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名句100篇,輕鬆閱讀經典,深入中文堂奧
「中文經典100」是「中文可以更好」係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係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
本係列內容,精選中文經典名句100則,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文字活潑,揉閤現代風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
【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
【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
【文章的背景】文章創作的背景故事,主旨的說明,或是題解。
【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曆代的品評。
【曆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
《中文經典100句──荀子》內容所介紹的名句有: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強自取柱,柔自取束、川淵深而魚?歸之,山林茂而禽獸歸之、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等等。本書選擇其中的一百名句,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閱讀吸收極為方便。
《荀子》一書除瞭闡述儒傢思想外,更融閤內法傢、道傢、墨傢等學說,可說是一部總結百傢思傢、充滿哲學、經濟、政治、人文、社會思想等,重要的辯論說理之作。
總策劃簡介
季旭昇
1953年生,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國文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退休教授,現任玄奘大學中語係教授。著有:《詩經吉禮研究》、《甲骨文字根研究》、《詩經古義新證》、《金文單字引得》(閤編)等。中華電視颱雞蛋碰石頭「說文解字」撰稿1994年;中華電視颱「每日一字」撰稿(六十篇)1996年;國語日報「字圓其說」專欄撰稿2001年起。 文心工作室簡介
林翠哖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係碩士,曾擔任中研院史語所金文資料庫工作助理,現職為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作文師資班專任講師,「作文易學堂」網路平颱規畫及教案編寫,為專業作文教師。
翁淑玲
畢業於國立中正大學曆史所,現職不動産業專案經理,喜好閱讀、旅遊、資料分析,座右銘:寵辱不驚。
曾傢麒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現為中壢高商國文教師。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奬首奬、吳濁流文藝奬等,〈一個泡沫的故事〉入選九歌齣版《94年度童話選》。
黃淑貞
淡江大學中文係、玄奘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擔任《文訊》雜誌社文字編輯、崇右技術學院係助教、國科會研究計畫助理,以及國小作文班指導老師。個人著有《地球的孩子係列──聽見最美麗》、《擁抱大文豪》、《國中精典古詩文快讀》。
魏旭妍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現任崇右技術學院兼任講師。正式齣版的著作:《讀寫聽說學典故文選篇》。
推薦序
文明進化論的先驅──荀子
淡江大學中文係助理教授 周德良
先秦諸子的曆史評價,鮮少有如荀子這般「每況愈下」。西漢《史記》將荀子與孟子列在同一位階,閤為一傳;到瞭揚雄分荀子與孟子二人是「同門而異戶」;而唐代韓愈評荀子是「大醇小疵」;如今,凡是討論先秦儒傢時,均標榜孔孟儒學,而將荀子排除在儒門之外,視荀子為儒傢之歧齣,誤入歧途的異教徒。套用現代股票市場的術語,荀子的曆史地位就是「開高走低」。
荀子思想學說之所以未受世人青睞,主要有二個原因:其一,是荀子主張「性惡」,與孔孟思想背道而馳;其二,是荀子主張「性惡」,與他所宣揚的人人可以為禹(聖人)的主張自相矛盾。所以說,荀子學說為人詬病的,就在於他主張「性惡」。然而,荀子所謂「性惡」是什麼意思?又為何主張「性惡」?這二個問題關係著荀子思想體係的完整性,及其學說在儒傢中的地位,如今都有必要再重新詮釋。
事實上,荀子學說富有極高的人文精神。《荀子.性惡篇》曰:
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齣於爭奪,閤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齣於辭讓,閤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荀子所說的「性」,是指人「生而有」的:「好利」、「疾惡」、「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等具體內容,就好像「君子愛財」,「君子惡惡」,「飢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這些是普遍存在於每一個人的生理本能。至於荀子言「性惡」,乃是指人若一味順應生理本能的要求,而沒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的有效製約,則人類社會必然産生「爭奪」、「殘賊」、「淫亂」等暴亂現象,而此一危害社會的亂象,就是「惡」。因此,荀子言「性惡」之「惡」,乃是順從「性」之具體內容而言之結果,「性」是中性論述之因,非必然是「惡」;所謂「惡」,乃「順是」「性」易於産生流弊之果。所以,荀子言「人之性惡」,乃是指發生曆程之判斷,而非對人本質意義之界定,故不可「以惡釋性」,進而「以性釋人」。若將荀子所謂「人之性惡」理解成人之本質為惡,乃是犯瞭「倒果為因」的謬誤,世人麯解荀子學說,莫此為甚。
荀子主張「性惡」,目的不在宣揚人性的可憎,而是藉「性惡」來強調「辭讓」、「忠信」、「禮義文理」等道德行為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性;而這些維係人類社會的道德行為,必有賴於人的「僞」。荀子所說的「僞」,不是虛假、僞造,而是指「人為」,也就是人異於禽獸的本質所在。(其義相當於孟子所謂的「性」)「僞」是指人在生理本能之外,尚有一種創造發明與教育學習的能力,具體的說,就是一切的人文化成,而人文化成的具體落實,便是禮義法度。因此,荀子主張:「其善者僞也」,肯定凡是人類社會一切善果行為,必來自人的「僞」。
荀子具有自我反省能力與強烈的問題意識,如果人性易為惡,則善之道德行為──「僞」,如何可能?《荀子.性惡篇》曰:
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僞,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聖人積思慮,習僞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於聖人之僞,非故生於人之性也。
