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課之王:摺磨讀者的祕密──華語首席故事教練許榮哲代錶作,精確剖析小說創作之謎【電子書獨傢收錄影片-許榮哲親解小說閱讀法】 (電子書)

小說課之王:摺磨讀者的祕密──華語首席故事教練許榮哲代錶作,精確剖析小說創作之謎【電子書獨傢收錄影片-許榮哲親解小說閱讀法】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許榮哲
圖書標籤:
  • 小說創作
  • 寫作技巧
  • 故事教學
  • 許榮哲
  • 小說閱讀
  • 寫作指南
  • 文學
  • 電子書
  • 技巧分析
  • 情節構建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電子書獨傢收錄影片-許榮哲親解小說閱讀法  
 
  拯救 文 青 魂──
  「小說課之王」許榮哲代錶作,精確剖析小說創作之謎
  從閱讀、理解到創作,小說人的修鍊之路
 
  「做為創作者,我們沒有選擇。是成為神的嚮往與執念,選擇瞭我們。」  
  ──許榮哲
 
  「每篇好小說,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謎。」──魔幻寫實大師馬奎斯
  簡單來說,謎就是魔術。
  魔術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扭麯瞭現實。
  可惜的是,魔術師不會為你解謎;同樣的,小說傢也不會。
  幸好我們還有許榮哲,他將帶你穿越蟲洞,解開摺磨讀者的祕密。
 
  也許你覺得我的小說之路太兒戲瞭,沒有天纔的傳奇性。
  但這正是我的目的,如果連我這樣的人,都可以藉由努力、自學,而走齣一條小說之路,那你有什麼理由說你不行。
  唯一不行的理由隻有一個──你是個純粹的天纔,你不需要加入星座,因為你自己就是星河。
  萬一你真的是星河,請略過凡間的夜景,以及你正在看的這本書,努力發齣自己的光。   ──許榮哲
 
  ●60部經典小說✕47堂小說課➤➤讀懂小說,體悟人生
 
  ●中外名作深度導讀:
  海明威、馬奎斯、莎士比亞、福剋納、歐亨利、高行健、契訶夫、餘華、張大春、許榮哲、黃春明、金庸、張愛玲、卡夫卡、村上春樹、剋莉絲蒂、李儀婷、陳黎、瑞濛.卡佛、芥川龍之介、三島由紀夫、駱以軍……等。
 
  ●12大小說關鍵要素➤➤小說創作Step by Step
 
  ●3大基本功✕3大進階功✕獨門上乘功➤➤創作指南,透析祕訣
 
  ●名傢授權全文刊載: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駱以軍〈降生十二星座〉
 
  許榮哲精確剖析經典小說
  ●論馬奎斯〈百年孤寂〉:「全世界最好的小說開頭。除瞭錶層的好,還有內裡的好。」
  ●論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把兩難這個技巧發揮到極緻,看似二選一的選項裡,小人物從來沒有選擇權。」
  ●論駱以軍〈降生十二星座〉:「這篇小說之所以不易解讀,因為它採取詩的結構,而不是小說的結構。」
  ●論《三國演義》:「以內在麵貌提供讀者無邊無際的想像,以及揮之不去的恐怖驚嚇。」
  ●論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當小說人物麵臨命運的抉擇時,性格便會自動跳齣來引領,走嚮必然之路。」
  ●論金庸〈神鵰俠侶〉:「有些祕密不能說,但有些祕密最好讓你的讀者知道。因為祕密會帶來摺磨,摺磨會成為淩遲。」
  ●論張愛玲〈傾城之戀〉:「無論哪一種寂寞都可以,但是不準齣現『寂寞』這兩個字。」
  ●論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因果關係微弱,讓讀者當起故事的駕駛員,開往各式各樣的可能性。」
  ●論卡夫卡〈蛻變〉:「規則定得越早,反駁你的傢夥就越少。」
  ●論李儀婷〈走電人〉:「它講的是地獄的故事,但讀者卻誤以為自己看到的是遊樂園。」
 
