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天地的胸襟,因為天地的「寬廣」,讓「風雨」變小瞭
學習天地的視野,因為天地的「遼闊」,讓「風雨」無計可施
.體會「妙不可言」的境界,透過心靈的語言來互相瞭解,纔是溝通最高的藝術。
.隻要隨時保持「氣定神閑」的狀態,「魔」就會知難而退。
.從「水」的哲學,我們看到瞭生活的汙穢與生命的光彩。
.一個人不管麵對「受寵」或「受辱」,都可以處之泰然而不驚不動,這是要有很高的修養。
.希望金錢能帶給我們「和諧」,而不是我們嚮金錢「妥協」,這就是「智慧」。
心靈管理大師江正彥,從25個老子的中心思想齣發,活用老子的智慧,幫助大傢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各種睏惑與難題。書中各章並精選齣5個成功法則。
作者簡介
江正彥
颱灣大學文學士,目前擔任格林威治國際道統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知名管理顧問師、心靈管理作傢、心靈諮詢專傢、網路華人管理學院創辦人、社區∕企業大學講師、企業∕商會∕機構∕團體演講師;以「傳授讀經」造化天下,被各界譽為「心靈管理大師」。著有《800字管理禪》《你知不知道》等書;以領導魅力、心靈體驗、人際互動、兩性議題等巡迴演講,深受歡迎。
多年來,深受其「領導哲學」影響的業界,包括教育、廣告、金融、不動産、通訊、影視、休閑娛樂、美發、彩妝、保險、百貨、服飾、連鎖加盟、電腦、機械、通運等各行各業;並由職場延伸到傢庭、婚姻、親子、兩性等領域,讓「經典」與「經驗」相會在生活中。
演講主題:讀經心法、人際魅力、領導智慧、潛能開發、職場互動、情緒管理、溝通談判、兩性和諧、親子關係……
邀請演講專綫:0910-902685
作者網址:grn.5000.com.tw(天下一族)
自序:心情遼闊,什麼事都好過 003
1 妙不可言的溝通藝術 011
2 感謝「醜」的襯托,「失敗」的成全 019
3 喜愛「名貴」的心理作祟 027
4 收放之間的藝術 035
5 「放牛吃草」的牛纔高大壯碩 041
6 山榖是人生的一麵鏡子 049
7 無私讓我們愛到天荒地老 057
8 嚮「水」學管理 065
9 三個桶子,三種態度 073
10 找迴真誠的笑容 081
11 「空無」的最大實用性 089
12 需要與想要的差彆 097
13 麵對掌聲與噓聲的智慧 105
14 不要忽略看不見的 113
15 如何活得瀟灑又優雅 121
16 給自己一顆安分的心 129
17 彆讓贊美變馬屁 137
18 小聰明與大智慧 145
19 為何會變成一個微利時代? 151
20 彆汙辱瞭財富 159
21 轉彎處,最容易跌倒 167
22 愈低調纔能愈受矚目 175
23 讓婚姻的路愈走愈寬闊 183
24 小心「速度」的副作用 191
25 嚮天地學包容 199
這本書簡直像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覺得生活就是一碗平淡的白米飯,偶爾加點小菜,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原來米飯本身也可以有很多種烹飪方式,每一種都能帶來不同的驚喜。它不是那種告訴你“你要怎麼做纔能成功”的雞湯,而是用一種非常柔和、卻又極其有力的方式,引導你去發現自己內心深處那些被忽略的、未被開發的潛能。比如,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很固執的人,不太能聽進彆人的意見,但讀到書中關於“傾聽的藝術”那部分,我纔意識到,所謂的“固執”很多時候隻是因為我沒有真正理解對方的齣發點,也沒有給予足夠的空間去接納不同的聲音。書裏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有曆史人物的智慧,也有普通人的生活片段,這些都讓我覺得異常親切,仿佛作者就站在我身邊,娓娓道來。而且,它不會強迫你接受任何觀點,而是鼓勵你去思考、去實踐,然後得齣自己的結論。這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教導”,而是在和一位智者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看待問題的方式有瞭微妙的變化,不再那麼急於下判斷,而是多瞭幾分耐心和理解。這種感覺,就像是在自己的內心花園裏,播下瞭一顆顆充滿生命力的種子,正等待著它們生根發芽。
评分我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好奇,但又常常因為“想太多”而陷入迷茫的人。這本書就像是我的一次“心靈漫遊”,它沒有固定的目的地,但每到一個地方,都能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它沒有提供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無數種可能的視角,讓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最適閤自己的那條路。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接受不確定性”的觀點。在當下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總是渴望掌控一切,但越是想掌控,越容易感到焦慮。這本書卻教我,如何與這種不確定性和平共處,甚至從中發現機遇。它不是讓你放棄努力,而是讓你明白,並非所有的努力都能按照我們預設的軌跡進行,學會擁抱變化,纔能在變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此外,書中對“自我對話”的剖析也讓我受益匪淺。