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中國童話

漢聲中國童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童話
  • 兒童文學
  • 中國故事
  • 漢聲
  • 益智
  • 啓濛
  • 傳統文化
  • 睡前故事
  • 故事集
  • 親子閱讀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讓我們的孩子,聽屬於自己的故事
年初三、早點睡,彆打擾老鼠嫁女兒;
鶯歌、劍潭、龜山島,這些地名原來都跟鄭成功有關係;
周處除三害、目蓮救母、兄弟樹和姊妹潭、吳剛伐桂……
……還有好多好多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講過的床邊故事,你還記得嗎?

  漢聲編輯群耗時多年,廣泛採集中國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民間故事,將之整理、歸類、改寫、編輯齣這套適閤現代兒童閱讀的故事--「中國童話」。「中國童話」全套12冊,以每天一個故事為原則,共收錄361個精采故事。內容編排上是以中國農曆的節氣為引,一路發展齣節令掌故、曆史及偉人故事、神話、民間傳說……甚至包括科學、地理、宗教等故事,利用各類故事交替穿插的手法,期望孩子們在逐日讀完一年份的故事之後,不僅紮下傳統文化的根基,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齣寬廣的胸襟與奮發上進的人生態度,同時激發無窮的想像和創造力。

得奬與推薦記錄

1982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71年度「優良圖書金鼎奬」
1983年,「中國童話」新加坡版榮獲新加坡1982年度「最佳圖書金牌奬」。發行人黃永鬆因此書的插圖和美術設計,榮獲新加坡1982年度「最佳圖書美術設計首奬」
1985年,在颱北市立圖書館「大傢選好書」活動,榮獲小朋友票選「百名好書排行榜」兒童類第一名。
1987年,永豐餘「知新藝術生活廣場」開幕,榮獲兒童票選「最愛的書」第二名。
1988年,獲國語日報票選十大熱門兒童書籍第二名。
1989年,颱北市長春、成功、福星小學舉辦「校園好書排行榜」,「中國童話」獲語文類排行榜第一名。

本書特色

故事易讀又不失文字的韻味,插畫形式豐富多樣

  中國童話裏每一個故事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資料篩選,在不失去原有主題和趣味的狀態下,改寫成為完整、符閤現代價值觀的故事。在編寫的過程中,漢聲編輯會先互相以口述方式研究故事的語氣、結構,寫齣初稿;再經過兩、三次的修改和潤色,最後纔完成定稿。所以中國童話裏的每一個故事都非常的口語易讀,卻又不失文字的韻味。

  良好的圖像,能更快地引領孩子進入故事殿堂。漢聲從收藏多年的民俗美術材料中取經,運用傳統年畫、皮影、刺綉、剪紙、壁畫、雕塑石刻等技法,以毛筆、宣紙細細描繪,將故事中最精采的部分化為一幅幅鮮活靈動,具有傳統風味的圖畫,希望孩子能在閱讀精采故事之際,同時體會傳統、非西方式的美感。

親子交流平颱--給媽媽的話

  中國童話每一篇故事後都附有「給媽媽的話」,內容包括故事的詮釋、背景知識,甚至是插畫風格的介紹,讓傢長在和孩子分享故事的同時,進一步帶齣故事的教育意義;並藉由陪孩子聽故事、聊故事的過程,分享溝通彼此的想法感受,讓這段「故事時間」成為親子之間最親密溫馨的時光。

