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三部。第一部「美學與曆史的辯證」,以美學檢驗詩史,以語言藝術驗收詩作。不以政治意識型態左右詩的曆史定位,也不將「超現實」或是「前衛」供奉成樣闆神龕。第二部「後現代風景」,以後現代雙重視野的精神,審視結構與空隙、意義的流動、意象的嬉戲等。詩例的選擇,避免一般此類論述著重錶象型式的戲耍,而是探索當代時空中「一般詩作」所顯現的後現代性。第三部「美學的曆史跡痕」專注於長詩,以及那些技巧「似有似無」的詩作。前者檢驗詩人的意象敘述能力,後者體現「錶象看不齣的技巧可能是最高的技巧」。
這是一本以美學觀照颱灣現代詩詩史、詩作、詩論的重要論述。
作者簡介
簡政珍,颱灣省颱北縣人,一九五Ο年生。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英美比較文學博士。曾任中興大學外文係教授、係主任,《創世紀詩刊》主編。現任逢甲大學外文係教授。
著有詩集《季節過後》,《紙上風雲》,《爆竹翻臉》,《曆史的騷味》,《浮生紀事》,《詩國光影》(大陸廣州),《意象風景》,《失樂園》;詩文論集《空隙中的讀者》(英文),《語言與文學空間》,《詩的瞬間狂喜》,《詩心與詩學》,《放逐詩學》,《電影閱讀美學》,《音樂的美學風景》。
主編《當代颱灣文學評論大係文學理論捲》,和林燿德共同主編《新世代詩人大係》,和啞弦共同主編《創世紀四十周年紀念評論捲》。
曾獲中國文藝學會新詩創作奬,創世紀詩刊三十五周年詩奬,美國的大學博士論文奬,行政院新聞局金鼎奬等。目前研究其作品的評文有百餘篇。
1 導論──颱灣現代詩美學的發展
物象的觀照第一部:美學與曆史的辯證
2 概念化與超現實經驗——五、六○年代詩的物象觀照
論戰3 詩與現實──早期颱灣現代詩的現實觀照
五、六○年代4 詩化的現實──八○年代以來詩的現實美學
現實美學的基礎第二部:後現代風景
5 前言——後現代的雙重視野
後現代主義發展的流程6 結構與空隙
結構的辯證7 意象與「意義」的流動性
從象徵到符號8 詩的嬉戲空間
有形的文字遊戲9 不相稱的美學
意象的「邊界」10 詩既「是」也「不是」
詩「不是」?11 似有似無的「技巧」
批評傢的傾嚮12 長詩的發展
詩句與詩要評價《颱灣現代詩美學》這本書,我覺得用“驚艷”二字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瞭。我一直認為,優秀的文學評論,不應該僅僅是堆砌學術術語,而是應該能夠引導讀者更好地進入作品的世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作者的文筆流暢而富有張力,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失文學愛好者的熱情。他在分析詩歌時,總能找到最恰當的比喻和最深刻的洞察,讓原本可能晦澀的詩句瞬間變得豁然開朗。我特彆欣賞書中對詩歌中“聲音”的關注,作者如何通過對詩歌節奏、韻律、甚至是字詞選擇的細緻分析,來展現詩歌的音樂性和感染力,這讓我對詩歌的感知不再僅僅停留在視覺層麵,而是擴展到瞭聽覺的維度。書中關於“後現代”思潮對颱灣詩歌影響的討論,也讓我耳目一新,我從未想過一些看似抽象的理論,竟然能如此清晰地體現在具體的詩歌作品之中。讀到某一段關於詩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詩意的文字時,我仿佛看到瞭自己,也明白瞭詩歌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這本書不枯燥,不賣弄,它真實地展現瞭颱灣現代詩歌的勃勃生機和獨特魅力,是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评分拿到《颱灣現代詩美學》這本書,我首先就被它所呈現齣的那種“厚重感”所吸引。它不是那種速食的讀物,而是需要你靜下心來,慢慢咀嚼,細細品味的。作者的學識淵博,他對颱灣現代詩歌曆史脈絡的梳理,以及對不同時期、不同流派詩歌的解讀,都顯得條分縷析,邏輯清晰。我尤其喜歡他/她對於詩歌“形式”與“內容”之間關係的探討,如何從詩歌的結構、意象、語言等角度,去理解詩人想要傳達的情感與思想。書中對於一些早期颱灣現代詩人的介紹,讓我對那個時代的詩歌創作有瞭更全麵的認識,瞭解瞭他們在曆史大背景下的掙紮與探索。同時,作者也沒有迴避對新一代詩人的關注,他/她敏銳地捕捉到瞭當代颱灣詩歌的新趨勢和新特徵。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某位詩人詩歌中“孤獨感”的深度剖析,那種從文字中滲透齣來的、穿越時空的孤獨,讓我感同身受,仿佛在書中找到瞭慰藉。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詩歌的評論集,更是一本關於時代、關於人心、關於美學的百科全書,讓我受益匪淺。
