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錶,商業人士必備的素養: 新手入門、配件選搭、保值收藏、揣摩對方性格……從選機芯到挑錶帶,你總能帶動話題。

談錶,商業人士必備的素養: 新手入門、配件選搭、保值收藏、揣摩對方性格……從選機芯到挑錶帶,你總能帶動話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篠田哲生
圖書標籤:
  • 手錶
  • 商業
  • 素養
  • 入門
  • 配件
  • 收藏
  • 機芯
  • 錶帶
  • 社交
  • 品味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告訴我你戴什麼錶,我會告訴你,你是什麼樣的人!
 
  ◎手錶跟股票一樣,是理財標的。世界名錶品牌,哪個最保值?
  ◎腕錶的受眾多為男性,但世上第一隻手錶,卻是為女性──拿破崙的妹妹而發明。
  ◎真正懂錶的人,都在聊機芯 (錶的心臟)。你知道自製和通用機芯的差別嗎?
  ◎錶的規格怎麼看?Cal.1234是?錶殼素材怎麼分辨?防水代號為何用「巴」?
 
  作者篠田哲生,曾於日本最大齣版社講談社擔任編輯,後來自行創業,
  於亞洲最有名珠寶學校HIKO-MIZUNO學習鐘錶理論;
  15年來,親赴瑞士日內瓦,採訪各大品牌新款腕錶發錶活動及製錶工坊。
 
  他說,商務人士最常討論的話題之一,就是錶。
  談錶,有如欣賞藝術和音樂一樣,是一種素養,
  更是最能展現自我個性的配件飾品!
 
  本書特別收錄世界五大品牌、超過60款以上知名腕錶,例如:
 
  五大品牌之一的江詩丹頓專為旅行者設計,可顯示世界37個時區的「世界時間錶」,
  法國品牌柏萊士有個骷髏錶,全球限量99隻,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
  伯爵有一款厚度隻有2毫米、跟皮膚一樣薄的腕錶,功能樣樣不缺。怎麼做到?
  有七連霸世界紀錄的義大利品牌寶格麗,有個八角型輪廓錶,是極緻奢華的代錶。
  
  手錶已不單純隻是看時間,更代錶一個人的身分、地位,與風格,
  難怪作者說:告訴我你戴什麼錶,我會告訴你,你是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戴勞力士,代錶你沒那麼喜歡變化,但又不想跟人一樣)
  
  ◎鐘錶,推動瞭時間、刻齣瞭歷史
 
   ‧瑞士的製錶工業為何這麼強?竟跟16世紀的法國天主教與新教戰爭有關。
  ‧誰發明瞭能在海上測量經緯度的航海鐘?齣自一個沒有齣過海的英國鄉下鐘錶匠。
  ‧懷錶為何消失,腕錶為何盛行?原來跟地心引力有關。
 
  ◎鑑賞重點看這裡,一眼看齣這錶值不值得收藏
 
  ‧錶盤,就是腕錶的臉,雖然都是金屬,但精緻度和質感是關鍵。
  ‧時標和時針就是錶的五官,你的時標是鑲貼還是印刷,字體呢?哪種比較高貴?
  ‧高端的愛錶玩傢,換錶帶如換衣服,有人愛皮革,有人愛金屬。跟個性有關嗎?
  ‧手錶最怕兩種氣:水氣和磁氣,覺得手錶越來越不準,可能因你手機不離身。
    
  ◎精選世界級品牌名錶,讓你隻有價格障礙,沒有選擇障礙
 
  ‧口袋不夠深,又想買高精密機械錶,ORIS豪利時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不想常換電池,CITIZEN星辰錶有可見光的自動發電技術。
  ‧消防員、潛水最愛用Sinn辛恩,因為在攝氏負48度至80度的環境中,錶運行自如。
  ‧香奈兒為何戴再久都像新的?它使用高抗磨陶瓷,硬度是不鏽鋼的7倍。
  ‧為瞭保值,買鑽石還是手錶?滿滿都是鑽的Chopard蕭邦錶,讓你不用二選一。
 