塵封的秘境:失落的《山海異聞錄》 內容簡介 這部名為《塵封的秘境:失落的《山海異聞錄》》的巨著,並非是尋常意義上的誌怪小說或民間傳說集。它是一部跨越韆年時光,由一位隱匿於世的古代學者——陸沉先生,以畢生心血所著成的,關於上古洪荒世界的百科全書式記錄。全書共分三捲,詳述瞭三界交匯之處,那些被正統史學遺忘、被時間洪流衝刷殆盡的奇異生靈、神秘地域和失傳的哲思。 第一捲:溟漠之地的生靈誌 第一捲聚焦於描摹那些生活在“溟漠之地”——即古籍中記載的,位於東西南北四極之外,人跡罕至的極寒、極熱、極高和極深之地的生物群像。陸沉先生以嚴謹的博物學觀察角度(盡管其觀察工具和方法遠超當時的認知),記錄瞭數以百計的異獸、精怪與元素生命。 1. 幽冥之蝶與光影捕食者: 記錄瞭生活在無底洞穴中的“夜幕蝶”。這種蝶的翅膀能吸收所有可見光,其形態被描述為“黑曜石的碎片在空中飛舞”。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捕食習性,它們並非捕食有機物,而是吸食周圍環境中的“殘影”與“熱能的餘燼”,維持自身的存在。書中詳細描繪瞭它們的生命周期,從幼蟲時期的“磷光蠕蟲”到成熟後的虛空形態。 2. 磐石之靈與地脈的低語: 詳細記載瞭生長在極地冰川下的“玄鐵蜥蜴”。它們並非血肉之軀,而是由地殼深處的礦物質在極端高壓下緩慢結晶形成的生命體。陸沉先生描述瞭它們如何通過感知地脈的微弱震動來進行交流和遷徙。書中附有大量細緻入微的草圖,描繪瞭玄鐵蜥蜴外殼上復雜如電路闆的紋路,並推測這些紋路可能記錄瞭地球形成初期的地質信息。 3. 溯洄之魚與時間的迴流: 在描繪東海深處時,書中記載瞭一種名為“洄波鰷”的魚類。這種魚群聚集時,能夠短暫地在局部空間內製造齣“時間迴溯”的現象,使周圍的水流和光綫按照過去的軌跡重新運行幾秒鍾。陸沉先生推測,這並非真正的逆轉,而是它們通過特殊的鰭片共振,乾擾瞭局部時空結構所緻,並試圖解析其共振頻率的數學模型。 第二捲:失落的界域與文明的殘骸 第二捲的筆墨轉嚮瞭那些曾經存在,但最終在曆史中消亡的宏大疆域和上古文明的遺跡。這部分內容充滿瞭對宇宙觀和文明興衰的深刻反思。 1. 懸空之城“閬苑”的架構: 詳細描述瞭傳說中位於大氣層平流層之上的浮空城市“閬苑”。書中摒棄瞭神話中將閬苑描繪為仙境的刻闆印象,而是將其解讀為一個精妙的力學奇跡。陸沉先生推測,閬苑的漂浮並非依賴神力,而是基於對反重力磁場的精確操控——他用一套古老但邏輯嚴密的符號體係,推演齣驅動這座城市的能量核心可能是一種“負質量物質”的穩定激發。 2. 寂滅之海的潮汐規律: 在描繪北方的“寂滅之海”時,書中揭示瞭這裏的潮汐並非由月球引力引起,而是與海底的某個巨大活火山群的周期性噴發和冷卻相關聯。更令人震驚的是,書中記載瞭海床下發現的、由高度矽基生命體留下的、如同電路闆般排列的巨大幾何結構。陸沉先生試圖破譯這些結構,認為它們是上古文明用於與星空進行“信息交換”的網絡節點。 3. 龍淵部落的符文語言學: 記載瞭在西南群山深處被冰川掩埋的“龍淵部落”。這個部落的文明特點是完全依賴一種“擬聲符文”進行交流和記錄。這種語言結構復雜,一個音節的變化可以同時代錶一個動作、一個顔色和一個情感狀態。書中以數頁篇幅嘗試構建其基本語法,揭示瞭他們對“多維意象疊加”的理解,遠超後世任何已知的文字係統。 第三捲:萬物之理與太虛的邊界 第三捲是陸沉先生的哲學總結和對“道”的實體化探索。他不再局限於記錄,而是試圖構建一套解釋宇宙運行的底層邏輯。 1. 五行相生相剋的新詮釋: 陸沉先生對傳統的金木水火土進行瞭顛覆性的重構。他認為“五行”並非是物質的五種形態,而是宇宙中五種最基本的“能量振動頻率”。金對應高頻的聚閤力,水對應低頻的擴散力,火對應極端的熵增,土對應恒定的結構基準,而木則代錶信息流的傳遞與再生。書中包含瞭復雜的圖錶,試圖將這些頻率與現代(但尚未被發現的)物理學概念進行對應。 2. 夢境與現實的交界麵: 陸沉先生用大量的篇幅討論瞭“識海”與“太虛”的關係。他認為人類的夢境並非單純的潛意識活動,而是我們在睡眠時,精神體暫時脫離肉體束縛,與一個“信息儲存層”進行短暫對接的結果。他甚至詳細描述瞭如何通過特定的冥想技巧,在半清醒狀態下“捕捉”這些信息流,並將其轉化為清晰的圖像和概念。 3. 終極的追問: 捲末,陸沉先生提齣瞭一個令人不安的猜想: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可能隻是更高級文明所投射齣的一個“沙盤實驗”。他觀察到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和諧”——那些無法用現有邏輯解釋的隨機性——推測這可能是實驗運行中産生的“計算冗餘”。最後一頁手稿上隻留下瞭一句話,用一種難以辨認的古老筆法寫成:“鏡中之景,唯有打破邊界,方見其外之天。” 總結 《塵封的秘境:失落的《山海異聞錄》》是一部挑戰傳統認知邊界的著作。它以近乎科學傢的嚴謹態度,記錄瞭在神話與史學夾縫中幸存的奇異真相。它不是用來消遣的,而是用來質問我們所處世界的本質。全書的氣韻宏大、細節翔實,閱讀它如同踏入一個被遺忘的、更復雜、也更迷人的古代宇宙模型之中。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一月的故事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 燈猴的故事 14
一月一日-春節 年哭來瞭 18
一月二日-歸寜 傻女婿拜年 22
一月三日-老鼠娶親 老鼠嫁女兒 26
一月四日 門神 31
一月五日-開市 聚寶盆 38
一月六日 開天闢地 35
一月七日-人日 女媧造人 41
一月八日 葫蘆兄妹 44
一月九日-玉皇大帝誕辰 十二生肖 47
一月十日 太陽問答 51
一月十一日 樹下的傻農夫 54
一月十二日 來寶求親 57
一月十三日 搖錢樹 61
一月十四日 狄青智取崑崙關 63
一月十五日-元宵節 仁慈的馬皇後 67
一月十六日-開颱聖王祭典 打敗荷蘭人的鄭成功 71
一月十七日 鄭成功斬妖除魔 77
一月十八日 巧妻 81
一月十九日 烽火戲諸侯 83
一月二十日-天穿日 天穿日的由來 86
一月二十一日 變成螞蟻的好鼻師 90
一月二十二日 未定伯賣鬼94
一月二十三日 趙武靈王的新戰術 96
一月二十四日 蠶姑娘 100
一月二十五日 矮子晏嬰 102
一月二十六日 虎姑婆 104
一月二十七日 木匠根加 107
一月二十八日 金塊是誰的 110
一月二十九日-火德星君生日 永不熄滅的火種 112
一月三十日 闆橋三娘子 115

◎二月的故事

二月一日 黃帝大戰蚩尤 14
二月二日-土地公誕辰 土地公和土地婆 19
二月三日 濛古小騎士 22
二月四日 隱身草 27
二月五日 怪蘿蔔 30
二月六日 水牛黃牛 34
二月七日 老虎報恩 36
二月八日 勇敢姊姊 40
二月九日 火牛陣 44
二月十日 紅嘴綠鸚哥 47
二月十一日-驚蟄 雷公與電娘娘 50
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 護使者 52
二月十三日 河神娶妻 56
二月十四日 奇妙的梨樹 60
二月十五日-嶽飛誕辰 嶽飛大破拐子馬 62
二月十六日 恰巧一對 67
二月十七日 東郭先生與狼 70
二月十八日 披鹿皮的小孩 74
二月十九日 半屏山 77
二月二十日 靈芝姑娘 80
二月二十一日 訓練女兵的孫武 84
二月二十二日-國醫節 杏林春暖 87
二月二十三日 傳傢寶 91
二月二十四日 青稞種子 94
二月二十五日 匈奴王的響箭 99
二月二十六日-春分 傻子拔秧苗 103
二月二十七日 紅鯉魚的珠子 105
二月二十八日 三個近視眼 108
二月二十九日 大舜耕田 110
二月三十日 鬼王 113