  許榮哲小說論
  ●壞小說傢用模仿的,好小說傢用偷的。
  ●請把故事的核心「矛盾」和「兩難」偷走,那麼你也有機會變成故事大王。
  ●小說創作者就應該自以為是的、專製獨裁的對抗現實。
  ●一開始就讓小說衝上天際並不難,隻要天馬行空的鬍扯就行瞭。真正難的在於小說如何直至終點,依舊翱翔在天際,這纔是真功夫。
  ●傳說是真的,好小說寫到三分之一,就會自己寫下去。
  ●兩個麵貌模糊的人,在一個空曠的地方對話,韆萬母湯。
  ●戲劇就是衝突,衝突是為瞭突圍,突圍就有瞭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等同於「創作界的萬有引力定律」。
  ●邏輯會把你從A帶到B,但想像力能帶你去任何地方。
  ●小說傢再怎麼描述,都比不上讀者自己的想像。想像永遠比現實華麗!
  ●當故事決定不再摺磨讀者時,就完完全全失去瞭魔力。持續摺磨讀者的故事,纔能成為無邊無際的文學傑作。
  ●聰慧的讀者選擇好的摺磨,平庸的讀者選擇壞的摺磨。
  ●平庸的讀者在意的是找齣正確答案;聰慧的讀者在意的是,哪一項選擇纔能呈現齣人性的複雜度。
  ●嚴肅小說傢挖掘人心深度,通俗小說傢講好聽故事。
  ●「悲慘」和「悲傷」完全不一樣。雖然兩者都悲,但悲慘不問過程,直接通往結局。悲傷則是迂迴麯摺,在人心裡不停地打轉,轉齣瞭不被理解,轉齣瞭嘆息與愴然,轉齣瞭生命的無可奈何。
  ●在適當的高度,在讀者完全沒有察覺的時候,漂亮且流暢的一躍,纔能激起最少的水花,獲得最多的掌聲。
  ●安安靜靜的衝突常常比刀光劍影、血流成河更有張力,因為它是一張懸在心底的網,柔軟,卻永遠破不瞭。
  ●小說創作盡量少齣現道德訓示,即使是最真摯而誠懇的訓示(姑且稱之為「苦口婆心」),都可以免瞭。
  ●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小說之神、小說之夢,但最後終究要迴到自己的本質,那纔是人,纔是現實。
  ●寫作不隻是希望和絕望,它同時也是希望中的絕望、絕望中的希望。
  ●詩和小說如何分辨?就我個人而言,小說的結構像大樓,詩的結構像鑽石。
  ●隻有極少數的小說傢是「母親」;小說當然是創作,但在偉大的小說傢那裡,更接近「生產」。
 
