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目的在比較、分析、蒐集與整理各國電業自由化之改革與製度設計,歸納齣推動電業自由化成功之基本條件與相關必須考量因素,並依此建構一個實際可行之電業自由化製度評估模式,據以評估各國傢或地區電業自由化之改革。根據評估模式架構,也針對我國新電業法修正草案之市場架構及我國目前之電力係統特性、能源供應屬性與能源政策等因素,做一整體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探討可能産生之影響及麵臨之各種問題。最後,針對我國電業自由化政策,本書提齣瞭政策評析的一般結論與建議供決策者參考。
作者簡介
王京明
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研究所研究員。
澳洲西澳大學農業經濟學碩士(1986)、資源經濟係博士(1990);
曾任澳洲西澳農業部研究員(1990~1992);
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1992~1996);
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1998~2002);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研究員(2003~2005)。
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經濟、係統模擬、資源與環境經濟、最適控製、氣候變遷。
著有《澳洲農業決策資源係統》、《莽原管理與復健經濟學》、《颱灣地區住宅與商業部門能源消費調查與研究》、《颱灣地區製造業能源需求之研究》、《再生能源發電效益經濟評估》等專書數十種,及國際學術期刊與國際會議發錶論文三十餘篇。
杜傢雯
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2001)。
主要專長領域計量分析、産業經濟與貨幣理論。
參與計畫有《電力調度費率結構及計算公式之研究》、《電能基金收取保管及運用之研究》等。
郭婷瑋
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作業研究所碩士(1995)。
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研究所分析師。
曾參與《再生能源發電效益經濟評估》、《空氣汙染防治費及徵方式閤理化之探討》、《空氣汙染防治費執行效果指標之建立》、《颱灣電力係統電力代輸之研究》,及學術期刊發錶數篇相關研究論文。
序
目次
錶次
圖次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緣起
第二節 目標
第二節 章節架構
第二章 電業自由化改革與評估文獻迴顧
第一節 電業自由化背景
第二節 電力市場自由化之發展
第三節 電業自由化推動的評估模式
第三章 美國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美國電業自由化推動背景
第二節 賓澤馬電力市場
第四章 歐盟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歐盟電業自由化
第二節 歐盟各國電業自由化之比較
第五章 英國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英國電業自由化推動背景與過程
第二節 英國電源供需結構
第三節 英國電力産業結構
第四節 英國電力市場製度設計
第六章 北歐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北歐電業自由化推動背景與過程
第二節 北歐電源供需結構
第三節 北歐電力産業結構
第四節 北歐電力市場製度設計
第七章 紐西蘭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紐西蘭電業自由化推動背景與過程
第二節 紐西蘭電源供需結構
第三節 紐西蘭電力産業結構
第四節 紐西蘭電力市場製度設計
第八章 澳洲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澳洲電業自由化推動背景與過程
第二節 澳洲電源供需結構
第三節 澳洲電力産業結構
第四節 澳洲電力市場製度設計
第九章 日本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日本電業自由化推動背景與過程
第二節 日本電源供需結構
第三節 日本電力産業結構
第四節 日本電力市場製度設計
第十章 南韓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南韓電業自由化推動背景與過程
第二節 南韓電源供需結構
第三節 南韓電力産業結構
第四節 南韓電力市場製度設計
第五節 南韓電業自由化改革之檢討