◎三月的故事

三月一日 桃花源 14
三月二日 臭頭皇帝硃元璋 19
三月三日-修禊 書法之聖王羲之 22
三月四日 玄天上帝大戰龜蛇 28
三月五日-寒食 晉文公火燒綿山 32
三月六日 大象到底是什麼樣子 36
三月七日 陳平奇計 39
三月八日 阿財和阿梅的寶豬 44
三月九日 仙洞裏的白米 48
三月十日 錦中仙子 51
三月十一日 黑夜裏勤學的孩子 55
三月十二日-清明 滿山紅綠的掛紙 59
三月十三日 飛將軍李廣 61
三月十四日 賣香屁 65
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 行醫濟世的保生大帝 69
三月十六日 小山子與紅妞 72
三月十七日 少年英雄霍去病 76
三月十八日 黃石公三難張良 80
三月十九日-太陽生日 太陽追月亮 84
三月二十日-註生娘娘誕辰 陳靖姑收妖 87
三月二十一日 泣血的杜鵑 91
三月二十二日 三兄弟和紫荊樹 94
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 海上的女神媽祖 98
三月二十四日 大舜做陶器 102
三月二十五日 菜花蛇 106
三月二十六日 機智的老婆婆 110
三月二十七日-榖雨 李靖代龍降雨 113
三月二十八日 烙餅師傅和懶妻 116
三月二十九日 「鹿角還狗哥」 118
三月三十日-倉頡誕辰 倉頡造字 121

◎四月的故事

四月一日 大巨人誇父追日 14
四月二日 同心協力的十兄弟 18
四月三日 美麗的鏡泊湖 22
四月四日 大冒險傢張騫 26
四月五日 李門環的故事 31
四月六日 會說話的黑瓦盆 34
四月七日 聰明的小曹沖 38
四月八日-釋迦牟尼辰 釋迦牟尼佛的故事 42
四月九日 荊軻刺秦王 46
四月十日 會吹笛的啞巴 50
四月十一日 蔡襄造洛陽橋 53
四月十二日-蛇王生日 蛇郎君 58
四月十三日 梅花鹿悠悠 62
四月十四日-呂洞賓生日 好心的理發匠 65
四月十五日-漢鍾離生日 八山鬧東海 68
四月十六日 山貓與穿山甲 73
四月十七日 張古老選媳婦 75
四月十八日-華陀生日 神醫華陀 77
四月十九日-四川浣花節 石花潭的故事 81
四月二十日 神箭手的三個秘訣 84
四月二十一日 董永與七仙女 87
四月二十二日 娘炒芝麻誰知道 92
四月二十三日 仁慈的老將軍 95
四月二十四日 蔡倫造紙 99
四月二十五日 紅河灘傳奇 103
四月二十六日-神農大帝誕辰 神農嘗百草 106
四月二十七日 孩叔敖與兩頭蛇 109
四月二十八日 井底的小青蛙 111
四月二十九日 紫桑葚與紅桑葚 114
四月三十日 葫蘆狗 117

◎五月的故事

五月一日 百鳥床 14
五月二日 哇!山不見瞭 19
五月三日 五個大力士 22
五月四日 金口玉言硃元璋 26
五月五日-端午節 汨羅江畔的詩人 29
五月六日 雞鳴狗盜 32
五月七日-巧聖先師誕辰 會飛的木鳥 36
五月八日 威震西域的班超 39
五月九日 日月潭傳奇 43
五月十日 漢武帝與神仙酒 47
五月十一日-天下都城隍誕辰 水鬼變城隍 49
五月十二日 含羞草的由來 53
五月十三日-霞海城隍生日 七爺八爺 55
五月十四日 禿尾巴老李鬥白龍 58
五月十五日 東漢的太空科學傢 61
五月十六日 誰的背上有黑手印 66
五月十七日 孟薑女哭倒長城 68
五月十八日 十三郎捉賊記 73
五月十九日 公主樵夫對金釵 76
五月二十日 稻米的由來 80
五月二十一日 忠勇不屈的將軍耿恭 83
五月二十二日 萬事不求人 88
五月二十三日 神箭手與賣油老頭 92
五月二十四日 小狐狸和石榴王 94
五月二十五日 過五關斬六將 98
五月二十六日 石獅子開口 103
五月二十七日 老鷸與大蚌 106
五月二十八日 乾將劍莫邪劍 109
五月二十九日 瓠瓜枕 113
五月三十日 槐樹洞裏的奇遇 115

◎六月的故事

六月一日 神奇的畫筆 14
六月二日 香蕉子 19
六月三日 稻草人藉箭 22
六月四日-荷花生日 荷塘邊的小畫傢 26
六月五日 鯀偷瞭天上的泥土 29
六月六日-大禹生日 大禹治水 32
六月七日 大聲嫂嚇鬼 36
六月八日 重迼指南車的馬鈞 39
六月九日 海上仙山 44
六月十日-濟公祭典 瘋和尚濟公 47
六月十一日 甘甜的海水變鹹 51
六月十二日-彭祖生日 彭祖為什麼長壽 54
六月十三日 相親相愛的三兄弟 58
六月十四日 自不量力的黑驢 62
六月十五日 火燒連環船 64
六月十六日 金魚報恩 70
六月十七日 受氣筒 73
六月十八日 愛說謊的白賊七 76
六月十九日-觀音得道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 80
六月二十日 找寶劍的笨法子 84
六月二十一日 姊妹潭與兄弟樹 86
六月二十二日 躍龍山的仙泉 90
六月二十三日 孟母三遷 94
六月二十四日-關公誕辰 曹操逃到華容道 96
六月二十五日 大甲帽與大甲蓆 101
六月二十六日-二郎神生日 李江鬥江神 103
六月二十七日 七十歲的老孩子 108
六月二十八日 還錢得子 110
六月二十九日 牆壁?的寶庫 113
六月三十日 七捉七放南蠻王 116

◎七月的故事

七月一日-開鬼門 捉鬼大將軍鍾馗 14
七月二日 濛古少年的馬頭琴 19
七月三日 人可以活幾歲 23
七月四日 清晨舞劍的少年 26
七月五日 孫悟空偷吃人參果 29
七月六日 金色的瓜樓 34
七月七日-七夕 牛郎織女的故事 37
七月八日 難倒孔子的小孩 42
七月九日 新鬼和老鬼 44
七月十日 淝水大戰 48
七月十一日 貓嘴?的夜明珠 53
七月十二日 太上老君的青年 56
七月十三日 鬍兒變漢人 61
七月十四日 登仙橋傳奇 64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地獄救母 68
七月十六日 花木蘭代父從軍 74
七月十七日 一代陀螺王 78
七月十八日 金角銀角的紅葫蘆 80
七月十九日 害羞的彩虹 85
七月二十日 酒杯裏的小紅蛇 88
七月二十一日 金豆子和老公雞 90
七月二十二日 美腿換醜腿 93
七月二十三日 顧愷之妙筆點晴 96
七月二十四日 十一個賭鬼 100
七月二十五日-齊天大誕辰 孫悟空三藉芭蕉扇 103
七月二十六日 聰明的老烏龜 108
七月二十七日 老鼠精開運河 110
七月二十八日 迴頭望娘的龍 114
七月二十九日 真摯的友情 118
七月三十日-關鬼門 鍾馗嫁妹妹 120

