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開窗子,走上山,坐在旱龍背上飛瞭起來。
「呼──」風聲在耳邊叫著,腳下是碉堡紅土、綠樹林野,頭上,是一片蔚藍的天空。
白雲聚瞭過來,柔軟的撫著我的臉龐。
我小心翼翼打開放在心中的記憶盒子,把裏頭叫做「羞赧」的東西放瞭齣來,看著它一路飛翔,飛嚮天邊,最後──消失不見!
我繼續飛著,在高高的雲端,往下穿過雲層、飛近綠樹、飛入林野,最後,停在山上,興奮的喘著氣。啊!旱龍山,美麗的大肚山!
我關上窗子。
旱龍山,它一直站在綠窗下,默默的伴著我。
作者簡介
林茵
本名林淑珍,服務於教育界。童年及少女時代在大肚山下度過,目前定居桃園。是一個不斷探索與學習的人,喜歡閱讀、想像、寫作、聽音樂,也喜歡說故事和聽故事。颱中師專數學組、颱北市立師院音樂教育係、颱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天津師大比較文學博士班肄業。創作文類包括兒歌、童詩、童話、散文、少年小說等。
平時是個熱情活潑的大人,其實內心躲著一個害羞敏感內嚮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的內心世界,隻有讀過她作品的讀者知道。
曾經獲得信誼幼兒文學奬、行政院兒歌一百徵文優選、桃園兒童文學奬童詩、兒歌、童話第一名等。童詩作品曾入選颱灣2003年、2007年兒童文學精華集、天下雜誌晨讀10分鍾童詩精選集,童話作品曾入選九歌93年度童話選、96年度童話選。已齣版書籍包括《遠慮媽媽VS.近憂爸爸》、《飛天鴨子與黑貓女巫》等。
繪者簡介
陳孝貞
畢業於英國Kingston大學 插畫動畫係碩士。
小時候夢想當個優雅的鋼琴傢,直到15歲那年,意外的在美術課上被美術老師的作品感動,進而決定已美術工作為職誌。現在,繪者如願以償的從事美術工作。看著那雙常常被顔料弄髒的手也許不優雅,但能畫畫與創作的日子卻是幸且快樂的。
序
書寫是許多人心靈的齣口,對我而言,更是如此。
萬萬沒有想到,在我藉著書寫釋放心靈之後,有報紙願意連載它;這份作品從93年1月27日開春在國語日報刊齣,一直到93年2月19日刊完,共連載21天。我覺得自己真是幸運!
更幸運的是,整理之後,聯經齣版社願意齣版它,讓我有機會和更多讀者分享心底最柔軟、敏感、害羞的角落。
所有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隻不過很多大人長大後忘瞭自己曾經是小孩子;也有很多大人永遠長不大,和這個社會脫節,造成自己和他人的負擔。很幸運的,我剛好不是這兩種人,我是一個很正常的大人,熟悉各種大人世界的做事方法和做人方式,可是,卻能夠很迅速的迴到小時候,體會小孩子的心情。
我永遠忘不瞭小時候的種種心情。
國小一年級入學那天,一大早,我就在教室裏放聲大哭,因為,帶我去入學的隔壁鄰居走掉瞭。當時,我小小的腦袋瓜往四周轉瞭一圈,看不到任何一個認識的人,就立刻「毫不猶豫」的放聲大哭,把教室屋頂都快掀翻……;二年級時,有一天放學,我足足沿路哭瞭20分鍾,理由隻是因為:離開學校後,突然想起把水壺放在教室裏,忘記帶迴傢。我很怕水壺不見,就邊走邊哭,也不管路人奇怪的眼光。萬一當時我得走一個小時纔迴得瞭傢,那我肯定會哭上一小時……
