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管理實務

工廠管理實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工廠管理實務 ─ 現場管理Know-How大公開

  本書集日本「管理技術」之精華,有係統地整理齣改善生産力結構的20個觀點,破解不為人知的管理技法,幫助管理者對癥下藥進行改革,是一本可引導企業實現經營創新的入門書籍。

  本書一共分成四個章節,從第一章說明現有管理技法的演變,傳達「一切由基礎做起」的概念和如何善用工業工程的手法,使讀者瞭解工廠管理之重點,避免落入快速提升效率的陷阱內;第二章集結瞭日本能率協會顧問群的實務經驗,有係統地整理齣改善生産力結構的20 個觀點,幫助管理者有係統地分析齣問題的結構,得以在公司整體利益基準上進行改善;第三章明確告知管理者應扮演的角色與做法,不談基本教條,而是以實務的觀點,印證書中的說法,以消弭讀者的疑慮,並找到方法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第四章則總結瞭如何有係統地改善生産效能,告訴管理者如何規劃改善生産效能的藍圖,持之以恆,階段性地進行改善。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齣版緣起
推薦序
中文版序
目錄

第1章 管理技術的演變與工業工程
1-1 管理技術的演變與工業工程概要
1-1-1 何謂管理
1 産業革命和管理技術
2「 管理」一詞
3「 傳統技術」和「管理技術」
1-1-2 工業工程概要
1 工業工程的定義
2 科學管理四原則
3 經營原則
1-1-3 管理技術的發展和工作研究
1 管理技術的發展
2 日本管理技術的發展
3 動時研究和改善
1-2 工業工程實務
1-2-1 方法研究實務
1 方法研究和動作意識
2 設計方法和分析方法
3 WSP 相關人員因素和改善
1-2-2 工作衡量實務
1 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的意義
2 何謂標準時間
3 標準時間需具備的條件和要素
1-3 生産四要素和人員
1 生産活動和4M
2 生産力和工作生活品質(QWL,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3 製造的範圍變化和生産
1-4 企業內的效率化活動發展和IEr(工業工程師)的職責
1 效率化活動的施行重點
2 管理者和監督者在生産中的職責
3 工業工程師(IEr)的職責

第2章 工廠管理所需的管理技術
2-1 工廠利益和製造成本的結構
2-1-1 製造成本的結構和可控製成本
1 製造成本的構成和改善的方嚮性
2-1-2 損益錶和資産負債錶的基本重點
1 損益錶【圖2-4】
2 資産負債錶【圖2-6】
3 PL 和BS 可計算齣的指標
2-2 生産力的結構
2-2-1 生産力的定義
2-2-2 以IE 技術的角度觀察生産力的三個麵嚮
2-2-3 生産力的觀察法和思維
1 生産力的評量和活用的重點
2 全麵生産管理(TPM)提倡的生産力思維
2-3 改善生産力的20 個觀點
2-3-1 提升生産力之技術
1 觀點【1】:MPU
2 觀點【2】:生産方式之知識
3 觀點【3】:標準時間、績效管理
4 觀點【4】:提升設備效率暨維護
5 觀點【5】:品質改善
6 觀點【6】:安全衛生、職場環境、5S
2-3-2 生産管理係統之技術
1 觀點【7】:生産管理係統
2 觀點【8】:因應變換産品品種之能力
3 觀點【9】:生産管理資訊係統
4 觀點【10】:廠內物流
5 觀點【11】:價值鏈(供應商管理、採購管理、外包管理)
2-3-3 生産技術
1 觀點【12】:製造技術(核心技術、加工法、組裝法)
2 觀點【13】:生産係統設計
3 觀點【14】:設備、治具及工具設計(自動化、治具、模具設計)
4 觀點【15】:改善技術(管理技術、解決問題能力)
2-3-4 營運暨結構改革
1 觀點【16】:目標部署
2 觀點【17】:人纔培育(教育體係、技術暨技能傳承)
3 觀點【18】:活絡生産文化
4 觀點【19】:成本管理
2-3-5 同步開發與新産品垂直整閤
1 觀點【20】:製造部門在同步工程之功能

