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徹底讀通《金剛經》!
透過 1片光碟,5大譯經傢,梵中英6大版本,
逐句交叉比對,讓你讀到原汁原味的《金剛經》!
第一次把東方四大譯經師鳩摩羅什、玄奘、真諦、義淨,以及西方譯師孔茲(E. Conze)等諸譯本,逐分逐句比對,讓人貼近經典原貌。
精闢分析古今3位大師僧肇、印順長老和孔茲的《金剛經》解題模型,讓你成為讀經高手!
誰適閤讀《圖解金剛經》?
1對《金剛經》充滿好奇的人
2生活忙碌沒太多時間但很想認識《金剛經》的人
3初次接觸《金剛經》便很相應的人
4對《金剛經》早已倒背如流的人
5想深刻鑽研、體悟經文的人
【金剛經與心經並稱為學習佛教「空性」的代錶經典】
  《金剛經》是繼《心經》之外,最膾炙人口的佛教經典,十個佛教徒便有九個讀過《金剛經》。全經五韆餘字,沒有一個「空」字,卻被視為大乘佛教討論「空性」哲理的代錶。
  透過釋迦牟尼佛與其弟子「解空第一」須菩提一來一往的對話,把一個初入大乘的發心菩薩,如何逐漸體悟不同階段的空性,一步步往前邁進而成為大菩薩,以至於成佛的修學次第清楚呈現齣來。如果說《心經》是濃縮精練版的談空經典,《金剛經》就是華麗演繹版的談空經典。
  空性境界,用普通話來說,是代錶那個無法言說的奇妙的寂靜解脫境界,以佛教用語來說,就是「涅槃境界」。小乘行者認為這就是修行最後要到達的地方。但《金剛經》卻告訴我們,最高的空性境界是要打破界限,「能自在無礙的往來於涅槃境界和我們所生存的娑婆世界」,這樣的境界《金剛經》裏一再地用佛陀的另一個稱呼「如來」來錶示,全經「如來」一詞便齣現瞭87次,真是個奇妙的提醒與錶達。
  而菩薩想要徹底體悟這最高空性,要具備「一心二鑰」。「一心」指的是慈悲,「二鑰」指的是兩把開啓智慧、體悟「法、相」的鑰匙。菩薩沒有這兩者,就無法達到真正自在無礙的空性境界。特彆是慈悲,可說是貫穿整部《金剛經》的精神,這是一般討論金剛經的著作所忽略的,在本書有精采剖析。
【從「圖解」到「電腦解經」大公開】
  讀懂《金剛經》的關鍵就在這片光碟裏!這本書的齣版也是源自這片光碟!看作者張宏實如何從「圖解」到「電腦解經」大公開,
〈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 精采內容包括:
  ●  全經文完整分析─Excel
運用「鳩摩羅什」和「孔茲」的兩個譯本交叉比對,進行經文的完整分析,方便查詢閱讀。
  ●  六個版本比較─Excel
運用全文「欄列式」比對,閱讀五位譯師的譯文以及一個梵文版本。
  ●  關鍵詞匯交叉比對─Excel
福德、住、四相等十二個詞匯的「關鍵詞匯」,幫你快速匯集重要詞匯齣現在經裏的哪些地方。
  ●  〈金剛經心智圖─孔茲的金剛經結構分析〉─Freemind
以「心智圖Freemind」建立瞭孔茲的金剛經結構分析圖,讓你隨時掌握金剛經的脈絡,不會迷失在經文裏。
  ●  《金剛經》六個種版本全文檢索─Word
?鳩摩羅什、玄奘、真諦、義淨等四個漢譯本?孔茲英譯本?孔茲所使用的梵文版。
本書的精彩討論
1.「金剛經」經名的意思是說該經「像金剛般堅固」?還是說該經「能斬斷金剛」?
2.金剛經裏點名的「善男子善女人」說的可是你我?
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底是「該住」還是「不該住」?生的又是哪個「心」?
4.功德和福德,兩者到底一樣不一樣?
5. 金剛經老在說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諸傢譯法不同,到底哪個纔對?
6.佛陀給行菩薩道的人「一心二鑰」,你找到瞭嗎?
7.你讀齣金剛經是如何較量「布施」的高低嗎?
8.菩薩的空性和阿羅漢的空性有何不同?
9.金剛經所說的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呢?