在我三年級時,每個週六下午,級任老師都會帶全班小朋友去爬大肚山,那位老師的名字很特彆,叫作「蔣水機」,這本書就是寫那座山的故事,那時候的小孩,星期六早上都必須到學校上課的;書裏除瞭提到那位老師,還提到瞭另一位我的國中老師林金蘭,她是一位很有愛心的國文老師;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每一年的特殊記事都像一麵刻滿文字的鋼闆,鮮明的留在我的記憶裏。
我一直記得從小到大,教導過我的每一位級任老師的名字。
和大傢分享我心底深處的柔軟角落,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是,我不能繼續寫個沒完沒瞭,否則讀者們可能會不知道我要錶達什麼,我希望大傢能盡快明白我的用意。
我這樣寫,有兩個目的,第一,我想讓所有小讀者知道,你心裏的害怕、害羞、不安、緊張、生氣,甚至想逃避,各種復雜的情緒都是很正常的,雖然有許多人會笑你,大人們更會說你莫名奇妙,說那些根本是小事,哪裏值得大驚小怪?……會這樣說的大人,都是我前麵提到的第一種人,他們忘記自己曾經是小孩子,忘瞭當自己是小孩子時的心情,忘瞭小孩子本來就會把小小的事情當作天要塌下來的大事來看……,因為在小孩子的世界裏,這就是大事。
第二個目的,我想,如果有機會的話……我要請大人們……萬一你已經是大人,而且你剛好讀到這本書的話,請你……一定要尊重每個小孩子的情緒。要體貼的去想像自己在這個年紀時的心情,彆動不動就取笑或責罵他們。用否定的方式對待孩子,不僅無法幫助他們,反而會「雪上加霜」,讓孩子從此關上心門。
大肚山是很溫柔很安靜很蒼鬱很豐富的一座山,「旱龍山」這個名字是我小時候無意間聽我爺爺提起過的,他齣生在民國元年,如果現在還活著的話,已經超過一百歲瞭。記得爺爺曾說,以前山上的土地是最差、最不值錢、最沒人要的地,哪想得到現在卻成瞭炙手可熱的黃金地段?
時代的演變經常齣乎人的意料。
在我動筆寫這篇文章時,好幾次走進大肚山,探尋記憶中,微風輕拂的細竹林和蓊鬱樹林中的碉堡齣入口,並一一尋訪尚未毀棄的碉堡。我到處問人地名「大肚」的由來,最後,翻到足足六公分厚的大肚鄉鄉誌,纔好不容易找到大肚番的記載。哪裏想得到,不到十年的現在,隻要用手指頭在電腦鍵盤上敲一敲,就可以立刻從網路接收到一大堆珍貴的史料。
這些珍貴的史料包括:十六世紀中旬,颱灣西部平原有個以「大肚社」為首都的「大肚王國」,全盛時期統治二十七個村落,版圖橫跨縣市閤併後的颱中市,以及彰化縣和南投縣;它從未歸順明鄭王朝,是一個「超部落」王國,一直到1732年瓦解……,這是我在維基百科網站查到的,這則訊息讓我嚇瞭一大跳。另外,在「平埔文化資訊網」,我也查到瞭「大肚番王傳奇」,當我在寫這篇序的時候,它的路徑是「首頁/博物館/平埔族群的曆史圖像」。網站上,還有許許多多介紹大肚山碉堡的資料。
我之所以特彆註記「當我在寫這篇序的時候」,正是因為「時代的演變經常齣乎人的意料」;誰也沒有辦法保證,下次查詢時,這些資料還好端端的待在那兒。但無論如何,有關人類活動的資料總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準確,這點,是可以肯定的。感謝許多人辛勤的耕耘,留下供我們踩踏前進的足跡,他們的肩膀讓我們看得更高更遠……
生活在現代,真的很幸運!
更幸運的是,我居然從小就經常在碉堡裏探險!!
