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林行止政經短評文章結集。內容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經濟、社會議題,反映過去一年政經大環境的變化。
本書題材廣泛,均貼近時事。作者對不同議題均有真知灼見,分析深入,具說服力。問題嚴肅,而剖析過程充滿趣味
作者簡介
林山木
筆名林行止。潮州澄海人,在汕頭及劍橋(英國)接受教育。曾在《明報晚報》和《明報》任職。一九七三年創辦《信報財經新聞》,一九七七年創辦《信報財經月刊》,長期主持兩份報刊筆政;二零零五年退休,仍撰寫每日專欄。已結集發行的經濟及政治評論集一百一十餘冊(颱北遠景社齣版﹚。
2010年,對我來說,是一個充滿社交媒體萌芽的時期。那時候Facebook剛開始在颱灣流行起來,很多人都陸續辦瞭帳號,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上麵分享生活點滴,看看朋友最近在做什麼。還有無名小站,雖然有點走下坡瞭,但還是有很多年輕人會在上麵寫網誌,分享心情、生活照,或是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我還記得那時候很多人會設計自己的網誌版型,用各種閃亮亮的GIF圖和背景音樂,現在想起來覺得有點好笑,但又覺得那時候的創意和熱情很可愛。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觸及到這些網路社交的細節,像是我們怎麼跟朋友互動,或是怎麼在網路上認識新朋友。我希望作者能描寫齣那份剛接觸網路世界的新鮮感和青澀感。
评分聽到「當年2010」,我腦海裡立刻浮現齣那時候的服裝潮流。我記得那時候寬褲、喇叭褲還有厚底鞋都非常流行,街上的女生們都穿著鮮豔的衣服,然後留著各種不同的髮型。那時候的雜誌也是我關注時尚的窗口,我會把喜歡的穿搭剪下來,貼在本子上,然後幻想自己穿上它們的樣子。還有運動品牌,像NIKE、Adidas,那時候的球鞋更是潮男潮女的必備單品,為瞭搶購限量款,很多人都會排隊排到天亮。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描寫一些當時的時尚元素,或是人們對穿搭的態度。我希望能透過文字,重溫那份對流行文化的熱情與追逐,找迴當時那種勇於嘗試、大膽展現自我的青春活力。
评分2010年的颱灣,在我的記憶裡,總有一種特別的氛圍,那時候的物價還不算太高,生活節奏也還不算太快。我記得那時候跟朋友一起去逛夜市,一份雞排可能還不到50塊,然後可以開開心心地買一大堆東西。還有逛唱片行,一頭栽進去就是一下午,仔細地挑選想買的CD,迴傢之後還要仔細地聽裡麵的歌詞。那時候的人們好像更懂得享受當下,更懂得跟朋友聚會的快樂。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描寫一些關於當時社會氛圍的觀察,像是人們的生活態度,或是對未來的期盼。我希望作者能用細膩的筆觸,捕捉到那種屬於2010年的溫暖和樸實,讓我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感受到那份久違的安穩與自在。
评分說到2010年,我最先想到的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件,而是我們那時候追劇的瘋狂。我記得那時候「敗犬女王」播完沒多久,「下一站,幸福」就緊接著上檔,每天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看完還要在PTT上跟網友一起討論劇情,分析男女主角到底什麼時候纔會在一起。那種全心全意投入的感覺,現在迴想起來,真的有點不可思議。還有「犀利人妻」,那時候大傢都在討論小三,搞得好像身邊的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類似的劇情一樣。我特別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描寫一些經典的颱劇橋段,或是當時大傢追劇的生態,像是為瞭看劇不惜熬夜、或是討論到廢寢忘食。我希望作者能捕捉到那種大傢共同經歷的文化現象,讓我在閱讀的時候,彷彿迴到瞭那個一起追劇、一起熱血的年代。
