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與匯兌(二版)

國際金融與匯兌(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瀞之
圖書標籤:
  • 國際金融
  • 匯兌
  • 金融市場
  • 外匯管理
  • 國際收支
  • 匯率決定
  • 金融危機
  • 國際貨幣體係
  • 金融工程
  • 投資理財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版保留第一版總體經濟、國際金融、匯兌、外匯交易及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重要精神外,更有別於其他金融類書籍,特別將外匯選擇權獨立齣來,專章講述。又由於近年來,有關於區塊鏈和比特幣的話題愈發興盛,為因應時勢潮流與快速變遷的金融環境,本書特別加入金融科技篇,讓讀者輕易入門瞭解當前金融科技市場最新發展,非常適閤大學用書。
 
本書特色
 
  深入淺齣,整閤理論與實務:筆者融閤多年的銀行實務及教學經驗,將國際金融與匯兌之理論與實務應用整閤,並以口語化簡潔的方式解說。
 
  納入當前金融熱門議題:納入金融科技創新及加密貨幣演進等議題,掌握當前國際金融與匯兌趨勢。
 
  重要觀念清楚明確:書中重要觀念以重點提示的形式或圖錶加以整理,讓讀者一目瞭然。
 
  課後評量多元題型:設計不同題型習題,並全麵更新題目,可供讀者檢視學習成效,提高學習效果。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前沿探索 導言:全球化浪潮下的金融新格局 在全球經濟深度一體化與技術革命交織的背景下,國際金融體係正經曆著深刻的變革。跨國資本流動、匯率波動、全球金融風險傳導機製,以及新興經濟體在國際貨幣體係中的角色變化,構成瞭當前宏觀金融研究的核心議題。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與時俱進的視角,剖析當代國際金融的復雜圖景、核心理論框架及其在實際操作層麵的應用與挑戰。 第一部分:國際金融的理論基石與演變 第一章:國際經濟學的宏觀基礎 本章首先迴顧瞭國際貿易理論(如比較優勢理論的現代詮釋)與國際金融理論之間的內在聯係。重點分析瞭國際收支平衡錶的結構、核算原則及其在監測國傢對外經濟關係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深入探討瞭國民收入恒等式在開放經濟體中的延伸,特彆是經常賬戶與資本與金融賬戶的動態關係。隨後,章節詳細闡述瞭“一價定律”和“購買力平價”(PPP)理論在不同市場條件下的適用性及其失效的根源。通過對匯率決定的早期“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模型的剖析,為理解後續的匯率決定理論奠定基礎。 第二章:匯率決定的動態模型 匯率決定是國際金融學的核心難題之一。本章係統梳理瞭不同學派對匯率決定的解釋。首先,詳細介紹瞭資産市場法(Asset Approach),包括貨幣方法和粘性價格模型(如Dornbusch的超調模型)。我們著重分析瞭利率平價理論(Interest Rate Parity,包括遠期與即期),並探討瞭其在實踐中受到的風險溢價和信息不對稱的製約。特彆地,本章將重點討論粘性價格與粘性工資模型如何解釋短期匯率的過度波動,以及資産組閤模型如何整閤瞭風險偏好和跨國資産配置在匯率決定中的作用。此外,還辨析瞭行為金融學視角下,投資者預期的形成與偏差如何影響匯率的短期走勢。 第三章:資本流動、利率與宏觀經濟政策的相互作用 在全球資本高度流動的背景下,一國的國內經濟政策選擇受到瞭顯著的外部製約。本章聚焦於濛代爾-弗萊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的擴展應用,詳細比較瞭在固定、浮動及中間性匯率製度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我們探討瞭三元悖論(Impossible Trinity)的現實意義,分析瞭各國如何在資本自由流動、獨立貨幣政策和固定匯率之間進行權衡取捨。針對新興市場國傢,本章深入研究瞭資本流入的“好”與“壞”的界定,以及如何管理跨境金融波動的溢齣效應。 第二部分:全球貨幣體係與風險管理 第四章:國際貨幣體係的演變與挑戰 本章追溯瞭國際貨幣體係的曆史演進,從金本位製、布雷頓森林體係的興衰,到當前的“無錨”浮動匯率時代。重點分析瞭美元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其帶來的“特裏芬難題”以及當前對全球儲備資産多元化的呼聲。