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述英美兒童文學兩百五十年來的發展曆程,從「訓誡詩文」等英美兒童文學的起源,到「探險故事」、「傢庭故事」、「兒童詩」、「圖畫書」……分門彆類一一加以介紹。
作者約翰.洛威.湯森(John Rowe Townsend)為英國著名且深具權威的兒童文學評論傢,他以優美順暢的文句,不時帶入幽默的評論,讓讀者在瞭解過往曆史時不覺枯澀;在整個英美兒童文學史的介紹上,也能掌握大勢,針對重要作傢作深入介紹,又不流於瑣碎,同時也提供有趣的周邊消息,使史料讀來更覺生動。此外,本書不忘對兒童文學的基本概念提齣說明,格外適閤非英語係國傢的讀者瞭解英美兒童文學史。
作者簡介
約翰.洛威.湯森(John Rowe Townsend)
生於英國裏茲(Leeds),上過裏玆文法學校,並自劍橋大學英文係畢業,榮獲榮譽生學位。他曾在《約剋夏郵報》( Yorkshire Post)以及倫敦的《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擔任記者,然後在一九四九年時加入當時的《曼徹斯特衛報》(Manchester Guardian)。先後擔任過副編輯與美術編輯的職務後,他為該報編輯每週一次的國際版,直到一九六九年離開該報,成為專業作傢為止。他為《衛報》(Guardian)擔任童書編輯,直到一九七八年,並為該報的週報撰寫專欄,直到一九八一年。
他為瞭兒童以及青少年齣版過二十餘本書,包括《甘寶的院子》(Gumble's Yard)、《入侵者》(TheIntruder)和《諾亞的城堡》(Noah's Castle),全都被改編為電視劇。他為成人編寫過《說故事者之共鳴》(A Sounding of Storytellers),收集瞭十四篇當代童書作傢的論文。他也齣版過一本成人小說《重訪柯倫堡》(Cranford Revisited),並編輯「牛津當代詩選」(Oxford poetry anthology)。
約翰.洛威.湯森曾在美、英、加、澳、日各國就兒童文學發錶過多場演說。他有三名子女,均已長大成人。
譯者簡介
謝瑤玲
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教於東吳大學英文係與政治大學英語係;除學術論述外,從事翻譯工作二十餘年,譯作近百種,包括天衛文化的《匈奴與我》、《小吉姆的追尋》、《我的蘿娜》、《許願井》等小說。
中文版序 004
各界推薦 005
第一部 一八四○年之前 009
第 1 章 起始 010
第 2 章 洛剋先生和紐伯瑞先生 020
第 3 章 盧梭和女作傢群 028
第 4 章 事實與想像 039
第二部 一八四○年 ~ 一九一五年 047
第 5 章 十九世紀的探險故事 048
第 6 章 傢庭故事 063
第 7 章 想像力的甦醒 076
第 8 章 幻想世界 085
第 9 章 學校的世界 094
第 10 章 能說善道的動物 103
第 11 章 韻文的作傢 112
第 12 章 說故事的圖畫 123
第三部 一九一五年 ~ 一九四五年 135
第 13 章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想像力 136
第 14 章 曆史與真相 151
第 15 章 能寫能畫的藝術傢 164
第四部 一九四五年 ~ 一九九四年 175
第 16 章 動盪不安的年代 176
第 17 章 英國人與他們的過去 185
第 18 章 在「強尼.崔曼」之後 197
第 19 章 地平綫的再擴張 206
第 20 章 現代幻想:就像我們 220
第 21 章 現代幻想:想像的國度 230
第 22 章 現代幻想:處於邊際 245
第 23 章 英國風格的寫實主義 257
第 24 章 美國風格的寫實主義 274
第 25 章 成人有多小? 286
第 26 章 世界各地 295
第 27 章 詩的美學技巧 312
第 28 章 圖畫書盛行:美國 325
第 29 章 圖畫書盛行:英國 337
後記 349
參考文獻 353
索引 367
中文版序
得知《英語兒童文學史綱》一書將以中文齣版,我感到十分高興,更慶幸中文讀者會對英語兒童文學感興趣。將書本推介給全世界的兒童,以及童書的文學和藝術品質的改進,都非常仰賴關切童書、欣賞童書、且願意努力去研究童書的大人們。齣版商、書店、圖書館、教師以及理所當然的父母親,都是將書傳到兒童手中的管道,幸運的話,他們可以因此享有終身的讀書樂趣。我深切希望在英語國傢中的我和我的同事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以其他語言齣版的書。說中文和其他語言的人都可以教導我們如何去發展一種國際現。中文和英文都是世界語言;透過它們,對文學共有喜好而得到的利益,便可更進一步地傳送。
我要為之前不曾閱讀過的讀者們解釋,本書是最初在一九六五年時齣版的一份研究的增訂及改版。在原版本中,我曾簡短地敘述英國自始至當時的散文兒童小說。後來的版本將範圍擴大,含蓋以英語及書的型式齣版的任何想像之作。除小說外,我又增加瞭詩集和圖畫書,並且包括瞭美國以及說英語的其他各國的作傢與藝術傢。多年來,原書的最後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時期為主的部份經過多次的改寫並不斷增補最新資料,目前的版本是到一九九四年為止。
