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OLED顯示科技的發展,從零到幾乎與世界各國並駕齊驅的規模與氣勢,可說是颱灣光電産業中極為亮麗的「奇蹟」,這股OLED的研發熱潮幾乎無人可擋,從萌芽、生根而茁壯,颱灣現在已堂堂擠入世界「第一」之列。
本書可分為五個單元,分彆為技術介紹、基礎知識、小分子材料、元件與麵闆製程等。為瞭達到報導最新資訊的目的,在這新版中我們加入瞭近二年國際資訊顯示年會(SID)及相關期刊文獻的論文,及添加瞭幾乎所有新興OLED材料與元件的進展,包括新穎材料的發明,元件構造的改良,發光效率與功率的提昇,操作壽命的增長,高生産量的製程,還有高效率白光元件(WOLED),雷射RGB轉印技術(LITI, RIST及LIPS)及未來的主動(AM)可撓麯式麵闆等。書中各章新增的參考文獻大約有一百多篇及超過50張新的圖錶。作者都用深入淺齣的教學方法,「係統化」的整理,明確的詮釋,生動的講解,呈現給大傢。
迴顧颱灣的OLED産業,可說是曆經風風雨雨,大起大落。今後的幾年實是OLED技術與産業能否在颱灣繼續發揚光大的關鍵時刻,因為韓國沒有放棄,日本在OLED的研發與創新也從無間斷(如Sony今年將率先銷售OLED TV,東芝鬆下也錶示將在2009年前推齣大型OLED電視),在歐美,白光OLED照明的研究已進行的如火如荼。
麵臨LCD無止盡的龐大壓力與競爭,OLED在這惡劣的大環境下要如何脫睏,東山再起,再接再厲,是我們從事研發及推展OLED産業在颱灣大傢必須麵對的課題。我們相信一個完美的顯示科技,終會在不久的將來,大放異彩照亮人間。
作者簡介
陳金鑫
現職:國立交通大學顯示科技研究所及電子資訊中心教授及
OLED材料與元件研究實驗室主任
學曆:美國奧剋拉荷馬州立大學有機化學博士
經曆:美國州立俄亥俄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柯達公司
國際資訊顯示學會(SID) Fellow
黃孝文
現職:颱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學曆: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博士
經曆:國立交通大學電子資訊中心OLED材料與元件研究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
第一章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簡介
1.1 前言
1.2 應用與發展
1.3 「終極顯示」的追求
1.4 廠商概況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基礎知識
2.1 有機材料在發光二極體之發展
2.2 有機材料的特性
2.3 電激發光元件結構與原理
2.4 光電特性與量測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電荷注入與傳遞材料
3.1 陰極材料
3.2 陽極材料
3.3 電洞注入材料(HIM)
3.4 電洞輸送材料(HTM)
3.5 電子注入層材料(EIM)
3.6 電子輸送材料(ETM)∕電洞阻隔材料(HBM)
3.7 載子移動率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螢光發光材料
4.1 前言
4.2 紅光材料
4.3 綠光材料
4.4 藍光材料
4.5 黃光材料
4.6 白光材料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磷光發光材料
5.1 三重態磷光
5.2 主發光體材料
5.3 紅色磷光摻雜材料
5.4 綠色磷光摻雜材料
5.5 藍色磷光摻雜材料
5.6 樹狀物磷光發光體
5.7 電洞∕激子阻擋層材料
5.8 磷光元件的穩定度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效率
6.1 影響有機發光二極體效率的參數
6.2 增進載子平衡的方法
6.3 增進齣光率的方法
參考文獻
第七章 OLED壽命
7.1 簡介
7.2 非本質劣化因素
7.3 本質劣化因素
7.4 平麵顯示器壽命
參考文獻
第八章 OLED的元件設計
8.1 穿透式與上發光OLED結構
8.2 串聯式OLED結構
8.3 可撓麯式OLED結構
8.4 p-i-n OLED結構
8.5 倒置式IOLED結構
8.6 白光WOLED結構
參考文獻
第九章 OLED顯示器
9.1 前言
9.2 OLED全彩化技術
9.3 驅動方式
9.4 灰階
9.5 對比
9.6 麵闆功率損耗
9.7 OLED製程
參考文獻
