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跨國主義分析全球局勢:法國觀點2009-2010》與《法國觀點2011》的成書意旨,法國「跨國主義研究中心」再次匯集探討2012年國際時事的分析與評論。這些簡潔扼要的分析與評論,有助於讀者瞭解目前國際舞颱上的權力架構。
首先,本書前六篇文章突顯瞭國際關係中象徵性資源的權力,它們每每在關鍵時刻中發揮重要的功能。接著,我們探討全球化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尤其是發展政策對社會經濟的衝擊,因為新興國傢為瞭在國際市場上暴取豪奪,甚至不惜破壞環境生態與公共衛生。
本書亦剖析瞭全球性問題的去疆域化,因為所謂的全球治理實質上並不存在。當然,有時候這個情況能帶來正麵的影響,尤其是在人權和個人自由的拓展方麵。最後,本書的最後一章彰顯瞭全球所有國傢政府的脆弱化。其實,無論是瀕臨崩潰的國傢,如馬利,又或是目前正在成形的國傢,如巴勒斯坦,甚至是霸權美國,我們都可以提齣同樣的觀察:所有國傢都參與瞭現今混亂的國際局勢 (chaos international)。
主編者簡介
約瑟琺.拉羅許 (Josepha Laroche)
Josepha Laroche為法國巴黎第一大學 (Universite Paris 1 Pantheon-Sorbonne) 政治係教授。她也是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 (CNRS) ─「經濟與社會」研究室成員,並同時主持跨國主義研究中心─Chaos International。她的主要著作有《諾貝爾奬:一個跨國菁英網絡的社會學研究》(Les Prix Nobel, sociologie d’une elite transnationale, Liber, 2012)、《世界的劇變:從國傢的撤退到文明的崩解》(La Brutalisation du monde, du retrait des Etats a la decivilisation, Liber 2012),此外,還主編瞭《國際關係中的正義》(La Loyaute dans l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L’Harmattan, 2011)、《全球金融危機》(Un Monde en sursis, L’Harmattan, 2010) 以及《全球化與全球治理》(Mondialisation et gouvernance mondiale, Puf, 2003) 等三部閤著專書。
譯者簡介
邱崇軒
跨國主義研究中心中文部負責人,颱灣大學戲劇係畢業,巴黎第一大學國際關係、巴黎第八大學歐洲研究中心歐洲文化政策與文化管理雙碩士。曾擔任文化部巴黎颱灣文化中心文化政策研究助理,現為巴黎第一大學政治學博士生、工業技術研究院産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駐法國暨歐盟聯絡人,並於全漢集團(FSP Group)擔任法國和非洲市場行銷經理。
推薦序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前言
第一章 象徵性資源的權力
文化相對主義的侵害∕Armelle Le bras-Chopard
被國際社會驅逐的北韓∕Thomas Lindemann
一個令人措手不及的網路治理行為∕Alexandre Bohas
文化資産的獨特性∕Alexandre Bohas
失去威信的不結盟運動與失去威信的國傢∕Josepha Laroche
授與諾貝爾奬得主的重責大任∕Josepha Laroche
第二章 發展政策對社會經濟的衝擊
權力的錯誤詮釋∕Alexandre Bohas
伴隨中國發展的公共衛生與環境代價∕Valerie Le Brenne
中國在非洲的土地投資∕Philippe Hugon
食品化工公司的公共衛生責任∕Valerie Le Brenne
中國電影市場興起的矛盾∕Justin Chiu
一項反專傢意見的宣傳活動的政治勝利∕Clement Paule
第三章 全球性問題的去疆域化
中國社群網路自主性的緩慢發展∕Justin Chiu
水資源的全球治理∕Valerie Le Brenne
虛擬入侵作為政治乾涉手段∕Adrien Cherqui
缺乏約束力的多邊主義協商的失敗∕Clement Paule
投機者的勝利∕Weiting Chao
行動通訊領域的全球無政府狀態∕Justin Chiu
第四章 國傢的脆弱化
以混閤式刑事司法對抗免罪∕Yves Poirmeur
馬利共和國的分裂危機∕Philippe Hugon
製裁一項跨國犯罪∕Yves Poirmeur
在馬利的戰爭,從援助到軍事介入∕Jean-Jacques Roche
具有象徵性意義的國際承認∕Josepha Laroche
全球網際網路治理的美國化∕Alexandre Bohas
推薦序
2012年11月政大國關中心在颱北於外交部所屬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舉辦華歐學術研討會,Prof. Josepha Laroche應邀與會,正好在本人主持的專題討論會上發錶論文,因而結識這位巴黎大學的學妹,上個月(2013.1)突然收到伊電郵請我作序,當即樂允為之。
初看本書,可感受到這24篇文章,均簡潔明要,選題高明,立論宏正,針對上年度國際時事作分析與評論。細看之後,則發現本書談論到人權、文化、科技、政治、財經、外交、環保、氣候變遷、能源、糧食、水資源、食品安全、金融、司法、軍事、戰爭與和平,幾乎含括當今所有人類社會正麵對的重大議題,其中有些文章尚且直指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的政策缺失,並作良善的建議。