10.鳩摩羅什可能漏譯瞭哪四句偈?
11.金剛經找須菩提來和佛陀對談空性,隻因為他是解空第一嗎?
12.找找看,整部金剛經給行菩薩道的人齣瞭幾道考題?都過關瞭嗎?
作者簡介
 
張宏實
佛教藝術、佛教經典研究者。
美國羅德島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碩士,目前任電腦工程師一職。
  作者擅長運用簡單的電腦工具以及各種圖解、圖錶解析法,探討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
例如在本書中,作者便採用瞭Freemind與Excel兩種電腦軟體來協助讀經。透過Freemind,歸納整理《金剛經》龐大的經文脈絡,讓整部經的脈絡一目瞭然。而善用Excel軟體,有史以來,把中、英、梵文等六種版本的經文做瞭細膩的交叉比對,除瞭發現各譯本間的異同巨大落差外,更讓讀者藉著譯本間此有彼無而呈現經典更完整的本貌,為現代讀經解經提供瞭更有效的方式。
作者另一個研究領域是佛教藝術,特彆是藏傳佛教藝術與唐卡藝術。他曾經多次參與重要佛教藝術展覽的作品翻譯與解說工作,包括:「慈悲與智慧」藏傳佛教藝術大展」(1998)、「清宮祕藏:承德避暑山莊藏傳佛教文物展」(1999)、「祕境寶藏:達賴喇嘛珍藏文物展」(2002)以及「美的沉思:中國佛雕藝術」(2002)。
著作:
圖解心經(2006)、圖解西藏生死書(2005)、探索西藏唐卡──揭開藏傳佛教即身成佛的祕密(2004)、美的沉思:中國佛雕藝術(圖說撰寫,2002)、祕境寶藏:達賴喇嘛珍藏文物展(2002)、藏珠之樂2:古代神秘的眼珠與護身符(2000)、藏珠之樂1(1999)、清宮祕藏:承德避暑山莊藏傳佛教文物展圖錄(1999)、慈悲與智慧:藏傳佛教藝術大展(譯者,1998)、探索唐卡:佛部與菩薩部(1998)、璀璨琉璃.戰國古珠(1997)、古域瑰寶.聖眼傳奇(1996)、西藏神域.闢邪瑰寶(1995)、滄海遺玉.細說琥珀(1994)、法相莊嚴.管窺天珠(1993)
作者序  電腦,其實是你的「護法神」!    12
【導讀一】  你可以這樣讀《金剛經》!——給五種讀經人的建議    15
【導讀二】  如何使用光碟〈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    24
Part 1  基礎分析:47個子題帶你進入金剛經的世界    42
◎基本10問
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八個字是什麼意思?    44
2   《金剛經》是為誰說的?    46
3   《金剛經》的核心概念是什麼?    50
4   釋迦牟尼再經裏,為何要有三種稱呼?    54
5   須菩提是誰?為何《金剛經》要透過他來傳達空性教導?    56
6   同一個問題,聰明的須菩提為何前後要問兩次?    60
7   《金剛經》所說的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    64
8   聽說持誦《金剛經》可以去業障?    66
9   持誦《金剛經》可以積福德?    68
10  持誦《金剛經》可以增功德?    72
◎空性練習題
11  A,非A,是名A——第一種解題法    76
12  A,非A,是名A——第二種解題法    79
13  非有非無    84
14  連「金剛般若波羅蜜」都是個「假名」!    86
15  你知道《金剛經》裏有的「一心二鑰」嗎?    88
◎三位大師的解題模型
16  古代解空高手肇僧的解題模型    92
17  近代佛教導師印順長老的解題模型    96
18  現代西方般若學者孔茲的解題模型    102
◎《金剛經》關鍵字
19  如來    106
20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10
21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14
22  三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18
23  「住」與「不住」    122
24  相    126
25  四相  130
26  再談四相    136
27  法    140
28  「無為法」與「有為法」    142
29  一切法    144
30  六塵    148
31  微塵    152
32  三韆大韆世界    156
33  須彌山    158
34  「福德」與「功德」    160
35  布施    162
36  七寶    166
37  八百四韆萬億    170
38  莊嚴佛土    172
39  恆河    174
40  信心    176
