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作過程中,我想會對本書內容有興趣的讀者是産業界的專利工程師,研發工程師,甚或産品事業處之負責人,因此本書係從基礎開始介紹構成美國專利訴訟實體法部份之專利法 (法條及判例) 及程序法部份之聯邦民事訴訟程序法。透過這樣的介紹,使讀者認識專利法定義下專利的意義,瞭解侵權的定義及專利法所規定被告之防禦及反訴。
從另一方麵也使讀者能知悉專利訴訟程序中每一個程序的意義:從訴訟開始,審訊前會議,搜証程序,專利主張界定程序,到審訊程序,甚至於簡易判決,依法判決,瞭解原告及被告在各程序中所扮演之角色及舉証責任。
從對專利實體法本身, 訴訟程序及其規定之瞭解,進而能運用訴訟之技巧及策略,而得以掌控專利訴訟,而不是處於不利的被動地位。
因此本書的讀者應該也包括産業法務∕智財部門之律師及法務人員,産業經營及決策執行者,甚至理工及法律學係之學生對於未來有興趣或可能接觸智財事務者,皆可以本書作為參考。
周延鵬序──駕馭競爭規則,決勝韆裏之外
二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美國專利法介紹
(Introduction to the U.S. Patent Law)1
第一節 法律條文(The Statutes) 3
第二節 判 例(The Case Law) 5
第三節 執行專利法之係統
(The Law Enforcement System) 6
第四節 審理專利訴訟之法院(The Courts) 8
第五節 小 結 12
第二章 聯邦專利法所定義之專利
(The Patent Defined by the Patent Law) 13
第一節 專利之種類 15
第二節 專利權之性質 19
第三節 小 結 21
第三章 專利侵害(Patent Infringement) 23
第一節 專利法第271條(a)項所規定之直接專利侵害
(Direct Infringement under 35 U.S.C.
§ 271(a)) 25
第二節 專利法第271條(b)項所規定之教唆侵害
(Induce Infringement under 35 U.S.C.
§ 271(b)) 33
第三節 專利法第271條(c)項所規定之間接侵害專利
(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 under 35 U.S.C.
§ 271(c)) 33
第四節 小 結 36
第四章 專利訴訟及訴訟程序
(Patent Litigation and Its Procedure) 37
第一節 訴訟的開始、訴狀及送達程序 43
第二節 訴訟當事人 46
第三節 被告之答辯(Answer) 47
第四節 審訊程序前之會議(Pretrial Conferences) 51
第五節 搜證程序 53
第六節 簡易判決(Summary Judgment) 62
第七節 馬剋曼聽證會(Markman Hearing) 70
第八節 審訊程序(Trial) 74
第九節 臨時禁製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 79
第十節 小 結 84
第五章 損害賠償 85
第一節 損害賠償金額之三倍(Treble Damages) 89
第二節 損害賠償金額之計算 96
第三節 小 結 121
第六章 被告之防禦 123
第一節 基於專利法(條)之防禦 127
第二節 非基於專利法(條)之防禦 150
第三節 通知對造之必要性 190
第四節 小 結 190
第七章 被告之反訴(Counterclaim)及確認之訴
(Declaratory Judgment Action) 193
第一節 反 訴(Counterclaim) 195
第二節 確認之訴(Declaratory Judgment Action) 203
第三節 小 結 212
第八章 專利授權及相關之訴訟 213
第一節 專利授權及授權契約爭訟之準據法
(Governing Law) 215
第二節 授權契約之排他效力(Exclusivity)及被授權人
在侵權訴訟中之適格問題(Standing) 217
第三節 小 結 239
第九章 産業標準(Industry Standard)及相關之訴訟 241
第一節 産業標準(Industry Standard) 243
第二節 産業標準之相關訴訟案件 246
第三節 産業標準相關訴訟之發展及省思 261
第四節 學者之看法 267
第五節 小 結 269
第十章 專利訴訟策略之運用 271
第一節 避免成為專利訴訟之被告 273
第二節 製止侵權之武器 279
第三節 小 結 287
附 錄 書麵問捲 289
我本身不是法律專業齣身,但是由於工作關係,經常會接觸到一些關於專利侵權的資訊,特別是針對像是我們這種軟體開發公司,美國的專利法律,常常會讓我們感到有點不知所措。所以,當我看到《美國專利訴訟:攻防策略運用》這本書時,我就覺得這可能是我一直想找的「救星」。 我最期待的是,書裡能不能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一些專利訴訟中的「黑話」,像是「概括性權利要求」、「可專利性」、「推定侵權」這些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它們在訴訟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這個門外漢,也能夠大概瞭解美國專利訴訟的脈絡。還有,我想知道,在軟體專利這一塊,美國的攻防策略跟其他類型的專利,會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差異?例如,如何證明軟體的「新穎性」和「非顯而易見性」,這對我們來說一直都是個難題。如果書中能有一些實際案例,或者是一些能夠幫助我們「避雷」的建議,那就太好瞭!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對美國專利訴訟的攻防有基本的認識,這樣以後在處理相關事務時,就不會那麼心慌瞭。
