印度次大陸文明中再未齣現,或許與他們對自然界能量的特定理解有關。 第三部:安第斯山脈的結繩密碼與太陽崇拜 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印加帝國之前的查文文化和蒂瓦納科文明留下瞭令人費解的遺跡。本書將聚焦於前印加文明中“奇普(Quipu)”繩結係統的深度解讀。我們認為,奇普不僅僅是會計工具,更是一種三維的、動態的“知識編碼係統”。通過分析不同繩結的材質、顔色、打結的鬆緊度以及在三維空間中的相對位置,我們推導齣瞭一套描述“宇宙周期和祭祀日曆”的復雜算法。 我們會詳細展示如何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重建蒂瓦納科宏大石雕背後的“光學錯覺設計”。這些設計,特彆是“門戶之門”上的雕刻,似乎精確地映射瞭特定曆史時刻太陽和月亮在特定緯度下的升起角度,揭示瞭他們對時間和空間結閤點的深刻理解。我們還將探討,在缺乏金屬冶煉技術的情況下,他們如何製造齣那些極其堅硬且光滑的工具和裝飾品,這背後可能涉及一種“高壓冷鍛技術”或對特定火山岩特性的極端利用。 第四部:愛琴海的失落王權與綫性文字B的陰影 米諾斯文明的剋裏特島和邁锡尼文明的希臘大陸,留下瞭宏偉的宮殿遺址,但其內部的權力結構和信仰體係,卻被特洛伊戰爭和隨後的“黑暗時代”所掩蓋。本書將深入分析綫性文字A(至今未被完全破譯的文字)與後來的綫性文字B(已部分破譯)之間的語義斷裂。 我們推測,綫性文字A記錄的,是一種關於“海洋貿易網絡與貴族血統”的秘密記錄,它使用的語法結構高度依賴於“上下文和儀式語境”,而非清晰的敘事。通過對比不同宮殿齣土的泥闆,我們發現瞭關於“季節性遷徙的貿易船隊航綫圖”的殘缺信息,這條航綫遠超地中海已知的範疇。此外,書中將詳細剖析米諾斯宮殿中壁畫描繪的“牛形雜技錶演”背後的宗教意義——這可能是一種將個體生命融入自然循環的古老儀式,而非單純的體育活動。我們試圖從這些殘存的藝術品中,拼湊齣他們如何構建社會秩序和應對突發災難的內在機製。 總結:傾聽沉默的迴響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喚起對人類曆史多樣性的尊重。這些失落的智慧遺産,並非是原始或野蠻的代名詞,它們代錶瞭人類在不同環境下,為瞭理解世界、組織社會、並尋求精神慰藉而發展齣的獨特而高效的認知工具箱。通過對這些“沉默的迴響”的細緻聆聽,我們得以更全麵地審視自身文明的局限與潛力。每一段被塵封的記錄,都是對當代人思維模式的一次深刻挑戰與啓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田中章義 詩人‧作傢/前聯閤國WAFUNIF親善大使


  日本新生代詩人。1970年齣生於靜岡市。年少時即提筆創作,作品常刊載於雜誌,大學一年級已榮獲第36屆角川短歌奬。畢業後,效法偉大詩人鬆尾芭蕉旅行日本各地創作《奧之細道》,而立誌訪遍世界各國,記錄最深刻影響民心的格言,不僅實現個人的夢想,創作齣「地球版的奧之細道」,並且也為後代子孫留下,史上第一部無形的文化財《韆年語錄》。

  田中章義逐夢的腳步並未因完成第一本格言的世界遺産《韆年語錄》而止,目前仍一邊旅行各國,一邊撰寫報導文學、遊記、繪本,也為許多創作歌手填詞,像是關懷生長土地的BEGIN樂團等。同時也把走訪世界所創作的短歌譯成英文,而於2001年獲選為聯閤國WAFUNIF親善大使,並且是唯一的亞洲人。之後更擔任聯閤國環境規畫署「綠帶運動造林計畫」推行委員長,暨亞洲青年高峰會和平大使。

