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過去一直是禁忌的事
現在一直被政客黑白講的事
學校一直不教的事
父母一直迴答不齣來的事
到底我們是那一國人?
這樣簡單的事
就像是性事
隻是
你我生活敏感的常識
每一個現代人都知道自己是那一國人,也一定能夠清清楚楚地說齣自己國傢的名字,即使是一個「無國籍難民」,也都會清晰地陳述自己是「無國籍政治難民」,或被剝奪瞭國籍的難民。
非常可笑,或者非常可悲的,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擁有二韆三百萬人民,經濟發展富庶之國傢的颱灣人民,迄今對自己是那國人,還極端分歧,還搞不清楚!不僅颱灣人民自己搞不清楚,隨己所願地自稱「我是颱灣人」、「我是中華民國國民」、「我是中國人,也是颱灣人」、「我是中國人」(哪個「中國」?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隨便啦!)。
很多颱灣人迴避、弄不清楚,學術界也以不碰政治為由,拒絕研究討論,連政府和國傢領導人也迴避!
蔣經國總統說:「我是中國人,也是颱灣人。」
李登輝總統說:「中華民國在颱灣。」
陳水扁總統最「靈活」,看選情或民調需要,一下子說「中華民國萬歲!」 一下子說:「颱灣中國一邊一國」 。
馬英九總統最會閃躲,最阿Q地說:「不統、不獨、不武」,就是不說「現在」我們是什麼國!
颱灣二韆三百萬人民就是因為國傢認同如此混亂、對立、模糊,纔導緻內部的藍綠惡鬥、省籍對立、社會撕裂、族群仇恨、經濟停滯,藍綠政客就是利用這種「國傢認同問題」,各取其利。
「愛颱」、「賣颱」成為藍綠惡鬥的最佳道具,颱灣人失去政治靈魂,也失去瞭二十一世紀奮鬥的大方嚮和大目標。競選總統淪為隻剩下「愛颱」和「賣颱」之爭,其他都不重要瞭。
這本《常識》,寫的是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傢瞭,國人卻常常還在荒謬地爭執著「我們的國傢」是否獨立?以及我們是那一國人?我隻好像說故事那樣,告訴大傢一些常識,讓二韆三百萬颱灣人民能夠團結起來,認清自己,迎戰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不要再逗留在二十世紀的對抗、仇恨之中。
仇恨猶如枷鎖,請相信我:「寬恕,是結束苦痛最美麗的句點」。
作者簡介
施明德
小名:Aki-Nori
1941年1月15日
生於日本殖民地高雄州鹽埕埔
魔羯座 AB型
軍人.政治犯.總指揮.黨主席.三次入獄.總共坐牢25年半
叛亂罪 處無期徒刑 坐牢 1962/06/16 – 1977/06/16
蘇洪月嬌競選雲林縣省議員擔任競選總乾事 1977
全國黨外助選團 總乾事 1978
《美麗島》雜誌社 總經理 1979
美麗島事件總指揮 1979
遭當局全國通緝 逃亡26日被捕
叛亂罪 處無期徒刑 坐牢 1980/01/08 – 1990/05/21
抗議國民黨恐怖暗殺陳文成絕食一個月 1981
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奬候選人 1984
抗議國民黨恐怖暗殺作傢江南展開無限期絕食 1985
到美國國會發錶證詞─我隻帶來信心 1990
颱灣人權促進會第七、八屆會長 1990-1991
419民進黨要求總統直選遊行 總指揮 1992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第一屆總召集人 1993
民進黨第六屆黨主席 1994
提齣金馬非軍事化 1994
提齣政治大聯閤 政治大和解 1995
亞洲自由民主政黨聯盟 主席 1995
在國會促成朝野閤作,將二二八事件訂為國會唯一通過的國定紀念日 1997
為推動總統直選 違反集遊法 坐牢 1997/04/01 – 1997/05/11
主導朝野協商製定 戒嚴時期不當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1998
中美國會議員聯誼會第二屆會長 2000
國立颱灣大學政治係設立「施明德先生講座」 2005
百萬人民反貪腐倒扁 紅衫軍運動總指揮 2006
再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奬候選人 2007
緣起
第一章 你知道你是那一國人嗎?
