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很喜歡憶往念舊,這可能是步入老化的徵兆。憶往的方式多樣,蒐集舊文散篇亦是對自己過往學術路程的一種迴顧。本書蒐集過去二十餘年所撰寫的論文,輯為自選集──敝帚自珍,算是對自己五十初度的一項鞭策與自勉。
書中收錄以近、現代史為主的論文十餘篇,雖不敢言有何突破性的創見,但從中亦可窺見自己研究領域的不同麵嚮,以及研究誌趣的轉摺。
作者簡介
陳正茂
颱灣省澎湖縣人,1959年生,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係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曆史研究所碩士。曾任大學講師,現為北颱灣科學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研究方嚮為中國現代政黨史、颱灣史、民國人物傳記。
著作有《少年中國學會之研究》(中國青年黨中央黨史委員會齣版,1996年)、《曾琦先生年譜》(國史館印行,1996年)、《左舜生年譜》(國史館印行,1998年)、《在野的聲音---青年黨人的時代關懷及其政治參與》(新文京版,2004年)、《傳記與思想---青年黨領袖群像》(新文京版,2004年)、《中國青年黨研究論集》(秀威版,2008年)等專書。另編有《曾琦先生文集》3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左舜生先生晚期言論集》3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主編《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21冊(國史館版,1993 ~ 1998年)。此外,亦編著大專用書10餘種,及在《傳記文學》、《中外雜誌》、《近代中國》、《東方雜誌》、《國史館館刊》、《光武學報》、《香港中國近代史學報》等刊物,發錶論文30餘篇。
自序
壹、馮桂芬之生平及其變法思想初探
貳、廣州軍政府與國會之研究(1917 ~ 1920)
參、淺論太平天國的科舉製度
肆、少年中國學會與收迴教育權運動
伍、少年中國學會與反宗教運動
陸、清太祖建儲考
柒、明末澎湖群島海防地位之探討
捌、中法戰爭與澎湖海防
玖、解嚴以來颱灣文學史論述的統獨大戰---陳芳明vs陳映真
拾、第三勢力在兩岸交流之角色分析
拾壹、同為「北大人」---記鬍適與李璜的情誼
拾貳、中國青年黨史料研究---以期刊為研究場域
“敝帚自珍”這個詞語,總讓人聯想到一種對事物細緻入微的關懷和珍視。當它與“陳正茂教授論文自選集”結閤在一起時,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種溫度。這不僅僅是冷冰冰的學術論文的集閤,更像是陳教授將自己多年來在學術道路上跋涉的腳印,精心拾撿,然後用他最珍視的目光去審視、去呈現。這種“自珍”的態度,暗示著每一篇論文背後都蘊含著他無數的心血、汗水,甚至可能是與質疑和挑戰的辯駁。這使得我更加好奇,究竟是哪些研究,在陳教授心中占據著如此重要的位置?它們又會以何種方式,展現他獨特的學術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我期待在書中找到答案,去理解這位教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學術貢獻,以及這些被他視為瑰寶的篇章,將如何引領我進入一個全新的思想領域。
评分這本書的題目,尤其是“敝帚自珍”這四個字,瞬間勾起瞭我的好奇心。這是一種非常人格化的錶達,不同於那種直接、生硬的學術書名,它透露齣一種主人翁的視角和一種深厚的情感。我猜測,陳正茂教授選編這些論文,一定不僅僅是為瞭展示學術成果,更可能是在迴顧自己多年的學術生涯,那些他引以為傲、認為真正具有價值的研究。這種“自珍”的態度,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夠從中窺見一位學者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學術思想,如何堅持自己的研究方嚮,以及他在麵對復雜問題時是如何思考和解決的。這本書或許會像一位老友在分享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卻字字珠璣,充滿瞭智慧和人生感悟。我渴望通過閱讀,與陳教授的學術靈魂進行一次深刻的交流。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充滿瞭文化韻味,“敝帚自珍”四個字,既有謙遜之意,又暗含著作者對自己嘔心瀝血之作的深厚情感。我初初看到這個書名,便被深深吸引。這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一位智者對自己學術生涯的梳理與迴顧,是他對自己一生心血的珍視與珍藏。可以想象,陳正茂教授在遴選這些論文時,一定經曆瞭一番深思熟慮,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經過瞭時間的淬煉,凝聚瞭他的智慧和對學科的獨特洞察。這本書無疑會是一場思想的盛宴,帶領讀者走進陳教授的學術世界,感受他思想的深度與廣度。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這些精選的篇章,去領略他治學的嚴謹,探尋他思想的脈絡,理解他學術研究的價值與意義。這本書不僅僅是給同行們看的,更適閤所有對某個領域有深度探索願望的讀者,去跟隨一位大師的腳步,進行一次心智的旅行。
评分“敝帚自珍”這個富有詩意的詞匯,讓這本書的書名一下子生動起來。它傳遞齣一種對自身學術成果的謙遜而又堅定的珍視感。我聯想到,這可能是一本充滿瞭作者個人印記的書。陳教授並非簡單地將曆年發錶的論文堆砌在一起,而是經過瞭審慎的選擇,挑選齣那些他認為最能代錶自己學術追求、最有思想價值的篇章。這種“自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對學術生命力的判斷,也展現瞭作者對學術嚴謹性的追求。因此,我預感這本書的內容,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可能蘊含著作者的治學理念、研究方法,以及他對學科發展的思考。閱讀這本書,就像是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學者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能夠直接感受到他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從中汲取寶貴的學術營養,甚至可能受到啓發,找到自己研究的新方嚮。
评分讀到“陳正茂教授論文自選集”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位學者的形象:他應當是沉靜而睿智的,在他的學術生涯中,必定積纍瞭無數閃耀的思想火花。選擇“自選集”,這本身就傳遞瞭一種自信與自省,意味著作者並非隨意拼湊,而是經過瞭自我審視和價值判斷,挑選齣最能代錶他學術成就和思想精髓的作品。這就像一位藝術傢在迴顧自己創作生涯時,精心挑選最能體現其風格和技藝的作品集,每一件都承載著獨特的故事與情感。因此,我預期這本書的內容會十分精煉,充滿真知灼見,並且能夠摺射齣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研究方嚮上的思想演進。這對於我這樣一名渴望深入瞭解某一學科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條捷徑,可以直接接觸到最核心、最精華的學術成果,避免瞭大海撈針式的閱讀,能夠更高效地吸收營養,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