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姻緣之颱灣 / 中國情人

七世姻緣之颱灣 / 中國情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愛情
  • 颱灣
  • 中國
  • 曆史
  • 傢族
  • 命運
  • 文化
  • 婚姻
  • 七世姻緣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寫女性與愛慾見長的李昂,以近年來少見的行文抒情氣息,在神秘的宿命氛圍和浪漫感傷中,鋪陳一段纍世不得解的怨咒下的愛情。而終來到瞭今生今世……

  「我們講同樣的話,使用相同的文字。」她對她來自中國的情人說:「可是我們如此相同卻又全然不同。」

  小說以現代颱灣、中國的現況作為背景。故事主角一再相遇,是企盼心念造就的因?還是纍世記憶重復的果?在無休止的因緣漩渦之中,牽發齣故事主角刻骨銘心的悸動,不隻一生一世,更道齣人間情感藏匿於最幽微深處,難以言說的奧秘。

  作者將颱灣處境之時空背景聚焦於後,不僅寫齣情感中最無可言說的聚閤,環境本身又有難以跨越理解的鴻溝,那因緣悸動、看不見的綫難以擺脫,唯莫名而齣的情感牽動難解,復迴流於纍世的急湍之中……

  糾葛叢中怎生發的浪漫,既無可印證,也沒有答案── 「我不敢說我能寫你的故事,可是我將你投影在我之中。」小說作傢因而對她書寫的人物說:「如是,我寫下『我們』的故事。」

作者簡介

李昂

  原名施淑端,彰化鹿港人,文化大學畢業,留學美國奧勒岡大學戲劇碩士,曾任教文化大學多年。作品在國際間受到好評,曾由《紐約時報》、《讀賣新聞》、法國《世界報》等報導評介。

  小說《殺夫》已有美、英、法、德、日、荷蘭、瑞典、義大利、韓國等國版本;《迷園》亦已迻譯成日、法文齣版;《自傳的小說》在日本齣版;《暗夜》在法國齣版;《看得見的鬼》在德國齣版。另齣版有《花季》、《她們的眼淚》、《一封未寄的情書》、《漂流之旅》、《鴛鴦春膳》等。曾以《殺夫》獲聯閤報中篇小說首奬,2002年獲頒颱灣第十一屆賴和文學奬。2004年獲法國文化部頒贈最高等級「藝術文學騎士勛章」。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捲一
七世姻緣
巫女之湯

捲二
「異議份子」
斷橋

捲三
藍色的水母
島上的女人

終捲
迴傢
終捲

圖書序言

地球村的颱灣.中國愛情故事

「我不敢說我能寫你的故事,可是我將你投影在我之中。」
她對她書寫的人物說:「如是,我寫下『我們』的故事。」

1
  起心動念,要寫「七世姻緣之颱灣?中國情人」已是數年前,由於一嚮緩慢的寫作速度,待完成,正逢兩岸多年來首次白熱化交流,真是始料未及。

未避免被誤以為是在趕這波熱潮,有些事情因而得先說明一下。
以中國為書寫題材,於我一直有相當奇特的「交會」。

  最早是七O年代中,我留學美國時在白先勇先生傢讀到的一則發生於上海的殺夫故事。不堪受虐的屠夫妻子殺夫,深自震撼瞭我。迴颱灣後想以此寫成小說,立即發現其時我對上海、中國一無所知,根本無從下筆。

  隻取最簡單的「屠夫妻子殺夫」概念,我將小說搬到我熟悉的故鄉——隱喻中的「鹿城」,方能完成,便是「殺夫」小說。

  九O年代,追尋謝雪紅的生平,以她作為串聯,我企圖要寫百年來的颱灣女性。1987年兩岸能互通後,給瞭我終能到中國的親身體驗的可能。

  方再次要將中國寫入小說。然追述的謝雪紅在中國的生平,畢竟是一段曆史,而曆史不必然與當下的中國生活有絕對的關聯,我沒什麼睏難的完成小說「自傳 小說」與遊記「漂流之旅」兩部作品。

便於90年代後期,在一次中國旅行迴來後,我寫下瞭:

  「我握住你溫暖綿實的手道再見,心中已有預感,今生今世或不再見,即使再見,也絕非此日情懷。

  我知道,於今這幡然心動,將不會引領我們至何方,隻在這旅次中,我仍將你存於我心,纏綣銷魂一番。」

  這帶雙重隱喻的書寫,也已收入2000年齣版的遊記「漂流之旅」中。

  而如我當時所寫的感動,在離開中國迴到颱灣後,因著畢竟兩地不同的差異,很快的在忙碌的生活中過去。在那個階段,我並沒有能力,也缺乏意願來書寫中國。

  作為一個一嚮誠實的作傢,我必得說,寫熟悉的事物、寫自己來自的地方不難,寫彆人的地方,並不容易。特彆是還要考慮到這類書寫的「看」的觀點——我們一定也不希望自己至今仍有早年西方人看東方的那類心態吧!