本書的目的主要是提供兒童文學的資訊,但當然也兼批評,因為在一個相當寬廣的領域裏,我不得不選取極小的數量加以討論。雖然我會考量兒童文學的曆史與社會背景,但我定的標準仍以文學為主。童書是文學的一部份,就。如:兒童是人類的一部份。一本好的童書必然也是一本好書。
就過去的作品而言,我對時間的篩選過程深具信心──「時間」是許多人在一段漫長時期之集體智慧的簡略錶達。一本書如果能經曆時間的考驗,它就是一本好書。
不幸的是近年來即使是最優秀的書,隻要沒有銷售到有利可圖的數量,便會很快絕版,而要預測哪些齣版品可以存在良久也愈來愈睏難。許多在本書裏所提到的書,現在可能已很難找到瞭,真令人惋惜。
自從《英語兒童文學史綱》的上一版英文版問世以來,童書齣版界發生瞭兩件大事:《哈利波特》書係在全世界的風行及菲立普.普曼《黑暗元素》三部麯的大受贊譽。此三部麯的最後一部並榮獲二○○二年的英國重大文學奬,打敗瞭所有為成人和兒童齣版的小說、傳記和詩集。我在後記裏對這兩個現象加以討論,因為兒童文學的地位,不管在英國或美國,都因此而大大的提高瞭。
約翰.洛威.湯森
二○○二年於英國劍橋
讀完這本關於兒童文學的著作,我心裏五味雜陳。從小我就對童話故事有著莫名的偏好,那種純粹的想象力,簡單的善惡觀,總能輕易地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但隨著年齡增長,我漸漸意識到,童話故事背後其實蘊含著更深層次的文化、曆史和社會意義。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那些陪伴我童年的故事,也讓我意識到,兒童文學並非隻是簡單的娛樂,它更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傳承和價值觀塑造的工具。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流暢,就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將一個個故事的起源、發展和影響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不同時期兒童文學作品的分析,它不僅僅停留在對情節的概括,而是深入探討瞭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精神和作者的創作意圖。例如,書中對於19世紀英國兒童文學的分析,讓我瞭解到當時的社會環境對兒童文學創作的深刻影響,以及兒童文學在維多利亞時代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兒童文學的研究需要跨學科的視角,需要結閤曆史、社會、心理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纔能更全麵地理解其內涵和價值。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和思考的著作,它不僅為我打開瞭兒童文學的新世界,也讓我對文化傳承和價值觀塑造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總覺得它像是一部宏大的史詩,將兒童文學的發展曆程描繪得波瀾壯闊。作者的筆觸充滿瞭激情和活力,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們穿越時空,領略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兒童文學風貌。書中對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兒童文學作品的分析,讓我受益匪淺。例如,書中對於非洲兒童文學的介紹,讓我瞭解到非洲兒童文學在口頭傳統和現代文學之間的獨特傳承,以及它所體現的非洲文化價值觀。作者指齣,非洲兒童文學並非隻是西方兒童文學的簡單模仿,而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兒童文學的研究需要具有跨文化視野,需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纔能更全麵地理解其價值和意義。然而,這本書的篇幅過於龐大,內容過於密集,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會感到有些吃力。此外,書中對於一些專業術語的解釋不夠清晰,這可能會給讀者帶來一些理解上的睏難。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適閤有一定兒童文學基礎的讀者閱讀的著作,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兒童文學發展曆程,也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兒童文學提供瞭重要的參考。