评分哈囉,大傢好!我是個在颱灣執業的專利律師,平常工作上跟美國專利訴訟多少都會接觸到,所以看到這本《美國專利訴訟:攻防策略運用》的書名,真的覺得眼睛一亮!颱灣的專利案件其實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科技公司,難免會跟美國市場、美國的專利製度扯上邊。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攻防策略,對我們這些第一線的執業者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我最關心的其實是書裡會不會深入探討不同案件類型的策略差異,像是像是軟體專利、醫藥專利、或是機械發明,它們在舉證、技術解釋、還有法官的理解上,都會有一些微妙的區別。還有,美國的陪審團製度,這對我們颱灣律師來說,一直都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如果書裡能有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跟陪審團溝通的技巧,那就真的太有價值瞭。畢竟,要把複雜的專利技術,用大傢都能理解的方式講齣來,還得說服一群非專業的陪審員,這門學問可不小!我非常期待看到書中對於「如何避免被動挨打」,以及「如何主動齣擊」的具體方法,畢竟專利訴訟的勝負往往就在一念之間,策略的運用絕對是緻勝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缺口,讓我在處理國際專利事務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评分身為一個長期關注科技發展的普通民眾,我對「專利」這個詞並不陌生,但對於「專利訴訟」卻是知之甚少。特別是美國,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領頭羊,他們的專利訴訟情況,肯定也非常複雜。這本《美國專利訴訟:攻防策略運用》的書名,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 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瞭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專利訴訟發生?這些訴訟的背後,到底有哪些商業利益的考量?書中會不會探討一些知名的、具有代錶性的美國專利訴訟案例,並且深入剖析它們的攻防過程?例如,蘋果和三星之間的專利大戰,我一直都覺得非常有趣,如果能從這本書裡瞭解雙方的策略運用,那肯定很有收穫。我還想知道,在訴訟中,除瞭法律專業人士,還會有哪些角色參與?像是技術專傢、陪審員等等,他們是如何影響訴訟結果的?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美國專利訴訟的世界,讓我瞭解其中的「攻」與「防」,以及背後複雜的策略博弈。我期待這是一本能夠滿足我求知慾,又能提供一些有趣洞見的讀物。
评分這陣子因為工作上偶爾會需要跟進一些美國專利的動態,總覺得在策略運用上,我們好像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特別是美國那套比較「實質性」的訴訟流程,跟颱灣相對保守的訴訟模式,真的有蠻大的差異。這次看到這本《美國專利訴訟:攻防策略運用》,我心裡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是不是能夠幫助我更瞭解美國專利訴訟的「眉角」? 我個人比較有興趣的是,書裡對於「證據收集」和「專利無效抗辯」的探討。在颱灣,很多時候專利無效就是一個純粹的法律問題,但美國那邊好像更強調「證據」,甚至會有一些「證明力」的問題。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深入分析,如何在美國訴訟中,有效地收集和運用各種證據,包括電子郵件、實驗紀錄、甚至是專傢證詞,來支持我們的論點。另外,專利侵權的判定標準,還有如何有效進行專利無效的攻防,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或者是一些經過實證有效的策略,那對我來說,絕對會是一本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工具書。我希望能從中學到一些「化被動為主動」的技巧,讓自己在麵對複雜的美國專利訴訟時,能夠更有自信。
评分身為一個在科技產業擔任法務多年的人,美國專利訴訟的複雜性和重要性,我可說是深有體會。每次看到一些重大的專利侵權訴訟,不僅是金額龐大,往往還會影響到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所以,當我看到《美國專利訴訟:攻防策略運用》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吸引住瞭。 我特別希望書裡能夠針對「專利權人」和「被控侵權人」兩種不同立場,提供量身打造的攻防策略。例如,對於專利權人來說,如何有效地證明侵權,以及如何最大化損害賠償;對於被控侵權人來說,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抗辯,像是證明未侵權、或者主張專利無效。我還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探討一些「預防性」的策略,也就是在專利申請階段,就應該考慮到未來訴訟的風險,並採取相應的措施。畢竟,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另外,對於「禁製令」的申請與抗辯,這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經驗分享。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啟發,讓我對美國專利訴訟的攻防策略有更全麵、更深入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