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論
1-1-1庫侖定律
1-31-1-2電流
1-41-2電場、電位與電壓
1-81-2-1電場及電場強度
1-81-2-2電力綫
1-111-2-3電位與電壓
1-121-3功率與能量
1-161-4基本電路元件之型式與規格
1-181-4-1電阻器
1-181-4-2電感器
1-231-4-3電容器
1-251-5電壓源與電流源
1-31
2.電阻電路
2-1電阻與電阻係數
2-12-2歐姆定律
2-42-3電阻的溫度係數
2-52-4功率與電能
2-92-5串聯電路
2-112-6剋希荷夫電壓定律
2-152-7分壓器法則
2-172-8並聯電路
2-192-9剋希荷夫電流定律
2-222-10分流器法則
2-242-11串並聯電路
2-272-12Y-△轉換
2-322-13利用網路對稱性求等效電阻
2-38
3.基本網路理論
3-1電壓源與電流源轉換
3-13-2網目分析法
3-53-3節點分析法
3-93-4戴維寜定理
3-123-5諾頓定理
3-163-6重疊定理
3-193-7互易定理
3-223-8密爾曼定理
3-253-9最大功率轉移定理
3-29
4.儲能原件
4-1電容器中電壓與電流之關係
4-24-2電容器的串聯、並聯和混聯
4-44-2-1電容器之串聯
4-44-2-2電容器之並聯
4-74-2-3電容器之混聯
4-84-3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
4-104-4電容器的初值電壓和穩態電壓
4-134-5電容器儲存的能量
4-144-6電感器中電壓與電流之關係
4-164-7電感器的自感與互感
4-184-8電感器的串聯與並聯
4-234-8-1電感器之串聯
4-234-8-2電感器之並聯
4-274-9電感器的初值電流和穩態電流
4-324-10電感器儲存的能量
4-37
5.暫態與穩態響應分析
5-1自然響應與激發響應
5-35-2無源R-L與R-C電路的自然響應
5-35-2-1無源RL電路的自然響應
5-75-2-2無源RC電路的自然響應
5-105-3無源RLC電路的自然響應
5-135-3-1無源RLC並聯電路的自然響應
5-135-3-2無源RLC串聯電路的自然響應
5-285-4RL、RC、RLC電路之步階響應
5-345-4-1RL電路之步階響應
5-345-4-2RC電路之步階響應
5-385-4-3RLC電路之步階響應
5-435-5RL、RC、RLC電路之弦波響應
5-505-5-1RL電路之弦波響應
5-525-5-2RC電路之弦波響應
5-585-5-3RLC電路之弦波響應
-635-5-4一般二階係統之完全響應
5-68
6.弦波函數與相量概念
6-1弦波函數的産生與特性
6-26-1-1弦波之週期、頻率及角速度
6-66-1-2弦波之相角及相角差
6-86-2平均值及有效值
6-146-2-1平均值(averagevalue)
6-146-2-2有效值(effectivevalue)
6-176-3波形因數與波峰因數
6-216-3-1波形因數
6-216-3-2波峰因數
6-226-4復數及復數的運算
6-246-4-1復數
6-276-4-2復數的運算(OperationofComplexNumber)
6-396-5弦波函數數之相量形式
6-44
7.弦波暫態穩路
7-1RLC電路之相量形式
7-17-1-1純電阻電路
7-17-1-2純電感電路
7-27-1-3純電容電路
7-47-2阻抗與導納
7-57-3串聯電路
7-97-4並聯電路
7-217-5串並聯電路
7-287-6串聯和並聯等效關係
7-347-7交流網中分析(利用基本網路理論解交流電路)
7-397-7-1電壓源及電流源的變換
7-397-7-2剋希荷夫電流定理(kirchhoffcurrentlawKCL)
7-417-7-3剋希荷夫電壓定律(kirchhoffvoltagelawKVL)
7-427-7-4網目分析法(MeshCurrentMethod)
7-447-7-5節點分析法(NodeVoltageMethod)
7-507-7-6戴維寜定理(TheveninsTheorem)
7-587-7-7諾頓定理(NortonsTheorem)
7-657-7-8重疊定理(SuperpositionTheorem)
7-687-7-9倒置定理(ReciprocityTheorem)
7-707-7-10代替定理(SubstitutionTheorem)
7-727-7-11補償定理(CompensationTheorem)
7-777-7-12米爾曼定理(MillmansTheorem)7-87
8.交流功率與能量
8-18-1一般電路的功率
8-2電阻消耗的功率與能量
8-68-3電感中的功率與能量
8-88-4電容中的功率和能量
8-118-5復功率
8-138-6最大功率轉移定理
8-228-7功率因數的改善
8-30
9.耦閤電路
9-19-1自感與互感
9-19-2互感電路
9-79-3互感的極性
9-109-4耦閤電路的電壓方程式
9-149-5耦閤係數
9-229-6理想變壓器
9-269-7反射阻抗
9-329-8耦閤電路的等效電路
9-449-8-1單位耦閤綫圈等效電路
9-449-8-2任意耦閤綫圈之等效電路
9-48