  談錶,是商業人士必備的素養。
  新手入門、配件選搭、保值收藏、揣摩對方性格……
  從選機芯到挑錶帶,話題不冷場。
 
名人推薦
 
  《時間觀念》總編輯、「郭大開講」FB社團創辦人/郭峻彰
  黃忠政名錶交流中心負責人/黃忠政
好的,這是一份不包含“談錶,商業人士必備的素養: 新手入門、配件選搭、保值收藏、揣摩對方性格……從選機芯到挑錶帶,你總能帶動話題”這本書內容的圖書簡介,內容力求詳盡、自然。 --- 《智慧的足跡:從歷史長河到未來藍圖的思辨之旅》 一、 序章:思維的羅盤與時代的脈動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社會,真正的稀缺資源已不再是數據本身,而是駕馭這些數據、將其轉化為洞察與決策的能力。本書《智慧的足跡》旨在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思維框架,引領讀者穿越知識的迷霧,探尋邏輯的本源,並學會如何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為自己的決策配備一把精準的羅盤。 我們將從哲學的基礎開始,探討人類知識結構的演變,從古希臘的理性光輝到啟濛時代的科學精神,再到後現代對確定性的質疑。這不僅是一次歷史的迴顧,更是一次對我們當前認知模式的深度解構。我們試圖迴答:我們是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以及,在麵對日益複雜的全球挑戰時,我們應當如何調整我們的思考方式? 二、 第一篇:邏輯的基石——結構化思考與批判性視角 本篇聚焦於提升讀者辨識謬誤、構建嚴謹論證的能力。我們將深入淺齣地剖析演繹法、歸納法與溯因法的實用場景與局限性。 1. 拆解複雜性:MECE原則的實戰應用 結構化思考是解決一切複雜問題的起點。本書不僅介紹瞭經典的“相互獨立、完全窮盡”(MECE)原則,更提供瞭大量跨行業的案例,展示如何將一個模糊的商業難題或社會現象,層層拆解為可獨立處理的模塊。例如,探討新興市場進入策略時,如何運用MECE確保市場潛力、風險因素和資源配置得到全麵覆蓋,避免遺漏關鍵變數。 2. 識別隱藏的預設:批判性閱讀與聆聽 在資訊的洪流中,觀點常常披著“事實”的外衣。本節著重訓練讀者識別論述背後的價值觀和未言明的假設。我們分析瞭認知偏差(如確認偏誤、錨定效應)如何滲透到日常的溝通與判斷中。通過對新聞報導、政策文件乃至公司內部報告的範例分析,讀者將學會穿透錶層語言,直達論證的核心強度。 三、 第二篇:時間的織度——歷史敘事與未來推演 人類的智慧往往根植於對過去的理解。《智慧的足跡》摒棄瞭線性進步史觀,轉而探索歷史事件之間的非線性聯繫與其對當下的投射。 1. 範式轉移的動力學 本書藉鑒庫恩的科學哲學,將“範式轉移”的概念擴展至社會、經濟與技術領域。探討不同時代的主流思想是如何在積纍的“反常現象”中崩潰並被新的框架取代。從工業革命到數位革命,我們分析瞭技術變革不僅改變瞭生產力,更重塑瞭人們對時間、空間乃至道德的定義。這部分內容將幫助讀者預判當前正在醞釀的、可能顛覆既有秩序的“反常現象”。 2. 宏觀趨勢的繪製:從週期性到突變性 我們如何區分哪些是可預測的經濟週期波動,哪些是不可逆轉的結構性改變?本書引入瞭長波理論與突變論的視角,教導讀者建立多層次的時間視角。對於商業決策者而言,這意味著在製定五年規劃時,必須同時為“穩健的線性增長”和“非預期的黑天鵝事件”準備應對方案,而非僅僅基於過去的趨勢線進行外推。 四、 第三篇:空間的解讀——地理政治與文化語境 思維的成熟要求我們超越自身所處的地理與文化邊界。知識的疆域是廣闊的,理解空間維度的差異是進行有效溝通與閤作的基礎。 1. 地緣政治中的“看不見的成本” 本篇探討瞭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稟賦如何內嵌於國傢戰略與國際貿易之中。我們分析瞭關鍵航道、能源分佈對全球供應鏈的隱性影響。讀者將理解,一項國際商業協定背後,往往是數百年地緣政治角力的結果。這部分內容旨在培養一種“空間敏感度”,避免在跨國經營中因忽視地理環境的約束性而付齣高昂代價。 2. 文化維度的深度測量 區分“錶層文化”(儀式、食物)與“深層文化”(價值觀、溝通模式)至關重要。本書援引跨文化研究的經典模型,提供一套實用工具,幫助讀者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決策偏好”和“風險容忍度”。通過對東西方管理哲學的對比研究,讀者將能更有效地進行跨文化團隊管理與談判,實現真正的“知彼而後知己”。 五、 結語:智慧的內化與行動的倫理 最終,本書強調,所有高階的思維模型都必須服務於倫理的基礎之上。智慧不僅是精準的計算,更是正確的選擇。在探索瞭邏輯、歷史與空間的維度後,我們必須迴歸到行動的層麵:如何將這些洞察轉化為負責任的、有益於社群的決策?《智慧的足跡》鼓勵讀者將自我學習視為一場永無止境的旅程,不斷修正地圖,以期在複雜的現實世界中,走齣更穩健、更富遠見的步伐。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篠田哲生
 
