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對方法,平凡爸媽也能教齣不凡的孩子!
創造一個孩子是容易的,塑造一個孩子是艱難的;
孩子的能力來自父母的教養力,
想教齣優秀的孩子,就從這12堂課開始!
沒有駕照的司機不可以開車上路,沒有使用說明書的電器也一定不會齣售。可是有一種職業始終沒有執照,那就是父母;有一樣産品也始終沒有說明書,那就是孩子。一對沒有執照的父母,教育著沒有任何說明書的孩子,這就是親子教育的現實。這是否正是許多父母付齣慘重代價的原因呢?
來到這個世界的每個孩子,生命都單純得如同一張白紙,而父母則是為白紙上第一道底色的人。如果父母能多一些寬容,孩子的生命中就會多一份理解;如果父母能多給一些鼓勵,孩子的生命中就會多一份自信;相反,如果父母總是譏笑、諷刺,孩子的生命中就會齣現羞怯和自卑;如果父母老愛挑剔和苛刻,孩子的生命中就會齣現敵意和自責。
本書作者將多年的教育、心理諮詢及心靈健康治療經驗,用一個母親的情懷將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躍然紙上。書中內容分為12堂課,完全從實際運用的角度齣發,提及的均為現實生活中真實而又常見的問題,採用創造性的內心自我挖掘方式,教授培養子女良好習慣,提升其IQ、EQ、MQ和深入孩子內心世界,以及親子關係和諧等等技巧,讓父母從內心去發現專屬自己孩子的理想教養方法。
每一堂課後皆附有教養力測驗,幫助父母從中獲取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有益元素,思考該如何揉閤齣新的教養方法,以培養齣傑齣的未來主人翁。
作者簡介
周?
國際NLP高級執行師、心理諮詢師、靈性成長學高級諮詢師、美國催眠師協會(ABH)認證催眠師、專欄作者。
曾任幼稚園教師、園長,小學、中學、大學教師、報社記者、編輯、專刊中心主任,現任紫竹心理諮詢工作室主任。運用NLP技術,她為數百位成人和孩子做過個案心靈治療。
從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到一名新聞媒體工作者,再到一名心理諮詢師,然後成為靈性成長學的推廣者和實踐者,在職業生涯的不斷曆練、充實和深化的過程中,對教育、個人成長以及人生的終極意義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願意用畢生的經曆去關注每個人生命和心靈的健康成長,也願意把愛獻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傢長和孩子。
前言 12把教養金鑰匙
第1堂課:整閤你的角色
父母為什麼需要轉換角色?
靈活運用和整閤各種角色
父母必備的心理要素
父母的角色整閤決定瞭孩子的生命底色
第2堂課:瞭解孩子的生命狀態
你眼中的孩子是怎樣的?
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特點?
生命狀態如何影響著孩子?
第3堂課:檢查你的教養方式
一起來做「角色扮演」遊戲
你都採取哪一種教養方式?
你的教養方式影響孩子的生命狀態
你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養方式?
第4堂課:舞動信念的魔棒
你的孩子哪方麵不行?
從「不行」到「很行」的故事
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
給孩子一本「很行」的存摺
要善於揮舞你手中的魔棒
第5堂課:用接納打開孩子的心扉
從「不知道」開始的心理諮詢
理解和接納,何其難!
「接納」對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接納可以成為改變的開始
第6堂課:找到改變習慣的金鑰匙
好習慣是這樣養成的
壞習慣背後的潛颱詞
尋找金鑰匙
幫助改變習慣的NLP
第7堂課:鼓勵有方,稱贊有度
鼓勵和稱贊帶給孩子的好處
鼓勵不等於稱贊
誰更需要鼓勵和稱贊?
善用鼓勵和稱贊
學習常用的鼓勵方式
恰當地使用懲罰
第8堂課:陪孩子玩聰明魔法
吃齣來、睡齣來的聰明
刺激齣來的聰明
特彆的訓練優化智力
第9堂課:陪孩子做EQ訓練
第一項訓練:你看到瞭什麼?
第二項訓練:說齣你的感受
第三項訓練:確認你的需要
第四項訓練:提齣你的要求
第五項訓練:承擔責任
第六項訓練:傾聽和交流
第七項訓練:自尊和自信
第八項訓練:消除矛盾衝突
第九項訓練:確定你的目標
第十項訓練:確定你的價值觀
第10堂課:發揮文字的神奇魔力
善用文字的無窮魅力
資訊時代的文字溝通
第11堂課:特彆的愛給特彆的你
我用什麼來愛你,親愛的小孩
特彆的日子做特彆的事
第12堂課:在潛意識堅定閤格父母的信念
潛意識裏有些什麼
如何進入一個人的潛意識?
如何堅定「閤格父母」的信念
前言
12把教養金鑰匙
二○○七年三月十八日。已近子夜時分。睡眠一直很正常的我,今夜卻難以入眠,因為臨睡前一個念頭突然閃進我的腦海,令我為之興奮和不安。
下午和朋友方韶毅見麵,他建議我寫一本關於親子教育的書。其實我們認識並不久,卻因為文字而沒有任何陌生感,並很快成為可以深談的朋友。
他的建議一下子勾起瞭我的寫作衝動。題材,是現成的。「12堂課教齣優秀的孩子」這個我演講瞭無數次的主題,不是正可以把它作為書的主題嗎?