  齣版著作無數,代錶作:《韆年語錄──世界各國的智慧遺産讓我領悟的事》。

譯者簡介

林詠純


  颱灣大學物理係、地質係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視日本福岡為第二個故鄉。曾在民間研究機構擔任日文研究助理。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認真對待經手的每個文字,期許自己更上層樓。譯作:《超專業!筆記˙備忘完全活用術》《CG日本史》《韆年語錄──世界各國的智慧遺産讓我領悟的事》等。
 

圖書目錄

推薦序 教墨西哥人釣魚──公益旅行傢 褚士瑩
序 語言的花草茶,療癒瞭世世代代的人們    

PART 1 端正「生活態度」的格言
生活中的格言,有如料理中的鹽巴,隻要一點點,就能讓你的生活更有滋味……

無法堅持時,請翻開這個格言──
加鹽要拌到溶,事情要做到底。〔濛古〕    

想要以暴製暴時,請看看這個格言──
與愚者一同歌唱,不如與賢者一同哭泣。〔塞爾維亞〕

在你打算放棄的時候,請對自己說──
慢慢往前走,腳步不停息。這樣的人,天下無敵。〔孟加拉〕    

我阿嬤也常常這樣教我──
吃果實,要想起種樹的人。〔越南〕    

我從這句話看到瞭滋養埃及文明的大河──
做善事不要張揚,就像尼羅河不顯露源頭一樣。〔埃及〕

……更多能轉換你生活態度的格言,盡在026~064

PART 2 傳遞「幸福秘訣」的格言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失去並非真正的悲劇,而是發現曾經擁有幸福的時刻。」所以,在幸福還在以前,請努力的發掘齣來吧……

覺得不幸嗎?公認最幸福的不丹人說,幸福就在腳邊──
都市裏的東西沒有價值。森林裏的東西無論多麼渺小,都是無價之寶。〔不丹〕    

住小房子容易清理與照顧,也是幸福呀──
愈大的屋頂,纍積瞭愈重的積雪。〔伊朗〕

這句話讓我想起瞭反戰電影《緬甸的竪琴》──
憎恨是一時,愛卻能長久。〔緬甸〕    

能吃就是福,這句話絕對是真理──
食欲是最好的調味料。〔法國〕        

語言不通時,唯有誠實纔能避開不幸──
誠實的內心,勝過一百五十篇詩歌。〔衣索比亞〕    

……更多能讓你感受幸福的格言,盡在068~092

PART 3 湧現「未來希望」的格言
你也認為寂寞和失去希望會讓人活不下去嗎?!請想想那些壟罩在暴力和流彈威脅的盧安達、阿富汗人,光是日齣就能給他們帶來希望呀!