10.對稱平衡三相電路及不平衡三相電路
10-1三相電源
10-210-1-1Y型接法之電壓與電流
10-710-1-2△型接法之電壓與電流
10-1210-2對稱平衡三相係統
10-1410-3Y型接法三相電路
10-1710-4平衡三相係統負載端之綫電壓與相電壓及綫電流與相電流間之關係
10-2110-5△型接法三相電路
10-2410-6三相功率及其量度
10-2710-6-1三相電路之瞬時功率
10-3010-6-2平衡三相電路與單相電路之比較
10-3210-6-3三相功率的量度計瓦特錶
10-3310-6-4三相負載總功率之測量
10-3510-6-5兩瓦特計測量平衡三相負載之功率
10-3810-7其他多相電路
10-4610-8不對稱電源和不平衡負載
10-5110-8-1不平衡△連接之負載
10-5210-8-2不平衡三相四綫Y連接負載
10-5510-8-3不平衡三相三綫Y連接負載
10-5710-9不平衡三相電路的網目解法
10-6610-10不平衡三相電路功率之測量
10-69
11.非正弦波的分析
11-1基波與諧波
11-111-2對稱及非對稱波
11-311-3傅氏級數
11-611-4非正弦波之數學分析
11-911-4-1軸的選擇
11-1811-4-2傅氏級數之另一錶示法
11-2011-4-3頻譜
11-2111-5非正弦波之有效值
11-2511-6非正弦波所産生的功率和功率因數
11-2811-6-1功率
11-2811-6-2功率因數
11-29
附錄A
附錄一 希臘字母附-2
附錄二 單位所用的字首及意義附-2
附錄三 單位換算附-3
附錄四 指數函數錶附-11
附錄五 中國綫規(C.W.G.)附-18
附錄六 銅導綫之美國標準綫規及電阻值附-19
附錄七 磁場與電場之比較附-20
附錄八 磁路與電路之比較附-21
附錄九 磁路及磁通密度之有關單位附-21
附錄十 理想電感器及電容器的一些重要特性對照錶附-22
附錄十一 等於時間常數的整數倍時的值附-22
這次入手瞭這本《電路學(第二版)》,簡直是為我這種對電學常常一知半解的工程師量身打造的!老實說,我之前修習電路學的時候,總覺得課本上的內容有點太理論,跟實際操作的差距有點大,有時候光是看公式推導就頭昏眼花,更別提要真正理解電路行為背後的物理意義瞭。但這本書就不同瞭,它在介紹基本概念時,就用瞭非常多貼近生活的例子,像是傢裡的電器、音響係統等等,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更容易連結到實際應用,心裡也比較有底。 最讓我驚豔的是,它在講解複雜電路分析時,並沒有直接丟齣一大堆數學公式,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先從最基本的節點分析、迴路分析講起,然後再慢慢加入更進階的網路定理,像是疊加定理、諾頓定理、戴維寧定理等等。每一個定理在介紹完之後,都會搭配好幾個詳細的範例,而且這些範例的題目類型都相當廣泛,涵蓋瞭直流、交流電路,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狀況,讓我能夠透過實際演練,真正掌握這些分析技巧。有時候遇到卡關的地方,還可以迴去翻翻前麵講的原理,書中的解釋都很清楚,不會讓人覺得有斷層感,這點真的非常重要。 而且,這本書的圖錶運用也很齣色。你知道的,電路圖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有時候光是看電路圖就要花很多時間去辨識,這本書在電路圖的繪製上,非常清晰、標準,而且該有的符號標示也都一應俱全,不像有些書上的圖,看瞭半天都不知道在畫什麼。更不用說它還有很多輔助圖,像是嚮量圖、相量圖等等,在解釋交流電的特性時,這些圖解真的是神來之筆,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我之前在看其他書的時候,光是理解交流電的相位關係就費瞭好大勁,看瞭這本書之後,纔覺得豁然開朗,好像瞬間打通瞭任督二脈一樣。 另外,這本書在進階題材的介紹上也做得相當不錯。像是電路暫態分析、二埠網路、還有一些基本的濾波器概念,它都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我特別喜歡它在講解暫態分析時,針對不同元件(電阻、電容、電感)在電路中的行為,做瞭非常細緻的剖析,並且搭配瞭不同的激勵(例如直流電壓源、交流電壓源)下的響應。這種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的編排方式,讓我在學習這些相對複雜的內容時,能夠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而不是被一堆公式嚇退。 總結來說,這本《電路學(第二版)》對於我這樣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工具書。它不僅在基礎概念的講解上非常紮實,在進階題材的引導上也做得恰到好處。重點是,它的敘述方式非常友善,不會讓人覺得遙不可及,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一步一步帶領你進入電路學的世界。我最近在做一些專案的時候,遇到電路相關的問題,都會忍不住翻開這本書來參考,每次都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甚至發現自己過去的盲點,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很有價值的投資。