本書特色
 
  1.華語首席故事教練 × 博客來年度暢銷作傢 × 各大校園及企業人氣講師→許榮哲暢銷代錶作《小說課:摺磨讀者的祕密》全新擴增版
 
  2.文青男女必讀 × 寫作新手苦手高手必讀 × 文學寫作授課者必讀
 
  3.讀經典小說,偷名傢技法,寫精采創作
 
  4.從閱讀到寫作,從入門到精通,從中學生到上班族,最深入人心的47堂文學小說課
《故事的煉金術:從靈感到成品,打造引人入勝的敘事結構》 作者: 某資深文學評論傢、暢銷小說編劇(虛構) 齣版社: 文創之光齣版社(虛構) 齣版日期: 2024年鞦季(虛構) 書籍類型: 寫作技巧、文學理論、敘事學 --- 內容簡介 在這瞬息萬變的資訊洪流中,一個好的故事不再隻是消遣,而是一種強大的溝通工具,一種影響人心的藝術。然而,究竟是什麼讓某些故事能超越時間,緊緊抓住讀者的心神,甚至改變他們的思維?《故事的煉金術:從靈感到成品,打造引人入勝的敘事結構》旨在揭示這背後的科學與藝術,提供一套從零開始建構宏大敘事的實用框架,而非僅停留在空泛的理論探討。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將小說創作視為一門精密的「煉金術」——將最原始的創意火花(靈感),透過結構的熔爐,鍛造成具有持久魅力的黃金(成品)。我們將深入挖掘故事的底層邏輯,探討如何係統化地管理情節、人物弧線與主題的交織,確保讀者在翻閱的每一頁都能感受到清晰的推進力和情感的共鳴。 第一部:靈感的提煉與種子的選擇 許多創作者常陷入「有想法,不知如何開始」的睏境。本書首先處理的便是這個階段。我們不談宿命論的靈感突現,而是探討如何像地質學傢一樣,去「勘探」自己內在和周遭世界中潛藏的故事礦脈。 章節重點包括: 主題的內核挖掘: 如何將抽象的人生哲理(如「犧牲的意義」、「身份的迷失」)轉化為具體的戲劇衝突核心。我們將分析經典文學中對核心主題的處理方式,並提供提問清單,引導創作者直指故事的靈魂。 世界觀的初步建構(Setting as Character): 背景設定不僅是舞颱,它必須參與到衝突之中。本章詳細闡述如何設計一個能主動推動情節發生的物理與社會環境,確保環境本身的限製或自由度成為角色抉擇的催化劑。 鉤子的設計學: 開篇第一句、第一章的關鍵性。探討如何運用懸念、反常規開場和強烈的初期衝突,在讀者注意力極度分散的時代,為故事贏得寶貴的閱讀時間。 第二部:結構的藍圖與骨架的搭建 結構是故事的骨架,決定瞭讀者體驗的流暢性與張力。本書摒棄單一的「三幕劇」教條,轉而探討多層次、適應不同體裁(如史詩奇幻、硬派推理或文學小說)的彈性結構模型。 核心內容聚焦於: 動態節點的佈局: 我們引入「張力梯度麯線」的概念,教導作者如何精確計算上升、下降與平颱期,避免情節的「平坦化」。這涉及對「高潮點」的精準預判與蓄力。 情節線的編織藝術: 如何有效地管理主線(Plot A)與支線(Subplots B & C)的交替齣現。深入分析支線故事如何反照主線主題,並在適當的時機匯閤,增強最終高潮的震撼力。 節奏的控製與分配: 速度感是敘事的生命線。本章詳細比較瞭「快節奏場景」(行動、對話密集)與「慢節奏場景」(內省、細節描寫)的比例分配,指導創作者如何根據閱讀體驗調整呼吸。 第三部:人物的血肉與心靈的遷徙 讀者記住的永遠是人物,而非情節本身。本書將人物塑造提升到「心理動力學」的層麵,探討如何創造齣具有深度、動機一緻且能經歷真正轉變的立體角色。 本書強調的關鍵技術: 內在動機與外在目標的衝突: 成功角色的核心在於他們「想要」的(外在目標)與他們「需要」的(內在成長需求)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們將剖析如何設計這種內在矛盾,使其貫穿角色的所有決策。 可信的缺陷(Flaws as Assets): 完美角色是無趣的。本章探討如何設計「有機的缺陷」——那些源於角色過去經歷、且能直接導緻他們在故事中犯錯的特質。 對手(Antagonist)的深度建構: 強大的對手必須是主角目標的「邏輯對立麵」。我們將指導如何為反派設計一套自洽的道德體係,使其行為在自己的世界觀中顯得閤理,從而提升衝突的張力層級。 第四部:視角、語言與最終的打磨 故事的最終呈現,依賴於敘事聲音和文字的精確性。《故事的煉金術》最後一部分,將焦點從宏觀結構轉移到微觀的文字實踐。 視角的選擇與限製: 詳盡比較第一人稱、第三人稱全知與受限視角的優劣。更重要的是,探討如何運用「視角偏移」(Shifting POV)在不破壞讀者沉浸感的同時,豐富敘事信息。 展示(Show)而非告知(Tell)的實用技巧: 這一寫作格言常被提及,但本書提供瞭具體的執行步驟,例如如何通過感官細節、肢體語言和環境反射來「展示」情緒和背景,而不是直接陳述。 自我編輯的係統化流程: 創作者的最後一關是自我審查。本書提供瞭一套「結構性審查清單」和「語言密度測試」,幫助作者在交齣稿件前,排除結構漏洞、對話冗餘和情節跳躍等常見問題。 --- 本書適用對象: 無論您是渴望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的初學者、尋求突破寫作瓶頸的資深作傢,還是對敘事藝術深感好奇的文學愛好者,《故事的煉金術》都將是您案頭必備的實用指南。它不會告訴您「該寫什麼」,而是教您如何以最堅實、最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您腦中的世界構築成永恆的文字。 翻開本書,您將掌握的不是一套公式,而是一種能應對任何創意挑戰的敘事思維體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許榮哲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聯閤文學》雜誌主編。
  入選「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傢」。
  曾獲時報文學獎、聯閤報文學獎、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劇本獎等數十種獎項。
  著有短篇小說集《迷藏》,長篇小說《寓言》、《漂泊的湖》等。
  被譽為「六年級世代最會說故事的人」,他的名言是:「契訶夫死瞭,卡爾維諾也葛屁瞭,隻有許榮哲還活著!」
  代錶作《小說課》、《故事課》在兩岸掀起故事狂潮,被譽為「華語世界首席故事教練」,獲選2019博客來年度華文作傢。
 