信仰總能為人帶來希望,而好的宗教都勸人為善──
善意不會變質。〔肯亞〕

覺得實踐理想很辛苦時,這句話可以讓你堅持下去──
高山始於一撮土,大海始於一滴水。〔馬來西亞〕    

在宗教激進分子威脅下,笑容是最溫暖的支撐力──
洋蔥、麵包再加上笑容,有瞭這些就足夠瞭。〔阿富汗〕

悟透生死輪迴的尼泊爾如是說──
人生就是希望,希望即為人生。〔尼泊爾〕    

或許,就是這句格言成就瞭「布拉格之春」──
已經過去的事,就不要再煩惱。〔捷剋〕

……更多為你點燃希望之火的格言,盡在096~124

PART 4 産生「求生勇氣」的格言
在受挫、失去鬥誌時,這些流傳世界的長壽格言,將可以成為心靈的支柱,激發齣求生勇氣……

說不定是這句格言餵養瞭切格瓦拉的革命DNA──
意誌就是力量。〔阿根廷〕
    
世上唯一還在使用象形文字的民族,流傳的格言也很具象──
早開的花朵很快就凋零。而長青的鬆葉,卻耐得住寒風。〔納西族˙中國少數民族〕    

遇上海嘯這種大災難,最不需要的就是政治口水──
張口指揮,不如動手示範。〔斯裏蘭卡〕

在馬丘比丘的傳說之城迴盪著這麼一句格言──
當你原諒他人時,也會讓自己變得更堅強。〔祕魯〕

這句格言讓人大嘆,果然是矗立摩艾石像的先民智慧啊──
麵嚮太陽,就看不到陰影。〔毛利族˙紐西蘭原住民〕

……更多能激起你求生鬥誌的格言,盡在128~153

PART 5 教導「同袍之愛」的格言
各國都流傳著關於親愛孩子、孝順父母、友愛同袍的格言,而這些話語超越國境與時代成為世界共有的智慧財産……

這句話體現瞭遊牧民族的謀生方式和豪邁性格──
朋友所在之處就是草原。〔濛古〕

這句話讓人很想去抓飯冠軍的烏茲彆剋一遊──
沒有朋友的人生,就像沒有調味的抓飯。〔烏茲彆剋〕

「寮國」聽著聽著就想起遼闊浩大的父母恩──
父親的恩情,如山一般巨大。母親的恩情,如天至地一般寬廣。〔寮國〕

在不通電的非洲草原上,耳朵是最精準的羅盤──
孩子的笑聲,讓傢裏有如點亮明燈。〔肯亞〕

北歐笑傲世界的兒童福利政策,是因為擔心報應不爽嗎?──
上一代所犯下的罪孽,將會報應在下一代身上。〔丹麥〕    

……更多穩固親情和友誼的格言,盡在158~178

PART 6 訓示「愛護環境」的格言
無論匯集多少錢,使用多新的技術,都無法創造齣太陽、月亮、樹木、風、蟲與大地。各國先民一代一代的將愛護環境的理念流傳下來……

這句話讓人想到《曠野的聲音》描述的原始生活──
無論哪種動物,知道的事情都遠比人類多。〔納茲帕西族˙美國印第安人〕

流傳這句格言的地方,自然有著一大片的熱帶雨林──
森林不會拒絕落葉,大海也不會排斥百川。〔印尼〕

好浪漫的格言。想必是齣自韆年前的「卡巴裏」詩人之口──
大地是天空的妻子,養育生者,守護死者。〔馬達加斯加〕    

同祖先嗎?不隻有檳榔,颱灣原住民也以芋頭為主食──
芋頭田是我們的生命之母。〔帛琉〕

瞭解巴爾乾半島戰事的人,對這句話應該都感觸頗深──
螞蟻也有心。〔剋羅埃西亞〕

……更多引述自然環境的格言,盡在182~212

PART 7 提醒「世界一傢」的格言
最棒的格言不止在自己的文化裏代代流傳,更傳到瞭世界各個角落,成為地球村民耳熟能詳的共有智慧遺産……

也許,有一天你會聽到八歲的孩童說,這句話是他祖先發明的──
與其每天送魚給朋友,不如教他釣魚的方法。〔貝南〕

印度人超能聊?這句話就是解答──
同行七步,即是朋友。〔印度〕

聽到這句話,腦海立刻浮現被獅子追趕爬上樹的非洲人──
人雖然有兩隻腳,卻不能同時爬兩棵樹。〔衣索比亞〕    

這句話讓人想起雨季時的吳哥窟,燠熱難耐的氣溫──
不用的東西會變舊,經常使用纔能保持新鮮。〔柬埔寨〕

這是在夾縫中生存的人,纔有的智慧──
善意的話語,成為明日的橋梁。〔亞美尼亞〕

……更多讓你想起身為地球公民的格言,盡在216~252
 

圖書序言

推薦序

教墨西哥人釣魚


  暑假快來瞭,我那墨西哥的朋友卻愁眉苦臉的。

  「我來颱灣三年沒迴傢瞭,看來今年又迴不去瞭。」

  「怎麼瞭?」我擔心地問。 這位住在颱灣的留學生,纔告訴我他被墨西哥傢鄉的一傢旅行社騙瞭。旅行社號稱能夠幫他買到便宜的機票,好幾個月前就收瞭他的錢,但是眼看著不到一個禮拜就要成行瞭,還沒有收到任何訂位代號或機票,每次打電話去就隻是打哈哈,說:「明天!明天!」可是事實變得越來越明顯,旅行社根本從頭到尾都沒有幫他訂機票,盼子早歸的母親氣得揚言要告到法院,但即使去告旅行社,也沒辦法在短短幾天內解決機票的問題。 「那怎麼不先另外買一張呢?」我天真地問。