评分這次購入《電路學(第二版)》,主要是因為近期工作上有需要用到一些電路相關的知識,但又覺得自己之前的基礎有點薄弱,想找一本比較係統性的教材來好好複習一下。拿到書後,翻瞭一下目錄,發現它的編排方式很不錯,從最基礎的直流電路開始,一路講到交流電路、暫態分析,甚至還有一些比較進階的濾波器和傳輸線理論。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對於我這種想要打好基礎的人來說,是非常友好的。 書中在講解基本概念時,用瞭非常多的圖例和示意圖,這點我非常喜歡。因為電路本身就是一個視覺化的學科,好的圖解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理解抽象的概念。像是講解電阻、電容、電感這三個基本元件時,書中就提供瞭非常生動的類比,例如將電壓比喻成水壓,電流比喻成水流,電阻比喻成水管的粗細,這些生動的比喻,讓我在初次接觸這些元件時,就建立瞭比較清晰的圖像式記憶。 讓我特別讚賞的是,這本書在介紹各種電路分析方法時,不僅給齣瞭嚴謹的數學推導,更重要的是,它還強調瞭這些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和選擇。例如,在講解節點分析法和迴路分析法時,書中不僅清楚地說明瞭這兩種方法的步驟,還分析瞭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在麵對不同類型的電路時,應該如何選擇最適閤的分析方法。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學方式,對於我這種希望能夠融會貫通的學習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此外,這本書在交流電路的講解上也做得相當細膩。從嚮量的概念,到相量圖的繪製,再到阻抗和導納的應用,書中都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這個比較複雜的領域。尤其是在講解RLC串聯和並聯電路時,書中詳細分析瞭電路在不同頻率下的行為,並且透過圖錶展示瞭電壓和電流的相位關係,這對於理解交流電路的諧振現象等重要概念,非常有幫助。 總的來說,這本《電路學(第二版)》真的是一本非常紮實且實用的電路學教材。它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相當不錯,而且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也充分考慮到瞭讀者的學習體驗。我認為,無論你是大學生,還是像我一樣需要在工作中應用電路知識的專業人士,這本書都能成為你可靠的學習夥伴。
评分坦白說,我之前對「電路學」這個科目一直有種既愛又怕的感覺。愛它能解釋許多奇妙的電器原理,怕它裡頭一大堆看不懂的數學公式和抽象概念。這次入手《電路學(第二版)》,純粹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看看能不能重新建立起對這門學科的信心。結果,這本書真的讓我大吃一驚!它就像一位耐心又博學的嚮導,帶我穿越瞭迷霧般的電路世界。 書裡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在探討每一個電路現象時,都會先從最根本的物理原理齣發,然後再引導到數學模型。例如,在講解電容儲能時,它不會直接跳到公式,而是先描述電容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電荷如何纍積和釋放,以及這個過程對電壓和電流造成的影響。這種由現象到原理,再由原理到數學的呈現方式,讓我覺得非常有條理,也更容易建立起對電路行為的直覺理解。 在處理複雜電路分析方麵,這本書的講解方式也讓我耳目一新。它並沒有把所有分析技巧都塞在一堆,而是將它們分門別類,並且在每個章節中,都提供瞭大量的範例來輔助學習。而且,這些範例的設計都非常巧妙,能夠涵蓋到各種常見的電路結構和應用情境。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如何思考」電路問題的指導,它鼓勵讀者在動手計算之前,先對電路行為做齣預判,這對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有幫助。 對於我這種數學底子不算特別強的人來說,這本書在推導過程中的說明也是非常到位。它會適時地解釋每一個推導步驟的邏輯,並且點齣重要的假設和條件。這大大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我在看到複雜的數學公式時,也不會感到過於畏懼,反而能更專注地理解其背後的意義。 更難得的是,這本書在介紹一些比較進階的電路元件時,例如運算放大器,也做得很不錯。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元件的規格,而是從元件的理想模型齣發,逐步討論其非理想特性,並結閤實際應用電路,讓讀者能夠理解運算放大器在各種放大、濾波、積分等電路中的作用。總而言之,這本《電路學(第二版)》絕對是一本能夠激發學習興趣、並且幫助讀者真正掌握電路學知識的優質教材,推薦給所有對電路學感興趣的朋友。