如是,又是多年過去。

2
  變化來自於這幾年,我花大量時間,相當有目的性的去過一些國傢。06年在德國齣版「看得見的鬼」、義大利齣版「殺夫」,我之前之後在德、義多作停留。對美食的熱愛,更由於「鴛鴦春膳」在法國被改編成舞颱劇,我更是多年來多次到法、義。這些因齣書、與外國團體閤作,給瞭我較深切的機會暸解我們一嚮習以美國為中心之外的歐洲。

  我也花不少時間在被「恐怖攻擊」同義汙名化的伊斯蘭教國傢,北非,以及,快速變動的産油「海灣國傢」。更不用說發展中的中國。
雖然隻是走馬看花,但畢竟「身臨其境」。即便隻如此,在我每年大量的旅行中,的確明顯、深切感受到「全球化」的威力。

  而身份與認同,不再是少數人、學院、創作者纔會麵臨到的問題,在這個「全球化」襲捲一切的時代。
換個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每個人都在看到、經曆到,在地國的股票市場,怎樣隨著全世界油價、戰爭、災難、大經濟體的起落,立即反應。

必然由此迴溯到自己的身份與認同問題。
是老問題,於我?有瞭不同的對應。

在80年代,當情慾成為主流話題時,最常被延引的一句話是:
情慾是流動的。

而我感受到的「全球化」,於我的最簡單的定義,便是:
「全球化」是流動的。

  流動的人來人往,流動的資金,流動的文化、思想、價值觀,流動的生活方式、、、總之,流動的一切一切。

果真在形成一個「地球村」?!

  流動可以激越有趣,流動也會令人不安。各式相反於「全球化」「地球村」的論述與作法自然相應而生。

  從我最近感興趣的飲食來看,像「慢食」一改過往從世界各地盡其最大可能搜羅「夢幻食材」,也不再推崇那些跨國有信譽的食材。「慢食」推行吃在地、當令、小農小廠有特色的食物,我個人以為相當程度來自相對「全球化」「地球村」的反動。

「在地」的重新麵對,成為最寶貴的資源。

  颱灣因其地小(人倒不少),加上缺乏對自己主體的建構與信心,麵對「全球化」,自然更形弱勢。我們一個不小心,會是在「全球化」浪頭來襲立即被併入、吞沒的那一環。

  我們既如此勢單力薄(誰又膽敢說自己不如此),結盟與掛勾,會不會是可能的策略?這波「全球化」中,區域的整閤,比如歐盟、黑金油國、亞洲價值等等的建立,不都是新興的應對?

  問題便在,如何、與誰結盟與掛勾?又或者,當然可以問:更根本的,結盟與掛勾真有其必要?

  作為一個作傢,一個颱灣作傢,於「全球化」「地球村」中尋找定位,成為我最近幾年思索的方嚮。

對這樣重大且嚴肅的問題,我選擇以對的是:
一部愛情小說。
寫作數十年後,我的「新」嘗試:
愛情小說,是的。
一部全球化中的颱灣?中國愛情故事。
(我的朋友紛紛作一個漫畫中跌倒的姿勢。再慘叫一聲:
李昂寫愛情小說?!!!!)

3
  我「作小朋友」的時候,傢中閱讀到的童話故事,事實上是「白雪公主」、「睡美人」等等這類西方童話。

  從街坊鄰居中,我又很自然的有機會聽聞各式民間故事,「七世姻緣」便是其一。

  有趣的是,我們的社會長年來使用「白馬王子」、「灰姑娘」作某種意象,但像「七世姻緣」反而少有人知曉。除瞭「牛郎織女」因為「七夕」中式情人節,還被提及及商業炒作外,談愛情、浪漫,似乎都在西方的領域。

  看來我們果真不是個追求浪漫愛的民族。

  而很多年過去,當我經曆一些奇妙的因緣後,加上瞭生命的體悟,我終於纔會說:

  啊!誰又能說我們的故事不是「七世姻緣」後的另一世!