第十一章 新加坡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新加坡電業自由化推動背景與過程
第二節 新加坡電源供需結構
第三節 新加坡電力産業結構
第四節 新加坡電力市場製度設計
第十二章 中國大陸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中國大陸電業自由化
第二節 中國大陸電源供需結構
第三節 中國大陸電力産業結構
第四節 中國大陸電力交易製度設計
第十三章 我國電業自由化之改革
第一節 電業法修正方嚮
第二節 未來電力市場結構
第十四章 國際間電業自由化改革之比較
第一節 各國電業自由化綜閤比較
第二節 電業自由化成功之基本要件與配套機製
第十五章 電業自由化改革之評鑑
第一節 推動電業自由化改革之評估模式
第二節 各國電業自由化推動績效評估結果
第三節 我國電業法修正草案下之製度評估
第十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中英文專有名詞縮寫對照錶
序
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與全球經濟自由化思潮之影響,颱灣電力産業正朝嚮自由化的方嚮發展,為瞭開放投資與引進私有資金進入電力産業政府擬提齣電業法修正案以改善電業投資環境和重組電力産業,根據電業法修正草案規劃,未來我國的電力自由化市場將以雙邊閤約市場為主,而電力調度中心將負責電力係統與電力市場的運作。
電業自由化的成敗不僅影響産業的競爭力亦同時影響公眾的社會福利,然而電業如何自由化需視各國特殊情況與自由化的目的而定,世界各國中,英國早在1989年就開始瞭電業自由化的改革,原本垂直整閤的電業依功能性地重組成發電、輸電、配電三個部分,同時也成立瞭強製電力池的競標市場來進行調度,英國的經驗後續也被他國所採用。1990年代初,美國、澳洲、紐西蘭、歐盟也陸續開始瞭其電業自由化的改革,雖然採用瞭稍微不同的方式進行。亞洲方麵,電業自由化的改革起步較晚,新加坡採用紐西蘭電業自由化模式是亞洲的第一個國傢,日本在2000年開始其電力零售市場的開放,取消瞭綜閤電業高壓用戶的專營權,韓國於1998年採用英國模式進行瞭電力産業重組,其後印度、香港、泰國、菲律賓、中國與其他國傢也都陸續展開電業自由化的改革。屆此,電業自由化可謂已蔚為世界的潮流。「競爭」和「效率」已然成為世界各國電業自由化改革的共同目標,每個國傢也依其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改革,然而並非所有的改革都是成功的經驗,例如加州因電力解除管製方案嚴重扭麯,導緻惡名昭彰的2001年加州電力危機事件,大規模的停電危機或電價飆漲事件也發生在許多其他地區如賓澤馬、倫敦、義大利、北歐、紐西蘭等,近來韓國也遇到改革的阻力而暫停其電業自由化的進展。這說明瞭一個健全的電業自由化製度評估模式的重要性,我們需要用此模式來評估各國電業自由化製度的成與敗之經驗,藉以避免重蹈國外電業自由化之失敗覆轍,並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同時亦可做為規劃我國電力市場時之參考,以發展齣一個適閤我國電力市場架構與運作之模式。
本書的目的在比較、分析、蒐集與整理各國電業自由化之改革與製度設計,歸納齣推動電業自由化成功之基本條件與相關必須考量因素,並依此建構一個實際可行之電業自由化製度評估模式,據以評估各國傢或地區電業自由化之改革。根據評估模式架構,也針對我國新電業法修正草案之市場架構及我國目前之電力係統特性、能源供應屬性與能源政策等因素,做一整體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探討可能産生之影響及麵臨之各種問題。最後,針對我國電業自由化政策,本書提齣瞭政策評析的一般結論與建議供決策者參考。
坦白說,我對於“電業自由化”這個詞匯,一直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有點擔憂的心情。期待的是,市場競爭或許能帶來效率的提升,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甚至降低電價。但擔憂的是,電力畢竟是國計民生的基礎,一旦過度商業化,會不會犧牲瞭供電的穩定性和可及性?尤其是在颱灣這個地震頻發、颱風常來的地方,確保電力供應的韌性至關重要。這本書提到的“國際間比較與評鑑”,讓我覺得它不像是一本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學術著作,而更像是一本實戰指南。我希望能從中看到不同國傢在推行電業自由化時,如何平衡效率與安全、市場與公益之間的關係。特彆是那些經曆過能源危機,或是麵臨資源短缺的國傢,他們的經驗或許更能為我們提供寶貴的參考。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探討,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完全的自由化是否是唯一或最佳的路徑?或者,是否有一些混閤式的、漸進式的改革模式,更適閤像颱灣這樣的經濟體?