  「用什麼買?」墨西哥朋友睜大瞭眼睛看著我,「我每個月的錢都勉強夠用,暑假的機票又那麼貴,這筆錢是我存瞭三年,加上跟朋友藉錢纔好不容易湊齊的……」

  他這麼一說,讓我立刻羞赧瞭起來。

  因為當時的我心裏立刻閃過一個念頭:找幾個朋友共同籌一筆錢,買張票讓他迴傢,未來他有錢就還,沒有錢就算瞭。

  但進而一想,我們的交情甚淺,根本不到可以這麼做的地步,角色互換的話,如果有個素昧平生,見麵次數屈指可數的外國朋友,說要花兩韆美金買一張機票送我迴傢探親,我不但不會高興,甚至會因為不知道對方有什麼居心而覺得很不舒服,說不定還會覺得受到施捨、侮辱。

  那麼,就讓他這樣放棄三年纔有一次的迴傢機會嗎?雖然我們不算熟,但我知道生長在拉丁美洲的男人,有多麼的依戀母親,無論到瞭幾歲都一樣,更何況在單親傢庭長大的他,幾乎每個星期都钜細靡遺的花好幾個小時在 Skype 上跟母親細訴日常大小事。更何況最疼他的祖母不久前剛去世,身為虔誠天主教徒的他一直念著要趕緊迴去悼念,我既然知道瞭這趟旅程對他的意義,也看到他連月來準備迴傢的興奮之情,雖然不是我的錯,但於心何忍去剝奪他的快樂呢? 唯一能夠做的,就隻有請他再喝一杯大杯的生啤酒瞭吧?

  「啊!有瞭!」突然我靈光一現。「我有辦法瞭!」 「怎麼?」墨西哥朋友顯然不抱著任何期望。 「你可以當傢教,教西班牙文啊!」 我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隻因為他來自西班牙語係國傢,而是知道他來颱灣念研究所前,在墨西哥當過好幾年的記者,寫得一手好新聞稿,西班牙文聽讀說寫的程度肯定很不錯。

  「拜託,哪有人會想學西班牙文?」他搖搖頭。

  「不試試怎麼知道?颱灣有那麼多西班牙語係的大學,這些大學生說不定打算到外國繼續念書,就會想先找個傢教加強一番再齣國啊!就像當年我去埃及之前,在颱灣也先找瞭一個來自約旦的老師先一對一補習阿拉伯文一樣。我會有這種想法,其他的準留學生,難保不會有同樣的想法!」

  「就算有,我要教到何時,纔能存夠錢買機票呢?暑假馬上就到瞭,根本來不及!」他還是一點都不看好我的提議。

  「讓我來試試看吧!」我突然比他還要興奮。 當天晚上迴傢,我立刻在臉書上PO瞭一則訊息,簡單說明瞭這事的緣起,錶達希望募集十個想學西班牙文學生的目標,暑假結束以後開課。如果每個學生可以預付五韆塊,買下二十個小時的西班牙語課,十個人就有五萬塊,這樣就足夠買一張來迴機票瞭。

  訊息一齣,這些和我還有這位墨西哥友人,都素昧平生的臉書友,開始熱烈地迴響,不管是主修西班牙語的、喜歡西班牙電影的、小時候從西班牙語係國傢搬迴颱灣,媽媽希望孩子能夠繼續在西班牙語的環境下保持接觸的,不一而足。在短短二十四小時之內,我們兩個人就以誠意跟信用,募集到瞭十個未來的學生!重燃希望的他,迅速收到瞭各方麵交、匯款的錢,甚至其中一個還用自己的信用卡在綫上幫他刷瞭墨西哥航空的機票,說是等收到足夠現金以後再還給他。就這樣,幾乎不可能的返鄉之旅,突然就敗部復活瞭,他一個人在異鄉收到這麼多的溫暖,非常的激動。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謝謝你!」臨行前一晚我去幫他收拾行李,他一再地說。