41  忍    177
◎《金剛經》的曆史源流
42  印度何時開始流行《金剛經》?    178
43  《金剛經》流傳在哪些地區?    182
44  最早把《金剛經》譯成中文的是誰?    183
45  有多少中國大師投入《金剛經》的注解工作?    187
46  《金剛經》與《大般若經》有什麼關係?    190
47  是誰將《金剛經》分成三十二分?    192
Part 2  逐分解經:依照昭明太子32分詳細解析    194
1   法會因由分    196
分析1 誰來參加瞭金剛經這場盛會?    200
分析2 佛陀的一日生活  202
分析3 乞食的規矩與原始意義    204
分析4《金剛經》裏的佛與世尊,分彆是誰?    205
2   善現啓請分    206
分析1 善現啓請分的「善現」是指誰?    212
分析2 佛陀有哪些稱號?    213
分析3 《金剛經》的第一個提問是什麼?    216
分析4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什麼樣的心?    217
3   大乘正宗分    218
分析1 《金剛經》裏如何解釋「眾生」?    224
分析2 什麼是「無餘涅槃」的境界?    226
4   妙行無住分    228
分析1 菩薩應如何布施?    234
分析2 何謂「不住相」布施?    236
分析3 「虛空」是空間與時間概念的極至?    238
5   如理實見分    240
分析1 如何能見如來?    242
6   正信希有分    244
分析1 來悉知悉見」這句話,鳩摩羅什省略瞭什麼?    249
分析2 聞此《金剛經》章句,真的就可以生起信心?    250
分析3「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指的是哪個時期?    252
分析4 本單元經文如何談「法」這個字?    254
7   無得無說分    256
分析1 為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258
分析2 為什麼「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彆」?    260
分析3 星雲大師如何解釋無得無說分?   261
8   依法齣生分    262
分析1 從「福德較量」到「佛法者,即非佛法」?    267
9   一相無相分    270
分析1 佛陀如何稱贊須菩提?    278
分析2 什麼是「無諍三昧」?    279
10  莊嚴淨土分     280
分析1 諸大菩薩如何生清淨心?    286
分析2 莊嚴佛土與須彌山王    288
分析3 「莊嚴佛土」也是個假名?    289
11  無為福勝分    290
分析1 布施七寶和受持四句偈的福德哪個比較多?    294
12  尊重正教分    296
分析1 三界諸「天」有何不同?    300
分析2 講經處、誦經者和藏經處    302
13  如法受持分    304
分析1 四個假名    310
分析2 破除眾生三種執著    314
分析3 總結第1-13單元的四個重點    315
14  離相寂滅分(1)    316
分析1 須菩提為什麼要涕淚悲泣?    322
分析2 什麼是第一希有功德?    324
分析3 什麼樣的人會是第一希有之人?    325
14  離相寂滅分(2)    326
分析1 六波羅蜜    331
分析2 佛陀前世如何修持忍辱?    332
14  離相寂滅分(3)    334
分析1 佛陀開示「大菩薩」該如何發心和布施?    338
分析2 難句分析─如來所得此法,此法無實無虛    340
分析3 難句分析─以佛智慧,如來悉知悉見    341
15  持經功德分    342
分析1 佛陀如何看待三種不同發心者?    348
分析2 佛陀如何看「身布施」的福德?    349
分析3 什麼是「劫」?    350
分析4 塔與經的重要    351
16  能淨業障分    352
分析1 《金剛經》能消除前世罪業?    357
分析2 功德的比較:前世供佛和末世持經    358
分析3 「八百四韆萬億那由他」到底有多少?    359
17  究竟無我分(1)    360
分析1 須菩提為何又問瞭一次老問題?    364
分析2 星雲大師如何比較、分析第2分和第17分的說法對象?    366
17  究竟無我分(2)    368
分析1 真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可得嗎?    372
17  究竟無我分(3)    374
分析1 佛陀如何進一步解釋「無上正等正覺」?    376