◎八月的故事

八月一日 射太陽的勇士 14
八月二日 後羿大戰怪獸 19
八月三日 秦瓊當間賣馬 22
八月四日 日月潭的獨木舟 25
八月五日 天可汗李世民 29
八月六日 吹笛石 34
八月七日 蛇怎麼長瞭腳 38
八月八日 唐三藏西天取經 40
八月九日 玄奘法師天竺取經 44
八月十日-吳鳳生日 騎白馬的紅袍老人 49
八月十一日 白虎星薛仁貴 53
八月十二日 月餅裏的秘密 57
八月十三日 月亮上的兔子 60
八月十四日 砍不倒的桂樹 63
八月十五日-中鞦節 嫦娥奔月 67
八月十六日 潮神伍子胥 71
八月十七日 天降明珠 75
八月十八日 阿火旦打敗法國兵 78
八月十九日 巧嘴兒 82
八月二十日 文成公主嫁吐蕃王 84
八月二十一日 近視眼的一天 88
八月二十二日 都江堰 90
八月二十三日 寬宏大量的唐太宗 95
八月二十四日-稻子生日 白米飯的故事  98
八月二十五日 阿鐵背狼 101
八月二十六日-李靖生日 風塵三俠 103
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 孔子周遊列國 107
八月二十八日 半路殺齣程咬金 111
八月二十九日 幸運的阿達 113
八月三十日 不孝的丁蘭 117

◎九月的故事

九月一日 天上的星星那裏來 14 
九月二日 小人國的獵犬 19 
九月三日 詩仙李白 22
九月四日 郭子儀單騎退敵兵 26
九月五日 愛菊花的人 31
九月六日 誰騙走瞭韆佛洞寶藏 35 
九月七日 少年英雄趙匡胤 40 
九月八日 哪吒鬧東海 43
九月九日-重陽節 費長房奇遇葫蘆仙 47
九月十日 螃蟹和紫舒草 51
九月十一日 老天娘 53
九月十二日 雲梯和木鳥 56
九月十三日 寶貝種子 59
九月十四日 三潭印月 62
九月十五日 月下老人牽紅綫 66
九月十六日 小蟋蟀勇鬥全勝將軍 69
九月十七日 判官審石頭 73
九月十八日 清水溪變濁水溪 75
九月十九日 颱北古城和老鐵匠 79
九月二十日 銀杏仙子 83
九月二十一日 冒牌的吹竽手 87
九月二十二日 楊傢將大破天門陣 89
九月二十三日 拓荒女先鋒天水嬸 93
九月二十四日 瓜王 96
九月二十五日 山妖的大宮寨 100
九月二十六日 高山嚮導王天定 104
九月二十七日 黃雀報恩 108
九月二十八日 石獅的眼晴流血瞭 110
九月二十九日 老王半夜釣青蛙 114
九月三十日 山頂上的石頭羊 116

◎十月的故事

十月一日 太陽山的寶藏 14
十月二日 周處除三害 18
十月三日 老婆婆和知母草 22
十月四日 團結的石榴兄弟 25
十月五日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29
十月六日-國父誕辰 偉大的 國父 33
十月七日 愛依賴的蘑菇 36
十月八日 貍貓換太子 38
十月九日 不死心的精衛鳥 44
十月十日 莊子說故事 47
十月十一日 巾幗英雄梁紅玉 51
十月十二日 三百年前颱灣曆險記 54
十月十三日 退走海水的老樹枝 59
十月十四日 蘆笙吹起來瞭 63
十月十五日 知音好友 67
十月十六日 紡織娘 70
十月十七日 關子嶺的仙奶泉 72
十月十八日 忠貞不屈的文天祥 76
十月十九日 落難好漢林沖 79
十月二十日 三個王子撿柴 83
十月二十一日 成吉思汗鐵木真 86
十月二十二日 五彩的玉田 91
十月二十三日 雪地?的竹筍 94
十月二十四日 窮夫妻的銀元 96
十月二十五日 蘇東坡遊赤壁 99
十月二十六日 石頭人鬥青魚怪 103
十月二十七日 會聽鳥語的公治長 107
十月二十八日 狐兔猴馬的故事 110
十月二十九日 夜郎公主 113
十月三十日 南丈崖遇仙記 116

◎十一月的故事

十一月一日 三保太監下西洋 14
十一月二日 楊師傅雕龍記 19
十一月三日 韓非子說故事 23
十一月四日 公雞一叫天亮嘍 26
十一月五日 阿柳和百靈鳥 30
十一月六日 棗核小英雄 34
十一月七日 高亮奪水 39
十一月八日-鼕至 螃蟹背上的牛蹄印 43
十一月九日 獵人讓格和龍女 46
十一月十日 生病不看醫生的竹子 50
十一月十一日 鮫人的珍珠淚 52
十一月十二日 蘇小妹三難新郎官 56
十一月十三日 鏡子裏的人是誰 60
十一月十四日 木頭姑娘 62
十一月十五日 抗日英雄莫那道 66
十一月十六日 楓樹林?的紅泉 70
十一月十七日 黃道婆織棉布 75
十一月十八日 哥哥你真聰明 78
十一月十九日 紅頭村傳奇 80
十一月二十日 徐文長妙人妙事 84
十一月二十一日 塞翁的馬跑瞭 88
十一月二十二日 老虎錶哥貓錶弟 90
十一月二十三日 戚繼光大破海盜 93
十一月二十四日 究竟誰最大 97
十一月二十五日 兩個老朋友 99
十一月二十六日 蘆花襖子 103
十一月二十七日 二人修仙記 106
十一月二十八日 天上來的雷官 109
十一月二十九日 猴子是怎麼來的 113
十一月三十日 找太陽的母子 116

◎十二月的故事

十二月一日 爬上天梯的伏羲 14
十二月二日 桃花女鬥周乾 19 
十二月三日 二郎擔山 24
十二月四日 替老婆婆看傢 28
十二月五日 林則徐禁鴉片 30
十二月六日 人和石頭的戰爭 34
十二月七日 城門下遇仙記 37
十二月八日 鐵路先鋒詹天佑 40
十二月九日 葫蘆郎 44
十二月十日 義賊廖添丁 49
十二月十一日 三棵油樹 53
十二月十二日 金老爺請客 57
十二月十三日 紅衣娃娃的金錐 59
十二月十四日 布榖鳥和黑貂 62
十二月十五日 童子軍四十一號 66
十二月十六日-尾牙 兩個土地公 70
十二月十七日 月亮姑娘 72
十二月十八日 非洲先生楊西崑 76
十二月十九日 小狐狸的威風 80
十二月二十日 李勇智擒八隻狼 82
十二月二十一日 兔子的短尾巴 85
十二月二十二日 乞丐辦學堂 87
十二月二十三日 鼕天?的玫瑰 90
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竈 廚房?的竈神 93
十二月二十五日 新年的故事(1)談年俗 96
十二月二十六日 新年的故事(2)剪窗花 101
十二月二十七日 芬芳潔白的水仙花 104
十二月二十八日 大桃樹下的門神 107
十二月二十九日 王小二過年 110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 水餃和元寶 113
一月一日-春節 春天的誕生 116

圖書序言

中國人沒有童話嗎?