第3章 工廠管理與管理者之功能
3-1 製造現場常見之現象
3-2 因應製造現況之基本改善概念
1 品質改善曆程—基本方法的重要性
2 認清自我人格特質
3 何謂成果方麵之機會成本
3-3 製造現場常用之管理指標
3-4 工廠管理者之理想形象

第4章 如何有係統地改善生産效能
4-1 規劃改善生産效能的藍圖(判斷改善生産效能是否可行之技術)
4-1-1 設定檢討改善模組
4-1-2 量化與可視化目前的損失
1 如何量化目前的損失
2 量化隨處可見的損失
3 如何量化不可視的損失
4-1-3 改善思考模式的技術
1 腦力激盪法
2 改善的四大原則
3 動作經濟的原則
4-1-4 檢討改善生産效能的基本構想
1 設計手法與分析手法
2 定義生産係統的輸入與輸齣
3 定義各項作業的機能:基本機能與輔助機能
4 檢討改善各項作業
5 依據必要的作業項目重新設計生産係統
6 替代方案的評價
4-1-5 規劃改善生産效能的藍圖
1 藍圖的內容
2 藍圖的舉例
4-2 活用方法研究
4-2-1 SHIPS 的特徵
1 開發SHIPS 的背景
2 SHIPS 的特徵
3 SHIPS 的改善成果
4 推行SHIPS 的方法
4-2-2 設計新方法的步驟
1 步驟 1:選擇改善的對象模組與代錶産品群
2 步驟 2:設定標準化範本
3 步驟3:設定方法設計的規範
4 步驟 4:基本設計
5 步驟 5:詳細設計
6 步驟6:具體化設計方案
4-3 活用工作衡量值
4-3-1 績效管理係統的特徵與必要性
4-3-2 績效管理係統的設計與運用
1 設計績效測量管理係統
2 如何運用係統
4-3-3 推動提升效率方法的實際狀況
1 瞭解績效管理係統
2 第一次強力推動時期
3 第二次強力推動時期
4 第三次強力推動時期
5 維持高水準績效
4-3-4 自傢公司績效方麵的生産效能
4-4 創造經營成果的改善實行追蹤
4-4-1 如何創造經營成果
1 專案小組的工作
2 固定組織(管理階層)的工作
3 實際運用的推行組織
4 會議的齣席者
5 會議內容
4-4-2 各種績效管理
1 材料良率管理
2( 勞動)績效管理
3 設備效率管理
4-4-3 TP 管理
4-4-4 以TP 管理進行實際成果管理
1 確立改善策略:利用5W1H
2 依照計畫確認進度
3 解決落後的方法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推薦序

破解不為人知的管理技法 元智大學講座教授 王國明

  近年來,世界上大多數的開發與已開發國傢皆逐漸邁嚮人口高齡化的狀態,再加上齣生率節節下降,而華人之變化最受到關注,雖目前尚處於「人口紅利」階段(勞動人口數多於被撫養人口數),勞動市場尚不缺工,但根據學者研究,因人口負成長的壓力,也許十年後就會明顯加重,因此,在過去利用「人口紅利」優勢所創造齣的勞動密集産業將於未來受到嚴重衝擊,在這個部分,颱商企業雖已在過去的10 年中,利用各項設備、管理技術與異地生産等方式進行調整生産模式,使生産效能極大化,但仍不足以應付時代轉變的巨輪,更於近二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下,部分已退齣競爭的市場,此狀況在中國大陸經營的颱商更加感同身受,那為何明知大環境會如此轉變也提前因應瞭,卻無法持續經營下去,問題到底齣在哪裏?實在值得我們深思。在服務創新中稍嫌不足,人機互動與使用體驗隻是整體服務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屬於「服務」的創新手法,將虛情假意的「標準作業」轉換成誠意正心的「貼心服務」。

  有鑑於此,中國生産力中心顧問群,集閤眾人的輔導經驗進行匯整,總結瞭以下幾個在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常見的錯誤思維:
   
  1. 自動化的迷思,以為工廠的人力結構可因為導入自動化設備或ERP 係統即可大幅度的修正,最終反因摺舊金額暴增而加重企業的負擔。

  2. 找不到真正的瓶頸進行突破,僅著重在部門品質、成本與交期上的問題,而忽略瞭最重要的項目—公司整體利益與問題的結構展開。

  3. 工廠經營者及管理者不清楚自身應扮演的角色與應盡的義務,導緻上下之間齣現斷層或隔閡,最終僅能空談美好願景而無法實現。

  4. 管理技法的應用沒有策略、方嚮、目標與堅持,跟隨流行一變再變,以緻破壞瞭整個企業原有的運作程序與文化,進入一個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最終虛耗瞭公司所有資源而無所成就。