17  究竟無我分(4)    378
分析1 佛陀如何由「大身」談到「真菩薩」?    382
分析2 認識無我法385
18  一體同觀分    386
分析1 佛陀具備瞭「五眼」?    391
分析2 佛陀如何看待眾生之心?    392
分析3 諸大譯經傢如何說「心」?    394
19  法界通化分    396
分析1 因緣與福德    398
分析2 星雲大師解釋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399
20  離色離相分    400
分析1 具足色身、諸相具足,二者有何差異?    404
21  非說所說分    406
分析1 「未來世」指的是何時?    410
分析2 須菩提為何被稱為「慧命」?    411
分析3 如來說法,所說的法、說法的對象都是假名?    412
22  無法可得分    414
分析1 連「無上正等正覺」也是無法可得?    416
23  淨心行善分    418
分析1 善法的認識與應對方式    421
24  福智無比分    422
分析1 有相布施和持經的福智比較    424
25  化無所化分    426
分析1 度眾生的正確態度    429
分析2 「我」與「凡夫」的討論    430
26  法身非相分    432
分析1 轉輪聖王也是如來?    436
分析2 「見」如來與「觀」如來都是著相?    438
分析3 羅什漏譯瞭四句偈語?    440
27  無斷無滅分    444
分析1 滅相、離相?滅法、離法?    446
28  不受不貪分    448
分析1 何謂「得成於忍」?    450
分析2 功德與福德    452
分析3 譯文比較—「菩薩」、「善男子善女人」    454
分析4 譯文比較—「貪」、「受」    455
29  威儀寂靜分    456
分析1 佛說連「如來」都要破除?    458
30  一閤理相分    460
分析1 什麼是「一閤相」?    465
31  知見不生分    468
分析1 從無「四相」到無「四見」,二者差異何在?    472
分析2 發心的菩薩,對「一切法」該有的態度!    474
32  應化非真分    476
結語1 佛陀最後的叮嚀    480
結語2 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482
結語3 比較古今三位翻譯天纔如何翻譯這段偈語?    485
作者序
電腦,其實是你的「護法神」!
  三年前,我完成瞭《圖解西藏生死書》(2005年,橡樹林文化齣版社),一年後接著完成《圖解心經》(2006年,橡實文化齣版社),前者的主題是「輪迴世界的死生兩端」,後者則是談論「跨越生死輪迴的智慧空性」。兩本書似乎都獲得許多讀者的喜愛,這樣的迴響讓我們感到非常開心。
  ■  圖解、量化、流程化,佛經可以輕鬆讀
  大傢都知道佛經裏有智慧的寶藏,但以往的問題是,開啓寶藏的鑰匙在哪兒?
以文言文書寫的傳統佛經,對多數現代人而言,就像是上瞭大鎖的寶藏,明知道裏麵寶光閃爍,就是不得其門而入。我們發現,數位時代大傢熟悉的閱讀方式:圖解,似乎是個很好的溝通方式,是一把現代人「智慧,開門」的錀匙。
這兩本書都大量利用「資訊圖錶」(Information Graphics,或稱Infographics)的呈現方式,包括古代地圖、關鍵字比較錶格、思想流程圖、時間錶格、空間示意圖等,具像化演繹佛教經典中的事物、量化結果,甚至將抽象概念也轉化成流程圖。
很明顯它被讀者接受瞭,這是一種平易近人的現代解經方式,大傢忽然發現:原來深奧的佛經,可以這樣輕鬆就讀懂瞭!
  ■  善用免費心智軟體,建構你的資料庫
  在《圖解西藏生死書》或是《圖解心經》齣版後的幾次演講中,我總是熱情公開兩本書基礎知識是來自於豐富的資料庫,其實文章的內容鮮少個人獨特的見解,我隻是運用電腦來分析復雜的佛經而已。畢竟電腦是我的熟悉的工作領域,讓我有機會從事很多大型藝術展覽的資料建構,也包括美術館典藏品的分析,例如今年的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典藏計畫。
當時為瞭方便大傢的學習,我使用簡單易學的試算軟體Excel為基礎工具,再搭配較為復雜的專業軟體Visio來解決較難的邏輯推演。
演講中,我發現許多讀者對於建構這種資料庫的過程深感興趣,於是在這本《圖解金剛經》裏,我決定繼續採用人人皆會的Excel套裝軟體。至於當初所採用的軟體Visio,在學習過程中的確有操作上的門檻,於是這次改為操作更為簡單的心智軟體Freemind來處理。Freemind是一套由JAVA程式所開發的免費心智軟體,可以協助讀者整理繁復思緒,以及靈活分析與歸納資料。其特殊樹狀係統圖格外簡潔明晰,操作的容易度就同文書軟體Word一樣。
  ■  公開電腦解經過程,你也可以DIY!
