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正在修讀,或已修讀過,經濟學?但您是否知道:您所學的經濟理論很多是錯的?而且有時錯得很離譜!
當下,歐美日諸國的經濟問題愈來愈嚴重,但經濟學傢卻好像江郎纔盡,無法提供有效的方法。用錯誤的理論,當然無法解決問題,甚或會把問題惡化。本係列叢書之作者將指齣一大堆經濟理論的錯處。作者不一定有解決之道,但望能引起大傢對問題的興趣,從而共同尋找答案。叢書總編輯 蔡剋
導讀 1
效用與消費者理論
1 效用能解學經濟問題嗎? 6
2 經濟學傢的所謂幾何學 20
3 薩繆森的世代重疊模型之失誤 38
4 消費者剩餘的錯誤估計方嚮 48
5 講不清楚的使用者付費理論 60
6 害人匪淺的風險理論 88
廠商理論
7 經濟學傢的生産理論 98
8 經濟學傢的所謂統計學-固定規模生産的再檢視 106
9 如何製造一條完美的加總生産函數? 120
10 名目利率是不是利率? 128
11 經濟學傢們的所謂利率理論 136
12 經濟學傢如何纍積資本 146
市場結構
13 經濟學傢的所謂市場供需 158
14 不如去滅白蟻的獨佔廠商理論 166
15 壟斷、閤作與競爭 182
16 去沙灘賣冰淇淋 192
後記 206
索引 214
這本書的名字,《經濟學 生病瞭:捲一 個體經濟學》,讓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作者可能會在探討個體經濟學在現實中遇到的睏境和挑戰。我預設的內容大概是,它會從個體消費者的角度齣發,分析在當今社會,個體的經濟決策是如何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的。比如,我們如何在高物價時代做齣理性的消費選擇?在充斥著各種消費主義陷阱的廣告和營銷環境下,個體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或者,當個體麵對巨額的醫療費用、教育支齣或者房貸壓力時,有哪些經濟學原理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麵是,作者會列舉一些具體的案例,可能是颱灣本地的,也可能是國際上的,來闡釋這些個體經濟學中的“病竈”。比如,分析年輕人普遍存在的“月光族”現象,或者探討為什麼很多人在投資理財上總是“追漲殺跌”。我還期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提升個體經濟韌性的方法,讓普通人在經濟波動中能夠站穩腳跟,而不是輕易被市場浪潮所淹沒。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尤其是“個體經濟學”這幾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作者可能在探討一些與我們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學原理,但卻用一種比較“另類”的方式來呈現。我之前學過一些基礎的經濟學,知道一些供求、成本、機會成本之類的概念,但總覺得那些理論離我的生活有點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將這些抽象的理論,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或者案例,直接聯係到我們日常的消費、儲蓄、投資乃至工作選擇上。我腦海中設想的,是作者可能會通過一些“腦筋急轉彎”式的問題,或者一些反常識的經濟學實驗,來揭示個體決策中隱藏的非理性因素。比如說,它可能會講一個關於“羊群效應”的故事,來解釋為什麼大傢都會不約而同地去搶購某一樣商品。我也期待它能探討一些在現代社會,個體經濟行為所麵臨的新的挑戰,比如大數據如何影響我們的消費習慣,或者人工智能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機會。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我們在經濟世界中的定位,從而做齣更明智的個人經濟決策。
评分我購買這本書,完全是齣於對“經濟學”這個詞的某種浪漫主義情結。在我看來,經濟學應該是關於人類社會運行的宏大敘事,是關於資源分配、財富創造和價值實現的智慧結晶。因此,當看到“生病瞭”這個詞時,我腦海裏構思的並不是具體的經濟理論的缺陷,而是可能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哲學反思。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探討經濟學這門學科本身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發生瞭異化,它是否過度追求量化和效率,而忽略瞭人類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和價值追求?作者會不會在反思,經濟學的理論框架,是否已經無法解釋或解決當代社會所麵臨的許多非理性、非物質化的衝突?我期待它能夠拋齣一些關於“經濟學的終極意義”的命題,或許是關於如何讓經濟學迴歸到服務於人的福祉,而不是僅僅服務於增長的 G D P 。我甚至設想,作者可能會將經濟學與倫理學、心理學甚至社會學進行跨界融閤,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個體經濟行為背後的深層動因,並對經濟學的發展方嚮提齣前瞻性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什麼是真正的經濟繁榮”這一根本問題的深度探究。
评分我平常對經濟學本來就不是特彆有研究,買這本書純粹是因為書名很有吸引力,感覺它在討論一些比較嚴肅的問題,但是用瞭一種比較“接地氣”的說法。我本來以為它會講一些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經濟現象,比如為什麼我的薪水好像永遠都追不上物價,或者是什麼時候買房最劃算之類的。我期待它能用一些很淺顯易懂的例子,來解釋一些復雜的經濟學概念,就像很多科普讀物那樣,用生活中的小故事來串聯起理論。比方說,如果它能用解釋颱灣小吃攤的定價策略來引入供需理論,或者用大傢在超市搶購打摺商品的情景來講解行為經濟學,我肯定會覺得特彆有共鳴。我還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理財建議,不是那種高深莫測的投資技巧,而是普通人都能做到的,比如如何存錢、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開銷,甚至是怎麼對抗通貨膨脹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畢竟,經濟學聽起來很宏大,但最終還是要落實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上。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不是那種刻闆的教科書樣式,而是有點像是現代藝術畫作,那種暗沉的色調配上一些像是被破壞的綫條,初看之下還以為是什麼哲思類的散文集。我一開始還以為它會講一些經濟學界一些不太為人知的八卦,或者是一些很有趣的經濟學發展史上的“黑曆史”。想象中,裏麵可能會有像亞當·斯密被誤解的那些故事,或是凱恩斯和哈耶剋之間那些精彩絕倫的辯論,用一種很戲劇化的方式來呈現。畢竟“生病瞭”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種病態、一種危機,所以我以為它會從一個比較批判的角度,去審視經濟學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環節可能齣現瞭偏差,有哪些理論可能脫離瞭現實,或者是有哪些經濟學傢的“天纔之舉”其實是埋下瞭隱患。我期待看到一些能夠顛覆我以往對某些經濟學大傢固有印象的論述,或者是一些關於經濟學思想演變過程中,那些不為人知的“陰謀論”式的解讀。畢竟,有時候曆史的真相往往比小說還要精彩,如果這本書能挖掘齣一些經濟學界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那絕對會讓人讀得津津有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