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生醫所所長
吳成文院士
榮獲2011總統科學奬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吳成文與他的生醫團隊,二十載揮汗如雨的曆程,創造一頁學術曆史、陶塑一種學術文化、帶動一片學術更新。這一群敬守崗位,為學術理想攜手並進的研究人員與行政團隊,是颱灣生命科學得以煥然一新的真正英雄。沒有他們,便沒有颱灣今日的生醫科學景觀。
人生的際遇其實不是自己得以逆料的,當年不意迴颱,為瞭颱灣的科學建製,擔起行政重擔,一腳踏入毫不熟悉的公部門體製運作中,感念的是,一路有團隊相伴,他們對颱灣生命科學的係念,以歲月、以智慧、以實際的行動來開疆拓土。流光雖無紋,但是昔日創造瞭今日,沒有他們,沒有颱灣今日的科學景觀。
這是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書寫這群人投注鄉土的愛、記述曾經的足跡、記載默默奉獻的真正英雄,他們的每一吋足跡均牽引齣颱灣今日生醫科學的繁盛。
衷心祝福颱灣生醫研究永續發展,攀登頂峰。──吳成文
作者簡介
吳成文
生於1938年6月19日,1964年畢業於颱灣大學醫學院,1969年取得美國凱斯西方儲備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生化博士,1969年~1971年分彆於康乃爾大學、耶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1972年~1980年於紐約市愛因斯坦醫學院擔任助教授、副教授、正教授,1980年~1990年擔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校區醫學院講座教授。1988年~1995年擔任中研院生醫所特聘醫學研究講座、特聘研究員,1996年~2008年擔任國傢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於2009年受邀擔任國立陽明大學特聘講座教授迄今,於此同時,亦受聘擔任颱灣大學醫學院、清華大學、成功大學、颱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輔仁大學、中興大學等校之榮譽講座教授等職。
1988年為中央研究院第一位國外院士,在艱睏的環境下返颱定居,擔任中研院生醫所籌備處主任,並榮任第一任所長;在此同時,他協助政府於萬難中籌備國傢衛生研究院,1996年國衛院成功設立,擔任創院院長。此二學術機構現均為國內外極重要的醫藥衛生研究單位。
計有230餘篇學術論文發錶於國際著名科學期刊,齣版專書計六冊,並獲得30餘國際重要學術奬項。2011年榮獲總統科學奬,為我國科學界最高學術榮譽。
劉傳文(筆名)
資深媒體人,曾於報紙、雜誌擔任記者、總編輯、副社長,暨知名外商公關公司資深顧問等職,長於媒體公關行銷,喜文字,因而書寫不輟。右手寫創作,左手寫人物傳記,並以不同筆名撰述,舉凡小說、新詩、評述文字、報導,無不涉獵,齣版書籍多達十多冊,甚而擴及科學傢傳記。擅以優美暨精鍊文字,傳述重要科學觀念於一般閱讀大眾。因曾於國傢衛生研究院公共事務組任職,齣版兩本國際知名科學傢生命史實《生醫開拓手──吳成文》、《抗癌女神農──陳映雪》,於生物醫學科學界佳評不斷。本書為繼《生醫開拓手──吳成文》後,接續力作,以中研院生醫所暨國衛院為背景,書寫我國前二十年生命科學基礎建製之重要曆程。
“飛躍二十年”和“開創颱灣生醫研究新紀元”,這兩個短語組閤在一起,給我一種充滿希望和未來感的預感。我腦海裏浮現齣的是一個動態的畫麵:在過去的二十年裏,颱灣的生醫研究領域仿佛經曆瞭一場華麗的蛻變,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起點,一躍成為引領潮流的“新紀元”。我很好奇,這本書將如何描繪這場“飛躍”的細節?是那些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比如在基因編輯、乾細胞療法、或者個性化醫療方麵的進展?還是在國傢政策支持、科研資金投入、以及國際閤作方麵所取得的顯著成就? 我特彆期待能讀到一些關於“新紀元”的生動案例,例如,某項新的診斷技術如何幫助早期發現癌癥,或者某種新的藥物如何顯著提高瞭某種疾病的治愈率。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颱灣科研人員的創新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他們是如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一步步奠定自己的地位。 這本書名給我一種“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敘事感,讓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勵誌故事和科學探索充滿期待。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實在太吸引人瞭!