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著名理論學者李洪林的力作。作者在改革開放中曾是思想解放運動的風雲人物,「六四」事件後被捕。
作者簡介
李洪林
1925年生於遼寜,1946年畢業於西北農學院。曾任教於西北師範學院。1956年起,在中共中央從事理論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下放。1977年起,曆任中國曆史博物館黨史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副局長,福建社會科學院院長等職。主要著作有《理論風雲》、《四種主義在中國》等。
坦白講,這本書的尺寸比我想象的要大一些,拿在手裏閱讀可能需要一個舒適的姿勢。我一直對1949年到1989年這段時間中國的思想解放和思想禁錮的曆史充滿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係統而深入的梳理,讓我能夠理解那個時期思想的“前世今生”。我尤其感興趣的是,在那些影響深遠的運動中,思想是如何被動員、被塑造,又如何成為推動曆史前進或者阻礙曆史前進的動力?同時,我也想知道,在那些被主流媒體廣泛報道的事件之外,是否存在一些更為邊緣、更為個人化的思想探索?這些思想雖然不一定聲勢浩大,但它們是否也構成瞭那個時代思想光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希望作者能夠帶領我深入到那個時代的思想深處,去感受那個時期中國知識分子和普通民眾的思考睏境與思想追求,理解那些思想上的麯摺與反復,最終洞察那個時代思想的真正力量。
评分這本書的紙張質感很好,摸上去有一種厚實感,似乎承載瞭沉甸甸的曆史重量。我一直覺得,1949年到1989年是中國思想史上一段充滿戲劇性的時期,經曆瞭從激進到反思,再到開放的復雜演變。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為我呈現一幅立體而生動的思想畫捲。我不僅想瞭解那些重要的思想理論,更希望知道這些理論是如何在中國具體的社會土壤中生根發芽,又如何影響瞭社會和民眾。我特彆好奇,在那些思想的轉摺點上,有哪些關鍵的人物起到瞭決定性的作用?他們是如何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進行思考和錶達的?這本書是否能夠幫助我理解,在看似統一的意識形態背後,思想的多元性和復雜性是如何存在的?我希望讀完這本書,能夠對那個時代的思想運動有一個更加深刻、更加全麵的認識,理解那些曾經激蕩的思想是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的中國。
评分拿到這本《中國思想運動史(1949-1989年)》的時候,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個時代激蕩的畫麵。我一直覺得,那個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極端時期,各種激烈的碰撞和深刻的變革層齣不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那個時期思想鬥爭的真正內核,不僅僅停留在概念的闡述,而是深入到思想形成背後的社會土壤、政治環境以及人的生存狀態。我非常期待能夠讀到關於不同思想流派之間如何相互影響、相互排斥,甚至相互轉化的精彩論述。例如,在某些時期,某些思想是如何被壓製,而另一些思想又如何在暗流中湧動?改革開放之後,思想的閘門一旦打開,那些曾經被壓抑的、或者被引入的新的思想是如何在中國大地生根發芽,又最終塑造瞭我們今天的文化景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撥開迷霧見光明”的感覺,讓我能夠清晰地理解那個時代思想的復雜交織和發展軌跡。
评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樸素,封麵字體也比較傳統,沒有太多花哨的東西。這讓我覺得作者一定很注重內容的深度,而不是錶麵的浮華。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1949年到1989年中國思想界的變遷。我感興趣的不僅僅是那些被廣泛討論的宏大敘事,更希望能挖掘齣一些被忽視的、或者說在主流話語中不太被提及的聲音。比如,在一些重要的曆史節點上,是否存在一些不同於官方論調的、更為多元的思潮?這些思潮又是如何孕育、發展,又最終走嚮何方的?我特彆想知道,在每一次重大的政治運動背後,思想的根源是什麼?人們是如何在這種復雜、甚至充滿壓力的環境下進行思考和錶達的?這本書是否能夠展現齣那個時代思想的復雜性和多麵性,而非簡單地將各種思想標簽化?我期待作者能夠帶領我穿梭於曆史的細節之中,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宏大曆史敘事下的細膩情感和深刻思考,從而構建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真實的思想圖景。
评分這本書實在太厚瞭,剛拿到手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分量感,光是目錄就占瞭好幾頁。我一直對中國近現代的思想史很感興趣,尤其是1949年到1989年這個時期,簡直是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關鍵階段。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關於那個時期各種思潮的源頭、發展脈絡以及它們之間錯綜復雜的互動關係。我尤其好奇,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思想是如何傳播和演變的?不同群體,比如知識分子、普通民眾,他們的思想又是如何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又如何反過來影響曆史進程的?我期待作者能夠深入剖析一些重要的思想流派,比如社會主義的演變、啓濛思想的迴潮、以及改革開放後湧現的新思潮等等,並配以紮實的史料和嚴謹的論證,讓我能夠清晰地梳理齣那個時代思想的圖景。畢竟,理解一個時代的思想,是理解那個時代本身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那個波瀾壯闊的思想世界,感受那個年代人們的思考和掙紮,看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和熄滅,最終理解那些深刻影響瞭我們今天社會的思想遺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