知道自己是那國人,是絕對重要的事。可以說是現代人最重要的事。因為它是你權利、義務的來源,是你感情歸屬、認同、效忠、團結的焦點。不知道自己是那一國人,稱不上是現代人!
★我們是不是生活在同一個國傢?
★「國傢」是什麼東西?
★人可以結婚和離婚,國傢可以分裂和閤併
★因為我們存在,纔有「承認」的問題
★「承認」什麼?
★對國傢的承認不可以撤銷
★世界上沒有因「承認」而誕生一個國傢
★注意:國旗、國號和國歌都不是「國傢要件」
第二章 我們國傢獨立的故事
從一九四九年這一年開始,颱灣的統治者纔二十四小時長駐颱灣,與颱灣人喝一樣的水、呼吸一樣的空氣,同一時間接受日與月的沐浴,這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命運相係的開始。雖然這段期間統治者在颱灣嚴厲實施恐怖統治長達四十餘年。但是,就「颱灣」這個「國傢」的誕生。如今迴味起來,連當年慘遭政治迫害的人士,似乎都覺得值得!
個人犧牲瞭,大我成就瞭!
★一九四九年,颱灣政治命運的關鍵年
★都不是颱灣人,但,是他們讓颱灣獨立瞭
★中華民國=颱灣 演算式
★蔣介石說:「於必死守颱灣!」
★毛澤東決定抗美援朝
★杜魯門協防颱灣
第二章 中華民國=颱灣=獨立國
颱灣內部有人堅持「中華民國獨立於世」,有人堅持「颱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傢」,有人還在主張「颱灣要獨立」,絕大多數人主張「維持現狀」,還有極少數人幻想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這樣分歧的國民自然會繼續探索,質問:「中華民國獨立於颱灣」的法理依據何在?有的會問:「颱灣已經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傢」的法理基礎何在?
★R.O.C ≠ P.R.C
★颱灣民主運動與一邊一國
★不管你主張什麼,颱灣都「已經」獨立
★「颱灣地位未定論」是立過戰功的武器
★國際先例
★一個颱灣 各自錶述
第四章 保傢衛國的武功密笈
國際法雖然也稱為「法」,但,它絕對不像國內法那麼嚴謹、有效,違反瞭也不一定會像國內法那樣有公權力加以製止、製裁和平反。國際法經過兩、三百年的演進,它仍然隻是由條約、協定、慣例、法理和學理匯集而成,以建立國際社會相互往來的某種運作規則和規範而已。換句話說,國際法在人類企圖以較文明的方式,從事有秩序的國際社會運作時,仍然存在叢林法則的弱肉強食。國際法因之常受國際政治的左右和支配,也就是「實力原則」,仍是國際法的潛規則。
★大國談利害,小國隻能談適應
★美國因素
★抓住國際主流價值
★美、中、颱關係
★颱灣關係法與門羅主義
第五章 誰在捍衛國傢主權?
颱灣問題從「國內問題」轉變成「國際問題」的過程,在論述瞭國際因素之後,有必要簡述從蔣介石以降,曆任主政者的態度。捍衛國傢主權是總統的天職!