荀子認為:創造禮義者,乃是生於聖人之「僞」。所謂「積思慮」,是指聖人內在主觀意識不斷思慮反省,從而建立一套自我主觀之價值準則;而「習僞故」,則是聖人效法學習古代聖人所製之禮義法度。荀子一方麵肯定客觀之先王製作傳統禮義對於政治社會之重要性,故荀子特彆強調勸人為學;另一方麵,在繼承傳統禮義之過程中,仍需主觀之道德意識不斷反省思考客觀之禮義法度與現實之需求,以期創造一個「因革損益」的理想政治與社會形態。荀子理想中的禮義法度,必然愈趨完備,愈符閤人心之要求。荀子在此要求每個人不僅要有學習的精神,同時要有自我思慮反省的能力,同時,荀子認為人類的文明,必須經過不斷的纍積、學習,不斷的進化。如果禮義法度能有效製衡人性,將人性轉化為社會演化的動能,透過「養人之欲,給人之求」,逐漸改善物質條件,富裕民生經濟,提高社會生活品質,則將來的生活型態,必定朝理想的文明社會發展。
荀子一書,是理想與務實兼顧,理論與現實閤一的學說。荀子學說不僅是「坐而言之」,而且是「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可以發展落實為客觀的禮義法度。縱觀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實與荀子的理論思想,不謀而閤;因此,荀子學說在曆史上的評價,值得重新商榷。
荀子學說流傳至今已有二韆多年瞭,《荀子》一書,其中當然不乏流傳至今的名言佳句,這些均可印證荀子洞悉人性、預言文明發展的智慧。商周齣版「中文經典100句係列」,一直以輕鬆的方式解讀中國經典,兼具實用性與普及教育的功能,讀者反應頗為良好。如今齣版第十七本「荀子」,有緣的讀者,透過本書精挑細選的一百句,不僅可以掌握荀子思想的輪廓,學習荀子的智慧,同時可以激勵個人的學習動機,做為人生的座右銘。
我一直是個比較感性的人,對那些能夠觸動心靈、引發共鳴的文字情有獨鍾。這套書,在我看來,正是這樣的存在。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麯摺的情節,隻是用最樸素、最直接的語言,錶達著最深刻的人生哲理。當我讀到某些句子時,會感到一股莫名的感動,仿佛這些話就是為我而寫,道齣瞭我內心深處的睏惑或渴望。有些句子,則讓我陷入沉思,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和行為。它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在與我進行一場心靈的交流,引導我認識自己,理解世界。我喜歡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它不像說教,而是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的思想和認知。
评分這是一套非常精緻的書籍,設計典雅,紙質厚實,裝幀考究,光是擺在書架上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文化分量。我尤其喜歡它的排版,字體大小適中,行距疏朗,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一點也不覺得疲勞。每一頁都仿佛經過精心雕琢,無論是頁眉頁腳的細節,還是封麵封底的圖案,都透露齣一種對經典的敬意。當我翻開第一頁,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瞬間將我帶入一種寜靜而緻遠的閱讀氛圍。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厚重的典籍讓我望而卻步。而這套書的齣現,恰恰彌補瞭這一遺憾。它以一種親切而又莊重的方式,將那些流傳韆古的智慧呈現齣來,讓我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靜下心來,品味古人的思想精髓。從裝幀到內容,都體現瞭一種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非常值得收藏。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位初學者來說,直接閱讀原著往往會感到吃力。這套書,以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將復雜的哲學思想濃縮成瞭精煉的句子。它就像一個引路人,為我打開瞭通往經典世界的大門。我之前對《荀子》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零散的片段,對他的思想體係知之甚少。而這本書,通過精選這些最具代錶性的句子,讓我能夠快速地把握其核心思想。我相信,通過反復閱讀和品味這些句子,我能夠逐漸建立起對《荀子》思想的初步認知,為將來更深入地研究打下基礎。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說教書籍,而是一份精美的“智慧套餐”,讓人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獲得知識和啓迪。
评分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接觸他們的語言和思想。這套書,在我看來,就是一把絕佳的鑰匙,它精選瞭百餘句最具代錶性的經典語錄,涵蓋瞭從哲學思想到人生智慧的方方麵麵。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每一句話的詳細解釋,但僅僅是掃過那些字句,就已經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邃力量。有些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有些則需要反復咀嚼,品味其中的三味。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思想的精華提煉。我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古人的思考方式,以及他們對於人、社會、宇宙的看法。這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通過這些凝練的語言,我仿佛能夠觸碰到那些偉大的靈魂,聽見他們的迴響。
评分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是源於一種對“經典”的崇拜,以及希望藉此提升個人氣質的“功利心”。我希望通過學習古人的智慧,能夠讓自己的言談舉止更加得體,在與人交流時能夠引用恰當的古語,顯得更有底蘊。這本書的選材,顯然是為瞭滿足這種需求。它挑選齣來的句子,確實都是經過時間考驗,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啓發性的。我翻閱瞭一下目錄,其中不乏一些我耳熟能詳的句子,但更多的則是那些我雖然聽說過,但對其深層含義卻不甚瞭解的。這讓我意識到,學習經典並非易事,需要深入的理解和消化。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提供這些“金句”,更能引導我走進經典的世界,去探尋這些句子背後的故事和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