本文節錄自「中國人沒有童話嗎?」一文,原刊於聯閤月刊,民國70年12月號
五位受訪者分彆為:
郭立誠,民俗學傢,漢聲雜誌社編輯顧問
黃永鬆,漢聲雜誌社發行人
姚孟嘉,漢聲雜誌社社長
吳美雲,漢聲雜誌社總編輯
奚淞,漢聲雜誌社執行編輯、畫傢

健全.進取.有趣
問:請您談談「中國童話」取纔的基本原則

郭立誠:我們的基本原則是健全、進取和有趣。所謂健全就是無害、無毒素的意思。孩童的啓濛教育非常重要,我們不能「汙染」他們純稚的心靈。
我常把自己比做「颱北賣故事的人」。我有那麼多的故事,是因為我讀瞭不少筆記小說的緣故。比方,濟公傳、包公案、水滸傳這些演義小說的來龍去脈,我都瞭如指掌,套句俗話,我會追蹤故事的老傢。
我研究民俗已經有四十年的曆史。從前我跟一位法國漢學院的老師學過治學方法,受益匪淺。今日的年輕人在研究中國古籍上,就很缺乏前人那種耐心和毅力。坊間的兒童讀物由於常識不足,粗製濫造的結果,必然會使孩童濛受其害。電視劇也因為不重考據,所以常有張冠李戴、時空倒錯的現象。我們齣這套書是要嚮社會負責的,態度自然謹慎得多。
為瞭不使孩童讀後會産生副作用,我們盡量減少迷信的色彩,多灌輸他們積極進取、樂觀嚮上的價值觀,這樣纔能幫助他們成長。
再好的一篇故事,如果讀來無趣,也很難達到傳播效果,所以我們取纔的標準是要有趣味,使每篇故事讀起來都能生動感人。
以上三點是我們齣書的基本原則,凡是違反這三項基本原則的材料,我們一概不取。中國古籍浩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之所以從二十則故事中隻選用一則故事,原因也就在此。

故事跟著節氣走
問:可否談談這套叢書的最大特色是什麼?

黃永鬆:這套叢書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歲時為主流,換言之以陰曆節氣為主,春夏鞦鼕,一天一則,將所有故事貫穿起來,可以呈現齣往日農業社會的獨特風貌。

問:以陰曆節氣為主,有哪些優點?

姚孟嘉:中國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與節氣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童話故事跟著歲時走,等於把農業社會的一套生活方式都提到瞭,這可以讓孩童體會齣整個傳統文化的來龍去脈。使大人與小孩、古代與現代都能結閤在一起,而無隔閡。孩子天天聽母親講故事,更可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黃永鬆:我們原先打算以陽曆為準,但考慮再三,還是採用陰曆,跟著節氣走。當然,採用陰曆也有不少的缺點,但與陽曆相比,陰曆的優點較多,所以我們決定採用陰曆。比方,大人突然講一個燈猴的故事給小孩聽,小孩是不愛聽的。然而,大人如果在除夕當天講這個與節氣有關的故事,小孩子也許就比較愛聽些。
另外一點,在固定的節日裏,電視與廣播電颱都會播報一些與節日有關的節目,這可以提高小孩子的興趣,父母也可趁機把節日的來源說給小孩聽。

奚淞:以歲時為主乾,每一位民族英雄或偉人的齣生日,都可有一篇精采的故事。其餘的空隙,我們再加上一些各省的民間故事、傳奇、曆史故事或有名的典故,可使兒童對曆史發生興趣。

吳美雲:除瞭神話、民間故事外,我覺得我們這套叢書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它包含瞭科技的故事。比方,張衡的候風地動儀、太陽有多高、長城、運河等等,都可反映我國古代的科技水準。

中國人沒有童話嗎?
問:請你談談「童話」的定義。

黃永鬆:「童話」是個外來語,西方人認為童話就是講給兒童聽的神話故事。但我們齣的這套「中國童話」,不止有神話、傳說,而且還有曆史、科技故事。所以,我們採取的童話定義是廣義的。嚴格說起來,我們這套叢書應該叫做「中國兒童故事」纔對。隻是「童話」二字既精簡又容易上口,所以我們還是沿用「童話」二字。

奚淞:提到「童話」,使我想起多年前我曾看過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說我們中國人沒有童話,言下之義,好像中國小孩都很可憐,沒有故事可聽。
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中國除文字教育外,還有一種口傳教育,比方阿公阿婆在院子裏講故事給小孩聽,就是很普遍的一件事,中國怎麼會沒有童話呢?
有位人類學傢說過:文化可分為大傳統和小傳統兩種型態。所謂大傳統指的就是正規教育,而小傳統指的就是口傳教育。小傳統有時比大傳統更容易深植人心,因此,文化的小傳統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說我們中國人像一盤散沙,其實中國人背後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也就是小傳統,在默默的把中國人結閤在一起。
記得有一位朋友在參加亞洲兒童文學會議時,座中也有人指齣國內目前極端缺乏具有中國色彩的兒童故事及插圖。我想,中國傳統故事及民間美術都是很豐富的。隻是缺少人好好把它整理成兒童故事及插圖罷瞭。

黃永鬆:奚淞這段話,也使我想起一件事。我們社裏有位大姊姊正在改寫神話故事,有一天她的同學問她最近在忙些什麼,她就說她在寫神話故事,誰知她那位同學卻大吃一驚說:「什麼?我們中國也有神話?不是希臘羅馬纔有神話嗎?」

奚淞:這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事實上,我們中國不但有神話,而且神話力量之雄厚絕不遜於希臘神話,同時中國神話還有中國神話自己的獨特風格。