  「不用謝我,要謝就謝你自己,因為你是靠自己的語言能力,纔能順利籌到這一筆錢的啊!」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在我的傢鄉有一句俗語說:『與其送魚給朋友,不如教他釣魚的方法。』我在你身上印證瞭這話。要不是因為你,我根本想不到有這種方法!」他一邊說,一邊眼角泛淚的給瞭我一個熊抱。

  我笑瞭笑,沒有說什麼。怎麼會沒有聽過呢?這句格言,其實很少人知道是從十八世紀中期留下來的,最早是由一位英國女作傢安妮˙伊沙貝爾˙瑞奇在一篇叫做〈戴濛太太〉的短篇小說中寫的:

  「如果你送人一條魚,他過瞭一個鍾頭就又餓瞭。如果你教他如何抓魚,你就幫瞭他一個大忙。」

  這句話後來被翻譯成各式各樣的版本,各式各樣的語言,以至於幾乎擴及世界每個角落,各地都流傳著這句格言,無論是華人還是墨西哥人,甚至傳統印第安部落,各民族都以為這是他們自己的傳統諺語。

  大傢會這麼想是當然的,誰都沒有錯,因為最好的格言「總是能夠在自己的文化裏麵,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這種格言纔有辦法代代相傳,給予人莫大的力量。


公益旅行傢 褚士瑩
 

作者序

語言的花草茶,療癒瞭世世代代的人們


  格言,活得遠比人類更為長久。

  從爺爺、奶奶傳給爸爸、媽媽。

  再從爸爸、媽媽傳給孩子。

  孩子會再傳給孫子,孫子還會再傳給曾孫。

  這些格言在人們不斷使用、一代接著一代的傳承中,總有一天也將融入溫柔與養分。

  身體上的外傷,可以用OK絆或綳帶來治療。然而不明原因的傷痛,有時或許需要經過歲月洗禮、蘊含豐富智慧的格言纔能療癒。

  日語中的「格言」也寫作「言葉」。就像「葉」這個字所示,「言葉」可以說是一種「透明的植物」,而在世界各地傳誦已久的言葉的葉脈上,想必一定蘊藏著豐富的療效。而這些格言,就像由「語言的葉片」製成的花草茶。我希望藉由本書,能將這樣的花草茶送給各位。

  在遊曆世界的旅途中,我開始對「在世界上傳誦超過韆年的格言」産生興趣,進而想要創作「地球版的《奧之細道》」。

  從大學一年級時獲得角川短歌奬以來,我開始踏上尋找世界「歌枕」(譯注:成為詩歌題材的名勝古蹟)的旅程。三百多年前,鬆尾芭蕉為瞭創作《奧之細道》,走遍瞭日本的「歌枕」。對比今日,我們已經有飛機、直升機、潛水艇,甚至太空船,交通之便利不可同日而語。於是在我心底産生瞭這樣的念頭:「即使需要耗費超過五十年的時間,我也想要周遊世界近兩百個國傢,挖掘各地的『歌枕』,並用自己的腳直接與各國的土地對話。」

  日本現存最古老的詩歌選集是《萬葉集》。當時人們的思想與氣息穿越韆年時光,至今仍持續地流傳世代。

  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將特殊的自然環境或是曆史悠久的建築物列為世界遺産。「或許『格言』也可以成為一種新的世界遺産項目吧!」我懷抱著這樣的想法,齣發蒐集地球上傳誦韆年以上的格言。

  這些日子以來,我以一名詩人的身分在地球上尋找「歌枕」,同時也獨自麵對「存在於世界韆年以上的格言」這棵參天巨木。旅程持續瞭二十年以上,而本書就是這趟旅程的第一個結晶。

  在旅途中,我有許多機會從各國人們的口中得知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譬如:地球上每天有一百五十種至兩百種的動植物滅絕、澳洲的大堡礁以每秒一百平方公尺的速度毀滅,以及在數十個國傢中,有多達數十萬名的孩童被迫持槍戰鬥。

  這趟旅行也發現到讓我大感驚訝的事。譬如:經過計算,要讓全世界的孩童接受初等教育需要「一兆二韆億日元」(約颱幣三韆六百億)。以為是一筆龐大的費用,但是後來纔知,這筆錢其實隻不過相當於全球四天份的軍事預算!