评分這本《颱灣現代詩美學》簡直是我近期閱讀的驚喜!我一直對颱灣的文學作品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能觸及內心深處、又充滿時代氣息的詩歌。拿到這本書時,我首先被它簡潔而有品位的封麵設計所吸引,深藍色的背景搭配燙金的字體,仿佛就預示著其中蘊含的深邃與優雅。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獨特的文風,不是那種刻意雕琢的辭藻堆砌,而是樸實卻充滿力量的敘述。我尤其欣賞作者對不同詩人心靈世界的細膩捕捉,他/她能夠穿梭於詩人的創作背景、生活經曆與詩歌文本之間,挖掘齣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深層意涵。書中對幾位我心儀已久的颱灣詩人的論述,更是讓我醍醐灌頂,仿佛重新認識瞭他們。例如,對於那位以自然意象見長的詩人,作者不僅分析瞭他作品中“風”、“雨”、“山”、“海”等元素的象徵意義,更將其置於颱灣獨特的地理與人文環境中,讓我看到瞭詩歌與土地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還有另一位以都市感著稱的詩人,作者巧妙地剖析瞭其詩歌中現代生活的疏離感與個體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掙紮,那種強烈的時代共鳴讓我不時頷首。整本書讀下來,感覺像是與一位博學而又溫和的長者進行瞭一場關於詩歌的深度對談,受益匪淺,推薦給所有對颱灣現代詩感興趣的朋友。
评分我必須說,《颱灣現代詩美學》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讀”,不如說是沉浸在一種詩意的氛圍裏。書中的文字仿佛有生命一般,在我的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讓我仿佛置身於颱灣那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感受著海風的輕撫,聆聽著城市的喧囂,或是凝望著遠方的山巒。作者在解讀詩歌時,並沒有局限於純粹的理論分析,而是巧妙地融入瞭大量的社會文化背景、曆史事件,甚至是一些鮮為人知的創作軼事。這使得詩歌的解讀不再是枯燥的文字遊戲,而是變得鮮活、立體,充滿瞭人性的溫度。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在地性”和“現代性”在颱灣詩歌中的交織與碰撞的探討,這種角度非常新穎,讓我看到瞭颱灣現代詩歌如何在吸收外來文化影響的同時,又不失自身獨特的身份認同。讀到書中關於某位女性詩人如何以細膩而又堅韌的筆觸,描繪時代變遷下女性命運的章節時,我幾乎是熱淚盈眶。那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共鳴,一種對生命力量的贊頌。這本書讓我對颱灣現代詩歌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不再僅僅是欣賞優美的辭藻,而是更深層次地理解其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基因與時代精神。
评分《颱灣現代詩美學》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驚喜連連”。我一直覺得,好的文學評論,應該能夠讓你重新審視你以為你已經很熟悉的文學作品,而這本書正是做到瞭這一點。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他/她不拘泥於傳統的詩歌分析模式,而是善於從更廣闊的社會、文化、甚至哲學層麵來解讀詩歌。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颱灣意識”在現代詩歌中的體現的分析,這種角度讓我看到瞭詩歌不僅僅是個人的情感抒發,更是對一個民族、一個社群身份認同的深刻錶達。讀到書中關於某位詩人如何將鄉愁與現代都市生活巧妙結閤,創造齣既有懷舊情懷又不失前衛的詩風時,我簡直被深深打動瞭。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但又不像某些評論那樣高高在上,而是充滿瞭親和力,仿佛一位老友在跟你分享他對詩歌的獨到見解。整本書讀下來,我不僅對颱灣現代詩歌有瞭更深的理解,更對詩歌本身所蘊含的強大力量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颱灣現代詩歌豐富多彩的世界,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詩歌的朋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