對部分讀者而言,可能有些文章需反覆思索,釐清作者的觀點,與平日看書報雜誌之情況相異。然而正如本書書名「跨國主義分析全球局勢」,係以跨國主義學派為基礎,對每一國際事件作研究分析,並試圖從NGO組織、社群網路、公民社會、跨國企業及政府間與非政府間的閤作層麵,探討各種因素間復雜的互動關係,不同於我們所習慣傳統思維方式的現實主義學派,以國傢或國傢行為作為主角及研析的中心思想。所以,這種跨國主義學派的分析方法,乃屬另類不同角度的觀察與思考,可開啓我們新的看法與激盪,雖然有時並不特彆明顯凸齣於傳統思維框架之外,或可說看似兩種不同的學派與分析方法,實際上,觀察同一事件的結果,有時是相同或類似,至少並不相反。
曆史不斷重演,爭端與衝突從未消失,人類一直無法獲取教訓,因為人及人心從未改變,貪婪不足的人性,造成各種各類的悲劇浩劫,每一次劇變災難之後,世人總會認知到全球各國及人民乃為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並會期待有一強大而有效率的機構施行共同和平行動,以救人濟物而離苦得樂,然而,記憶太短暫,算計太復雜,慈悲太薄弱,行動太遲緩,終難齣現滿意的正麵效果。2000年9月,189國代錶在聯閤國韆年峰會上通過「韆年宣言」,承諾在2015年之前實現在1990年的基礎上將全球貧睏人口比例減半,普及小學教育,促進兩性平等,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産婦保健,對抗愛滋病、瘧疾等疾病,促進環境永續發展和推動全球夥伴關係等八項「韆年發展目標」。然而,無論在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傢,全球社會麵臨財政援助與政治意願的急迫睏窘,欲達成目標,將是嚴峻的挑戰。
因此,本書的價值,乃在從各個不同領域中的國際時事,探討問題的核心及研析解決的可能性,作為世人共同思索的方嚮。Prof. Josepha Laroche主持跨國主義研究中心多年,召集專精的學者專傢作這方麵的工作,並中譯推廣至華語地區,成效甚佳,貢獻卓著,而邱崇軒、張瀞雲、趙偉婷、孫建庚、陳宗胤等五位年青優秀的譯者,專業及文字的運用功力,均有可觀之處,本人曾於1991年至1994年擔任總統及五院院長的即席傳譯,深知其中的睏難與辛苦,謹併緻敬意。
麵對時下學者大多採用美國觀點來觀天下,此書的問世與不間斷的更新無疑彌補瞭前述方麵的缺憾。身為歐盟中領導先驅的法國針砭國際現勢嚮來有其獨到的見解,除瞭帶入歐盟的觀點外,法國考量己身地位麵對全球局勢常有另一番解讀,該書可供窺其堂奧。本書揚棄國際關係的現實主義慣以國傢為主角,改採非國傢層級所發揮的外交作用,並與時俱進討論不同的全球議題,實乃不可多得之作。
邱仲仁,法國巴黎大學政治學博士,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大使
當我看到《跨國主義分析全球局勢:法國觀點2012》這個書名時,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絕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作為颱灣的讀者,我們長期以來都在觀察和學習其他國傢處理國際關係的方式,特彆是那些擁有獨特戰略思想和深厚外交傳統的國傢。法國,無疑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國傢之一。他們的“大戰略”思維,對歐洲一體化的深刻參與,以及在國際事務中力求獨立自主的外交立場,都形成瞭獨特的“法國範式”。而2012年這個時間節點,又是一個充滿瞭變數的時期,全球經濟在緩慢復蘇,但各種潛在風險依然存在;政治格局也在悄然變化,新興力量的崛起挑戰著既有的國際秩序。更關鍵的是,書名中的“跨國主義分析”這一點,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思考。我們生活在颱灣,深切體會到地緣政治的復雜性,而“跨國主義”這個概念,意味著本書的視角將超越傳統的國傢中心論,去關注經濟、文化、科技、環境等領域的跨界互動,以及它們如何共同塑造著全球的未來。這對於我們理解颱灣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在新興的跨國網絡中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具有至關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尤其好奇,這本書是否會從法國的視角,深入剖析2012年時,中東地區局勢的動蕩、歐洲經濟的睏境,以及亞洲地區崛起的動力,這些都對颱灣具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评分書名《跨國主義分析全球局勢:法國觀點2012》一齣現,我就覺得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讀物。颱灣的地理位置和曆史背景,讓我們對全球局勢有著天然的敏感度和高度的關注。我們渴望從多元的視角來理解這個日益復雜的世界,而法國,作為歐洲的領導者之一,其獨特的國際觀和戰略思維,一直是我們學習和參考的對象。2012年,是一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年份,全球經濟在復蘇的邊緣徘徊,政治格局在悄然重塑,各種地區衝突和安全威脅此起彼伏。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法國觀點”來審視全球局勢,無疑會提供一種新鮮而深刻的解讀。尤其讓我感到興奮的是“跨國主義分析”這個切入點。這意味著本書不會停留在錶麵國傢間的互動,而是會深入挖掘全球化浪潮下,經濟、文化、科技、社會運動等跨越國界的要素如何相互交織,共同影響著全球的走嚮。這對於身處高度全球化且地緣政治敏感的颱灣來說,無疑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否會從法國的角度,分析2012年時,中國崛起對歐洲及全球秩序的影響,以及法國在維護歐洲戰略自主方麵所做的努力,這些都是我們非常關心的議題。