评分這本《電路學(第二版)》我拿到手之後,真的是迫不及待地翻瞭起來。老實說,我並不是電子科班齣身,之前在工作上常常會接觸到一些電路闆的維修和改裝,但很多時候都隻是憑著經驗和直覺,對於底層的原理總是摸不著頭緒。這次我抱著一股衝勁,希望能把電路學這塊補起來,而這本書,真的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沒有那種學術研究論文般的距離感,更像是一本教你如何「理解」電路而不是「死記」公式的入門指南。 書中對於基本電學定律的闡述,像是歐姆定律、剋希荷夫定律,都做瞭非常詳盡的解釋,而且每個定律的背後,都附帶瞭許多概念性的圖示,幫助你建立對電流、電壓、電阻之間關係的直觀認識。我特別欣賞它在引入功率計算的部分,不僅講解瞭各種功率的定義,還結閤瞭實際電路的例子,比如計算傢用電器消耗的功率,或是電力傳輸的損耗,這些都讓我覺得學到的知識是實實在在的。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分析複雜電路時所採用的方法。書中花瞭很大的篇幅介紹瞭節點電壓法和網孔電流法,並且透過大量的範例,逐步展示如何應用這些方法來求解未知量。而且,這些範例的步驟都非常清晰,每一個小步驟都有詳細的說明,讓你不會錯過任何一個環節。我之前在看別的書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一些跳躍式的推導,看得我一頭霧水,但這本書就完全不會,它會把每一個細節都講清楚,讓學習過程非常順暢。 另外,對於二極體、電晶體等主動元件的介紹,這本書也處理得相當到位。它沒有一開始就陷入複雜的半導體物理學,而是從元件的「行為特性」齣發,透過不同的偏壓和應用電路,讓你瞭解這些元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在電路中扮演的角色。這些內容對於想要進一步瞭解類比電路或數位電路基礎的讀者來說,絕對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體而言,這本《電路學(第二版)》真的顛覆瞭我對電路學教材的刻闆印象。它不是那種隻適閤學術研究的書籍,而是一本真正能幫助你理解並應用電路知識的實用手冊。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像我一樣需要鞏固基礎的在職人士,這本書都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強烈推薦!
评分這次為瞭要更深入地瞭解一些電子產品的設計原理,我特地買瞭這本《電路學(第二版)》來好好鑽研一下。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紮實的內容和清晰的編排所吸引。老實說,我之前接觸的電路學教材,有些都太過學術化,或是流於死記硬背公式,對於我這種偏嚮實務應用的人來說,總覺得少瞭點什麼。但這本書,卻恰恰填補瞭我這方麵的需求。 書中對於基本概念的闡述,我覺得處理得非常到位。例如,在講解電阻、電容、電感的串並聯計算時,它不僅給齣瞭清晰的公式,還透過許多生活化的例子,例如水流係統的比喻,讓這些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加具體。我尤其欣賞它在介紹直流電路分析時,對於節點電壓法和網孔電流法的詳細解說。書中透過大量的圖解和逐步的步驟分解,讓這些原本比較複雜的分析方法,變得易於理解和掌握。 最讓我驚豔的,是它在交流電路的講解部分。對於相量、阻抗、功率因數等概念,書中都做瞭非常深入且清晰的介紹。它不僅解釋瞭這些概念的定義,還透過圖形化的方式,例如嚮量圖和相量圖,來幫助讀者建立起對這些抽象概念的直觀理解。這對於我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因為我之前在學習交流電路時,總是在相位關係上感到睏惑,但看瞭這本書之後,我纔覺得豁然開朗。 另外,這本書在介紹一些進階的電路理論時,例如暫態分析、二埠網路等,也做得非常齣色。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艱深的數學公式,而是從元件的特性入手,逐步引導讀者進入這些更複雜的領域。而且,書中的範例也相當多元,涵蓋瞭各種常見的電路應用,讓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地透過實際演練來鞏固所學。 總體而言,這本《電路學(第二版)》是一本非常適閤想要紮實學習電路學的讀者。它在內容的深度、廣度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都做得相當到位。無論你是學生,還是像我一樣需要在工作上應用電路知識的專業人士,這本書都絕對值得你擁有,它會是你學習電路學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