除夕講燈猴故事
問:可否談談「中國童話」一書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吳美雲:我們這套書共有十二冊,換言之,每個月一冊,每冊共有三十篇故事。我把第一冊,也就是一月份的主要內容說明一下。
舊的結束就是新的開始。所以我們以除夕為歲首,在除夕當天講燈猴的故事。
燈猴是用竹子做的一種油燈,由於燈架的模樣很像猴子,因此稱它為「燈猴」。話說燈猴跑到玉皇大帝的淩霄寶殿去告人一狀,說人類待牠不公,玉皇大帝一聽之下,勃然大怒,就想把人類毀滅掉。幸好,觀音大士、太白金星都幫人類求情,下凡到人間去查明真相,纔使人類避過瞭一劫。
第二天早晨,人類發現自己還活著,在慶幸之餘,便彼此互道:恭喜!恭喜!
大年初一講年獸的故事,順便談談放鞭炮、貼春聯、北方人包餃子等習俗的由來。
年初二迴娘傢,因此我們講的是傻女婿的故事。
年初三談老鼠嫁女兒的故事。
年初四談門神的故事。
年初五開市,因此我們講聚寶盆的故事。
初五一過,年就算過完瞭。由於一月是一年之首,因此初六我們就講開天闢地的故事。
初七是人日,我們談女媧如何造人。
初八講葫蘆兄妹的故事,這是一則瑤族的民間故事。
初九談十二生肖的由來。
初十談太陽有多高,這是富有科技思想的故事,可以反映我國古代的數學水準。
十一是立春,我們講一個傻農夫守株待兔的故事。
接下去就是元宵節瞭。我們講宋朝的狄青如何利用元宵節破敵兵的故事,還有明朝的馬皇後,也就是猜燈謎的故事。
十六日是開颱聖王紀念日。我們講鄭成功打敗荷蘭人的故事。
十七講鄭成功斬妖,也就是鶯歌石、劍潭等故事。我們是想藉神話來瞭解地名,並讓小孩知道傳說是如何來的。
十八講的是民間故事。有巧妻、有宋定伯賣鬼、有金塊是誰要的故事。然後開始講曆史故事。有趙武靈王鬍服騎射、矮子晏嬰的外交。接著就是邊疆故事,有西藏的木匠等等傳說。我們想讓孩童知道,中國並不隻是浙江、江蘇等中原地帶,它還包括瞭西藏、濛古等邊疆地區。
我們希望每一本書都有其節氣、曆史、地理之特色,也有其道德觀之特色。
我們在每篇故事後頭都附有「給媽媽的話」,點醒做媽媽的如何從怪力亂神的故事中啓發齣教育意義。

姚孟嘉:燈猴的故事除錶示「公平原則」(如玉皇大帝並非隻聽燈猴的一麵之詞)外,也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小人物或小環節,我們都不能忽視。
傻女婿的故事則告訴我們:人有時應該憨厚一點,雖然人人都笑傻女婿,但他卻傻人有傻福。
老鼠嫁女兒的故事除錶示我們身邊的東西最可貴之外,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任何東西都有缺點,太陽也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
鄭成功是第一個奠定治理颱灣基礎的漢人,鄭成功的故事也就是颱灣「開天闢地」的故事。鄭成功打敗荷蘭人是我國正式接受外人投降的開端,值得大書特書。
「金塊是誰要的?」這篇故事錶達的是大同世界那種路不拾遺的精神。
趙武靈王鬍服騎射,則錶示一個人勇於接受新的東西。

成立寫作訓練班
問:請您談談「中國童話」的文字編輯過程。

奚淞:首先要蒐集相關的資料。
我們不但到舊書攤裏去收購散逸的古籍,也從北大、中山大學在民國二十幾年所做的全國民間故事採集中吸取「營養」。此外,大陸和颱灣在民國三十幾年所做的神話研究,也給瞭我們不少的「靈感」。
資料蒐集齊全之後,接著就是閱讀的工作。資料汗牛充棟,我們閱讀它,等於是在做披沙瀝金,去蕪存菁的工作。
取材完畢,下來就是改寫工作。為瞭使改寫工作能順利進行,我們招考瞭一批大專程度的女學生,成立瞭一個小小的訓練班,經常請人來講解有關兒童文學的問題。

我們的訓練方式是:

一、彼此講故事給對方聽,不準看資料。就像大姊姊說故事給小弟弟、小妹妹聽一樣。
二、一個編輯講,另一個編輯則一麵聽一麵寫下來。
一個小故事要用二韆字來錶達,看似樸實無華,其中卻有無數的技巧。她們有時要寫上三、四遍,纔算定稿。
雖然改寫文章是樁苦事,可是,她們卻能耐下心來,從事這件有意義的工作。
後來,她們更是自動自發,分成幾個小組,彼此討論,集思廣益,就像民間故事的形成一樣,你加一點,我加一點,越到後來越是精采。
她們之中也有國文係畢業的。但是,兒童文學在用字、筆法上都受到瞭限製。即使國文程度再好的學生,她寫的文章也不一定適閤兒童閱讀。
寫給兒童看的文章,成語和贅詞要盡量少用。
我覺得大人寫兒童文學最常見的兩個毛病就是:要嘛太深,要嘛就牙牙學語。其實兒童並不喜歡大人牙牙學語,他們要看的是真正夠文字水準的東西。
改寫完畢,最後一關就是唸給小孩子聽。黃永鬆唸給他的小孩聽,姚孟嘉唸給他的小孩聽,吳美雲也唸給她的小孩聽。
因為寫是一迴事,聽又是一迴事,隻有在小孩子聽後覺得好的文章,纔算是好的兒童文學。
他們一麵唸給小孩聽,一麵觀察小孩的反應,如果小孩顯得不耐煩或是覺得故事太長,那就得重新改寫過,要是小孩子聽後好興奮,抓住書本不放,或跟大人討論起文章的內容來,那麼,這篇故事就算成功瞭。
要把大學畢業生「帶到」能寫順手的兒童故事,不是一件容易事。要讓小孩聽瞭故事後能發生莫大的興趣,這更不是一件容易事。
所幸,這兩項睏難,我們都一一剋服瞭。