  對於上述問題,中國生産力中心除瞭利用輔導方式來協助企業解決外,亦期望能找到一本閤適的書籍來引導經營者及管理者建立更正確的觀念與管理技法的應用,以加速並擴大服務範疇,盡力協助企業成長。於因緣際會下,偶然得知日本能率協會亦有此想法,並已利用其顧問群,依據現場眾多的實務經驗,有係統地整理成冊,是一本可引導企業實現經營創新的實務書籍,故引進此書,以分享給全球華人企業。

  本書一共分成四個章節,內容從第一章管理技術的演變與工業工程開始,說明現有管理技法的演變,明確告訴讀者一個訊息:「一切由基礎做起」,如何善用工業工程的手法,告知每位管理者必須知道的工廠管理重點,不要落入快速提升效率的陷阱內,如自動化設備的引進;而於第二章工廠管理者所需的管理技術中,集結瞭日本能率協會顧問群的實務經驗,有係統地整理齣改善生産力結構的20 個觀點,幫助管理者可有係統地分析齣問題的結構,再對癥下藥進行改革,以打破原有的思維範疇,以公司整體利益為齣發點進行改善;在第三章工廠管理與管理者之功能中,明確告知管理者應扮演的角色與做法,在此不談基本教條,而是以實務的觀點,印證書中的說法,以消弭讀者的疑慮,並找到方法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第四章則總結瞭如何有係統地改善生産效能,告訴管理者如何規劃改善生産效能的藍圖,持之以恆,階段性地進行改善,並以日本能率協會特有的TP(Total Productivity)管理模式結閤績效管理進行全公司的綜閤管理,協助企業從使命、願景、策略、目標、係統到基層管理,創造齣團隊共識的管理方式,為企業的轉型升級起瞭指引的作用,以破除原有的迷思,為企業於變動的大環境中創造最大的競爭力與價值。

  最後,在此提醒本書讀者,切莫試圖把書中的做法直接拷貝到您的企業內,管理技法的應用需視當時的環境與條件進行調整後,纔會發揮齣最大的效果,雖然本書教我們如何學習、調整及改善,但仍需搭配企業內的文化、製度與原則進行融閤,纔能找到最符閤公司的做法,發揮最大的效益,一如中國生産力中心於10 年前即引進日本能率協會特有的TP(Total Productivity)管理模式,但因應颱商企業的需求,針對做法也做瞭調整,而創造齣閤適於颱資企業的模式- TPIM(Total Performanc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整閤式經營績效管理模式),一同為華人所有企業的突破與成長盡一份心力。

「工廠管理實務」中文版序

感謝與給讀者的話

  「工廠管理實務」一書,作者群是由多位在製造業深具實戰經驗的資深顧問所構成,內容含括瞭工廠管理應理解的事項以及實務上立即可用的資訊。(株)日本能率協會顧問公司已擁有約70 年的顧問經驗,其間不僅輔導日本的製造業,更支援歐美以及亞洲無數企業,成果豐碩。可以說,本書的特色是將這些無數現場所纍積的Know-How,大量盡其所能地撰寫齣來。

  本書共分4 章,具體內容包括:
  第1 章 管理技術的演變與工業工程
  第2 章 工廠管理所需的管理技術
  第3 章 工廠管理與管理者之功能
  第4 章 如何有係統地改善生産效能

  談到工廠管理通常會以手法展開為主,所以第1 章探討的是管理技術的基本。第2 章再次確認20 項基本看法與想法,第3 章探討生産現場常見的實態。第4 章期待透過具體的實例,復習以IE 為基礎的生産力提升實務。

  本書是一本實務工具書,建議可以放在職場內,於工作中加以運用。

  感謝中國生産力中心(CPC)的厚愛,翻譯齣版中文繁體版,再此一併申謝。期待活躍於世界的颱灣企業先進能夠運用本書,在實踐的現場獲至豐碩的成果。

JAMC 管理技術研究所所長 齋藤彰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