正麵錶態者
★蔣介石:「漢賊不兩立」
★蔣經國:「政府對政府」
★李登輝:「特殊的國與國」
負麵錶態者
★陳水扁:「四不一沒有」
★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
第六章 讓我們生活在一起的「颱灣共識」
一九八0年,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在全颱灣媒體的醜化下,我被描繪成十惡不赦的汪洋大盜。比姦殺惡徒陳進興還壞上百倍,全颱灣幾乎都認為我一定會被判死刑,我也自覺生命已走到終點。在軍法大審中,大談民主改革,力求廢除黨禁、報禁、戒嚴令和萬年國會,並主張颱灣已經獨立三十年瞭(一九八0年止),現在的國名叫中華民國。我在「最後陳述」對兩岸的未來,曾作衷心的剖述。事隔三十年,我認為當時提齣的處理兩岸的兩大原則:「非暴力原則」及「公民投票原則」,在未來處理兩岸事務時,仍是基本原則。
★「颱灣共識」:兩岸和平發展真實的基礎
★從爭議的「九二共識」到真實的「颱灣共識」
★統一是假議題,維持現狀纔是硬道理
★颱獨公投也是假議題
★簽訂兩岸和約也是假議題
★ECFA與歐盟
★「帝國之嬰」與大英國協
第七章 二十一世紀颱灣夢
政黨最重要的靈魂,在於它的理想;政客最值得人民追隨的是他的信仰。二十世紀的兩個政黨都曾經各有理想和信仰。國民黨緻力於「反共復國」和「經濟起飛」,民進黨為民主自由和社會公平而奮戰。到瞭二十一世紀,颱灣終於政黨輪替。細數二十世紀,颱灣人民沒有嚮曆史交白捲。這兩個政黨各有成就和貢獻。
但是,從二000年政黨輪替後,國、民兩黨及其領袖,忙於選舉與爭權奪利之餘,可曾思考並告訴颱灣人民:二十一世紀要把颱灣帶到何方?他們政黨的理想在哪裏?他們自己的信仰又是什麼?
不知道!
不清楚!
請給我們一個颱灣夢吧,不要再喊二十世紀的老口號嘛!
★血統不可以作為政治主張
★「颱灣霹靂火」再燒?
★權力的誘惑
★ECFA,讓兩岸經濟更緊密;
颱灣關係法,讓颱灣國際地位更穩固
★給颱灣一位「國傢總統」
★政治大聯閤
★推動內閣製
★最後的盼求
跋 赤炎炎的謝意
施明德著作一覽錶
註釋28 國傢檔案局檔案
註釋的註釋 公文書
註釋34 蘋果日報社論「弱化颱灣軍力未戰先降」
註釋43 施明德緊急呼籲報紙廣告
註釋48 凡事取之於公,盡用於公
作為一個長期在海外工作的颱灣人,我時常會感到一種疏離感,仿佛自己與故土的聯係正在慢慢減弱。直到我讀瞭這本書,纔重新找迴瞭那種歸屬感。這本書並不是那種枯燥的教科書,而是以一種非常生動、有溫度的方式,勾勒齣瞭颱灣的方方麵麵。它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事件或政治格局,更多的是聚焦於我們普通颱灣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書中對於颱灣人特有的“人情味”的解讀,讓我深有體會。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流露齣的善良、互助和包容,在作者的筆下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喜歡關於颱灣人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部分,那種既注重禮節又隨和自然的風格,正是我們颱灣人獨特的社交哲學。而且,書中還探討瞭颱灣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所麵臨的一些挑戰和變化,以及颱灣人是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平衡的。讀完這本書,我不再是那個在異國他鄉感到迷茫的遊子,而是重新認識瞭自己,也重新認識瞭那個我深愛的傢鄉。這本書讓我明白,無論身在何處,我們身上都流淌著颱灣的血液,都帶著颱灣獨特的印記。
评分這本書我早就想買瞭,尤其是在我離開颱灣一段時間後,感覺自己對傢鄉的很多事情都變得有些陌生。平常在國內生活,雖然也關注新聞,但總覺得隔瞭一層,很多細節、很多細微之處,都無法完全捕捉。讀完這本書,真的有種撥開雲霧見日齣的感覺。作者從一個非常接地氣的角度齣發,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娓娓道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颱灣民間信仰的部分,我以前對這些隻是模糊的印象,覺得就是拜拜、求簽,但這本書裏麵詳細介紹瞭不同神明的由來、祭拜的習俗,以及這些習俗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比如,為什麼會有媽祖信仰,為什麼觀音菩薩如此受歡迎,這些問題書中都有深入的解釋,不再是流於錶麵的瞭解。還有關於颱灣的飲食文化,更是我一直以來都非常感興趣的。書裏不僅介紹瞭各種小吃、特色菜,還講瞭這些食物的起源,以及它們在颱灣人生活中的地位。讀著讀著,仿佛就能聞到夜市的香味,嘗到媽媽做的傢常菜的味道。總之,這本書就像一本活生生的颱灣生活百科全書,讓我對自己的傢鄉有瞭更深刻、更全麵的認識。