  這本《圖解金剛經》和之前的《圖解西藏生死書》、《圖解心經》最大不同的處,是真正告訴讀者的確可以透過電腦工具輕易地來讀經解譯。之前兩本書我們僅點到為止,所以讀者並不清楚整個過程,這次我們特意將電腦讀經、解經的完整過程,明確地告訴大傢。如前所說,在這其中的關鍵是「完整的資料庫」。這迴我們主要以五個重要金剛經譯本(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義淨、孔茲)一一建檔比對,使讀者能擁有更寬廣的多元角度來分析《金剛經》。
  ■  讀懂金剛經的關鍵,是這片光碟!
  因此,希望這次讀者除瞭閱讀本書之外,更可以與我們一起善用電腦的「記憶力」和「篩選力」,進行比對《金剛經》的關鍵詞匯,透過每個人獨特的「思考力」和「分析力」,尋找經典有趣或感到疑惑的經文段落,進而産生更有深度的問題,再去進行思考、找尋答案。
這些答案在哪裏呢?也就是這本書誕生的整個過程,我們幾乎可以大膽地說讀懂《金剛經》的關鍵,是在於這片〈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
張宏實 2008年2月
拿到這本《圖解金剛經+(精裝版+〈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之後,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精緻」!精裝本的質感沒話說,拿在手上就覺得很舒服。書頁的觸感和印刷的細緻度,都讓人在翻閱時能感受到齣版者的用心。 我特別喜歡書中的圖解部分。過去讀《金剛經》,常常會被裡麵的譬喻和哲學思辨弄得有點暈頭轉嚮,總覺得自己好像抓不到重點。但這本書的圖解,就像是把那些複雜的觀念「翻譯」成瞭圖像,每一個圖都緊扣著經文的含義,而且繪畫風格很討喜,不會太過嚴肅,也不會流於卡通化,恰到好處。有些圖真的畫得太神來之筆瞭,讓我恍然大悟,原來經文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更讓我驚喜的是,隨書附贈的〈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這簡直是太有份量瞭!我一直對《金剛經》的不同譯本很好奇,到底為何會有那麼多種版本?每個版本又有哪些獨特之處?這張光碟應該能解答我很多疑問,讓我從不同的角度去品味這部經典。能一次接觸到這麼多學術研究的成果,真的是很難得的機會。 整體來說,這本書的編排很有層次感。先用圖解的方式引導讀者進入《金剛經》的世界,讓門檻降低,然後再透過光碟的比較研究,提供更深入的學術探討。這種由淺入深的設計,非常適閤不同程度的讀者。我真的非常滿意這次的購買!
评分哇!我收到這本《圖解金剛經+(精裝版+〈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真是太驚喜瞭!打開精裝版的封麵,那個質感就讓人覺得沉甸甸的,很有收藏價值。書頁的紙質也很不錯,印刷清晰,圖片的繪製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我之前就對《金剛經》很有興趣,但總是覺得文字比較艱澀,讀起來有些吃力。這本圖解版的齣現,真的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書中的插圖不僅精美,而且非常貼切地詮釋瞭經文的意涵,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具體。我特別喜歡其中一些意象的描繪,像是「如來」的形象、「降伏其心」的動作,都讓我更能進入經文的境界。 最讓我驚豔的是,這本書還附贈瞭〈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的光碟。光是聽到「五大譯師」,就覺得這個版本一定非常有料!我一直很好奇,同樣是《金剛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同的翻譯版本?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這個光碟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能夠深入瞭解這些學術研究的成果,這對於想要更深入理解佛法的人來說,絕對是無價之寶。 總之,這本書的內容豐富,編排用心,從外觀到內涵,都充滿瞭誠意。對於初學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親切易懂的入門途徑;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讀者,它又提供瞭更深層次的探索空間。我非常期待接下來能花時間好好研讀這本書,相信一定會有收穫滿滿!
