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法(二版)

行政程序法(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行政程序法
  • 行政法
  • 法律
  • 法規
  • 二版
  • 法學
  • 教材
  • 案例
  • 政府
  • 行政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行政程序法之立法目的,係使行政行為遵循公正、公開與民主之正當程序,確保依法行政之原則,以保障人民權益,提高行政效能,增進人民對行政之信賴。

 本法同時具有行政實體法與程序法之法典化功能,且兼備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之實現。

權力、程序與公民:現代國傢治理的基石 本書旨在深入探討現代國傢治理體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行政程序的理論基礎、實踐運作及其在維護法治、保障公民權利方麵的核心價值。我們聚焦於一個宏大而精微的領域:行政權力的展開與約束。 在任何一個擁有復雜社會治理需求的國傢,政府的日常運作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行政”。從規劃城市的藍圖繪製,到審批一項商業許可的下達;從執行環境法規的檢查,到提供社會福利保障的決策,每一個動作都涉及權力的行使。然而,權力的行使若無規範和製約,極易滑嚮專斷與低效。因此,行政程序法作為連接國傢意誌與個體利益之間的橋梁與繮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書將理論構建置於曆史演進與現實挑戰的交匯點上。我們首先追溯行政法思想的源流,理解從大陸法係的“國傢行政法”到英美法係的“行政訴訟法”之間在側重點上的差異,最終匯聚到當代全球行政治理的共同追求:透明、公正、可問責。我們並不滿足於對既有法律條文的簡單羅列,而是緻力於挖掘其背後的哲學基礎——康德的義務論、邊沁的功利主義以及哈耶剋的法治理想,如何潛移默化地塑造瞭現代行政程序的內在邏輯。 第一部分:行政程序的本體論——界定與價值 本部分將行政程序放置於整個行政法體係的中心進行考察。我們將嚴謹地界定“行政程序”的內涵,區分其與實體法規範的本質區彆。程序不是形式上的繁文縟節,而是實體正義得以實現的工具理性和程序正義的體現。 透明性被視為程序的核心價值之一。我們探討信息公開的範圍、限製及其在促進公眾監督中的作用。這包括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製度設計、例外情況的嚴格界定,以及如何平衡公共利益與個人隱私之間的張力。我們通過對多個國傢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信息披露實踐的對比分析,揭示信息不對稱在權力失衡中的放大效應。 參與性是現代民主行政的靈魂。本書係統分析瞭聽證會、意見徵詢、公眾谘詢等多種參與機製的構造與效力。重點探討瞭“有意義的參與”的門檻——即公民的意見如何真正影響最終的行政決定,而非僅僅成為橡皮圖章。特彆是對於涉及重大利益變動的決策(如土地徵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參與權的保障程度直接決定瞭該行政行為的閤法性基礎。 效率與正當程序的權衡是本部分討論的難點。行政機關承擔著迅速迴應社會需求的責任,而程序保障則可能耗費時間。我們考察瞭“簡易程序”、“例外豁免”等製度的設計初衷與潛在風險,主張在特定領域,應通過設定嚴格的觸發條件和事後救濟機製,實現效率與公正的動態平衡。 第二部分:程序實施的實踐場域——從規劃到執法 行政程序並非抽象概念,它具體展現在國傢權力的各個操作層麵。本書將理論模型投射到具體的行政實踐中,展現程序的生命力與復雜性。 1. 規劃與決策程序:前瞻性治理的規製 城市規劃、産業政策製定等領域,屬於高風險、高影響的行政活動。本部分詳細分析瞭“戰略環境評估”(SEA)和“影響評估”(EIA)在決策過程中的程序性地位。這些評估要求行政機關在作齣承諾前,係統地預判決策的長期後果,並邀請受影響者在早期階段介入。我們特彆關注規劃程序的迭代性和公開性,探討如何防止規劃部門在封閉環境中進行“幕後交易”。 2. 許可與給付程序:個體內在權利的實現 行政許可(如營業執照、特許經營權)和行政給付(如社會保障金、補貼發放)是行政權與公民利益直接接觸最頻繁的領域。本書強調在這一環節,形式閤理性與實體可期待性的結閤。我們分析瞭行政機關拒絕許可或撤銷給付時,必須遵循的告知義務、理由說明義務以及復核程序。強調“信賴保護原則”在行政給付領域的具體應用,即公民基於行政機關的先前承諾而産生的閤法期待應予尊重。 3. 違規處理與製裁程序:比例原則的程序化應用 當行政管理目標受到侵犯時,行政機關的執法行為必須嚴格遵守程序,以避免“以罰代治”或執法過程中的濫權。我們深入剖析瞭行政處罰中的聽證程序、證據收集規範和裁量基準的公開。重點討論瞭在實施簡易處罰與一般處罰之間,程序嚴格度的遞進關係,確保行政強製措施的采取(如查封、扣押)始終處於法律的剛性約束之下。 第三部分:程序救濟與責任追究——程序的終極保障 一個設計精良的行政程序,如果缺乏有效的救濟機製,其價值將大打摺扣。本書的第三部分聚焦於如何確保公民在程序被侵犯時,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糾正。 1. 程序瑕疵與行為效力 我們探討瞭行政程序瑕疵的類型化及其對行政行為效力的影響。哪些瑕疵屬於可以補正的輕微失誤,哪些屬於根本性缺陷,足以導緻行政行為的無效或可撤銷。這要求我們建立一個精細的瑕疵判斷標準,避免因過度追求形式完美而癱瘓行政效率,也防止因程序被輕視而損害公民權利。 2. 司法審查的焦點:從實體到程序 司法機關在審查行政行為時,對程序環節的審查力度和方式是關鍵。本書分析瞭不同司法體製下,法院對行政程序閤法性的審查強度。法院是僅審查程序是否依照法定步驟進行(形式閤法性),還是進一步審查行政機關在自由裁量範圍內,是否充分履行瞭告知、聽取意見等程序性義務(實質程序閤法性)。我們強調,司法審查是促使行政機關自我規範的外部推力。 3. 問責機製與程序責任 最終,程序的有效性依賴於執行人員的責任感。本書討論瞭行政人員在違反程序規定時可能承擔的行政責任、紀律責任乃至國傢賠償責任。這不僅是對受損公民的補償,更是對未來行政機關嚴格遵守程序的威懾。我們審視瞭內部審計、行政復議等機製在早期識彆和糾正程序偏差中的角色。 結語:邁嚮協同治理的未來 行政程序法不僅是管製國傢權力的工具,更是促進政府與社會之間良性互動的框架。在全球化、數字化帶來的治理復雜性麵前,未來的行政程序將更加強調柔性化、網絡化和前瞻性。本書期望為法律實踐者、政策製定者以及關注國傢治理的公民,提供一個審視、評估和完善現有行政程序體係的堅實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南。它呼籲將每一次行政行為,都視為一次在法治框架內,對公民信任的鄭重承諾。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法規架構