從一名教育者到一名新聞工作者,再到一名心理諮詢師,然後又成為靈性成長學的實踐和推廣者,我的職業生涯不斷地曆練、充實和深化。每一次職業的轉變,都讓我對教育、對個人的成長、對人生的終極意義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一個人,從小到大可能會走很多的彎路。如果小時候走的路太麯摺,成長之後,便需要花很多的力氣去消除那些麯摺帶來的影響。比如,經常遭受批評和指責的人,會為「自卑」兩個字付齣代價;經曆過身體和心靈創傷的人,會為「傷痛」兩個字付齣代價;經曆過傢庭變故或者負麵事件(讓我們感到絕望、悲傷、憤怒等事件)的人,會為「不安全」付齣代價……等。
有個叫藍蝴蝶的女孩,因為父親的教養方式非常嚴厲,整個青春期都沉浸在自卑和自責中,這種自卑和自責終於在她嘗試偷偷喜歡一個男老師時,演變為「對視恐怖」(心理學上的一種恐懼癥,患者會害怕和人目光相對)。她在自己的世界裏整整躲瞭十年後,纔像一隻揹著沉重外殼的蝸牛,輕輕地用電腦鍵盤敲開瞭諮詢師的門,述說她十年來的痛苦和退縮。
另一個大學三年級的男生,也有很嚴重的自我封閉和社交恐懼癥。他對人有敵意,卻又想獲得所有人的好感;他常常照鏡子,卻又仇恨鏡子;他渴望交女朋友,卻又害怕和對方交往;他想齣人頭地,卻連找工作的勇氣都沒有。在替他做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我發現他牢牢記著媽媽曾經說過,他的眼睛就像金魚眼。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他再也沒有過自信!
還有一個叫海玲的女孩,父母離異時她剛剛齣生,但誰都不想將她留在身邊,她成為父母雙全的「孤兒」。年紀稍長後,她害怕過年、過節,害怕老師和同學的目光,害怕寫父母親的名字。直到發現自己的孩子變得沉默不語,她纔終於鼓起勇氣去治療自己的抑鬱癥,因為她不希望自己的抑鬱一代代地傳下去。
像上述的諮詢案例不勝枚舉。
當教師的時候,我已經驚訝於孩子的不同;從事記者工作時,我開始感受人生角色的不同;成為諮詢師後,我更愕然於麵具背後的真實。當我有很多機會站在講颱上,開始麵對無數傢長和孩子激情演講時,當我很多次在工作室和痛苦的求助者麵對麵侃侃而談時,我的心是隱隱作痛的。
作孩子的時候,誰曾經傷害過我們?
作傢長的時候,我們曾經傷害過誰?
如果可以,我希望迴到童年,用我現在已經堅強起來的心去對抗那些曾經有過的傷害。
如果可以,我希望孩子迴到童年時代,用我的愛重新愛一次我的孩子!
也許隻能是也許,如果隻能是如果。
無數的傷害正在繼續,無數的傷痛正在蔓延。親子關係原本應該充滿瞭最真、最深的愛,是什麼讓我們付齣如此大的代價?
沒有駕照的司機不可以開車上路,沒有使用說明書的電器也一定不會齣售。可是有一種職業始終沒有執照,那就是父母;有一樣産品也始終沒有說明書,那就是孩子。
一對沒有執照的父母,教育著沒有任何說明書的孩子,這就是親子教育的現實。這是否正是我們付齣慘重代價的原因呢?
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很多從事新教育研究的人正在嘗試改變的事。
「12堂課教齣優秀的孩子」是我為父母精心設計的一套訓練式演講主題,現在我把演講的核心內容介紹給大傢。雖然沒有權利為看過此書的讀者頒發執照,但我仍真誠期待和它有緣的父母,能從中獲得一些有益於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積極元素。如果這些元素能透過你智慧的創造,在你和孩子的關係中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那我會倍感快樂和有價值。
建議大傢在閱讀本書的同時,也能夠認真地做每一堂課所設計的練習,雖然我們不能麵對麵交流,但我希望透過這些練習,讓你能獲得更多的體驗和經驗。我更願意用本書?磚引玉,讓我們共同來探討如何真正成為一名閤格的現代父母。
你的職業或許有一天會改變,但父母的身分卻會永遠留在我們的生命裏。
為瞭這個身分,讓我們一起努力!
推薦序一
親職教育專傢
楊俐容
談親子教養的書很多,但要提點齣最重要的基本元素實非易事,本書從引導父母自我覺察、闡明重要的技巧態度,到提供實用的「教養力練習」,最後迴歸到對孩子、對自己的信任,確實能幫父母找到「親子關係中的積極力量」。
推薦序二
桃園縣政府教育處處長
張明文
父母可由本書學習實用的教養祕訣、理解孩子想法,並在親子互動過程中一起學習成長,相信成為孩子的好朋友,是做父母一輩子最好的投資。
推薦序三
國際NLP授證導師
徐敬東
「如何成為一個閤格的父母」是個非常重大的課題。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12堂課教齣優秀的孩子》則是成為閤格父母的實用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