  1975年生。曾任職於講談社《Hot-Dog PRESS》編輯部,而後自行獨立。於鐘錶專業書刊、流行雜誌、商業誌、報紙、網站等各種媒體撰寫以鐘錶為主題的文章,內容軟硬深淺不一,相當多元廣泛。
 
  他也利用工作空檔,參加HIKO-MIZUNO珠寶首飾設計學院的鐘錶課程,針對鐘錶的理論、構造,有進一步的理解,同時也學習拆解與重組手錶等技術。
 
  本身擁有豐富的鐘錶主題採訪經驗,將近15年期間,親赴瑞士日內瓦及巴塞爾專題採訪新款腕錶發錶活動,也專題採訪過製錶工坊。另著有《為何成功人士都喜歡宇舶錶》。
 
譯者簡介
 
黃怡菁 Ivy Huang
 
  畢業於真理大學應用日本語學係,有豐富的口譯及筆譯經驗。現為自由接案兼職譯者。譯有《20秒電梯簡報》、《亞歷山大最高效放鬆法》、《高所得者的高效閱讀法》(以上皆為大是文化齣版)。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 懂名錶,美好生活的開始/郭峻彰
推薦序二 鐘錶的知識有如汪洋大海/黃忠政
前言 高價錶市場嚮上成長,最時尚的配件之一
 
第一章 鐘錶,推動瞭時間、刻齣瞭歷史
1  誰製定瞭日曆?羅馬教宗
2  宗教戰爭,壯大瞭瑞士製錶工業
3  鄉下鐘錶匠,打造高精準度航海鐘
4  從燒毀街道的大火災中重生,瑞士最知名的鐘錶之城
5  美國槍械產業,也是促進鐘錶發展的推手
6  世界第一隻腕錶怎麼來的?
7  明治維新改變瞭日本的時間
8  都在同一經度上,為何時差不一樣?
9  第二次世界大戰,拯救瞭德國的鐘錶市場
10  1969年的石英革命,你一定要記住
11  瑞士錶也曾跌落寶座
12  誰決定瞭手錶的個性?
 
第二章 當時間走進社會,奢華走入日常
1  一天不是24小時?
2  裝飾派藝術簡單優雅;包浩斯美學端正易讀
3  藏在骷髏設計裡的生死觀
4  從鑑錶揭發中國高官貪汙
5  手錶的使用方式和現在有何不同?名畫有答案
6  追求多元設計選SWATCH;想要摔不壞、打不爛,就選G-SHOCK
7  顛覆傳統,利用液體取代指針
8  鐘錶業界的超級明星──獨立製錶師
9  請運動員代言,是一種戰略
10 全球的標準時間是怎麼製定的?
11 在電視前看比賽,比在現場更緊張,為什麼?
12 讓奢華走進日常
13打破傳統,就靠珠寶品牌 
專欄 鐘錶用語
 
第三章 買錶前,你必須做點功課
1  五大頂尖名錶品牌,你一定要知道
2  萬年曆、陀飛輪、三問,鐘錶界的三大複雜技術
3  高成本又高難度的手動上鍊式計時錶
4  從石英錶到智能錶,非機械腕錶的演進
5  薄得像皮膚的錶,你見過嗎?
6  記住這幾個專業標章
7  如何保養?交給專業的來
8  手錶可以當成一種投資嗎?
9  古董錶值得買,若擔心零件停產,復刻錶是好選擇
10 金、銀、銅的比例,調齣錶殼的顏色
11 搭配晚宴服的錶,要捨棄秒針和日曆功能
 
第四章 鑑賞重點看這裡,一眼看齣值不值得收藏
1  錶盤,重點在於精緻度、質感、素材
2  你的時標用鑲貼還是印刷?
3  指針為什麼不能直接壓在數字上?
4  錶圈較粗的注重機能,較細的注重裝飾
5  用不鏽鋼做錶殼,最耐操
6  高端愛錶玩傢,換錶帶如換衣服
7  真正懂錶的,都在聊機芯
8  Cal.1234?手錶規格怎麼看?
 
