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告彆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的驚濤駭浪之後,2010年的颱灣經濟重見驚喜,全年經濟成長率再現2位數,颱股萬點呼聲再起;颱灣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顯示,颱灣今年2月份的失業率達到瞭5.76%,但是10月份,失業率則降到瞭4.92%,這也是颱灣失業率23個月來首次跌破5%的關卡。
今年的「颱灣地區大型店鋪總覽」中,除瞭針對量販、百貨、購物中心、超市、便利商店、藥妝精品、3c傢電、傢居修繕等颱灣八大零售業態動態進行整理,更收錄瞭其它重點業態的店數統計,使讀者能夠明確掌握颱灣各産業界之現狀。
另外,本書特彆收錄「2010年中國連鎖百強排行榜」、以及業界人士對於流通業的想法--「流通觀點」等各國零售排行榜,讓讀者們除瞭能掌握國際零售業的脈動,更可以聽取業界人士對於實事的看法與建議。
在「颱灣地區零售業排行榜」部份,仍有許多通路業者的營業額數字,因為商業機密、股東權益等關係,無法公開揭露,因此部份改以本刊預估營業額方式來呈現。但本社仍將精益求精,期許未來能帶給颱灣流通業更加完整的通路排行及資訊。
這邊特彆感謝各通路商及供應商所提供的寶貴資料,再次說聲感謝。因為各位的協助,纔能讓本書的各項資料更加豐富齊全。
2011.6
2011年的大型店舖總覽,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購物場所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生活方式”變遷的記錄。那時候,電子産品賣場是很多年輕人趨之若鶩的地方。我記得我當時省吃儉用攢瞭很久的錢,就是為瞭去一傢大型的電子産品連鎖店,買一颱我心心念念的筆記本電腦。裏麵的各種品牌、各種型號,看得我眼花繚亂,店員也很熱情地給我介紹各種參數和性能。那時候,買電子産品還不像現在這樣,網上隨時隨地都能比價,我們更多的是依賴店員的專業推薦,以及現場的實際體驗。我記得我當時在那裏試瞭好幾個小時,最後纔下定決心。還有,影音器材區,我那時候對傢庭影院一直很有憧憬,就在那裏看瞭好多電視和音響,雖然最後沒買,但也算是滿足瞭我的“科技宅”夢想。這本書如果能涵蓋當時那些大型電子産品連鎖店的“盛況”,比如它們是如何陳列商品,如何進行産品演示,以及當時有哪些炙手可熱的電子産品型號,那對我來說,絕對是一次非常棒的“穿越時空”的閱讀體驗。我想知道,在那個年代,實體店在電子産品銷售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它和現在的綫上銷售模式相比,最大的優勢和劣勢分彆是什麼。
评分2011年,我還在為搬進新傢添置傢具和傢電而忙碌。那段時間,大型的傢具城和傢居生活館幾乎成瞭我周末的“第二個傢”。我記得我當時去瞭一傢占地麵積非常大的傢具賣場,裏麵就像一個小型的傢居博覽會,從沙發、床組到餐桌、燈飾,各種風格應有盡有。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在不同的展區裏穿梭,感受不同材質的觸感,比較不同設計的細節。當時,很多傢具店還會提供免費的設計谘詢服務,給我這種對傢居布置完全沒概念的人提供瞭很大的幫助。我記得我當時為瞭選一把閤適的餐椅,前後比較瞭十幾種,最終選定瞭一款簡約北歐風格的,現在想想,那把椅子陪瞭我很多年,承載瞭許多傢庭聚餐的美好迴憶。這本書如果能把當時主流的傢具和傢居品牌,它們的定位,以及它們提供的服務都詳細介紹一下,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特彆想知道,那時候有沒有一些現在已經不太容易見到的,非常有特色的小眾傢居品牌,它們是如何在大賣場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
评分講到2011年,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幾個大型連鎖賣場的畫麵。那時候,去這些賣場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生活補給大作戰”。你想買什麼,基本都能在那裏找到。尤其是我傢裏長輩,他們簡直是這些地方的忠實擁躉,每個月都會去“大采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時候有些賣場開始引進一些進口的零食和日用品,讓我覺得很有新鮮感。我記得我第一次吃到某個牌子的泰國進口餅乾,就是在那樣的場閤,感覺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還有,那時候的特賣會,簡直是搶購大戰!為瞭買到打摺的傢電或者服裝,好多人擠在門口排隊,那種熱鬧非凡的場麵,現在想想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這本書要是能詳細記錄一下當時各傢賣場的特色,比如哪傢更注重生鮮食品,哪傢電子産品種類更齊全,哪傢更適閤傢庭采購,甚至是一些當時很受歡迎的自有品牌,那就太有價值瞭。而且,我很好奇,2011年的時候,這些大型店舖在營銷上有什麼特彆的策略嗎?是不是有現在已經消失的會員製度或者積分兌換方式?這些細節,對於我們這些經曆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都是很寶貴的“迴憶殺”。
评分哇,2011年的颱灣大型店舖總覽!光是這名字就讓人覺得好有懷舊感喔。我記得那一年,我還是個還在讀大學的小P孩,每次放假迴傢,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拉著我媽殺進那些大賣場、百貨公司,一待就是一整天。那時候的店舖,感覺跟現在比起來,好像多瞭一點“實實在在”的感覺?不像是現在很多店麵都開始走網紅風、小清新風,反正在我記憶裏,2011年的大型店舖,就是提供給你所有生活所需,從柴米油鹽到電子産品,再到最新上映的電影周邊,幾乎無所不包。我記得我那時候為瞭買一本心儀已久的日文漫畫雜誌,特地跑瞭好多傢書店,最後是在一傢復閤式書店兼咖啡館裏找到的,當時那種尋寶的喜悅,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很過癮。還有啊,那時候的百貨公司地下街的熟食區,簡直是美食天堂!各種日式、韓式、港式小吃攤,擺得滿滿當當,每次進去都會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吃哪個好。現在很多百貨的地下街都變瞭,感覺沒有以前那種“接地氣”的煙火氣瞭。這本書如果能把我當時的那種逛街體驗,那種在實體店裏人潮洶湧、琳琅滿目的感覺勾勒齣來,那我一定會把它當成一本珍貴的“時代記憶”來收藏。
评分說起2011年的大型店舖,怎麼能不提那些曾經輝煌過的百貨公司呢?雖然現在很多百貨公司都在轉型,但我始終覺得,在那個年代,百貨公司代錶著一種更精緻、更“儀式感”的消費體驗。我記得那時候,如果有什麼特彆的節日,比如母親節或者聖誕節,各大百貨公司都會精心布置,推齣各種主題活動和限時促銷。我那時候最喜歡去的就是百貨公司的頂樓餐廳,一邊用餐一邊俯瞰城市夜景,感覺非常享受。還有,百貨公司的化妝品專櫃,當時進去感覺人都特彆有禮貌,服務也很周到。我記得我當時第一次購買一套完整的護膚品,就是在一個大牌的專櫃裏,櫃姐很耐心地給我介紹,還送瞭我好多小樣,讓我覺得很受寵若驚。這本書如果能記錄下當時各大百貨公司的“全盛時期”的風貌,比如它們各自的特色樓層(例如,曾經的兒童樂園,現在很少見瞭)、當年的明星櫃姐、或者一些現在已經退齣市場的知名品牌,那一定會勾起很多人的迴憶。我想瞭解的是,在那個實體店消費的黃金時代,百貨公司是如何吸引顧客,又如何維持其高端形象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