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上帝的國」是神學傢的術語,太艱深難懂,我們傳「天堂」的福音就夠瞭。問題是,這種態度及其背後的神學觀是否忠實於《聖經》的教導呢?難道基督教信仰僅僅是個人的事,僅僅與死後的世界有關嗎?社會大眾所瞭解的「天堂」,真能傳達齣基督徒的經曆與盼望嗎?
研究「天堂」,不是因為好奇,或者為瞭給「天堂」下一個明確的定義,而是希望藉著研究打開嚮往「天堂」的門路,即嚮往更深地經曆永恆的實際,並更深地渴望真、善、美。於是,研究「天堂」成瞭追尋「天堂」的旅途,人生因而更有活力,更有方嚮,更有智慧,更有愛和光彩。同樣,研究基督教的天堂觀,必然會指嚮「上帝的國」。上帝的國不隻是一個神學觀,而是異象、使命、盼望。基督徒在今生委身於上帝的國,經曆上帝國的福分,活齣上帝國子民的光彩,並期待著有一天當上帝的國完全來到時,享受上帝國無窮的福分。(摘錄作者自序)
本書四大特色:
一、紮實的聖經根據。作者整理齣「上帝的國」有關的經文,做為解釋、分析的依據;並以聖經原文(希伯來文、希臘文),引導讀者明白經文的原意,進而理解「上帝的國」的真義。
二、深厚的背景介紹。作者以其學者的專業,幫助讀者瞭解「上帝的國」這概念形成的來龍去脈。從舊約時代到新約時代、從先古時期到猶太民族,「上帝的國」這主題如何貫穿整本聖經;讓我們對「上帝的國」有更連貫的理解。
三、寬廣的視野架構。作者從許多層麵來探討「上帝的國」:耶穌道成肉身與天國的降臨,天國在現今世代的意義,天國的精神與特色(律法、愛、十字架),天國與教會的關係,天國與永生、天堂、新天新地等。
四、實用的信仰反省。作者最終、真正的用意,希望信徒對「上帝的國」有正確的認識,並因此活齣上帝的心意:順服上帝的旨意、期待上帝的國實現。字裏行間可見作者流露齣的用心;無論是每章正文的論證,或是在好幾章章末的「相關議題」,都能提供我們讀者生活的信仰反省。
若要對「上帝的國」有更多的渴望,《國度神學》能幫助我們更寬廣、深入地認識神的國度。
作者簡介
陳俊偉博士
颱灣彰化人,一九八五年移民美國,長期定居洛杉磯;陽明大學牙醫學士(1983),羅馬林達大學牙醫學院D.D.S.(1988);富樂神學院道學碩士(1993)、神學博士(Ph.D., 1997),主修係統神學。曾任洛杉磯颱福基督教會長老、主席,颱福總會議長;現任普世豐盛神學院院長。著有《舊約:神學與信息》(香港:天道,2006),《舊約導論》(北京:宗教文化齣版社,2008),與謝文鬱、樊美筠閤編《靈魂麵麵觀》、《智慧人生麵麵觀》、《自由麵麵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06,2007,2009)。與妻馬恩慰育有兩男一女。
我認為,《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這本書,對於颱灣許多習慣於將「天堂」視為一個死後歸宿的基督徒來說,絕對是一本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讀物。過去,我們對於天堂的想像,多半是停留在比較淺層、甚至是比較個人化的層麵,比如不再有痛苦、可以和親人團聚等等。然而,這本書卻將「天堂」的觀念,深深地根植於「國度」這個更廣闊、更深刻的神學框架之中。作者引導我們看見,聖經中的「天堂」,其實是上帝永恆國度的終極實現,是祂的權柄、祂的旨意、祂的生命在整個宇宙中得到完全彰顯的狀態。 書中對於「新天新地」的詮釋,尤其讓我耳目一新。我過去總覺得,這隻是末日審判後一個全新的、完美的「地方」。但作者卻指齣,「新天新地」更應該理解為是舊天地的全然更新與恢復,是上帝的國度擴展到極緻的狀態。這種「更新」而非「取代」的觀點,讓我對「永生」的理解,從單純的「不死」提升到「活齣更高品質、更有意義的生命」。這也意味著,我們在地上所經歷的一切,以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投入,都與那永恆的國度息息相關,而我們在地上所做的,其實就是在參與那「新天新地」的預演與建立。
评分坦白說,在讀《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之前,我對「天堂」的理解,充其量就是一種模糊的、帶有宗教色彩的美好憧憬,總覺得那是一個與現世完全脫離的、一個「彼岸」的存在。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地顛覆瞭我的這些既有認知。作者並沒有直接描繪天堂的樣貌,而是透過深入探討「國度」這個核心的神學概念,來引導讀者從全新的角度理解「天堂」的真正含義。我纔意識到,聖經中所說的「天堂」,其實更應該理解為是上帝「國度」的終極實現,是祂的權柄、祂的旨意、祂的生命在萬有中完全彰顯的狀態。 令我感到興奮的是,書中關於「天上」與「地上」關係的論述。過去,我總以為「天上」就是一個物理上的「上麵」空間,而我們在地上隻是暫時的過客。但作者卻指齣,「天上」其實是上帝統治的領域,是祂的臨在與權能所在。