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17
在新文學的第一個十年裏,有發軔之作《狂人日記》的出手不凡,有《吶喊》、《彷徨》為中國現代小說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冰心、葉聖陶、郁達夫、許地山、王統照、廬隱等作家的小說風姿各異,有眾多文學青年在小說園地拓荒耕耘,可以說,中國現代小說有了一個興盛的勢頭與良好的開端。在此基礎上,三四十年代(中國現代文學史界通常指1927年至1949年前後)的小說創作,無論從作者隊伍的規模與整體素質來看,還是就藝術多樣性和意義深廣性而言,都無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顯得更為壯觀。
三四十年代小說創作的成就,不僅表現為文體形式的成熟、豐富和意義空間的拓展、深化,而且見之於流派的形成與發展。五四時期,一則剛剛起步,二則時間尚短,小說流派現象固然已經出現,但成績較為顯著的只有魯迅影響下的鄉土小說與創造社影響下的自我小說,文學研究會的小說固然顯示出「為人生」的共性,但其藝術品格卻相當繁多。新文學進入第二個十年直至40年代,小說創作蔚為壯觀,因文學觀念、文學風格的相近而形成一些流派,流派內部相互支援、相互砥礪,有些流派之間既相互衝突,又相互競爭,促進了小說的繁榮。頗為活躍且有可觀業績的小說流派有:蔣光慈、柔石、張天翼等所代表的左翼小說,茅盾、吳組緗、沙汀等所代表的社會剖析派小說,廢名、沈從文、淩叔華、蕭乾、汪曾祺等一脈相承的京派小說,劉吶鷗、穆時英、葉靈鳳、黑嬰、禾金等所代表的新感覺派小說,施蟄存所代表的心理分析小說,蕭紅、蕭軍、端木蕻良、舒群、駱賓基、羅烽、白朗等所代表的東北風小說,丘東平、彭柏山、路翎、阿壟、曹白、賈植芳、冀汸等所代表的七月派小說,張愛玲、蘇青等所代表的女性主義小說,無名氏所代表的現代主義小說,張恨水所代表的章回體市民小說,趙樹理所代表的新鄉土小說,丁玲、周立波等所代表的解放區小說,等等。諸多流派的形成,既是小說史演進的結晶與標誌,也是繼續發展的資源與動力。如果不是後來政治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藝政策出現了重大的失誤,至少京派、七月派、現代主義小說等流派,在以後的幾十年裏還會有可以期待的成績。然而事實上,流派被腰斬,小說發展走了令人痛心的彎路。
三四十年代小說的繁榮有著多重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文學自身的積累與名著翻譯的借鑒之外,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狀況也有密切的關聯。「四‧一二政變」、「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等一系列事件所標誌的社會大變動,以及由此帶來的巨大的痛苦與掙扎、困惑與求索,給小說創作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與廣闊的題材。蔣介石基本結束了軍閥混戰的局面以後,到盧溝橋事變之前,中國民族經濟出現了20世紀上半葉發展速度最快的局面,市民階層與接受現代教育的群體迅速擴大,產生了比以往大得多的閱讀需求。新聞出版業興盛,報刊為小說提供了大量的發表陣地,許多作品就是在這種文化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創作並問世的。僅在《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目錄彙編》所收從1915年到1948年間創刊的276種期刊裏面,前13年僅為41種(1915-1917年只收《新青年》一種),平均每年3.2種,其中持續到1928年1月以後的有《小說月報》、《文學周報》、《學衡》、《歌謠周刊》、《小說世界》、《語絲》、《現代評論》、《創造周刊》、《狂飆》、《沈鐘》、《北新》、《一般》、《幻洲》、《泰東》、《真善美》等16種;1928-1937年是高峰期,創刊132種,平均每年13.2種;即使是戰火紛飛的1938-1948年,創刊的新期刊也有103種,平均每年9.4種。這裏面還不包括北京淪陷區至少30種以上的文學期刊,上海「孤島」時期(1937年11月-1941年12月)百餘種文藝刊物的大半,上海淪陷時期的40餘種文學期刊。出版業的興盛,加強了文學作品的集束效應。在現代文學史上較有影響的70餘種文學叢書中,始於20年代、延續到三四十年代繼續出版的叢書就有10餘種;在三四十年代出版的有40餘種,如《新文藝叢書》、《現代文學叢刊》、《良友文學叢書》、《奴隸叢書》、《文學叢刊》、《現代長篇小說叢書》、《北方文叢》、《晨光文學叢書》、《中國人民文藝叢書》等。
作者簡介
張中良,筆名秦弓,男,1955年2月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先後畢業於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1991年獲文學博士學位。
曾任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現代文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出版個人著作《藝術與性》、《中國人的德行》等4種、合著《中國現代雜文史》等3種、譯著《「人」與「鬼」的糾葛》,發表論文70餘篇、評論120餘篇、散文隨筆130餘篇。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小說敘事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小說敘事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