  (而你的故事、你們的故事,也沒有理由不會是「七世姻緣」後的另一世!)

  我不再說:我們的故事一如「灰姑娘」的序篇,而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我深切的體會齣,這文化的差異果真存在並何其巨大。

  要來訴說這「七世姻緣」後另一世的故事,也許還不隻是另一世,而是很多很多世後的故事,當然有其特殊的意涵。

  相傳的「七世姻緣」,第一世「孟薑女哭倒萬裏長城」,兩人情愛的阻礙,便不隻是一般的睏難,而昇高至國傢的霸權、權力的範圍與疆域的鞏固。孟薑女哭倒的,更是一座多少女人的血淚城池。

  另者,在故事進展的近兩韆年長遠的時間?,這一世又一世的故事,在緣轉情遷中,如麵臨巨大的地域區隔,也都隻是從北方塞外邊疆到南方的遠洋商港,簡單的講,在「大陸」的範圍。

  至於得跨越海域,那古早古早的時候難以逾越、廣衾無際的大海,基本上十分睏難。已然流傳的「七世姻緣」中,便不可能有這樣隔海的故事發生。

  然於今跨海往來如此容易?不易,海峽兩岸重新相對?不對,果真可以隔著海域展演多少可能?!

  這些緣由,使得來書寫這「七世姻緣」後的另一世、另幾世,有著新的著眼點與意義。

  如果說,一直以來,在人類的文明史中,男作傢們最大的終極夢想,是寫像「奧德塞」這樣的英雄冒險犯難史詩故事,即便「尤裏西斯」最後隻成為反英雄,也是另種冒險犯難!

那麼,女作傢呢?

  所以,就來說說屬於我(我們)的「七世姻緣」後的另一世、另幾世吧!

4
  多年的寫作經驗,一開始我就知道寫這小說會引來一些睏擾。可是稍經衡量,還是加以完成。

  像我這樣的作傢,不寫齣真正想寫的,的確有睏難!

  可以預估的是,對有些讀者,小說?的主角是個女作者,會是揣測的重點,更容易被認為是「作傢本人」:——也就是我自己的故事。

  事實上,以一個「女作者」為主來完成長篇小說,是我這這幾年來想書寫的重點。首先完成的是前不久齣版以飲食為主軸的「鴛鴦春膳」,接下來是這部「七世姻緣之颱灣?中國情人」,另外至少還有一部「愛與療傷」。

  以一個「女作者」為主來寫這幾個長篇當然彆有用心,也因此願意在此先作說明:這「女作者」彆有所託,在各個長篇有各自的用意,當然是個虛構的小說人物。至於有沒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我說沒有也不會有人採信,不如就當成是?讀小說的另一種樂趣吧!

  至於相對於小說中的颱灣女主角,「中國情人」的書寫,則真是經過一段極長時間的蘊量。

  首先,由於兩岸資本主義化發展的時間不同,在過去一長段時間,基本上是颱灣男人娶中國女人,很少颱灣女人嫁給中國男人。「大陸新娘」代錶的是經濟落差的不平等,這樣的颱灣男人?中國女人關係,當然不是我要放入「七世姻緣」後的另一世的。

  就算為最簡單的「政治正確」,要寫的「中國」情人,得是個男人。

  另外,還要來說小說涉及颱灣外的另個重要地點:中國。

  一直要到最近,海峽兩岸開放往來二十年,「颱灣人在中國大陸」開始有所纍積,在幾個颱灣人?聚的地區,也已然成為一種現象。發生在中國大陸的這颱灣人新區塊,對中國作傢也許不夠熟悉,但之於我來說,?成為介入中國的一個切麵,方足夠成為寫作的題材。

  我當然考慮到這切入的方式會引起爭議,但一定另有作傢,寫齣「颱灣人在中國大陸」的其它麵相。我隻是一個小說作傢,不是記者,「平衡報導」並非必要。

  另一方麵,寄託於三百多年前我的先祖們來自的福建泉州,也是另一種接續與中國的淵緣,方有助於找到切入點與關聯。如此小說中的男主角,必得來自泉漳地區,故事也纔得以發展開來。

  著手寫「七世姻緣之颱灣?中國情人」,真正是體認我對中國的不熟悉,寫作的過程相當辛苦,一次又一次的中國行,為著的就是尋覓那能令我有所感的事物。

  也得到許多兩岸朋友的幫助,在此要特彆緻謝。

  「七世姻緣之颱灣?中國情人」當然是個虛構的小說,將多年前所寫、收入「漂流之旅」中的小段落重置入這部小說,與這部小說的虛實?作者之間相關。也是「中國情人」的原型,特彆在這?提齣。

  而從其時起心動念要寫這故事至完成,算算也大概七年!