  FB | 許榮哲
  FB粉絲團 | 許榮哲 × 小說課

圖書目錄

作者序      關於小說,我的一流父親,偉大母親
                      
第一章      小說的源頭與盡頭
從前、從前,有個瞎子,不知從哪來,也不知何處去
第1課—故事──天然,未經加工,最初的菜〔史鐵生 / 命若琴弦〕
 
第二章      什麼是小說?
假的、虛構、巫術,小說之外不存在事實真相
第2課—小說──巫術之外不存在事實真相〔符傲思 / 魔法師〕
                      
第三章      什麼是文學?
每篇好小說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謎,超越現實的世界
第3課—文學──左手不隻是輔助〔陳黎 / 小宇宙〕
                      
第四章      小說基本功:人物、場景、對話
兩個麵貌模糊的人,在一個空曠的地方對話,韆萬母湯
第4課—人物──無邊無際的那個人〔羅貫中 / 三國演義〕
第5課—場景──每間星巴剋都長得不一樣〔史鐵生 / 命若琴弦〕
第6課—對話──除瞭水麵上還有水麵下的對話〔海明威 / 白象似的群山〕
 
第五章      小說進階功:開場、性格、形式 
傳說是真的,好小說寫到三分之一,就會自己寫下去
第7課—開場──全世界最好的小說開頭〔馬奎斯 / 百年孤寂〕
第8課—性格 I──性格決定命運〔莎士比亞 / 哈姆雷特〕
第9課—性格 II──悲劇的源頭〔馬奎斯 / 我隻是來藉個電話〕
第10課—形式──小說的人類進化圖〔陳村 / 一天〕
 
第六章      小說上乘功
有一韆個讀者,就有一韆個哈姆雷特
第11課—象徵──世上最艱難的工作〔福剋納 / 給艾蜜莉的玫瑰〕
第12課—多重意涵──不求迴報的禮物〔歐斯勒 / 藍色串珠項鍊〕
                      
第七章      說故事的人
別相信任何人,包括枕邊人,以及你自己
第13課—敘事者──誰來說故事最好〔歐亨利 / 最後一片葉子〕
第14課—敘事觀點──我的三稜鏡母親〔高行健 / 母親〕 
第15課—有問題的敘事者──真誠可信的謊言〔畢爾斯 / 魂斷奧剋裏剋橋〕
第16課—聆聽者──誰來聽他說說話〔契訶夫 / 苦惱〕
 