评分這本《圖解金剛經+(精裝版+〈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的齣現,簡直就是給予我這樣一個對佛學充滿好奇但又常常被傳統經典的文字嚇到的人,一個巨大的驚喜!精裝本的設計,無論是書的厚度、封麵的材質,還是內頁的排版,都透露著一股細緻與認真的態度。 我對書中的圖解部分印象特別深刻。以前讀《金剛經》,很多句子都像是繞口令一樣,很難理解其中到底在說什麼。但是這本書的插畫,真的就像是打開瞭我的想像力之門,將那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例如「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書中的圖畫就生動地描繪齣瞭那種稍縱即逝、虛幻的感覺,讓我瞬間就明白瞭。這些圖不僅美麗,更是理解經文的絕佳輔助。 然後,那張「五大譯師版本比較」的光碟,簡直就是點睛之筆!這纔是讓這本書從「不錯」晉升為「必收」等級的關鍵。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同一部經文,經過不同人的翻譯,一定會產生微妙的差異。能夠有機會一次性比較五位高僧大德的譯本,瞭解他們在用詞、句式上的不同,以及可能反映齣的思想傾嚮,這對深入理解《金剛經》的內涵,絕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對於想要進行更嚴謹的學術研究,或是單純想從不同角度體會經文之美的讀者,都是極大的福音。 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內容,更在於它所提供的學習路徑。它既有圖像的輔助,讓初學者容易入門;又有學術的比較,讓進階者能夠深入挖掘。這種貼心的設計,讓人感到非常窩心。我迫不及待要開始我的《金剛經》探索之旅瞭!
评分這本《圖解金剛經+(精裝版+〈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的精裝版本,從外觀上就給人一種精緻、有質感的感覺。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充滿禪意又意境深遠的圖解。我過去讀《金剛經》的時候,常常會被其中的文字所睏擾,覺得很難將那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也無法想像齣經文中描繪的場景。 但是這本書的圖解,真的徹底改變瞭我的閱讀體驗。它用精煉的筆觸和獨特的視覺語言,將《金剛經》的每一個核心概念,像是「無住生心」、「不取於相」、「降伏其心」等等,都轉化成瞭生動的圖像。這些圖像不僅賞心悅目,更重要的是,它們準確地捕捉瞭經文的精髓,讓我在閱讀時能夠更容易理解和體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破除執著」的圖示,那種意境的傳達,讓我感觸很深。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還附贈瞭一張〈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的光碟。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我一直對《金剛經》的不同譯本感到好奇,知道有鳩摩羅什、玄奘、義淨等幾位重要的譯師,但總是缺乏一個係統性的比較。這張光碟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個研究的寶庫,讓我可以從不同的翻譯角度,去深入理解同一部經典。這對於想要更深入地鑽研佛學、或是對語言學有興趣的讀者來說,絕對是無價的。 總而言之,這本書完美地結閤瞭藝術、哲學與學術研究。它不僅是一本《金剛經》的入門指南,更是一個引導讀者深度探索的媒介。從視覺上的享受,到思想上的啟發,再到學術上的挖掘,這本書都做得非常到位。我認為,對於任何對《金剛經》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本值得擁有的珍貴寶藏。
评分這本《圖解金剛經+(精裝版+〈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光碟)》的精裝版本,光是拿在手裡就有一種紮實感,封麵設計典雅,透露齣一種莊重又不失現代感的美學。我特別欣賞它在設計上的細膩,例如書脊的燙金字體,以及內頁排版的留白,都讓閱讀體驗更加舒適。 圖解的部分,我必須說,真的是太有創意瞭!過去讀《金剛經》,常常會在腦海中想像經文的場景,但往往會覺得不夠具體,有時候甚至會產生誤解。這本書透過精緻的插畫,將每一個重要的概念,像是「一切有為法」、「無我」、「空性」等等,都轉化成瞭視覺化的圖像。這些圖像不僅賞心悅目,更重要的是,它們準確地傳達瞭經文的核心思想,讓我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而那張〈金剛經五大譯師版本比較〉的光碟,更是大大提升瞭這本書的價值。我之前就聽說過《金剛經》有不同的譯本,像是鳩摩羅什、玄奘、義淨等等,但一直沒有機會去深入瞭解。這張光碟提供的比較分析,讓我能夠直接對比不同譯師的用詞、語氣,甚至他們在翻譯上所側重的角度。這對於我這種對語言和佛學都略有興趣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知識的饗宴。 我認為,這本書不隻是一本《金剛經》的導讀,更像是一個引導我們進入佛法智慧殿堂的鑰匙。它成功地將傳統的經典與現代的視覺呈現方式巧妙結閤,讓《金剛經》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學術著作,而是人人都能親近、理解的智慧寶藏。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金剛經》有興趣的朋友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