不能說不是巧閤。

  這部小說與小說?的人物、情節,來自虛構與拼貼,本要當作一種象徵?隱喻。作者處心積慮明明白白的以小說來述說那——

佛曰:不可說。

  不可說的「不可說」究竟是什麼,也許更值得?不值得來一說。所以,小心陷入錶相,不要以為作者的用意隻在那些淺顯的人名、事件的象徵與隱喻。

  一個女作傢以的終極夢想,如果不是「奧德塞」也非「尤裏西斯」、、、

會可以是什麼呢?
來一探究竟吧!

  而像我這樣的女作傢,?入中年,泅泳在全球化的地球村中,無心於奧德塞與尤裏西斯,寫「七世姻緣之颱灣?中國情人」這樣的小說,忍不住想大聲召告天下:

啊!也可以愛情,也可以浪漫!

李昂於2008年颱北
大選前颱灣最混亂的時刻

圖書試讀

「異議份子」
1
為著對他的愛,她讓彆的中國男人先睡到瞭她。

其時何方正處於全世界不斷的旅行中。距離隻是飛機上必得忍受的時間的長短,國傢每個都不同,但終究,一樣得離去,一段時間後麵目模糊。
除瞭原就知悉的地方、大都市,何方不再記得旅行過的地名,也不刻意去記取名勝古蹟、景觀,甚且不帶相機不照相,隻是不斷的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她像一個透明人,世界是一捲又一捲的旅遊影帶,Lonely Planet也好,Discovery也罷,與她重疊的播放在一起,不斷的流過透明的她。
(流經過後究竟留下多少痕跡?)
有什麼關係呢!世界有大概兩百個國傢,夠她再走一輩子也走不完,再用一颱超級電腦也無從全數記得。她有全世界去不完的地方供她旅行、開發、揮霍……
不斷的、沒有目的的旅行解除瞭所有地區性:比如國傢、社會的道德行為的約束,但也使她陷入一種不著邊界的空白中。就在這個時候,她遇見瞭周曉東。

從一開始,她就知道他們不會在一起。
那沒來由摧摺心懷的哀傷,奇特的悲慘怨咒的感應,在在宣誓著這明知道不可能的動心。何方尋求離去,卻像一隻吞入自身尾巴的蛇,不能自主、莫名的迴身相尋。
而那樣奇特的念頭逐漸的在心中成型:何方不知怎的開始相信,如若她不祈求周曉東是為她的第一個、當然也是唯一的中國情人,寄望著她宛若有著另一種第二度貞操的可能,將她與中國男人的第一次,獻給他,周曉東,完成彼此間最圓滿的結閤。當然也不去奢求往後的結婚生子白頭偕老……所有的幸福美滿。
那麼,她或還有機會與他在一起。
如若她不期求完滿、不期求於周曉東身上完成那多半女子仍有的夢想:他是她初次動心初吻初夜、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中國情人,那麼,於不完滿中,她或不緻遭忌,那悲慘的怨咒或不會臨身。
她便至少能和他在一起,雖不可能生生世世、永恆永遠,她至少能與他在一起,即便隻是很短的時間。

也因而,「那」中國男人方成為可能?
的確,她知道這一切都是因著周曉東。
有他在心裏,她走著、動著,無時無刻不感覺到他。異鄉異地,對周曉東的思念一點一滴深化入最深的內裏。
她是不是在他們相彷彿的身材,偶然一個相類似的凝思神情,還有,他們因年歲相近共同有的對中國「改革開放」後的記憶,她重在這中國男人身上經曆著與周曉東之間「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的差異。

所以叫「王洋」的男人來自中國北方,當他這樣說時,吸引瞭何方的注意:
「我住在北歐的那陣子,我當地的朋友們會說,鼕天嚴寒,是一個一切都緩慢下來的季節,外麵的活動少瞭,人在屋內,多瞭很多麵對自己的時間。」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