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冊別樣散文,卻是一本關於吃的書,
又不是純粹的吃書,它是屬於詩人「一個人的吃」。
無國宴豪華大餐,皆民間平常食事。寫的不是食單,是記憶裡親情,文化殘存餘脈。有世相細節,味蕾記憶,有親情人事,童言食語。形式上圖文並茂,藕斷絲連,呼應相補,內容上斷章取義,摭拾採擷,趣味盎然。作者在「煮字烹詞,搶詞奪理」。既是鄉村食單、俎上文字,又是時代痕跡、晚風殘月。字裡瀰漫文字的味道,行間穿行著口味鄉味,更有心味。作者在「與食俱進」,相當於一堆漫不經心的「文字的零食兒。」
讀這樣的小食單是在「搬食」--搬文字的零食兒。
本書作品曾在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開設文圖專欄。
作者簡介
馮傑,一九六四年生於中國烹飪之鄉河南長垣。
少年始涉世謀生,從事過多種職業。
獲過《聯合報》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
著有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台灣九歌出版社)、《泥花散帖》(台灣印刻出版社)。
七歲時會炸油饃,十七歲時會做撈麵,三十七歲時記錄食單,現在畫畫。
【序】 癖 ∕管管
A 鏊
B 白芝麻 箅子和箅梁的關係 菠菜遮醜 搬零嘴兒
C 吃雜菜 吃桌 炊具初考
D 冬瓜房子 豆莢三種 打涼粉 豆腐渣工程 打包
E 鵝不食拾遺
F 方甘蔗 仿試傅山吃的麵食
G 菇的分類 瓜忌 改變自己身份的蒜茄子 疙瘩湯 狗屎拌磚頭
H 黃葉根涅磐 黑糖 喝湯 糊塗 紅薯的處理方法 化腐朽為神奇 蛤蟆墨 紅豆腐
J 雞撐 角兒 薑兩種 講土語的酒 金針可度 雞脯食餅
荊芥魚藿香魚薄荷魚香椿魚等等魚都不是魚 荊芥飥兒
K 口有餘香的香 扣 磕子迷路
L 烙餅裹大蔥 烙餅志 綠豆丸子 涼拌柳絮 蘿蔔(月定) 鯉吃一尺
M 毛豆之延伸 芒果皮 抿豌豆 木槿的矛盾 母親種菜收支表 饅頭速寫 悶蔓菁
N 年食碎事 黏糕民謠
O 藕的叫法
P 瓢 胞衣懸掛 片兒湯 琵琶怎麼能吃呢 爬杈猴 拍黃瓜
Q 蕎麥定律 芹菜飛翔 氣死貓
R 熱豆腐
S 蔬菜的脾氣 柿子蒂小細節 誰把那盞碗打碎了 實心眼的□杖 霜打饃水烹雞蛋 沙土炒花生仁兒 燒豬頭
T 套腸 鐵匠飯 熥紅薯
W 窩窩 我姥姥在鄉村淋醋 無鹽以對
X 鹹菜譜 小磨油 西紅柿撈面和稱謂 西瓜醬豆 象徵和花糕
Y 芫荽,臭蟲的嫌疑 油罐的幽默 噎死狗 油條系列 用鍾馗可以入藥 有花可吃 榆葉麵條 飲簸箕柳茶 一把炒麵 憶苦飯
Z 豬尾巴 炸焦葉 笊籬的註釋 糟.動詞 掌握蒸菜四種方法 走在路上的茄梨
【跋】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尚饗 ∕馮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