评分2010年,對於剛進入社會的我來說,是一個充滿挑戰和學習的階段。那時候還在摸索著自己的職涯方嚮,每天都戰戰兢兢,生怕做錯什麼。我記得第一次拿到薪水的時候,那種喜悅和成就感至今難忘,雖然金額不多,但代錶著我的獨立和成長。那時候的職場,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似乎更為真誠,前輩們也願意花時間指導後輩,那種互助互愛的氛圍,現在好像比較少瞭。我希望這本書能描寫齣那時候的職場生態,或是剛入社會的年輕人的心境。我期待在文字中找到一些共鳴,迴憶起那段青澀卻充滿希望的職場初體驗,以及在那段時光裡,我所學到的寶貴經驗。
评分這本《當年2010》光聽名字就讓我想起瞭太多 DTS 的環繞音效,當年還在用 DVD 播放機,然後電影裡麵的特效聲音會從四麵八方傳來,那種震撼感至今難忘。那時候大傢還在討論「變形金剛」有沒有更厲害的續集,然後「阿凡達」的3D效果更是讓電影院擠滿瞭人潮,排隊買票到天荒地老。還有「聽說」這部電影,當年也是紅遍大街小巷,很多人為瞭看周渝民和陳意涵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除瞭電影,那時候的音樂也是百花齊放,我記得我最喜歡的專輯是「五月天」的《第二人生》,每一首歌都帶著對未來的思考,有點沉重,但又充滿希望。現在聽起來,好像每一個音符都承載著當時的青春和夢想。我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觸及到這些電影和音樂的片段,但我真心希望它能喚醒我對那個時代的共鳴,讓我在文字中再次感受到那份純粹的感動。
评分2010年,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憧憬的年代。那時候的颱灣,雖然麵臨著各種挑戰,但人們似乎都懷抱著對未來的熱情。我記得那時候大傢對於「夢想」這件事,都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不管遇到什麼睏難,都會努力去實現。我那時候也常常跟朋友討論著自己的未來規劃,我們互相鼓勵,一起朝著目標前進。我希望這本書能觸及到人們當時對「夢想」的態度,或是當時社會上的一些勵誌故事。我期待在文字中找迴那份勇往直前的熱情,再次相信,隻要努力,夢想終將會實現。
评分當年2010,我的世界裡充滿瞭各種新奇的電子產品。那時候智慧型手機剛開始普及,我還記得第一支觸控手機帶來的新鮮感,手指滑來滑去,各種App讓人眼花繚亂。不像現在,好像手機已經成瞭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沒有它就覺得少瞭什麼。那時候的數位相機也是大傢齣遊的必備品,拍瞭照片還要拿去相館洗齣來,然後一本一本的相簿就堆滿瞭書櫃。還有小筆電,輕巧方便,很多人都拿來上網、寫報告,整個宿捨裡都是鍵盤敲擊的聲音。我希望這本書能描寫齣那時候我們對這些科技產品的驚嘆和喜愛,還有這些科技產品如何悄悄地改變瞭我們的生活方式。我期待在文字中感受到那份對新事物的熱切探索和學習。
评分說起2010年,我腦海中浮現的,是那時候的旅遊記憶。我記得那時候的颱灣,還沒有那麼多的觀光客,很多地方都保有著一種純樸的風貌。我那時候最喜歡的旅遊方式,就是跟三五好友一起開車齣遊,沿著海岸線,隨意找個小鎮停留,品嚐當地的特色小吃。我還記得有一次去瞭花東,那裡的藍天白雲,還有悠閒的步調,讓我整個人都放鬆瞭下來。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描寫一些關於當時颱灣的旅遊景點,或是人們的旅遊習慣。我希望作者能用文字帶我重遊舊地,再次感受到那份屬於2010年的旅行的純粹與美好。
评分光是看到「當年2010」,腦海裡就自動播放起那年的BGM,腦袋裡閃過好多當時的流行語、偶像劇、還有那時候的自己。我記得那年我還在念大學,每天的煩惱就是期中期末考,還有跟朋友約在哪裡晃。走在街上,五月天、周傑倫的歌一定會在耳邊迴盪,手機裡還塞滿瞭當時很紅的MP3。現在迴想起來,好像很多事情都模糊瞭,但又好像細節都還刻在心裡,像是昨天纔發生一樣。我很好奇這本書會怎麼去描繪那個年代,是會著重在社會變遷,還是更多的是我們這些小人物的生活點滴?我特別期待作者能帶我們重溫那份單純的快樂,或者是那時候麵對的一些迷惘。畢竟,2010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青春迴憶的標誌,有太多故事可以挖掘瞭。不知道書裡會不會齣現那時候的網路用語,像「宅」、「哈韓」、「爆肝」這些,還是會以更文藝的方式去呈現?我希望它能觸動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讓我重新感受到那份屬於2010年的獨特氛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