我發現自己常常陷入自我批評的怪圈,而這本書則鼓勵我,用一種更友善、更支持性的方式與自己溝通。它不是要我變得虛僞,而是要我學會看見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的努力,從而建立更強大的內在力量。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是一時的新鮮感,而是一種深刻的、潛移默化的改變。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智慧”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等待著我們去發掘。作者以一種非常溫和、卻又不失力量的方式,引導我審視自己那些固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我一直以為,要變得“遼闊”,就必須走很多路,見很多人,經曆很多事。但這本書卻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遼闊”,更多的是內心的開闊和視野的延展。它不是要求你去“徵服”世界,而是讓你去“理解”世界。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保持好奇心”的部分,它提醒我,即使在熟悉的環境中,也要保持一顆探索的心,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和可能性。這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一些“理所當然”,開始嘗試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人和事。這本書沒有給我任何具體的“行動指南”,但我卻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瞭自己看待問題的方式,變得更加從容和包容。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默默地指引我,讓我可以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走得更遠、更深。
评分坦白說,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麵上同類的書籍太多瞭,大多是韆篇一律的空泛理論。但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它那種不動聲色的力量所吸引。它不是那種張牙舞爪的勵誌,也不是故作高深的哲學,而是非常接地氣地,從生活中的點滴切入,解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想法,然後揭示它們背後隱藏的巨大能量。比如,書中關於“選擇性遺忘”的論述,讓我豁然開朗。我一直以為,那些不愉快的迴憶就該被牢牢記住,纔能從中吸取教訓。但作者卻提齣瞭一個觀點,即並非所有的痛苦都值得反復咀嚼,有些經曆,適當地“放下”和“淡忘”,反而能讓我們騰齣更多的精力去迎接新的美好。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時候,我隻是在沉溺於過去的傷痛,而錯過瞭眼前的風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如同涓涓細流,滋潤著乾渴的心田。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積月纍的自我覺察和微調。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韻律感,讀起來就像是品一杯陳年的普洱,初嘗略帶澀意,但迴甘卻綿長悠遠。它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透的通俗讀物,需要你放慢腳步,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深意。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邊界感”的探討,以前總覺得,人與人之間就是要“坦誠相待”,不設防是最好的相處方式。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親近,恰恰在於懂得尊重彼此的獨立空間,在保持連接的同時,也保留一份屬於自己的“詩意棲居”。它不是教你如何疏遠他人,而是讓你學會如何更好地愛自己,也因此能更健康地去愛彆人。我記得其中有一個章節,講的是如何應對那些讓你感到“消耗”的人際關係,與其說是技巧,不如說是理念上的轉變。它不是讓你去“鬥爭”,而是讓你學會“抽離”,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保護好自己的能量場。這一點對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一直是個容易被他人情緒影響的人,常常因為彆人的事情而焦慮,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瞭我擺脫這種睏境的道路。它讓我意識到,我的情緒是我自己的,我無需為他人的情緒負責,但我可以選擇如何迴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