第八章      時間幻術
最厲害的功夫是時間,不隻順敘、倒敘,還有上帝的時間
第17課—時間 I──倒著走的人生〔餘華 / 十八歲齣門遠行〕
第18課—時間 II──小說時間的花式跳水〔黃凡 / 賴索〕
第19課—時間 III──無視於時間存在的將軍〔張大春 / 將軍碑〕
第20課—穿梭時空 I──掙脫時間的三種方法〔電影 / 迴到未來、黑洞頻率、扭轉未來〕    
第21課—穿梭時空 II──史上最可怕的咎由自取〔海萊因 / 你們這些迴魂屍〕
第22課—遲滯效應──悲劇發生的速度〔布紮第 / 七信使〕
第23課—留白──消失的時間〔許榮哲 / 漂泊的湖〕
                      
第九章      小說的戲劇性 
戲劇就是衝突,衝突是為瞭突圍,突圍就有瞭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第24課—矛盾──事物危險的邊緣〔黃春明 / 賽鴿〕
第25課—兩難──沒有選擇的兩難〔黃春明 / 兒子的大玩偶〕
特別收錄—〈兒子的大玩偶〉全文
第26課—衝突──三個安安靜靜的眼神〔童偉格 / 我〕
第27課—淩遲──守著祕密的同謀者〔金庸 / 神鵰俠侶〕 
第28課—內心景觀──萬事萬物都是活的〔張愛玲 / 紅玫瑰與白玫瑰〕
第29課—寂寞──牆上的綠手印〔張愛玲 /傾城之戀〕
 
第十章      自訂規則 
邏輯會把你從A帶到B,但想像力能帶你去任何地方
第30課—自訂規則──老子就是想變成蟲〔卡夫卡 / 蛻變〕
第31課—因果──開往各種可能性的小說〔村上春樹 /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第32課—想像力──輕功和鬼來電〔許榮哲 / 為什麼都沒有人相信〕
第33課—障眼法──華麗的舞颱魔術〔羅貫中 / 三國演義.溫酒斬華雄〕
第34課—人情世故──比橋和鹽更重要的東西〔黃春明 / 青番公的故事〕
第35課—繞遠路──小說的訊息傳遞〔李儀婷 / 流動的郵局〕
第36課—三的妙用──兩片土司中間的牛肉〔彭見明 / 那山那人那狗〕

第十一章      摺磨讀者的祕密
事實的真相極小而明確,但錯誤卻是無邊無際
第37課—反常──吃錯藥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剋莉絲蒂 / 東方快車謀殺案〕
第38課—裝神弄鬼──神鬼不是拿來湊數的〔星新一 / 金色的別針〕
第39課—附會殺人──用恐怖的傳說來裝飾屍體〔柯南道爾 / 巴斯剋維爾獵犬〕
第40課—蝴蝶效應──誰是真正的罪人〔夏佩爾 / 小事情〕
第41課—節製──兩個恐怖情人〔瑞濛‧卡佛 / 當我們討論愛情,我們討論的是什麼〕
第42課—舉重若輕──把地獄寫成遊樂園〔李儀婷 / 走電人〕
 
第十二章      黑暗之心

如果在人生的戰場上失敗瞭,我允許你自殺
第43課—黑暗之心 I──地獄是從人變成鬼的過程〔芥川龍之介 / 地獄變〕
第44課—黑暗之心 II──一切都是羅生門〔芥川龍之介 / 羅生門、竹叢中〕
第45課—黑暗之心 III──看不見的第三個河岸〔羅沙 / 第三個河岸〕
第46課—黑暗之心 IV──美大於一切的存在〔三島由紀夫 / 孔雀〕
第47課—詩小說──沒有答案,沒有入口,無法進入〔駱以軍 / 降生十二星座〕
特別收錄—〈降生十二星座〉全文
                      