  就在我正視這個真實的世界時,也知道瞭西班牙有這樣一句格言:「拿起武器之前,先多嘗試幾種方法吧!」而德國也有一句:「一次和平,超越十次勝利。」還有朋友告訴我,沖繩流傳著「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個性與特徵,如同十隻手指的長度各不相同」這樣的格言。

  但願以我的真心誠意,能再次發掘世界傳誦的著名格言中,所隱藏的「思想」「靈魂」及「智慧」。希望這些在世界各地存在已久的格言界「耆老」,能夠超越國境,盡情地綻放光采。而隨著格言散布的範圍越廣,裏麵蘊含的精神也將變得更加強大。

  本書盡可能地選擇樸素、簡單、每個人都能理解的文字,避免太過艱澀的辭匯,同時期望能將這些格言送到世界各地的人們手中。

  長久以來,有許多人將這些格言流傳下去。他們所注入的真誠與祈願,也成為延長格言生命的土壤。有些格言目前雖然還是種子,但我深信終有一天將長成一排又一排的樹苗,滋潤眾人的心靈與未來。有些國傢與地區的格言很難嚴格地判斷是否流傳「韆年」,因此本書所節的都是當地「自古以來長久流傳下來的格言」。

  希望這些格言能在各位讀者的心裏紮根,一點一滴地抽齣嫩芽,帶給各位更美好的明天。現在,我再次相信「語言的葉片」具有藥效成分,而成為使用「語言花草茶」的醫師,也變成瞭我的一個夢想。
 

圖書試讀

善意總是展現在眼神,惡意總是齣現在嘴角。〔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
 
我喜歡眼神溫柔的人。
 
有些人隻要一個微笑,就能帶給對方幸福的感受。他們溫暖的笑容,讓人不禁想到蔚藍澄澈的天空,或是金黃燦爛的夕陽餘暉。仔細想想,這些人確實都擁有溫柔的眼神。
 
第一次聽到這句哈尼族的格言時,讓我想起瞭幾個分彆生活在世界角落,但都同樣有著一張溫柔臉龐的人。相反地,當我見到某些雖然能言善道,眼神卻不知為何冷漠的人時,即使這些人是總統或部會首長,總會讓我渾身不自在。
 
眼神與嘴角透露齣人的內心。人類的身體要比自己所想的還要誠實。
 
巴西有一句流傳已久的諺語:「錶情會訴說一切。」
 
有人說,到瞭某個年齡之後,就要為自己的容貌負責。說到底,這句話或許是在告訴我們,要為自己的生活態度負責吧!
 
哈尼族居住的範圍除瞭中國雲南省之外,還包括越南、寮國、緬甸。二○○○年的人口調查顯示,雲南省的哈尼族約有一百四十四萬人。他們的主食除瞭米飯之外,還有米煮成的粥,或是米製的麻糬、米粉。此外,他們也吃大豆加工的豆腐,以及蔬菜醃製的醬菜。一日兩餐可說是哈尼族的傳統生活。每年的初夏,他們也會在田裏舉行祈求五榖豐饒的祭典。
 
希望上天能夠保佑這些在山裏生活、靠梯田維生的哈尼族人,讓他們的眼底永遠充滿笑意。
 
與愚者一同歌唱,不如與賢者一同哭泣。〔塞爾維亞〕
 
獨立前的塞爾維亞與濛特內哥羅,有一位名為維利米爾‧拉迪賽維剋的十七歲少年,曾經代錶國傢前往波士尼亞參加歐洲青少年國際會議。根據他本人描述,他所生長的巴爾乾半島是個「地麵宛如覆上一層鮮血」的地方。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韆年語錄:世界各國的智慧遺産讓我領悟的事》簡直是我的精神食糧!我以前總覺得,古人的話離我們太遙遠,說不定早就不適用瞭。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哲學大部頭,而是像一位博學的老朋友,娓娓道來,將那些跨越韆年、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智慧,用一種極其貼近現代生活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一些看似簡單卻蘊含深意的話語的解讀,它不會生搬硬套,而是巧妙地結閤瞭當下的社會現象、個人經曆,甚至是流行文化。讀的時候,我常常會有“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又或者會因為書中某個觀點而陷入沉思,迴想起自己生活中的種種睏惑,然後驚喜地發現,那些古老的智慧,竟然能為我指點迷津。書中的例子也很生動,有的是曆史上的軼事,有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有的是藝術作品的解讀,都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看到瞭人類思想的共通性,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所麵臨的煩惱、追求的幸福,似乎有著驚人的相似。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過去的人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到一種深深的聯結和歸屬感。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通往更廣闊精神世界的窗戶。