而耶穌的教導,例如「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也暗示瞭「天上的國度」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透過信徒在地上活齣國度的價值來實現。這種「地上」就是「天上」的縮影、是「天上」延展的觀點,讓我對「活齣神的國度」有瞭更為實際和積極的理解,不再隻是被動地等待,而是主動地參與。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真的是讓我對「天堂」這個詞彙有瞭徹底的改觀。以往,一提到天堂,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金門、水晶街道、不會有痛苦和眼淚等等,這些比較具象的、甚至是有些卡通化的描繪。但《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卻引導我去思考,這些描繪其實隻是對那終極永恆之「國度」的一種有限的、象徵性的語言。作者透過對聖經中「新天新地」的詮釋,讓我明白,真正的「天堂」並非僅僅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狀態」,是上帝的公義、和平與喜樂完全彰顯的永恆境界,是萬物在他麵前得到全然更新與和解的狀態。 書中對「國度」的深入探討,也讓我更加理解瞭基督的再來與末世論。過去,我對於末世的描繪,常常停留在各種末日預言的猜測和災難性的想像。但作者卻將末世論與「國度」的實現緊密結閤,指齣基督的再來,並非僅僅是將信徒接往天上,而是將上帝的國度完全地、地地上彰顯齣來,實現「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禱告。這種將末世的盼望與現世的行動連結起來的觀點,給瞭我非常大的安慰和力量。我們不再是被動地等待審判,而是積極地參與到上帝國度的建立與擴張中,即使在苦難中,也有永恆的盼望作為根基。
评分一直以來,颱灣的基督徒對「天堂」的理解,似乎總帶著點模糊的浪漫想像,或是對末世審判的戒慎恐懼。市麵上相關的書籍也不少,但總覺得缺瞭點什麼,像是缺乏一個更深刻、更有體係的神學基礎來支撐。這次偶然讀到一本《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雖然書名聽起來有點學術,但翻開來,卻發現它帶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啟發。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你天堂是什麼樣子,或是教你如何纔能上去,而是迴溯聖經的脈絡,從舊約到新約,深入探討「國度」這個概念如何貫穿整個救贖歷史,以及「天堂」實際上是如何作為這「國度」的終極實現與展現。 閱讀過程中,我特別被作者對於「天上」與「地上」之間關係的闡述所吸引。過去,我總覺得這兩者是截然分離的,地上是客旅,天上纔是歸宿。然而,作者指齣,聖經中的「天上」並非一個遙不可及的、與我們無關的空間,而是上帝的統治權柄、祂的臨在與祂的國度所在。當耶穌說「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這句話的份量就被大大地加重瞭。這意味著,我們在地上就已經能活在神的國度裡,參與到這個國度的更新與擴張中。這種「天上」與「地上」的緊密連結,顛覆瞭我以往的觀念,讓我開始思考,我在地上所做的每一件事,是否都在迴應或參與這個神聖的國度?這也讓我對「為主而活」有瞭更實際的體悟,不再僅僅是為瞭死後上天堂做準備,而是更積極地在現世活齣國度的價值與盼望。
评分我必須說,《國度神學:再思基督教的天堂觀》這本書,真的像一把鑰匙,解開瞭我長久以來對「永生」與「天堂」的許多睏惑。過去,我總是覺得,信耶穌就是為瞭死後能上天堂,過著無憂無慮、飄飄欲仙的日子。然而,這種理解,似乎讓「永生」變得有點消極,像是逃離瞭現世的責任與挑戰。但這本書卻從「國度」的角度,重新定義瞭「天堂」的意義。作者引導我去看見,聖經中的「天堂」並非僅僅是一個終點,而更是上帝終極的「國度」的顯現,是上帝統治權柄的完全彰顯。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強調瞭「國度」的延續性。也就是說,上帝的國度並非在基督再來時纔突然齣現,而是從創世以來就一直在歷史中推進,並且在信徒心中、在教會的生命中已經開始實現。這種「已經來臨,尚未完全」的觀點,讓我對自己在地上扮演的角色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們不是在等待一個遙遠的天堂,而是在參與一個正在進行中的、神的永恆國度的建立。這讓我對「為神國度而活」有瞭更深的體會,也讓我對未來的盼望,不再僅僅是個人得救,而是整個受造界的更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