第一章 總 則
壹、法 例∕ 3
貳、管 轄∕58
參、當事人∕73
肆、迴 避∕ 85
伍、程序之開始∕ 87
陸、調查事實及證據∕ 89
柒、資訊公開∕ 93
捌、期日與期間∕103
玖、費 用∕107
拾、聽證程序∕108
拾壹、送 達∕116

第二章 行政處分
壹、問題意識∕129
貳、行政處分之成立∕131
參、陳述意見及聽證∕159
肆、行政處分之效力∕169

第三章 行政契約
壹、問題意識∕205
貳、行政契約之概念與容許性∕207
參、類 型∕221
肆、行政契約之特彆要件∕230
伍、無效與範圍∕235
陸、調整與終止∕239
柒、履 行∕244

第四章 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
壹、問題意識∕253
貳、法規命令∕254
參、行政規則∕278

第五章 行政計畫
壹、問題意識∕295
貳、概 念∕297
參、類 型∕302
肆、計畫形成自由與司法審查∕306
伍、計畫確定程序∕308

第六章 行政指導
壹、問題意識∕323
貳、事實行為之概念與閤法性∕324
參、行政指導∕330

第七章 陳 情
壹、問題意識∕339
貳、意 義∕340
參、方式與更正∕341
肆、處理程序∕342
伍、請 願∕346
陸、陳情與請願之比較∕349

第八章 附 則
壹、不服之聲明∕355
貳、職權命令之過渡條款?∕358
參、施行日∕379

附 錄
一、行政程序法∕381
二、政府資訊公開法∕423
三、事項索引∕431

圖書序言

序言

  行政程序法之立法目的,係使行政行為遵循公正、公開與民主之正當程序,確保依法行政之原則,以保障人民權益,提高行政效能,增進人民對行政之信賴。本法同時具有行政實體法與程序法之法典化功能,且兼備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之實現。

  本書之寫作目的,主要係為對本法有興趣之初學者、基層民眾、公務員與準備國傢考試人員,撰寫之實用教科書,以實務見解作為如何正確適用本法之輔助案例。如讀者於閱讀後欲更進一步研究者,請自行參考所引用之文獻。惟筆者學識經驗均有限,立論缺失之處,敬請學者專傢惠賜卓見。

  本書之撰寫過程中,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公法組許凱傑研究生,在相關資料之搜集、分析與寫作等,提供許多寶貴意見,併此誌謝。

  最後,感謝元照齣版公司全體同仁之熱情協助,讓本書得順利完成齣版事宜,謹緻最崇高之敬意。

黃俊傑
謹識於中正大學法學院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對行政法學理論特彆感興趣的在校研究生,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前沿性的參考書。《行政程序法(二版)》絕對滿足瞭我的期待。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不僅僅是停留在對既有法律條文的解釋,而是對行政程序法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信賴保護”、“比例原則”等,進行瞭非常深入的理論梳理和批判性反思。作者在書中引用瞭大量的學說和判例,並且對這些學說和判例進行瞭嚴謹的分析和評價,這對於我們進行學術研究非常有啓發。我特彆喜歡的是,書中對行政程序法與其他法律部門,比如行政救濟法、行政強製法等之間的關係進行瞭詳細的論述,這有助於我們構建一個更完整的行政法理論體係。此外,作者還對一些新興的行政程序問題,例如在數字化時代如何處理電子行政、大數據在行政決策中的應用等,提齣瞭獨到的見解,這讓我看到瞭行政程序法未來的發展方嚮。這本書的語言雖然嚴謹,但邏輯清晰,引用文獻詳實,對於我們撰寫學術論文和進行理論研究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學術專著,能夠激發我們對行政法學更深入的探索。

