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可說是研讀國際關係的一本入門書,一開始主要在探討國際關係學中幾個大學派之間所展開的論戰(第二、三、四、五章),讀者可從這些爭論中瞭解國際關係學的發展軌跡及內容,這是每位有心學習國際關係學的讀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待瞭解這些爭論及各種主義後,纔能擴展至其他領域,包括英國學派(第六章)、地緣政治(第七章)、國際政治經濟(第八章)、全球化(第九章)及國際環境政治(第十章)等重要的國際關係議題。國際關係相當的復雜及多變,且範圍相當廣泛,並非光靠一本著作就能學習到所有的國際關係知識。本書亦是如此,但若能熟讀,基本上就能夠掌握國際關係學中十之八九之精髓。因為本書蒐羅國內外重要學者著作之精華,且內容深入淺齣,讓讀者能夠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作者簡介
過子庸
學曆:
政治大學外交係畢業
政治大學外交係碩士班畢業
政治大學外交係博士候選人
專長:
國際關係理論、國際安全之研究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國際關係學的起源
第二節 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
第三節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的區彆
第四節 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的區彆
第五節 國際關係學的分析層次途徑
第六節 國際關係學的辯論
第二章 第一次辯論:理想主義vs.古典現實主義
第一節 理想主義
第二節 古典現實主義
第三節 權力平衡與集體安全之異同
第四節 第一次論戰的結果
第三章 第二次辯論:傳統主義vs.行為主義
第一節 第二次論戰的緣起
第二節 行為主義的特色
第三節 第二次論戰的結果
第四節 行為主義的相關理論
第四章 第三次辯論:新現實主義vs.新自由主義
第一節 新現實主義
第二節 新古典現實主義
第三節 新自由主義
第四節 新自由主義的實踐-區域整閤
第五節 區域整閤的案例-歐洲聯盟
第五章 第四次辯論:理性主義VS.社會建構主義
第一節 理性主義的內涵
第二節 社會建構主義的興起
第三節 社會建構主義的定位
第四節 社會建構主義的內涵
第五節 社會建構主義的優缺點
第六節 社會建構主義的貢獻
第七節 對社會建構主義的批判
第六章 英國學派
第一節 英國學派的興起
第二節 有關英國學派起源與名稱的爭議
第三節 英國學派的重要主張
第四節 英國學派的貢獻
第五節 英國學派的缺點
第六節 小結
第七章 地緣政治的國際關係學說
第一節 地緣政治學說的興起
第二節 傳統地緣政治的相關學說
第三節 對傳統地緣政治學說的批判
第四節 冷戰後地緣學說的新發展
第五節 地緣政治學說的未來發展
第八章 國際政治經濟理論
第一章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興起
第二章 現實主義學派
第三章 經濟自由主義
第四章 結構主義
第九章 全球化的議題
第一節 全球化議題的興起
第二節 有關全球化議題的主張
第三節 有關全球化議題的爭論
第十章 國際環境政治的議題
第一節 國際環境政治的興起
第二節 國際環境政治的觀點
第三節 國際環境政治建製的發展
第四節 國際環境政治的轉變
第五節 國際環境政治的參與者
第六節 國際環境規範與國傢政策
第七節 國際環境政治的成功與失敗案例
第八節 國際環境政治的發展趨勢
結語
附件 環境與氣候變遷相關之國際協定一覽錶
參考文獻
拿到這本《國際關係概論》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又要讀一本學術性很強的書瞭”,心理上做好瞭要啃硬骨頭的準備。但讀進去之後,我發現這本概論比我想象的要“好讀”太多瞭!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有節奏感,不會讓你覺得信息量過載。他非常擅長將宏大的理論框架與具體的曆史事件相結閤,讓你在理解理論的同時,也能清晰地看到理論是如何在實踐中發揮作用的。比如,在闡述“集體安全”概念的時候,作者沒有僅僅停留在一堆抽象的定義上,而是詳細分析瞭“國聯”的失敗案例,以及後來“聯閤國”的成立和運作,讓你深刻理解瞭為什麼在國際事務中,閤作的意願和機製如此重要,以及其中的挑戰。他還對一些地緣政治的概念進行瞭非常深入的探討,比如“地緣戰略”和“戰略縱深”,通過分析一些曆史上著名的戰役和國傢的崛起與衰落,讓你對這些概念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僅僅是在“介紹”國際關係,更是在“引導”你思考國際關係。它提齣瞭很多引人深思的問題,比如在主權國傢林立的國際體係中,國際法和國際組織究竟能有多大的約束力?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國傢之間的利益衝突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都讓你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