後記      天纔之路:三個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799305
  • 規格:普通級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8.1MB

圖書試讀

作者序
 
關於小說,我的一流父親,偉大母親
 
  在小說的寫作路上,我有一位父親,一位母親。
  父親叫張大春。
  二十四歲那一年,我從理工跳到文學。
  開始寫作那幾年,我大量參加文學獎,小說傢張大春幾乎年年擔任兩大報文學獎評審,當時的我幾乎是把他在評審會議裡頭提到的小說美學,當成神主牌來拜。
 
  此外,張大春的小說,我也翻遍瞭,他有如孫悟空七十二變的奇技淫巧深深吸引瞭我,我被它們迷得神魂顛倒。
  但令人睏惑的是,張大春的小說美學和他的小說作品,有很大部分背道而馳。
  後來我纔理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是一種理想,要做得到,必須再加個二十年。也就是「五十纔立、六十不惑、七十知天命」;至於「耳順」要八十;「從心所欲,不踰矩」得要九十;幾乎要到死前那一天,纔辦得到。
 
  意思就是最欣賞的小說類型,你我都可以短暫模仿個幾篇,但無法一直堅持下去,人終究要迴到自己的本質。
 
  在小說的寫作路上,我有一位母親,一位父親。
  母親叫李永平。
  二十六歲那一年,我帶著一身叮叮鈴鈴的文學獎行頭,考上第一屆的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創英所)。
  一直到進瞭創英所,我纔知道自己的小說老師是李永平。
  尷尬的是,我從沒讀過李永平的小說。
  非常巧,那年他剛評審完《中國時報》、《聯閤報》兩大文學獎,而我正好以〈迷藏〉一文獲得時報文學獎。
  評審過程中,李永平一票也沒投給我,他不喜歡我作品裡的誇張、暴烈、急於嚮這個世界展示自己。
 
  在小說的寫作路上,我有一位父親,一位母親。
  父親叫張大春,母親叫李永平,他們兩個不對盤。
  江湖傳言,李永平與張大春互看不順眼,曾經一言不閤,當著眾人的麵大打一架。
  後來上課時,我們嚮李永平老師求證,江湖傳言是真的嗎?誰打贏瞭?
  李永平笑著說,他們是狠狠打瞭一架沒錯,至於結果嘛……李永平說,我把張大春的西裝撕爛瞭,最後我賠瞭他一套西裝。
  撕爛張大春的西裝,李永平的意思是……他贏瞭?
  唉,那時的我們太年輕瞭,以緻於忘瞭問最重要的問題:你們的美學爭執點在哪裡?是什麼樣的小說美學,讓你們想要狠狠的痛扁對方?
 
  在小說的寫作路上,我有一位母親,一位父親。
  母親叫李永平,不是傳統柔順的那種母親,而是以海明威的形象,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很巧的是,李永平第一堂小說課就是教海明威的〈印第安人部落〉(Indian Camp)。
  故事梗概是少年尼剋(Nick)跟著醫生父親到印第安部落,為即將生產的女人接生。分娩過程中,印第安女人痛苦哀號,而她的丈夫就躺在上鋪。印第安女人歷盡痛苦,好不容易生下小孩時,躺在上鋪的丈夫居然死瞭,他用剃刀把自己的喉嚨割開,自殺死瞭。
 
  原本應該目睹生之喜悅的尼剋,卻意外看到最暴烈的死亡。
  尼剋不懂為什麼男人要自殺?那時的我也不懂。
  尼剋問父親:「爸爸,他為什麼要自殺呢?」
  「我不知道,尼剋,我猜他是受不瞭。」
  「爸爸,是不是有很多男人自殺呢?」
  「沒有很多,尼剋。」
  「女人呢?多不多?」
  「幾乎沒有。」
  ……
  「爸爸,死很痛苦嗎?」
  「不,不那麼痛苦。尼剋,要看情形。」
  小說最後是這麼寫的:
 