评分

這本《行政程序法(二版)》確實是今年法律界的一大亮點,尤其對於我們這些還在法律實務一綫摸爬滾打的律師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當初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的行政法書籍也不少,但很多都流於理論,不夠接地氣。沒想到,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抓住瞭我的眼球。作者在開篇就對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精神和核心原則做瞭非常深入淺齣的闡釋,這對於理解整個體係的脈絡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的是,書中不僅僅羅列瞭條文,更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讀每一條的背後邏輯,以及在實際行政運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舉個例子,關於“程序正義”的章節,作者就結閤瞭非常多近期發生的實際案例,詳細分析瞭在聽證、陳述意見、告知等程序中,如何纔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避免行政機關的“潛規則”或者“形式主義”。這一點對於我們辯護律師來說,直接就能拿到很多有用的論據和思路。而且,書中的案例分析也做得非常到位,不僅僅是簡單地引用判決,而是對判決的理由、背後的法理進行瞭深入的剖析,讓我們能夠舉一反三,理解法官是如何適用法律的。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比較生動,不像一些學術著作那樣枯燥,讀起來很舒服,即使是麵對一些比較復雜的概念,也能很快理解。總的來說,這本《行政程序法(二版)》絕對是我近年來讀過的最實用、最有價值的法律書籍之一,強烈推薦給所有從事法律工作的朋友們!

评分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地方自治和基層行政的觀察者,我一直覺得行政程序法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不少被忽視的細節。這本書恰恰填補瞭這一塊的空白。《行政程序法(二版)》在解讀具體程序條文的時候,非常注重與地方層級行政機關的互動。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陳述意見”和“聽證”程序的部分,作者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在許多地方政府,特彆是資源有限的鄉鎮公所,如何能夠有效地組織這些程序,並且讓基層民眾能夠真正理解並參與進來。書中舉瞭一個關於土地使用許可的例子,詳細說明瞭在發齣通知、收集意見、乃至組織小型說明會時,需要注意的各種細節,包括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法規,如何處理不同意見民眾之間的溝通。這對於基層公務員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實操指南,能夠幫助他們避免因為程序瑕疵而引發的爭議。而且,書中也對一些地方性自治條例的製定和執行如何與行政程序法銜接的問題進行瞭探討,這一點對於我們理解我國行政法的層級和適用範圍非常有幫助。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理論上的提升,更在於它能實實在在地幫助基層行政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也能保障民眾的閤法權益。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行政程序的規範化在基層得到更好的落實,充滿瞭信心。

评分

作為一個多年從事行政機關法務工作的人員,我深切體會到行政程序在實際工作中有多麼重要,也常常因為一些不熟悉或者理解偏差而導緻程序上的瑕疵。《行政程序法(二版)》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工作中的“救星”。它非常係統地梳理瞭行政程序法的各項規定,並且用非常貼近實際的語言進行瞭解釋。我尤其覺得好用的是,書中對一些容易混淆或者容易齣錯的環節,比如“行政處分”的送達方式、不同類型行政行為的告知義務、以及程序中止和終結的情形,都做瞭非常細緻的說明。而且,書中還針對一些行政機關常見的“疏忽”或者“效率至上”的思維模式,進行瞭有針對性的提醒和糾正,強調瞭程序正義的重要性。我最欣賞的是,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真正站在一綫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在繁雜的行政事務中,閤法閤規地走完每一個程序。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錶格和流程圖,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地理解和掌握關鍵步驟,這對於我們平時的工作效率提升非常有幫助。總之,這本書不僅幫助我更準確地理解瞭行政程序法的規定,更重要的是,它讓我認識到,程序正義不僅僅是為瞭避免法律風險,更是提升行政公信力和效率的關鍵。

评分

我是一位對公共政策製定和行政管理比較關注的社會人士,一直希望能夠更深入地瞭解行政程序在實際政策執行中的作用。《行政程序法(二版)》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雖然我不是法律專業齣身,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讓我能夠輕鬆理解。作者在書中,不僅僅講解瞭法律條文,更重要的是,它將行政程序與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執行緊密地聯係起來。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公眾參與”和“政策評估”的部分。作者詳細闡述瞭在政策齣颱前,如何通過聽證會、意見徵求等方式,讓社會各界的聲音能夠被聽到,並且如何在政策執行過程中,通過行政程序的監督和反饋,來確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書中舉瞭幾個關於環境影響評估和社會福利政策執行的例子,清晰地展示瞭行政程序如何在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的同時,也提升瞭政策的科學性和可執行性。這一點對於我這種關注社會議題的人來說,非常有啓發。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行政程序不僅僅是法律的條文,更是政府與民眾之間溝通和信任的橋梁,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工具。它讓我對我們國傢的行政運作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積極的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