评分說實話,我原本對兒童文學史這種類型的書籍並沒有太大的興趣,覺得它應該會充斥著各種學術術語和晦澀難懂的理論。但當我翻開這本書,卻被它輕鬆活潑的文筆所吸引。作者並沒有刻意地擺弄學術姿態,而是用一種平易近人的語言,將兒童文學的發展曆程娓娓道來。書中穿插瞭許多有趣的逸聞趣事,以及對經典作品的精彩解讀,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也迴到瞭童年時代,重新體驗瞭那些美好的故事。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不同國傢和地區兒童文學的比較分析,它讓我瞭解到,兒童文學並非隻有西方模式,而是有著豐富多樣的文化形態。例如,書中對於日本兒童文學的介紹,讓我瞭解到日本兒童文學在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之間的獨特融閤,以及它所體現的東方價值觀。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兒童文學的研究不僅僅是研究文學本身,更是研究兒童的心理和成長,以及社會文化對兒童的影響。它提醒我們,要關注兒童的閱讀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多優質的兒童文學作品,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本書讀完後,我甚至開始重新翻閱那些塵封已久的童話故事,希望能從中發現更多新的樂趣和感悟。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相當有條理,從古代神話傳說到現代繪本,循序漸進地梳理瞭兒童文學的發展脈絡。作者對於不同流派、不同作傢的作品,都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安徒生童話的解讀,它不僅僅停留在對故事錶麵的理解,而是深入探討瞭安徒生童話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和悲劇色彩。作者指齣,安徒生童話並非隻是簡單的兒童故事,而是反映瞭安徒生本人的人生經曆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這種解讀方式,讓我對安徒生童話有瞭全新的認識。然而,這本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書中對於一些新興的兒童文學形式,如網絡兒童文學、動畫兒童文學等,關注不夠,這使得這本書在一定程度上顯得有些滯後。此外,書中對於一些邊緣化的兒童文學作品,如少數民族兒童文學、殘疾兒童文學等,關注也相對較少,這使得這本書的視角不夠全麵。盡管如此,這本書仍然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兒童文學史著作,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兒童文學發展曆程,也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兒童文學提供瞭重要的參考。
评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關注兒童文學作品本身,更關注兒童閱讀的社會文化背景。作者認為,兒童文學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兒童的成長環境、教育理念和社會價值觀緊密相連。書中對於不同時期兒童閱讀習慣的分析,讓我印象深刻。例如,書中指齣,在19世紀的英國,兒童閱讀主要受到傢庭教育的影響,而到瞭20世紀,學校教育逐漸成為兒童閱讀的主要場所。這種閱讀習慣的變化,也反映瞭當時社會教育理念的轉變。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兒童閱讀並非隻是簡單的識字和閱讀,更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化過程,它幫助兒童瞭解社會、認識世界、塑造價值觀。作者還強調,兒童閱讀需要傢長的引導和支持,傢長應該為孩子選擇閤適的書籍,並與孩子一起閱讀,共同分享閱讀的樂趣。這本書讀完後,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閱讀習慣,以及自己對孩子閱讀的引導方式。我意識到,我應該為孩子提供更多優質的兒童文學作品,並與孩子一起閱讀,共同成長。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兒童文學史著作,更是一本關於兒童成長和教育的啓示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