评分《跨國主義分析全球局勢:法國觀點2012》這個書名,立即引起瞭我的好奇心。在颱灣,我們一直關注著全球政治經濟的動嚮,尤其是在地緣政治復雜性日益增加的今天,能夠從不同國傢,特彆是具有獨特視野的法國那裏獲得分析,是彌足珍貴的。法國,作為一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歐洲大國,其外交政策和戰略思考往往帶有深刻的文化印記和曆史傳承。2012年這個年份,又恰逢全球格局發生深刻變革的時期,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中東地區動蕩的蔓延、以及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加速發展,都為國際關係分析提供瞭豐富的素材。書中強調的“跨國主義分析”,這讓我非常感興趣。這意味著本書將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國傢間關係,而是會深入探討全球化背景下,經濟、文化、技術、社會力量等跨越國界的互動,以及它們如何共同塑造著全球的權力格局和發展趨勢。對於颱灣的讀者來說,理解這種跨國性的力量如何作用於區域乃至全球政治,對於我們如何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找到自身的定位,維護自身利益,具有重要的藉鑒意義。我迫切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從法國的視角,探討2012年時,歐洲麵臨的挑戰,以及法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同時,我也期待它能為我們理解亞洲區域的閤作與競爭,提供新的思路。
评分《跨國主義分析全球局勢:法國觀點2012》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作為颱灣的讀者,我們深知全球局勢的復雜性和地緣政治的重要性,因此,我們總是渴望從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視角來審視世界。法國,作為一個在國際舞颱上有著獨特立場的國傢,其對全球問題的分析往往充滿深度和洞察力。2012年這個年份,全球正經曆著一係列重要的轉摺,金融危機的餘波未平,地緣政治的暗流湧動,這些都使得當年的全球局勢分析尤為關鍵。而“跨國主義分析”這一概念,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它預示著本書將超越傳統的國傢視角,深入探討全球化時代下,各種跨越國界的因素,如經濟閤作、文化交流、科技創新、甚至非國傢行為體的作用,如何共同塑造著國際秩序。這對於身處颱灣,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活動,並密切關注區域和平與穩定的讀者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啓示意義。我非常期待能夠從這本書中,瞭解到法國智庫或學者們,是如何在2012年這個特殊時期,分析歐洲內部的挑戰,以及法國如何在國際事務中,特彆是對亞洲地區崛起力量的看法,這些內容對於我們理解颱灣在區域和全球舞颱上的角色,都至關重要。
评分* * * 這本書的書名《跨國主義分析全球局勢:法國觀點2012》一齣來,就深深吸引瞭我。身處颱灣,我們一直以來都處在一個充滿復雜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大背景下,對於全球局勢的解讀,我們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和高度的關注。而“法國觀點”這個詞,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法國,作為一個在國際舞颱上有著深厚曆史積澱和獨特外交哲學的國傢,他們的視角往往能夠提供給我們一些不同於盎格魯-撒剋遜傳統分析的全新維度。2012年這個時間點,也頗具深意,那一年全球剛剛經曆瞭金融海嘯的餘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正在發酵,中東地區也湧動著變革的暗流,而在亞洲,中國的影響力也在加速崛起。我想,這本書一定能夠提供一個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框架,來理解這些相互交織的全球議題,並從中窺探法國精英階層是如何思考和應對這些挑戰的。特彆是在跨國主義的分析框架下,這意味著這本書不會僅僅局限於國傢層麵的博弈,而是會深入探討全球化背景下,非國傢行為體、跨國公司、國際組織以及文化、理念等要素如何在塑造全球格局中扮演關鍵角色。對於我們颱灣讀者而言,理解這種跨國性的力量如何影響區域乃至全球的政治經濟秩序,對於我們在颱灣如何定位自身、如何發展對外關係,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我非常期待能從中讀到一些關於歐洲一體化進程、法國在國際組織中的角色、以及法國如何看待亞洲新興經濟體發展的分析,這些都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議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