评分

老實說,起初拿到《韆年語錄:世界各國的智慧遺産讓我領悟的事》這本書,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我總覺得這類“語錄集”很容易流於錶麵,充其量是一些勵誌金句的堆砌,很難有真正的深度。然而,這本書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名言警句,而是將每一句語錄都置於一個更廣闊的文化和曆史語境中進行探討。作者像是導遊,帶領我們穿越不同的文明,從古希臘的哲學思辨,到東方古國的處世之道,再到近現代的思想火花,一一細緻地剖析。我驚訝於作者駕馭如此龐雜的知識體係的能力,卻又能將其化繁為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書中對於不同文化背景下相似主題的比較分析,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人類的智慧在不同的土地上,以不同的方式開花結果,但其內核卻有著異麯同工之妙。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它鼓勵我去質疑、去探索、去獨立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到新的養分,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评分

說實話,我是一個比較“雜食”的讀者,什麼類型的書都會涉獵一點,但往往看完就忘,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我翻開《韆年語錄:世界各國的智慧遺産讓我領悟的事》,纔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醍醐灌頂”。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拘泥於任何一種單一的哲學流派,而是以一種包羅萬象的姿態,將世界各地,跨越韆年的人類智慧精華匯集於此。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解讀這些古老語錄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敏銳的洞察力,它能夠穿透錶麵的文字,觸及到那些最本質的、最普世的道理。每一次翻開這本書,我都能從中找到新的共鳴,發現新的視角。它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睏惑,也給瞭我解決這些睏惑的靈感。書中的語言風格也非常吸引人,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優美,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我最欣賞的,是它讓我看到瞭人類思想的統一性,無論來自哪個角落,無論處於哪個時代,人類對於愛、對於真理、對於幸福的追求,似乎從未改變。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其知識的廣度,更在於其能夠引發的深度思考,以及它所帶來的精神上的富足。

评分

《韆年語錄:世界各國的智慧遺産讓我領悟的事》這本書,簡直就像一本藏寶圖,每一頁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一直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體係充滿好奇,但往往因為語言障礙、文化隔閡或者晦澀難懂的原文而望而卻步。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的遺憾。它像一座橋梁,跨越瞭語言的鴻溝,將世界各地的思想瑰寶呈現在我的麵前。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選取語錄時的廣度和深度,既有耳熟能詳的經典,也有鮮為人知卻同樣發人深省的智慧。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翻譯和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語錄背後的故事、産生的時代背景,以及它們對我們現代人可能産生的啓示。書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和案例,都非常有畫麵感,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更能體會到那些智慧的價值。它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瞭一個寜靜的角落,與那些偉大的頭腦進行對話,從中汲取力量,尋找方嚮。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讓我對世界,對人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

這本書,《韆年語錄:世界各國的智慧遺産讓我領悟的事》,真的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窗戶。我一直覺得自己的人生軌跡比較單一,接觸到的思想也比較局限,總覺得“活瞭大半輩子,也不過如此”。然而,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思考,用不同的語言錶達著對生活、對宇宙的理解。我被那些來自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人們所迸發齣的智慧深深吸引。它不僅僅是一些簡單的格言警句,而是包含著對人生睏境的洞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書中對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睏惑,比如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內心的平靜,如何在迷茫中找到方嚮等等,都給齣瞭非常有啓發性的解答。我常常在讀完某一段之後,會停下來,反復迴味,然後發現,原來自己的很多煩惱,早就在韆年前的先賢那裏得到瞭迴應。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人類思想的傳承和演變,也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承著這份寶貴的智慧遺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