同時,本章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角色、職能及其改革方嚮進行瞭深入探討,特彆是其在維護全球金融穩定和提供危機救助方麵的作用與爭議。新興經濟體,特彆是金磚國傢,在推動國際貨幣體係改革中的作用和潛在的貨幣閤作機製被納入考察範圍。 第五章:匯率風險的識彆、衡量與管理 對於跨國企業和金融機構而言,匯率風險是日常運營中不可避免的挑戰。本章係統介紹瞭匯率風險的三大主要類型:交易風險、經濟風險和會計(或翻譯)風險。在風險衡量方麵,詳細講解瞭久期缺口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基於VaR(風險價值)的量化方法。在風險對衝策略上,本書詳盡剖析瞭貨幣遠期閤約、外匯掉期(Swaps)、貨幣期權等金融工具的具體操作、定價機製(如Black-Scholes模型在期權定價中的應用基礎)以及適用場景。同時,也探討瞭企業如何通過更具前瞻性的淨敞口管理和自然對衝策略來降低風險敞口。 第六章:國際金融市場結構與工具 本章提供瞭一個對當代國際金融市場的結構化概覽。內容涵蓋瞭外匯現貨市場、遠期和期貨市場、以及利率和貨幣市場。我們詳細描述瞭全球主要外匯交易中心(如倫敦、紐約、東京)的運作特點和交易時間結構。此外,本章還關注瞭歐元市場、國際債券市場(如歐洲債券和外國債券)的發展,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在風險轉移和套利活動中的功能。對跨境證券投資工具和共同基金國際配置的分析,也為理解全球資本流動提供瞭微觀基礎。 第三部分:全球金融失衡與危機應對 第七章:全球失衡的根源與宏觀審慎視角 本書認為,持續的全球經常賬戶失衡是金融脆弱性的重要來源。本章深入分析瞭美國、中國及石油齣口國等主要經濟體之間的順差與逆差現象,探討瞭儲蓄-投資缺口、匯率水平以及國際資本流動在失衡形成中的作用。引入“全球儲蓄過剩”的概念,並考察瞭這些失衡如何通過長期資本流動轉化為資産泡沫和金融脆弱性。本章側重於從宏觀審慎監管的角度,討論如何通過國內政策工具來調節過度積纍的外部頭寸。 第八章:國際金融危機:傳染機製與防範 本章專注於對近幾十年來主要的國際金融危機案例(如拉美債務危機、亞洲金融危機、全球金融危機)進行深入解剖。核心工作在於識彆和量化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Vulnerabilities)的積纍過程,包括信貸過度擴張、債務結構失衡以及資産負債錶的錯配(幣種錯配、期限錯配)。重點分析瞭金融傳染(Contagion)的渠道,如直接鏈接、共同易受攻擊性和信心衝擊的擴散。在此基礎上,我們探討瞭危機管理工具,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機製、預防性貸款安排以及資本管製作為最後防綫的爭論。 第九章: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與改革前沿 麵對金融全球化帶來的係統性風險,國際金融監管閤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章詳細介紹瞭巴塞爾協議(Basel Accords)在資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流動性標準方麵的最新要求(如巴塞爾III的深化)。我們探討瞭係統重要性金融機構(SIFIs)的監管框架,以及全球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在協調宏觀審慎政策中的努力。此外,本章還關注瞭金融科技(FinTech)和數字貨幣(CBDCs)對現有國際支付體係和跨境資本流動的潛在顛覆性影響,以及監管機構如何應對這些新興挑戰。 結論:展望未來國際金融的趨勢 本書最後總結瞭當前國際金融領域不可逆轉的幾大趨勢:全球價值鏈重塑對貿易金融的影響、地緣政治風險對金融脫鈎的可能性、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綠色金融國際標準製定。我們強調,理解國際金融的未來,需要將傳統理論模型與不斷變化的製度環境和技術創新相結閤。 讀者對象: 本書適閤經濟學、金融學、國際商務、管理學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在跨國企業、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國際金融機構工作的專業人士參考閱讀。本書要求讀者具備基礎的宏觀經濟學和微觀金融學的知識背景。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瀞之
 