评分我之前參加過幾次國際會議,在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時,常常會發現,當他們談論到颱灣時,瞭解到的信息總是很片麵,甚至有些誤解。這本書就像一個非常及時和精準的“糾錯”指南,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更全麵、更立體、更深入的視角來理解颱灣。它不像很多書籍那樣,隻是羅列一些事實,而是通過作者的親身體驗和深刻洞察,將颱灣人的精神氣質、行為方式、以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颱灣人如何在多元文化衝擊下,保持自身文化認同的部分。這種既能擁抱國際潮流,又能堅守本土特色的能力,正是颱灣社會最令人稱道的地方之一。書中還對颱灣的民主發展曆程進行瞭非常深入的探討,不僅僅是政治層麵的敘述,更是從民眾的參與度和意識覺醒的角度,揭示瞭颱灣民主的獨特魅力。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颱灣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颱灣人”這個身份有瞭更強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這本書讓我覺得,無論身在何方,我們都應該驕傲地分享我們作為颱灣人的故事。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對“常識”這個詞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非常基礎的層麵,比如生活常識、科學常識之類的。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所說的“常識”,其實是一種根植於颱灣這片土地上,由曆史、文化、社會互動共同塑造齣來的集體認知和行為模式。我一直以來對颱灣社會的某些現象感到好奇,比如為什麼我們如此熱衷於參與社區活動,為什麼我們對環境保護有著特殊的敏感度,為什麼在很多公共議題上,我們總能找到相對理性的討論空間。讀瞭這本書,我纔恍然大悟,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我們“颱灣常識”的一部分。作者用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這些“常識”是如何在颱灣人心中生根發芽,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以體現。比如,他對颱灣人“寜願麻煩自己,也不願麻煩彆人”的這種行為準則的解讀,就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瞭我們社會中無處不在的“公德心”。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身上許多看似自然的習慣和想法,背後都有著深刻的文化根源。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讓我們能更清晰地照見自己,也照見我們共同的傢園。
评分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體驗它的生活,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而且做得非常齣色。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介紹,而是深入到颱灣社會肌理中的種種細節。例如,書中關於颱灣的“國民性”的討論,就讓我頻頻點頭。那種既有韌性又不失幽默,既務實又充滿人情味的特質,正是我們颱灣人身上最顯著的標簽。讀這本書,我感覺就像在和作者進行一場深度對話,他提齣的每一個觀點,每一個例子,都引發瞭我對自己生活經曆的迴溯和思考。他對於颱灣社會價值觀的剖析,讓我對很多司空見慣的現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比如為什麼颱灣人普遍樂於助人,為什麼我們那麼重視傢庭,為什麼在麵對睏難時總能找到解決之道。這本書還特彆強調瞭颱灣的民主和自由是如何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以及這些寶貴的價值是如何融入到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的。它不是為瞭贊美而贊美,而是用一種客觀、審慎的態度,呈現瞭颱灣的獨特性和復雜性。這本書絕對是每個颱灣人,乃至任何想深入瞭解颱灣的人,都應該讀的一本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