奠定民族風格的插畫基礎
問:請您再談談插畫的編輯過程。

奚淞:我和黃永鬆、姚孟嘉三人都是學美術齣身的。黃永鬆曾經對我說:我們不要用「插畫」二字,換個名稱好不好?我卻覺得一來「插畫」二字是約定成俗的用法,要改名沒那麼容易;二來插畫的確有它的重要性。不管大人或小孩,他們看書時一定會先看圖畫(圖像世界),透過圖像纔能進入文字世界。所以文字與插畫是相輔相成,彼此啓發的。對小孩來說,也許插畫比文字還來的重要。
可是在國內,一般人對插畫並不重視,以為插畫就是配圖,配圖就是配角,影響所及,使許多大專美術科係的學生也視插畫為雕蟲小技,而不肯在插畫上痛下工夫。
我曾經到法國去學美術。法國人的文化環境十分優美,法國人對視覺的要求也很高。法國的插畫傢無論畫的是童話或海報,都是最好的視覺設計,法國的美術人纔真的是能自由發揮的。
再看我們的鄰國日本,單單用毛筆做插畫的就有好幾韆人,不論是工筆、印染、潑墨和剪紙,無一不可變為他們的生活情趣。
反觀颱灣,有大量的美術人纔,卻未加以好好運用。至於有高品質效果、有民族風格的插畫基礎,更是薄弱不堪。
那麼,我們要往何處去找尋具有民族風格的插畫呢?事實上,我們可以運用的傳統美術材料真是太豐富瞭,就拿處處都有的民間廟宇來說,隻要你肯走進一座廟宇,裏麵就有十種不同的材料,可供十個人畫齣十種不同的插畫來。民間美術、曆代美術的成品,我們可發掘來作今日插畫造型的材料真是多得用不完。
為使這套叢書的插畫具有民族的風格,我們除參照漢聲十年來所匯集的美術資料外,還從故宮、大英博物館申請許多珍貴的幻燈片。另外,民間一些刺綉、剪紙和木刻,也是我們取材的對象。
「中國童話」每天一則故事,需要插畫甚多,因此我們也倣照文字編輯,招考瞭一批對兒童插畫有興趣的大專美術科係學生,施以插畫訓練。
本來,如果有好的老師,我自己倒想拜師好好學習插畫,現在學生沒當成,反而和黃永鬆、姚孟嘉當起瞭老師,這是始料不及的。
插畫訓練班的學員也是經過考試纔錄用的。他們剛來的時候,插畫基礎很差,毫無民族風味,如今則個個都已齣師瞭。
我想,在颱灣辦插畫訓練班,或許是國內的一次創舉。他們如果能繼續努力下去,將來都會是颱灣最好的插畫傢。
他們被錄用後,我們首先訓練他們學看故事。換言之,要他們看齣全篇故事中哪一點最有趣,也就是找齣「活眼」,用插畫錶現齣來。
他們畫的插畫不是憑空捏造的,都是有曆史根據的。我們希望藉著插畫,能為一些曆史人物如介之推、或傳說人物虎姑婆刻畫齣造型來,以供後人參考。
曆代的服裝、建築多有不同之處,像傻女婿的故事,原來並不一定要畫廳堂,我們特彆加瞭廳堂作背景,目的是希望兒童能藉此認識當時的空間文化。
此外,像打鐵舖的插畫,我們也參考瞭清末畫報、天工開物以及西洋文明史之類的書籍,務使每一插畫皆有所本,皆有曆史教育的意義。
就跟文字編輯一樣,每張插畫也都是先經過打稿,再仔細討論後纔定稿的。

漢聲畫坊記趣

文∕奚淞
本文節錄自「為屬於十億人的中國兒童故事造形」
原刊於時報雜誌,民國70年12月13日

  心裏常嚮往著傳統民間藝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天津的楊柳青。明清以來,那兒不知齣産瞭多少色彩繽紛、造形優美的木刻年畫,內容包括瞭各種曆史故事、民間傳奇、戲麯故事和吉祥圖畫。每一迴,我翻開這類畫集,總想到,中國人原是極善於用美術來錶達故事的民族。豐厚而多采多姿的民間美術,如何纔能讓它復活在今天的生活中呢?

就從插畫做起吧!

  在楊柳青,據說當地百姓「傢傢都會點染,戶戶全善丹青」,一幅幅精采的故事畫和吉祥畫常是農民鞦鼕農閑時的産品。也從楊柳青一帶傢庭畫坊的一年齣發,我們稱漢聲新設的兒童畫部為「漢聲畫坊」。

  不同的是,天津楊柳青是以處處垂楊,風景清幽著名。而我們的漢聲畫坊,隻有四席大的空間,房間內夏暖鼕涼,又緊靠著鐵路,每隔不多久,便有火車隆隆馳過,此時桌椅震動,可憐的畫傢很可能便因此畫歪瞭一條綫,得重頭來過。

  漢聲畫坊內工作的過程是這樣的,文字部每改寫完一篇兒童故事,便送進插畫部,由閱讀故事開始,抽取故事裏的精采部分,繪定草稿,然後著色、完成。

  這過程說來簡單,卻耗盡瞭我們的心血。為使中國童話的插圖具有民族美術的風格,漢聲把十多年來積存的中國美術資料都搬瞭齣來,甚至嚮國外美術館調藉中國美術文物的幻燈片來做參考。在形式上,年畫、皮影、刺綉、剪紙、壁畫、雕塑、石刻以至於曆代的美術或成品都成瞭漢聲畫坊內每人都必須熟悉認識的資料。要喜愛、尊敬這批民族美術的財産是容易的,要活用它們,並使這些傳統的美感能錶現在今天的插圖內,就很不容易瞭。

  常常的,為構思一則曆史故事的草稿,黃永鬆抱上一大疊厚重的資料畫冊,裏麵夾著數不清的註記紙條,然後嚮年輕的插畫傢解釋道:「哪,這是宋代將軍的模樣,可以把它改畫成狄青……狄青作戰得戴上麵具,這麵具你找姚孟嘉設計一下。哪,這是城牆關口,可以依它畫成崑崙關……哪,這是版畫中的戰爭場麵,狄青在元宵月夜率領大軍攻城正適閤……哪,這是雲煙雜樹的畫法,可以把韆軍萬馬遮掩一點,纔會顯得生動……」

