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法與支付工具規範

票據法與支付工具規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票據法
  • 支付工具
  • 金融法
  • 票據
  • 支付結算
  • 商業匯票
  • 支票
  • 本票
  • 信用證
  • 金融法規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新種支付工具推陳齣新,呈現與票據分庭抗禮之勢。本書與時俱進,閤併探討票據法與支付工具規範,以收相輔相成之效。概論部分首先介紹錢、支付製度、授信與信用等基本概念,然後闡明支付工具的製度背景,再以票據與其他支付工具為例,說明金融法與民法間之正確適用關係。

  本書第二部分探討票據法,一方麵以言簡意賅方式說明基本概念;另一方麵藉案例研究引進新的分析觀點。第三部分討論其他支付規範,包括信用卡、電子資金移轉、電子錢、與其他支付相關法律問題,並補充說明國外立法、製度變遷與金融實務等麵嚮。本書不但結閤理論與實務,而且融閤法條釋義與經濟分析觀點,為不可或缺之教科書與工具書。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概 論

第一章  錢的意義及功能
第一節 錢的功能∕5
一、交易之媒介∕5
二、計價標準∕6
三、價值儲存∕7
第二節 貨幣之演進∕8
一、商品貨幣∕8
二、金屬貨幣∕8
三、信用貨幣∕8
第二章 支付製度概述
第一節 支付之定義∕9
第二節 支付工具之演進曆程∕11
第三節 支付、結算與清算∕15
一、支付交易架構∕15
二、結算與清算∕16
第四節 支付工具之分類∕18
一、票 據∕19
二、帳戶連結支付工具∕20
三、信用卡∕23
四、電子錢(儲值卡)∕25
五、新興網路支付工具∕26
第五節 支付體係之交易關係∕28
一、支付體係之運作∕28
二、支付交易關係∕29
第六節 中央銀行之角色與功能∕32
一、支付係統之營運者∕33
二、支付係統之監督者∕33
三、支付係統之設計與規範者∕33
四、支付係統之使用者∕34
第三章 我國現行支付規範
第一節 結算與清算係統之監理規範∕36
第二節 票 據∕38
第三節 帳戶連結支付工具∕39
第四節 信用卡∕41
第五節 現金儲值卡(電子錢)∕42
第六節 小 結∕43
第四章 授信與信用
第一節 授 信∕45
一、客票融資∕45
二、透 支∕47
三、貼 現∕47
四、保 證∕48
五、信用卡∕48
六、信用狀∕48
第二節 信用與信用加強∕49
一、信用風險之預防及抑製∕49
二、信用風險之隔離∕50
三、信用風險之移轉∕50
第五章 票據法、支付規範與民法之適用關係
第一節 基本適用原則∕52
第二節 票據案例說明∕53
第三節 金融卡案例說明∕54
第四節 信用卡案例說明∕59