评分“電業自由化”,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充滿經濟學理論的概念,但對我來說,它更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能源政策。我的傢人,我的鄰居,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使用電力,也都在承受電價波動帶來的影響。這本書《電業自由化改革之國際間比較與評鑑》,能否用一種比較易懂的方式,嚮我們普通讀者闡釋清楚,不同國傢的電業自由化模式,究竟是如何影響到我們的“荷包”和“生活品質”的?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分析,哪些國傢的自由化模式,能夠有效抑製電價的過度上漲,保障民眾的基本用電需求?又或者,哪些國傢的改革,反而導緻瞭電價的飆升,加重瞭民眾的負擔?“國際間比較”這一點,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能夠提供多角度的參考,讓我們瞭解,並非所有自由化都是“普適”的,每個國傢都必須找到適閤自己的道路。尤其是在颱灣,我們麵臨著能源自主、環保壓力以及經濟發展的多重考量,這本書能否為我們描繪齣一幅清晰的圖景,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在電業自由化的道路上,我們應該走多快,應該往哪裏走?
评分讀這本書的標題,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問號,而這些問號都指嚮瞭“為什麼”和“如何”。為什麼各國選擇不同的自由化路徑?是基於曆史原因、資源稟賦,還是政治考量?又或者,是不同階段的改革目標不同?更重要的是,“如何”纔能成功地進行電業自由化?這其中涉及到的監管機製、市場設計、電網運營、以及如何保障弱勢群體的用電權益,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瞭解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詳盡的案例分析,不隻列齣各國改革的政策框架,更能深入挖掘其背後的邏輯和執行細節。例如,某個國傢是如何設計其電力市場的,他們的市場準入規則是什麼?監管機構扮演瞭什麼角色?消費者在其中獲得瞭哪些權利?又承擔瞭哪些義務?這些具體的操作層麵,往往是決定改革成敗的關鍵。而“評鑑”二字,更暗示瞭這本書不會隻是簡單的羅列,而是會有批判性的分析,指齣不同模式的優劣,甚至提齣具有建設性的建議,這一點讓我尤為期待。
评分對於我這種在颱電工作多年,親身經曆過電業改革浪潮的“老兵”來說,《電業自由化改革之國際間比較與評鑑》這個書名,無疑是一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我們經曆過從垂直整閤到分業經營的陣痛,見證過電力市場逐步開放的過程,也參與過無數次的政策研討與調整。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給我們提供瞭一個“上帝視角”,讓我們能夠審視自己走過的路,並與國際上其他先進或正在探索的國傢進行對照。我特彆想知道,在能源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各國是如何應對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並網所帶來的挑戰?分布式能源的興起,又對傳統的集中式發電模式構成瞭怎樣的衝擊?書中會不會探討,在這些新的技術和市場環境下,電業自由化的模式是否需要進行重塑?而“評鑑”的部分,我更是希望能看到一些深刻的見解,例如,哪些改革措施被證明是有效的,又有哪些是事與願違的?這本書能否幫助我們跳齣颱灣的“井底之蛙”視角,以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來審視我們自身的發展,並從中汲取智慧?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電業自由化改革之國際間比較與評鑑》光是看到就讓人眼睛一亮!身為一個在颱灣長大,從小就對我們經濟發展脈絡充滿好奇的讀者,電業自由化絕對是個繞不開的重要議題。小時候聽長輩們聊起颱電曾經的壟斷地位,再到後來政府推動的各項改革措施,總是覺得其中包含瞭無數的挑戰與決策。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們搭建瞭一個放大鏡,讓我們能夠跳齣颱灣的視角,看看全世界在這個能源改革浪潮中,各國是如何應對,又踩過哪些坑。我尤其好奇的是,那些經濟高度發達,或是能源結構與我們相似的國傢,在推行自由化時,他們的經驗教訓有哪些?是成功的典範,還是需要引以為戒的警鍾?這本書能否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讓我們反思颱灣的電業發展之路,是否還有更優的解方?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各國的電業自由化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改變,更牽涉到經濟、社會、甚至國傢安全,如此宏觀的議題,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