  這樣的陣仗,怎不把那些剛齣道的年輕插畫傢驚呆呢?常常的,一場戰爭場麵的草稿便可以讓他們忙上一個禮拜,在韆軍萬馬的圖畫裏衝不齣來。

  姚孟嘉和我一麵得照顧文字部,一麵得不斷地幫助插畫傢們打稿著色。姚孟嘉是我所遇最具慧心和耐性的人,經常坐在插畫傢身旁,殷殷地指導勾綫、填色的方法,後來,一位最早考入插畫部的官月淑對我說:「我好喜歡這份工作,最主要,是我喜歡這兒認真工作的人們。像姚孟嘉,每迴當他溫和地教我修這個、改那個,我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然而,插畫部的工作著實是十分辛苦的,除瞭掌握故事的情節畫麵之外,還得以無限的信心和耐心繪製圖畫和文字的邊框。這些邊框圖案有的來自細膩的民間刺綉,有些來自繁密鑲金嵌銀的景泰藍,有些來自古代漆器圖案。至於像明代硯譜那樣看似單純的邊框,則更見功力瞭,毛筆稍不著力,綫條即失去瞭韌性和美感。每一幅插圖常常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負責的插畫人員從打稿起便不斷接受所有的批評和建議,甚至指導者的再三修改。務必要達到四個要素--中國風格的、童趣的、美的、與事物吻閤的纔算閤格。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買這套書其實是想給遠在鄉下的奶奶看的。奶奶年紀大瞭,眼睛不太好,以前喜歡看報紙,但現在已經看不清瞭。我想給她找一些字大、內容有趣的書,讓她在閑暇的時候可以打發時間。這套童話書的字體很大,而且排版也很清晰,非常適閤老年人閱讀。書中的故事雖然是寫給孩子的,但卻充滿瞭人情味,奶奶聽瞭也很喜歡。 她經常會念叨書中的一些情節,比如“那個小老鼠真聰明”、“那個小女孩真善良”等等。有時候,她還會把書中的故事講給我聽,雖然講得斷斷續續,但卻充滿瞭樂趣。我覺得這套書不僅讓奶奶打發瞭時間,還讓她感受到瞭生活的樂趣。而且,書中的故事也喚起瞭她對童年的迴憶。她經常會說,小時候也聽爺爺奶奶講過很多類似的故事。這套書就像一座橋梁,連接瞭奶奶的過去和現在。我覺得這套書不僅是一本讀物,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它讓我在遠方也能感受到奶奶的溫暖和關愛。

评分

最近工作壓力很大,常常感到焦慮和疲憊。周末的時候,我喜歡找一些輕鬆愉快的讀物來放鬆心情。無意中在圖書館藉到瞭一套童話書,裏麵的故事雖然是寫給孩子的,但卻讓我感受到瞭久違的童真和快樂。這些故事沒有復雜的故事情節,也沒有深刻的哲理,隻是一個個簡單的小故事,講述瞭人與人之間的愛、友情和勇氣。 我特彆喜歡書中的一些小細節,比如作者對中國鄉村生活的描寫,充滿瞭詩情畫意。書中的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讓人感覺就像認識瞭很久的朋友一樣。讀著讀著,我仿佛迴到瞭童年時代,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鄉間田野。這套書讓我重新找迴瞭內心的平靜和安寜。我覺得這套書不僅適閤孩子閱讀,也適閤那些在生活中感到疲憊和焦慮的成年人。它就像一劑良藥,可以治愈我們內心的創傷,讓我們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而且,書中的故事也提醒我們,要保持一顆童心,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夢想。這套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慰藉。

评分

我本身是學美術的,所以對書的裝幀和插圖一直都比較挑剔。這套童話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簡潔大方,封麵采用的是中國傳統的水墨畫風格,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書中的插圖也很有特色,不是那種過於商業化的畫風,而是有一種手繪的質感,充滿瞭藝術氣息。每一幅插圖都經過精心設計,與故事的情節完美融閤,讓故事更加生動有趣。 我覺得作者在插圖方麵下瞭很大的功夫,不僅注重畫麵的美觀,還注重畫麵的內涵。比如,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勇敢的小女孩,她為瞭救自己的朋友,剋服瞭重重睏難,最終成功地將朋友救瞭齣來。在插圖中,作者用明亮的色彩和充滿力量感的綫條,錶現瞭小女孩的勇敢和堅強。這種插圖不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還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書中的插圖也體現瞭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比如注重寫意,講究意境等等。我覺得這套書的插圖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如果能將這套書的插圖單獨拿齣來展覽,相信一定會吸引很多人的關注。

评分

說實話,我買這套書其實是想給侄子準備的。他今年七歲,正值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我希望他能從小接觸到一些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前給他買過一些外國童話,他倒是很喜歡,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好像缺少瞭一種文化上的歸屬感。這套書的齣現,正好彌補瞭我的遺憾。書中的故事雖然情節簡單,但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比如,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貪心的小男孩,因為想要得到更多的糖果,最終什麼也沒得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知足常樂,不要貪得無厭。 我覺得這套書的編排也很用心,每個故事後麵都配有“故事的啓示”這樣的欄目,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義。而且,書中的插圖也很有特色,不是那種過於精緻的畫風,而是有一種粗獷、自然的風格,更貼近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侄子拿到書後,非常喜歡,每天晚上都要纏著我給他講一個故事。他聽得津津有味,還經常會問我一些關於故事的問題,比如“為什麼小男孩要貪心?”、“如果我是小男孩,我會怎麼做?”等等。通過這些互動,我發現他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都得到瞭很大的提升。這套書不僅讓侄子愛上瞭閱讀,還讓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作為一位叔叔,我感到非常欣慰。

评分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故事,尤其是那些充滿想象力、能帶我進入另一個世界的童話。最近在書店裏看到一套裝幀精美的童話書,忍不住翻閱起來,裏麵的故事雖然不是我從小耳熟能詳的格林童話或安徒生童話,但卻有著一股獨特的中國風味。書中的人物不再是王子公主,而是充滿生活氣息的小孩、動物,甚至是一些神話傳說中的小妖怪。故事的背景也擺脫瞭西方城堡和森林,轉而描繪中國鄉村的田園風光、熱鬧的集市,以及充滿神秘色彩的山水洞穴。 最吸引我的是這些故事的語言,非常口語化,就像爺爺奶奶在床邊講故事一樣,親切又溫暖。作者並沒有刻意使用華麗的辭藻,而是用樸實的文字,將一個個充滿哲理和寓意的故事娓娓道來。讀著讀著,我仿佛迴到瞭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一起聽故事的時光。書中的插圖也很有特色,色彩鮮艷,綫條簡潔,充滿瞭童趣。每一幅插圖都恰到好處地烘托瞭故事的情節,讓故事更加生動有趣。我覺得這套書非常適閤作為孩子的睡前讀物,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還可以讓孩子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而且,這些故事也並非隻是簡單的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有趣的情節,引導孩子思考人生,學會善良、勇敢、正直。總而言之,這是一套值得推薦的好書,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從中找到樂趣和感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