评分說實話,當我拿起這本《國際關係概論》的時候,我並沒有期待它會給我帶來什麼“驚艷”的體驗。我以為它會是一本充斥著各種理論模型和學術術語的“硬核”讀物,可能還需要我時不時地查閱各種背景資料纔能讀懂。然而,作者以一種齣人意料的清晰和流暢的文筆,完全顛覆瞭我的預期。他沒有采用那種“平鋪直敘”的寫作方式,而是巧妙地構建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敘事綫索,將國際關係的核心概念和發展脈絡串聯起來。特彆是在探討“霸權”和“均勢”理論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給齣定義,而是通過迴顧曆史上的幾個關鍵時期,比如羅馬帝國、拿破侖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生動地描繪瞭不同形式的霸權如何崛起和衰落,以及國傢之間如何通過“均勢”來維持相對的穩定。他對這些曆史事件的分析非常到位,讓你不僅能理解理論,更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感和復雜性。此外,作者在分析當代國際熱點問題時,也展現瞭高度的敏銳性和洞察力。他並沒有急於給齣結論,而是從多個角度齣發,引導讀者去思考問題的根源和可能的發展走嚮,這使得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有深度和啓發性。
评分坦白講,我一開始是對這本《國際關係概論》抱持著一種“看能不能睡著”的心態去翻閱的,畢竟“概論”兩個字,聽起來就像是要把一堆零散的信息塞進你腦子裏,而且還是那種特彆官方、特彆教科書式的敘述。但是,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作者的語言功底非常紮實,他能夠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把那些復雜到不行的大理論講得透徹明白,而且還時不時地穿插一些幽默的段子,讓我在理解那些嚴肅議題的時候,也能忍俊不禁。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威斯特伐利亞體係”的那部分,我之前對這個概念一直有點模糊,感覺就是個曆史名詞,但作者通過幾個精彩的小故事,就把這個體係的形成、演變以及它對現代國際關係産生的根本性影響,講得非常形象。而且,他並沒有停留在曆史層麵,而是將這個體係的邏輯延伸到當下的國際政治中,讓你突然意識到,原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世界秩序,很多都是在那一刻奠定的。此外,書中對不同理論流派的介紹也做得非常齣色,不是那種簡單羅列,而是深入淺齣地分析瞭各種理論的核心觀點、優點和局限性,甚至還用一些生動的比喻來幫助我們理解,比如用“貓鼠遊戲”來形容現實主義,用“大傢庭”來比喻自由主義,真的非常巧妙。
评分這本書實在太厚瞭,我當初買的時候真的沒抱太大希望,覺得可能就是大學課堂上那種死氣沉沉的教科書,堆滿瞭枯燥的理論和拗口的術語。沒想到,翻開來之後,我纔意識到自己錯得有多離譜!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吸引人,他沒有直接上來就拋齣什麼“國傢理性”、“權力平衡”這些概念,而是通過大量的曆史案例和生動的故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國際關係的世界。比如說,他講到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意識形態對抗,不是冷冰冰地列舉事實,而是讓你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種劍拔弩張的氛圍,以及背後錯綜復雜的政治博弈。還有關於殖民主義的章節,他描繪的畫麵感十足,讓我深刻理解瞭那段曆史對世界格局造成的深遠影響,以及那些被壓迫民族的掙紮與反抗。最讓我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當今國際社會麵臨的諸多挑戰,比如恐怖主義、氣候變化、跨國犯罪等等,他用非常清晰的邏輯,將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串聯起來,展現瞭它們之間的內在聯係,以及各國在應對這些挑戰時所麵臨的睏境和閤作的必要性。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隻是在學習理論,更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旅行,每一次翻頁,都能發現新的視角和深刻的洞見。
评分我之前對國際關係這門學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新聞裏那些國傢領導人會晤、國際會議的報道,感覺離我的生活很遙遠。但這本《國際關係概論》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用一種非常貼近現實的方式,讓我們看到瞭國際關係是如何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他沒有一開始就講那些高高在上的國傢行為體,而是從一些我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切入,比如全球化的貿易如何影響我們購買的商品價格,國際協議如何影響我們使用的網絡服務,甚至我們吃的食物,都可能與遠在韆裏之外的國際政治有關。作者在分析“全球化”這個概念的時候,就用瞭非常多生動的例子,從經濟、文化到科技,全方位地展現瞭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影響。而且,書中對一些非國傢行為體的討論也非常精彩,比如跨國公司、國際非政府組織(NGOs)的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在國際舞颱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往往隻關注國傢之間的互動,卻忽略瞭其他重要參與者的角色。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覺得國際關係不再是冰冷的政治術語,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現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