第二部分 票據法

第一章  票據緒言
第一節 票據之意義與種類∕65
一、票據之意義∕65
二、票據之種類∕66
第二節 票據之功能與設計原理∕68
一、票據之功能∕68
二、票據之設計原理──促進票據流通∕70
第三節 票據之有價證券性質∕70
一、設權證券性∕70
二、提示證券性∕71
三、流通證券性∕71
四、繳迴(返還)證券性∕71
五、金錢債權證券性∕72
六、文義證券性∕72
七、無因(不要因)證券性∕72
八、要式證券性∕73
九、指示證券性∕73
第四節 票據關係與非票據關係∕74
一、票據關係∕74
二、非票據關係∕75
第二章 通 則
第一節 票據行為∕77
一、票據行為之意義及種類∕77
二、票據行為之性質∕78
三、票據行為之特性∕79
四、票據行為之解釋原則∕83
五、票據行為之要件∕84
第二節 票據行為之代理∕89
一、票據行為代理之意義與要件∕89
二、無權代理∕91
三、越權代理∕92
四、錶見代理∕94
第三節 空白授權票據∕95
一、空白授權票據之意義及要件∕95
二、空白授權票據之承認∕97
第四節 票據權利∕103
一、票據權利之意義∕103
二、票據權利之種類∕103
三、票據權利之取得∕105
四、票據權利之行使及保全∕109
第五節 票據抗辯∕110
一、票據抗辯之意義∕110
二、票據抗辯之種類∕110
三、人的抗辯之限製∕112
四、人的抗辯限製之例外∕114
第六節 票據之僞造與變造∕117
一、票據的僞造∕117
二、票據之變造∕119
第七節 票據之塗銷與毀損∕122
一、票據之塗銷∕122
二、票據之毀損∕123
第八節 票據之喪失∕123
一、票據喪失之意義∕123
二、撤銷付款委託∕124
三、止付通知∕125
四、公示催告∕128
五、除權判決∕131
六、假處分∕131
第九節 票據時效及利益償還請求權∕132
一、票據時效∕132
二、利益償還請求權∕135
第三章 匯 票
第一節 匯票之意義與發票∕139
一、匯票之意義∕139
二、匯票之發票與效力∕140
第二節 背 書∕142
一、背書的意義、特性與種類∕142
二、轉讓背書∕144
三、非轉讓背書∕155
第三節 承 兌∕158
一、承兌之意義與性質∕158
二、承兌之種類∕159
三、承兌之款式∕160
四、承兌之提示與限製∕161
五、承兌之延期∕162
六、承兌之撤迴∕162
七、承兌之效力∕163
第四節 參加承兌∕163
一、參加承兌之意義∕163
二、參加承兌人之資格∕163
三、參加承兌之款式及通知∕164
四、參加承兌之效力∕164
五、參加承兌與承兌之區彆∕165
第五節 保 證∕166
一、保證之意義∕166
二、保證之款式∕167
三、保證之效力∕168
第六節 到期日∕170
一、到期日之意義、種類與確定∕170
二、到期日之計算∕171
三、分期付款之匯票∕171
第七節 付 款∕172
一、付款之意義與性質∕172
二、付款之提示∕172
三、付款人之審查義務∕174
四、付款的時期及方式∕174
五、付款之效力∕176
第八節 參加付款∕177
一、參加付款之意義∕177
二、參加付款人之資格∕177
三、參加付款之程序∕178
四、參加付款之效力∕179
五、參加付款與參加承兌之區彆∕179
第九節 追索權∕180
一、追索權之意義與種類∕180
二、行使追索權之當事人∕181
三、行使追索權之要件∕182
四、拒絕事由之通知∕184
五、追索權之效力∕185
六、迴頭匯票∕187
七、追索權之喪失∕187
第十節 拒絕證書∕190
一、拒絕證書之意義∕190
二、拒絕證書之作成∕191
第十一節 復本及謄本∕193
一、復 本∕193
二、謄 本∕194
第四章 本 票
第一節 本票之意義與發票∕196
一、本票之意義∕196
二、本票之發票與效力∕196
第二節 見 票∕198
一、見票之意義及程序∕198
二、見票之效力∕198
第三節 甲存本票∕199
第四節 本票之強製執行∕200
一、第123條之立法理由∕200
二、本票裁定之程序∕201
三、本票裁定之效力∕203
第五節 匯票規定之準用∕204
一、發 票∕204
二、背 書∕205
三、保 證∕205
四、到期日∕205
五、付 款∕205
六、參加付款∕205
七、追索權∕206
八、拒絕證書∕206
九、謄 本∕206
第五章 支 票
第一節 支票的意義與發票∕207
一、支票的意義∕207
二、支票的發票與效力∕208
第二節 支票之付款∕209
一、支票付款之法律關係∕209
二、付款之提示∕216
三、付款之時期∕217
四、付款之方法∕217
第三節 特殊種類之支票∕218
一、保付支票∕218
二、平行綫支票∕221
第四節 匯票規定之準用∕223
一、發 票∕223
二、背 書∕223
三、付 款∕224
四、追索權∕224
五、拒絕證書∕224
第六章 電子票據
第一節 電子票據之定義與種類∕225
一、電子票據之定義、種類∕225
二、電子票據之優點∕226
第二節 電子票據之法源與相關規定∕227
第三節 電子票據之作業與票據行為∕229
一、集中登錄保管為基礎之電子票據作業∕229
二、電子票據行為之限製∕231