最後,我要藉書裏描寫大肚山的一段話,獻給所有打開這本書的大小朋友,並期許自己,做一個像山一樣昂然挺立又讓人舒坦的人:
「因為不堅持,山也可以寬坦,也可以擔待包容,不露山峰,卻處處是山,是大度之山。」
感謝哺育我的大肚山,以及我的傢鄉……大肚。
繪圖者後記
依循著,想像著故事中小女孩記憶裏的那片天空,那座山,那個綠窗下難以啓齒的祕密……於是……畫麵齣現瞭……
讀完這本小說,感覺像是經曆瞭一場漫長而細膩的夢。作者的文字像水墨畫般暈染開來,帶著一種淡淡的哀愁和懷舊。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偏遠的山村,那裏的人們生活簡單而質樸,卻也充滿瞭人性的復雜和掙紮。我特彆喜歡作者對細節的描寫,比如老屋的斑駁牆壁、田野裏的金黃稻穗、以及村民們臉上歲月的痕跡,這些都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瞭那個時代的氛圍。小說並沒有刻意去渲染什麼大事件,而是通過一個個小人物的命運,展現瞭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書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鮮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秘密,他們的喜怒哀樂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內心。尤其是那位老奶奶,她的一生經曆瞭無數的苦難,卻依然保持著樂觀和堅強,她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讀完之後,我久久不能平靜,仿佛自己也成為瞭故事中的一員,在那個山村裏生活過一段時間。這不僅僅是一本小說,更是一部關於生命、關於記憶、關於鄉愁的詩篇。它讓我重新思考瞭人生的意義,也讓我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评分這本書啊,說實話,一開始讀起來有點慢熱,但一旦進入瞭故事的節奏,就完全被吸引住瞭。作者的敘事方式很特彆,不是那種直白的講述,而是通過大量的心理描寫和環境描寫,來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故事的背景。我尤其欣賞作者對颱灣本土文化的挖掘,書中的許多風俗習慣、方言俚語,都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和熟悉。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於颱灣的文化記憶。書中的人物,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他們的行為都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種真實感,讓人物更加立體和豐滿,也讓故事更加引人入勝。我特彆喜歡書中的那段關於親情和愛情的描寫,那種細膩的情感,讓我感動不已。作者並沒有刻意去製造戲劇性的衝突,而是通過一些日常的小事,來展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平淡而真實的故事,反而更加打動人心。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經曆瞭一次心靈的洗滌,對生活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一杯醇厚的颱灣高山茶,入口微苦,迴味無窮。作者的文字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古厝裏,那裏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主人公為瞭解開這些秘密,展開瞭一段驚險刺激的冒險之旅。我特彆喜歡作者對颱灣傳統文化的描寫,書中的許多民俗信仰、祭祀儀式,都讓我感到非常好奇和神秘。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於颱灣曆史和文化的探索。書中的人物,性格各異,命運多舛,他們的故事交織在一起,構成瞭一幅波瀾壯闊的人生畫捲。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女性角色的塑造,書中的女性形象都非常堅強和獨立,她們在睏境中不屈不撓,最終找到瞭自己的幸福。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經曆瞭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對颱灣的過去有瞭更深入的瞭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於記憶、關於傳承、關於文化的史詩。
评分老實說,我原本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這本書的,畢竟現在好看的小說太多瞭,很難引起我的注意。但沒想到,讀瞭幾頁之後,我就完全被它吸引住瞭。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語言簡潔而富有詩意,讀起來讓人感到非常舒服。故事講述瞭一個關於尋找和救贖的故事,主人公為瞭尋找自己的過去,踏上瞭一段充滿艱辛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瞭各種各樣的人,經曆瞭各種各樣的挑戰,也逐漸認識到瞭自己的內心。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人性的刻畫,書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復雜和多麵,他們既有善良的一麵,也有陰暗的一麵。這種真實感,讓人物更加立體和豐滿,也讓故事更加引人入勝。書中的風景描寫也非常齣色,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颱灣的山山水水,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瞭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經曆瞭一次心靈的旅行,對人生有瞭更深刻的思考。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於成長、關於勇氣、關於希望的寓言。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深深吸引瞭我,那種古樸的風格,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讀完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作者的敘事手法非常獨特,采用瞭多綫敘事的方式,將不同的故事綫交織在一起,形成瞭一個復雜而引人入勝的敘事結構。我特彆喜歡作者對颱灣社會現實的描寫,書中的許多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以及環境汙染,都得到瞭深刻的揭露和反思。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於颱灣社會問題的調查報告。書中的人物,沒有絕對的英雄,也沒有絕對的惡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他們的行為都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讓故事更加真實和可信。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小人物的描寫,書中的小人物形象都非常鮮明和生動,他們的命運讓我感動不已。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經曆瞭一次社會實踐,對颱灣的現實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於社會、關於人性、關於未來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