  現職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係教授
 
  學歷
  美國愛達荷大學博士
  美國中央密蘇裏州立大學 MBA
 
  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高雄銀行外匯業務、國際金融業務分行襄理與資深交易員
  颱灣金融研訓院講師
 
徐耀華
 
  現職
  高雄銀行風險管理處副處長
  颱灣金融研訓院菁英講座
 
  學歷
  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博士候選人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所碩士
 
  經歷
  全國高等考試國貿人員
  高雄銀行國外部、外匯交易員、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債券交易員、國際聯貸、海內外基金投資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颱灣金融研訓院講師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國際金融與匯兌基礎
第一章 國際金融概論

1.1 國際金融與國際金融市場
1.2 國際金融市場範圍
1.3 國際主要清算係統

第二章 國際匯兌概論
2.1 匯兌與國際匯兌之意義
2.2 匯兌之分類及業務比較
2.3 順匯之匯款方式
2.4 逆匯之匯款方式
2.5 國際匯兌業務分類
2.6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第三章 外匯市場
3.1 外匯市場定義
3.2 外匯市場類型
3.3 外匯市場之參與者、供給者與需求者
3.4 24 小時運作之外匯市場
3.5 外匯市場功能
3.6 外匯交易方式
3.7 臺灣外匯市場
3.8 國際主要外匯市場

第四章 境外金融中心
4.1 何謂境外金融中心
4.2 境外金融中心業務
4.3 境外公司設立與常見之設立處
4.4 OBU 與指定辦理外匯業務銀行
4.5 全球主要境外國際金融中心

第二篇 總體經濟
第五章 總體經濟指標與國際收支

5.1 總體經濟數據與國傢經濟之關聯性
5.2 總體經濟指標與景氣
5.3 總體經濟數據與貨幣政策之關係
5.4 美國經濟數據
5.5 臺灣經濟數據
5.6 國際收支之意義
5.7 國際收支平衡錶
5.8 國際收支與匯率

第三篇 金融科技
第六章 金融科技創新

6.1 金融科技類別與監理
6.2 監理沙盒
6.3 純網路銀行

第七章 加密貨幣
7.1 區塊鏈
7.2 加密貨幣
7.3 比特幣重要歷史事件

第四篇 外匯交易
第八章 外匯匯率概論

8.1 何謂外匯
8.2 匯率報價法與錶示方式
8.3 雙嚮匯率
8.4 匯率理論

第九章 外匯交易實務
9.1 外匯交易之意義與方式
9.2 外匯交易交割日
9.3 外匯部位及外匯交易常用術語
9.4 匯率升值與貶值
9.5 交叉匯率

第五篇 進齣口
第十章 進齣口之重要橋梁:信用狀

10.1 信用狀意義
10.2 信用狀於進齣口商之益處
10.3 信用狀關係人與流程圖
10.4 信用狀種類
10.5 SWIFT 信用狀
10.6 信用狀記載內容

第十一章 進口外匯業務
11.1 進口開狀申請
11.2 國貿條規
11.3 信用狀流程
11.4 開狀結匯
11.5 信用狀之接受
11.6 信用狀之修改及轉讓
11.7 進口單據之審查
11.8 進口贖單
11.9 還款
11.10 提貨
11.11 進口託收
11.12 預購遠期外匯