“飛躍二十年”聽起來就充滿瞭活力和進步,“開創颱灣生醫研究新紀元”更是讓人對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科學發展,尤其是能改善人類健康的生物醫學領域非常感興趣,所以看到這樣的書名,立刻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腦海裏想象著,這本書裏會不會講述颱灣在過去二十年裏,在基因工程、新藥研發、疾病診斷治療等方麵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會不會有很多令人振奮的科學傢故事,他們如何剋服睏難,最終實現創新?我特彆期待能看到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某個重疾的治療方案是如何被研發齣來的,或者某項生物技術是如何改變瞭人們的生活。我也很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生醫研究的“新紀元”,是技術上的飛躍,還是在科研體製、人纔培養上的革新?總而言之,我預感這本書不僅會是科學知識的寶庫,更會是一部激勵人心的奮鬥史,讓我對颱灣的科研實力颳目相看。
评分“飛躍二十年”,這是一個充滿能量的數字,它意味著時間沉澱後的爆發,也預示著巨大的進步。而“開創颱灣生醫研究新紀元”,則更加宏大,它指嚮瞭一個全新的時代。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以怎樣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新紀元”?是側重於技術本身的突破,還是更關注其對社會和人類健康産生的深遠影響? 我想象中,這本書可能會像一部紀錄片,用生動的筆觸,記錄下颱灣生醫研究近二十年來每一個重要的瞬間。也許會深入介紹一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研究項目,比如那些解決瞭世界難題的創新療法,或者是那些為人類健康帶來希望的基因技術。 我也很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描繪“新紀元”的特徵?是更加注重跨學科的融閤,還是更加強調國際閤作的重要性? 我相信,一個“新紀元”的開啓,必然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付齣,而這本書,或許能夠讓我們看到,颱灣的生醫研究者們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用智慧和汗水,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评分拿到這本書,我第一個想法是,它會是一部關於“時間”與“突破”的史詩。二十年,對於科學研究來說,足以孕育齣顛覆性的改變。而“飛躍”這個詞,更是暗示瞭這本書的內容絕非平鋪直敘,而是充滿瞭令人驚嘆的跨越和進步。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定義“新紀元”的?是那些標誌性的科研成果?是引進的先進技術?還是那些在國際舞颱上嶄露頭角的颱灣科研團隊? 我想象中,這本書會以一種宏大的視角,串聯起過去二十年颱灣生醫研究的關鍵節點,像是追溯一條河流的源頭,看到它如何蜿蜒麯摺,最終匯聚成壯闊的洪流。我會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一些重要的科研項目,例如癌癥治療的新方法、罕見病的藥物研發、還是再生醫學的最新進展? 我也希望書中能展現科學傢們的探索精神,他們麵對未知時的勇氣,以及他們如何將實驗室裏的理論付諸實踐,最終惠及大眾。 這本書名給我一種“大器晚成”或“厚積薄發”的感覺,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瞭解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以及那些改變我們未來健康的智慧結晶。
评分“飛躍二十年”,光是這四個字就充滿瞭畫麵感,仿佛能看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在不斷嚮上攀升。而“開創颱灣生醫研究新紀元”,則更像是在一個重要的曆史節點上,點亮瞭一盞明燈。我非常好奇,這本書將如何具體地展現這個“飛躍”的過程?是技術上的革新?還是人纔培養上的突破?亦或是産學研閤作模式的創新? 我猜想,書中可能會穿插一些曆史的脈絡,介紹颱灣生醫研究在不同時期的發展階段,然後聚焦於近二十年來的關鍵轉摺點。我特彆期待能夠讀到一些關於“新紀元”的具象化描述,例如,颱灣在哪些具體的生醫領域已經走在瞭世界前沿?有哪些顛覆性的技術正在改變著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此外,我也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處理“人”的故事。是聚焦於那些領軍人物的貢獻,還是展現龐大科研團隊的協作精神? 我相信,任何一項重大的科研突破,都離不開無數科研人員的辛勤付齣,而這本書,或許能讓我們窺見他們背後的汗水與智慧,以及他們為颱灣生醫事業發展所付齣的努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