哇,拿到這本《OLED夢幻顯示器.OLED材料與元件》的時候,我真的超興奮的!最近幾年 OLED 技術真的是紅遍大街小巷,從手機、電視到現在連穿戴裝置都開始用瞭,走在時代的尖端,真的讓人覺得颱灣在這方麵好像也很有競爭力。我對 OLED 的「自發光」特性一直都很有興趣,那種黑得徹底、色彩飽和度又超高的畫麵,看電影、玩遊戲的沉浸感真的是沒話說。這本書的書名就點齣 OLED 的「夢幻」之處,加上「材料與元件」這幾個字,聽起來就覺得內容應該會很深入,不是那種淺嘗即止的介紹。我特別期待它能講到 OLED 的原理,到底是什麼樣的材料纔能發光,還有那些不同顏色的像素是怎麼組閤齣來的。畢竟,我們平常看到的光鮮亮麗,背後一定有很多厲害的科學原理在支撐。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 OLED 有更全麵的認識,不隻瞭解它的好,也知道它是怎麼做齣來的,或許還能看到一些未來 OLED 的發展趨勢,那樣就更值迴票價瞭!想想看,如果能更瞭解這些科技,下次買 OLED 產品的時候,也比較能看懂規格,不會被店傢唬嚨瞭,哈哈。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看到《OLED夢幻顯示器.OLED材料與元件》這個書名,我有點猶豫,畢竟「材料與元件」聽起來有點學術,我怕會太枯燥。我平常對科技很有興趣,也喜歡玩最新的 gadgets,像是我的手機就是 OLED 螢幕,看影片的感覺真的差很多。但是,我對背後的技術原理其實不太瞭解,隻知道「比較厲害」。我比較想知道的是,OLED 除瞭在視覺上的「夢幻」,在實際應用上還有哪些優勢?像是它的輕薄、可彎麯、甚至是可以做成透明的,這些特性是怎麼實現的?是不是跟書裡提到的「材料」和「元件」有很大的關係?我希望這本書能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去解釋這些技術上的細節,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看得懂。如果能搭配一些圖解或者實際的產品範例,那就更好瞭。像是 OLED 為什麼可以做到這麼薄,甚至能捲起來,這真的是很神奇的。還有,是不是有些特定元件的發展,纔讓 OLED 技術能夠不斷突破?我對這些「幕後英雄」感到很好奇。
评分這本《OLED夢幻顯示器.OLED材料與元件》的書名,讓我聯想到很多關於 OLED 的想像。這幾年 OLED 技術的發展真的是一日韆裏,從一開始的貴桑桑、隻有高階產品纔用得起,到現在越來越普及,甚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對 OLED 的「發光效率」一直很好奇,同樣的亮度,OLED 是不是比 LCD 更省電?這跟它的「自發光」原理有什麼關係?這本書既然講到「材料」,我希望它能詳細介紹一下 OLED 發光層的材料,像是過去的 P-OLED、現在主流的 S-OLED,還有未來可能齣現的新材料,它們分別有什麼優缺點,還有在技術發展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還有,我想瞭解 OLED 在色彩還原方麵是不是有獨特的優勢,畢竟「色彩準確」對於專業的影像工作者來說非常重要。如果這本書能解釋 OLED 是如何實現更廣的色域、更高的色準,甚至是一些 HDR 技術的應用,那我真的會非常非常喜歡。畢竟,好的顯示器能讓影像呈現齣最真實的樣貌,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评分翻開《OLED夢幻顯示器.OLED材料與元件》這本書,其實我最期待的,是它能為我打開一個全新的視野。我一直覺得 OLED 技術是未來顯示器發展的大勢所趨,它獨特的發光方式帶來瞭無與倫比的視覺體驗,但同時,我也知道任何技術的進步,背後都有著複雜的材料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支撐。書名中的「材料與元件」,就暗示著它會深入探討 OLED 的「硬體」基礎。我很好奇,是什麼樣的有機材料,纔能在通電後發齣不同顏色的光?這些材料的結構、特性,又是如何影響 OLED 的顯示效果、壽命以及生產成本?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關鍵的元件,例如驅動 IC、封裝技術,它們在 OLED 顯示器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關鍵角色?我希望能藉由這本書,更全麵地瞭解 OLED 的「製造」過程,而不隻是看到成品。我想知道, OLED 技術從實驗室走嚮量產,中間經歷瞭哪些重大的突破和挑戰。如果書裡能穿插一些學術研究的最新進展,或者是一些業界的發展趨勢分析,那對我來說,將會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學習。
评分這本《OLED夢幻顯示器.OLED材料與元件》的封麵設計就很有質感,給我一種專業又前沿的感覺。我之前就對 OLED 的顯示效果讚不絕口,尤其是那種極緻的對比度,黑色畫麵真的能做到「一片漆黑」,不像傳統 LCD 還會有點漏光,看起來灰灰的。但除瞭畫麵錶現,我更想知道的是 OLED 到底還有哪些厲害的地方,或者說,它在哪些方麵還有待加強。像是壽命的問題,雖然聽說 OLED 已經進步很多瞭,但還是會擔心「烙印」的問題,尤其是長時間顯示相同圖像的時候。這本書既然提到瞭「材料與元件」,我就很好奇它會不會深入探討這些材料的選擇對 OLED 壽命和穩定性的影響,或者有沒有什麼創新的材料正在研發,可以剋服這些挑戰。另外,我也很好奇 OLED 在節能方麵的錶現,畢竟現在環保意識抬頭,能更省電的技術總是受到歡迎。如果書裡能有實際的比較數據,或者介紹一些節能的設計理念,那對於我理解 OLED 的全麵性會很有幫助。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更多關於 OLED 的深入分析,而不隻是停留在錶麵的介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