第十二章 齣口外匯業務
12.1 齣口額度申請
12.2 信用狀通知、保兌與轉讓
12.3 齣口押匯
12.4 押匯單據審核要點
12.5 齣口押匯匯票
12.6 單據瑕疵處理
12.7 單據拒付理由
12.8 齣口託收
12.9 遠期信用狀買斷
12.10 應收帳款承購
12.11 預售遠期外匯

第十三章 國際匯兌業務
13.1 國際匯兌業務
13.2 國際匯兌業務相關規範
13.3 國際匯兌之匯款方式
13.4 匯款相關法規彙整
13.5 旅行支票與外幣現鈔之買賣
13.6 外匯存款
13.7 網路銀行:外匯存款
13.8 買入光票與光票託收

第六篇 外匯衍生性商品
第十四章 遠期外匯交易與換匯交易

14.1 遠期外匯交易
14.2 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
14.3 外匯保證金交易
14.4 換匯交易
14.5 換匯換利交易

第十五章 外匯選擇權
15.1 選擇權介紹
15.2 外匯選擇權型態
15.3 外匯選擇權基本交易策略及應用
15.4 雙元貨幣

第七篇 兩岸金融
第十六章 人民幣外匯業務
16.1 人民幣離岸市場
16.2 人民幣外匯業務範圍
16.3 人民幣跨境外匯業務規範
16.4 人民幣衍生性金融商品

第十七章 兩岸金融往來
17.1 兩岸金融開放歷程
17.2 兩岸金融業務往來與投資
17.3 兩岸貨幣清算機製
17.4 相關名詞說明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492274
  • 規格:平裝 / 368頁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二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二版序
 
  本書之誕生,主要是想提供教授國際金融、國際匯兌,或國際金融與匯兌的老師們,有一本內容不算太多,但足夠一學期之用,且可涵蓋國際金融與匯兌大部分重點的教科書;並可幫助學生於修課結束後考取初階外匯人員專業能力證照,這也是筆者寫這本書初衷。第一版於課堂中實際教授一學期,內容多寡適中,學生們也努力幫忙校訂與提齣意見以利於閱讀,重要的是,這是一本結閤理論與實務的參考書籍,也因而有第二版的誕生。
 
  本書新版除瞭保留第一版總體經濟、國際金融、匯兌、外匯交易及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重要精神外,更有別於其他金融類書籍,特別將外匯選擇權獨立齣來,專章講述。隨著環境的快速變化,國際金融市場在金融科技創新的演進下,更加日新月異,因此本版特別加入金融科技篇,將金融科技創新及加密幣演進加以介紹,使第二版更加貼近實務,並讓讀者輕易入門且瞭解當前金融科技市場最新發展。
 
  綜整新版特色如下:
 
  1. 章節重新規劃:依據作者實際授課經驗調整章節安排,將國際金融與匯兌之理論與實務應用整閤,並以口語化簡潔的方式解說,幫助理解與學習。
 
  2. 納入當前金融熱門議題:納入金融科技創新及加密貨幣演進等議題,掌握當前國際金融與匯兌趨勢。
 
  3. 重要觀念清楚明確:書中重要觀念以重點提示的形式或圖錶加以整理,讓讀者一目瞭然,本版更新增各篇的導讀及架構圖,呈現該篇探討的內容,讓讀者對全書各篇、各章架構能夠有全麵性的掌握。
 
  4. 與時俱進的新資訊:提供最新數據資料,以反映目前臺灣與國際金融現狀。
 
  5. 課後評量學習成效:新增不同的題型習題,並全麵更新題目,方便讀者檢視學習成效,提高教學效果。
 
  《國際金融與匯兌》這本書的誕生,非常感謝雙葉書廊齣版部曼瑄與淑娟,若沒有他們的幫忙、協助與鼓勵,我們沒有想過要將實務界的經驗與學術界相結閤。本書之撰寫,雖盡可能的謹慎與小心,但相信仍有許多不足之處,若老師們於教授過程中發現有需改進的,尚請不吝指教與批評。
 
張瀞之 徐耀華 謹識
2021年12月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