  他們上瞭船,尼剋坐在船尾,他的父親劃著船,太陽剛從山的那邊升起。一條鱸魚躍齣瞭水麵,激起一圈水花。
  尼剋把手伸進水裡蕩著,在早晨的嚴寒中,他感到水的溫暖。
  在清晨的湖上,他坐在由父親劃著的小船船尾,確信自己永遠不會死。
  少年尼剋在同一天,看到生,也見到死。
  當年的我不喜歡這篇小說,因為我完全無法理解尼剋為什麼會說齣「我確信自己永遠不會死」這樣的話。
  在我心中,這是一篇缺乏內在邏輯的小說。
  許多年後,我終於找到邏輯瞭。邏輯不在小說之內,而在小說之外。
  海明威的父親是個窮醫生,母親則是富傢韆金。醫生父親的月收入是五十美金,而教授鋼琴和聲樂的母親,收入是父親的二十倍。
 
  二十倍,正是這樣的背景,造成海明威的母親性格強硬,而父親個性軟弱。
  個性軟弱的父親,在海明威二十九歲那一年,自殺身亡。
 
  小說裡,尼剋的父親是醫生,他看到瞭堅強生育的女人,同時看到瞭軟弱自殺的男人……〈印第安人部落〉根本就是海明威的半自傳故事。
 
  少年尼剋在故事結尾,沒頭沒尾的那句話,「我確信自己永遠不會死」,根本就是海明威用來提醒自己,不,是警告自己的:我絕不許自己像軟弱的父親一樣,我要強壯起來。於是海明威成瞭拳擊手、狩獵猛獸的獵人、主動到世界各地的戰場,多次受重傷,做盡一切最男子、最陽剛的事。
 
  但海明威最後還是死瞭,像〈印第安人部落〉裡的男子,像他父親,自殺死瞭。
 
  當年二十六歲的我沒見過生,也沒遇過死,對〈印第安人部落〉這篇小說完全無感。直到八年後,我陸陸續續生瞭三個小孩,看盡瞭生。
 
  但我依然沒遇過死。
  直到李永平老師過世前三天,我去淡水馬偕醫院看他,他躺在病床上,用盡所有力氣,大口大口的呼氣,意識已經模糊瞭。
  我在李永平老師耳畔,流著淚,像個當機的傻瓜,一遍又一遍的自我介紹。
  我是許榮哲,非常感謝老師那些年……
  我是許榮哲,我非常後悔那些年……
  我是許榮哲,那些年……
  老師一連三次挪動身子,努力往我的身邊靠,那時我突然浮現少年尼剋的那句話,「我確信自己永遠不會死」。
  躺在病床上的李永平老師,身子一直不自主的痙攣,那是我這輩子最接近死亡的時刻,但我卻相信他不會死,那隻是顫抖,人人都會顫抖。
 
  確信自己不會死的海明威,最後還是死瞭,李永平老師也是。
 
  關於李永平老師生前,我最記得的是小說課時,我、王威智、施俊州三個混蛋老是沒寫作業,沒小說文本可討論。老師沒有任何責備,反而帶著我們到附近的野店喝酒。
 
  喝著、喝著,大傢都放鬆瞭。
  老師、老師,說說你對張大春的評價?
  李永平有點醉瞭,搖頭晃腦說,張大春是一流的小說傢,但不會是偉大的小說傢。
  什麼意思?一流和偉大,有什麼差別?
  李永平紅著一張臉說,因為張大春對他的小說人物沒有同情心。
  同情心?同情心有那麼重要嗎?
  李永平的意思是,工匠一輩子可以製作成韆上萬個人偶,但母親一輩子隻能生齣幾個孩子。大部分的小說傢是工匠,工匠的最高等級叫一流;但隻有極少數的小說傢是母親,母親纔有資格配得上「偉大」這個詞。
 
  小說當然是創作,但在偉大的小說傢那裡,更接近生產。
 
  我在小說父親張大春身上學到一流,在小說母親李永平身上認識偉大。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