第三部分 支付工具規範

第一章  帳戶連結支付工具
第一節 電子資金移轉交易∕235
一、電子資金移轉交易之型態∕235
二、電子資金移轉之當事人交易架構∕235
三、國際立法例介紹∕240
四、我國規範與相關討論∕253
第二節 網路銀行∕254
一、我國網路銀行之發展∕255
二、綫上轉帳安全機製之規定∕255
三、網路銀行服務契約範本之相關討論∕259
第三節 相關案例之討論∕261
一、金融卡遺失判決∕261
二、以生日為安全密碼之安全性檢討∕264
三、未授權交易之損失責任──日本「存款者保護法」之藉鏡∕268
第二章 信用卡相關法律問題
第一節 信用卡之性質與發展∕271
一、信用卡之意義與性質∕272
二、信用卡之功能∕272
三、信用卡業務之發展沿革∕274
第二節 信用卡交易製度與當事人∕281
一、信用卡交易流程∕281
二、信用卡交易當事人∕283
三、信用卡交易之推手與製度中心──信用卡組織∕289
四、清算中心之地位與相關討論∕291
五、我國聯閤信用卡處理中心之運作現製與規劃∕293
第三節 信用卡交易衍生法律問題∕297
一、冒用、盜用等未授權交易損失∕297
二、附卡持卡人責任∕310
第四節 信用卡綫上交易相關討論∕317
一、信用卡綫上交易之應用∕317
二、信用卡綫上交易安全機製之發展∕318
三、信用卡網路交易相關法律問題與機製設計∕321
第五節 信用卡交易之成本結構與市場競爭∕326
一、信用卡交易之成本與衍生問題∕327
二、國際檢討趨勢∕328
三、相關問題討論與研究∕345
第三章 現金儲值卡(電子錢)相關法律問題
第一節 電子錢之意義與發展現況∕354
一、電子錢之意義∕354
二、電子錢之特性∕355
三、電子錢交易流程∕355
四、我國電子錢商品之發展∕355
五、我國現有規範∕357
第二節 電子錢衍生相關法律問題∕359
一、電子錢的性質∕359
二、發 行∕360
三、交 易∕363
四、結算、清算∕365
第三節 歐盟電子貨幣發行機關指令∕366
一、立法目的∕367
二、主要內容∕367
第四節 相關問題討論∕369
一、儲值卡發行機構之監理原則∕369
二、交易手續費之閤理負擔機製∕373
三、失卡、竊卡∕375
四、交易紀錄查詢∕375
五、迴贖限製∕376
六、現金儲值卡許可及管理辦法之分析與檢討∕377
第四章 支付衍生相關問題
第一節 CtoC綫上付款機製之發展與規範∕379
一、綫上支付之選擇與侷限∕379
二、綫上支付中介機構∕381
三、相關法律問題∕387
第二節 金融資訊隱私權∕398
一、金融隱私權之形成與確立∕399
二、颱灣金融資訊隱私權相關規範∕406
三、信用資訊建立與資訊濫用之禁止∕412

圖書序言

  本書一併探討票據法與支付工具規範,在國內算是一項小創舉;乍看之似顯突兀,但如仔細推敲,此舉實寓有深意。正本清源來看,商業交易涉及的各種價金給付與信用授予工具,本係基於同一基礎關係,票據僅為方式之一。可惜受到國考僅考票據法的影響,法律人多隻知票據而不知其他。殊不知,雖然以書麵為基礎的票據曾於金融史上大放異彩,但是隨著科技發展,各種支付工具推陳齣新,已齣現分庭抗體──甚至後來居上──的局麵。為瞭與時俱進,本書自當兼容並蓄,一併探討。再者,各種「書麵」與「電子」工具齊聚一堂,可凸顯它們間既「相異」又「共通」的微妙關聯,促使我們審慎地對照比較,釐清其間法律分際。是故,此舉又能發揮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效果。

  支付法製的發展,本與其製度背景與經濟功能等因素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允宜以全方位視角看待之。為落實此一理念,本書第一部分概論,首先介紹錢、支付製度、授信與信用等基本概念,然後闡明支付工具的製度背景(如中央銀行角色)。再者金融法與民法的適用關係究竟如何?一直是民商法懸而未決的重要課題;有鑑於此,本書特以票據與其他支付工具為例,說明二者間之正確適用關係。

  第二部分探討傳統商法的核心課題──票據法。相對於其他商法領域,票據法性質單純、掌握不難,且重大爭議與學術論著數目有限;因此本書以言簡意賅方式說明票據法的基本觀念,期望以最少篇幅滿足傳統課程的基本需求。當然,這並不錶示票據法或票據法學已臻完備。為闡明此點,本書重新檢視某些重要又有趣的票據法議題,例如從國際公約角度探討空白授權票據的爭議,或是從經濟分析觀點探討票據變造的風險分配問題,作為活化票據法學的嘗試。

  現代經濟體係普遍使用現金信用卡及電子資金移轉等付款工具,網路交易蓬勃,更發展齣電子錢等新式付款工具。為與時俱進,本書第三部分分彆討論國內嚮受忽略之其他支付規範,包括:信用卡、電子資金移轉、電子錢與其他與支付相關之法律問題。由於這些問題復雜多變,非傳統法條釋義能完整闡明,本書乃從國外立法、製度變遷與金融實務等麵嚮,加以補充。再者,麵對科技發展的不確定性,有些新興支付工具(如電子錢)法製仍在演進之中,本書特彆加強說明它們的製度背景,以便讀者掌握未來趨勢。

  本書之問世,筆者首先感謝颱大法律學院柯菊老師費心提供寶貴意見;亦感謝颱大法研所李益甄、林筱涵,逢甲財法所林君儀、蔡嘉真同學等協助蒐集資料、細心校對。此外,元照齣版公司編輯們的協助與專業服務,於此一併緻謝。

  最後應強調者,支付法製復雜深奧,筆者卻學疏纔淺;從而本書所努力追求的理念,僅係自我鞭策的嘗試,非保證兌現的支票。是故,本書疏漏與不足之處,恐在所難免,尚請各界不吝指教。

王文宇、林育廷 2008年2月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