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羅在《論老年》駁斥退休、體能衰弱、無法享受生理上的快樂,及死亡迫近為老年之所以悲慘的四個主要原因。首先,西塞羅闡述老人無所謂退休問題,且活到老學到老。其次,老年人雖體能衰弱,卻不錶示他們對國傢毫無貢獻;此外,節製與適度的運動有助於老年人保持體力。再者,生理欲求的下降,反而使得老年人更能專注於智性與德性的成長。最後,死亡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比例高於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此外,若死亡是自然之事,人終將一死,但要能平靜以對,必須對死亡有畢生的思考。
作者簡介
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43BC)
古羅馬政治傢、哲學傢及修辭學傢。以騎士傢族的背景,從律師的身分逐漸躍昇至羅馬政治舞颱中心,於63BC獲選為執政官,達到其政治生涯頂峰,終其一生是羅馬共和製度的護衛者。在哲學上他自幼師承當時重要的希臘哲學傢們,取各傢之長,在知識論上是位新學院的懷疑主義者,在倫理學上傾嚮斯多葛學派,對伊比鳩魯學派的批判則嚮來不假辭色。此外,西塞羅受古希臘修辭學的訓練,對羅馬修辭學的發展也有諸多的貢獻。凱撒遇刺後(44BC),西塞羅齣言抨擊安東尼(M. Antonius)破壞共和製,因此遭其殺害。
譯者簡介
徐學庸
1998年取得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9-2000年任教於東海大學哲學係,2005-2006年為牛津大學訪問學人,現任教於輔仁大學哲學係,著有《靈魂的奧迪賽:柏拉圖〈費多篇〉》(2004年)一書,譯有西塞羅的《論友誼》(2007年)。
前言
縮寫
導論
壹、古希臘論老年
貳、西塞羅《論老年》
一、西塞羅的仕途
二、西塞羅的哲學背景
三、論老年
四、成書背景
五、成書時間
六、寫作形式
七、對話發生時間及人物
?、西塞羅之後其他與老年相關的著作
西塞羅生平年錶
西塞羅哲學著作齣版年錶
老卡投生平年錶
關於譯文
章節大意
正文
參考書目
人∕神名索引
名詞索引
**評價一:** 讀完《論老年》,我仿佛走進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們一同探討生命的晚霞。作者以一種極其溫和而深邃的筆觸,描繪瞭老年並非衰敗的終點,而是智慧沉澱、閱曆升華的寶貴階段。書中的一些觀點,比如將老年比作一壇陳年的老酒,越發醇厚,越發迴甘,讓我醍醐灌頂。我一直以來對老年都抱有一種模糊的敬畏,總覺得那是生命的某種“退場”,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讓我意識到,老年是生命的“壓軸戲”,是積纍瞭無數經驗和感悟,能夠以更超然的姿態去審視生活、理解世界的時候。書中引用瞭大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詩詞歌賦、哲學思想,將抽象的理論具象化,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産生共鳴,仿佛置身於一個思想的萬花筒。尤其是關於老年人社會角色的探討,書中強調瞭老年人依然可以扮演重要的精神導師、經驗傳承者,甚至成為社會創新的力量,這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也對傢中的長輩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意。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老年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看待生命、如何活齣意義的書,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讀者,都能從中汲取到養分。
评分**評價三:** 這絕對是一本能讓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書。《論老年》的語言風格是那麼的樸實無華,卻又蘊含著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故弄玄虛的理論,隻是像一位慈祥的長輩,娓娓道來,將他對生命、對時間、對衰老的理解,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你。我讀到書中關於“時間的朋友”這個概念時,深受觸動。過去我常常感到時間的流逝令人焦慮,仿佛生命在加速縮短,但作者卻以一種豁達的態度,引導我看到時間賦予老年人的獨特禮物——沉澱、智慧、從容。書中對於“放下”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很多時候,我們成年人被各種欲望和執念所睏,無法真正享受當下的生活。而老年,恰恰是放下這些負擔、迴歸本真的絕佳時機。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進行瞭一次心靈的SPA,那些睏擾我許久的關於衰老的焦慮,在閱讀過程中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平和與安寜。它讓我明白,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寬度和深度。
评分**評價二:** 《論老年》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是那種靜水流深的力量。與其說它是一部書,不如說它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對衰老的隱憂與對未來的模糊設想。作者並沒有迴避老年可能帶來的身體機能下降、社會角色轉變的現實,而是以一種極為坦誠的態度,去剖析這些挑戰,並提供瞭令人信服的應對之道。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精神養老”的深入闡述,它打破瞭我過去狹隘的認知,認為老年生活就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書中強調瞭保持好奇心、不斷學習、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性,這些觀點如同一股清流,滌蕩瞭我心中對老年生活的種種負麵刻闆印象。我曾一度認為,老年意味著被社會拋棄,意味著生命力的枯竭,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老年也可以是生命綻放的又一個高潮,是釋放內心熱愛、實現人生價值的黃金時期。書中的許多案例都真實而感人,讓我看到瞭許多平凡的個體,如何在老年時期,活齣瞭不平凡的精彩。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如何在年輕時就為老年生活打下基礎,如何纔能讓生命的晚霞更加絢爛。
评分**評價四:** 《論老年》這本書,仿佛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畫捲,描繪齣生命的另一個輝煌維度。作者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將老年置於人類文明的長河中進行審視,挖掘其內在的價值與意義。我特彆欣賞書中對老年人“智慧的傳承者”這一角色的強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長輩的經驗和教誨一直是傢庭和社會重要的財富,這本書則將這一傳統進行瞭現代化的詮釋。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連接,是價值觀的塑造。書中許多章節都在探討如何讓老年人的智慧得以充分發揮,如何避免“知識的斷層”和“經驗的浪費”。它讓我看到瞭老年人並非是社會的負擔,而是承載著曆史記憶、引領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讀完這本書,我深刻地感受到,我們應該以一種更加積極、更加尊重的態度去麵對老年,去發掘老年人身上的閃光點,去傾聽他們的聲音,去學習他們的智慧。它拓展瞭我對“貢獻”的定義,讓我意識到,貢獻不僅僅是年輕時的體力或智力的輸齣,更是老年時所能提供的寶貴的人生經驗和精神指引。
评分**評價五:** 剛拿到《論老年》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以為會是一本沉悶乏味的關於生理衰退的書。然而,這本書的開篇就以一種齣人意料的溫暖和力量吸引瞭我。作者用極其精煉的語言,描繪瞭老年生活的多姿多彩,它不是單一的色彩,而是由無數經曆、情感、智慧交織而成的絢爛圖景。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晚年之美”的章節,它打破瞭我對老年人外在形象的刻闆印象,而是強調瞭內在的從容、淡定、以及由歲月沉澱而來的獨特氣質。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老”的定義,它不僅僅是生理上的改變,更是精神上的升華。它讓我看到瞭,即使身體不再年輕,心靈依然可以保持孩童般的好奇,保持對生活的熱愛,保持對世界的新鮮感。書中許多關於老年人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如何積極融入社會的建議,都非常具有操作性,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能啓發思考,更能指導實踐。它為我描繪瞭一幅充滿希望的老年生活藍圖,讓我不再恐懼未來的衰老,而是充滿期待地迎接生命的每一個階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