第五章 製錶業界的最新技術
1  時間越來越不準,有可能是你天天玩手機
2  越纖細的機械,越要能承受衝擊
3  潛水腕錶的防水性能,遠超過人類的極限
4  恆久而美麗,你可以選擇香奈兒J12
5  機械錶的續航力,從3天到50天
6  可替換式錶帶,適閤喜新厭舊的你
 
第六章 精選世界級品牌名錶,讓你隻有價格障礙,沒有選擇障礙
1. 美國x德國x瑞士,IWC SCHAFFHAUSEN萬國
2. 明星和運動選手都愛HUBLOT宇舶
3. 呈現馬的躍動感,HERMÈS愛馬仕
4. 第一隻登月手錶,OMEGA歐米茄
5. 想要平價又有品質,就選ORIS豪利時
6. 擁有90年經驗,你必須認識的經典品牌Carl F. Bucherer寶齊萊
7. CASIO卡西歐,發明第一隻電子自動錶
8. 紳士們必備收藏,Cartier卡地亞
9. 訴說一段歷史故事的錶,Glashütte Original格拉蘇蒂原創
10. 第一個揚名世界的日本名錶品牌,Grand Seiko精工
11. 不想定期更換電池,你適閤CITIZEN星辰
12. 發明最接近恆動的時鐘,Jaeger-LeCoultre積傢
13. CHANEL香奈兒的精湛工藝,禁得起時間考驗
14. 製錶工藝加上高級珠寶,令女性喜愛的Chopard蕭邦
15. 全世界第一款男錶,Girard-Perregaux芝柏
16. 消防員、潛水員的愛用款,Sinn辛恩
17. 在飛行錶上印製PILOT,隻有ZENITH真力時
18. 法拉利車手都在戴TAG Heuer泰格豪雅
19. TUDOR帝舵堅固、可靠,美國海軍都想要
20. 易讀又不失時尚,選NOMOS Glashütte諾莫斯格拉蘇蒂
21. OFFICINE PANERAI沛納海錶,義大利海軍的裝備
22. 貓王喜歡戴Hamilton漢米爾頓
23. 展現陸、海、空的獨特魅力,BREITLING百年靈
24. BVLGARI寶格麗,有7連霸的世界紀錄
25. 心跳視窗,讓你看見機芯擺輪,Frederique Constant康斯登
26. 將戰機駕駛艙鐘錶融入手錶,Bell & Ross柏萊士
27. 你的收藏清單上一定要有,Baume & Mercier名士
28. 喜歡山嶽探險,不可缺MONTBLANC萬寶龍
29. 世界第一款防水、防塵錶,ROLEX勞力士
30. 擔任第一屆奧運官方計時,LONGINES浪琴
 
後記 懂名錶,商業人士必備的素養
參考、引用文獻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123195
  • 叢書係列:Style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序一
 
懂名錶,美好生活的開始
《時間觀念》總編輯、「郭大開講」FB社團創辦人/郭峻彰
 
  我在鐘錶知識宛如貧瘠荒山大漠的1990年代,開始瘋狂愛上名錶。
 
  當時我最愛的活動就是逛錶店,因此最苦惱的事,並非買不起高價名錶;而是市麵上竟然沒有任何中文的鐘錶專門書,或是可以作為新手入門基礎養分的鐘錶資訊。
 
  有鑑於此,在經過幾年艱苦的知識鍛鍊後,自認已經擺脫新手階段之際,便開始著手針對剛入行錶迷,編撰第一本鐘錶專書《2000名錶精選》,這本書在1999年自費齣版後,成為臺灣第一本專業鐘錶書籍。
 
  該書齣版至今已經超過20年,這期間歷經網路資訊大爆炸時代,鐘錶資訊也從過去的貧瘠匱乏,轉為超載過剩,因此過去著重在鐘錶品牌、產品跟功能介紹的通識性質書籍,早已不閤時宜。
 
  接收來自各類新媒體資訊的新一代錶迷所需要的,是如何培養鑑賞鐘錶的能力,或是如何衡量鐘錶價值高低的書籍,而本書《談錶,商業人士必備的素養》,就是一本完全符閤現代錶迷所需的專書,不僅適閤入門新手,即便資深玩傢、收藏傢也同樣值得一看。
 
  本書有三大值得推薦的特色,首先是其係統性架構,可提供錶迷一個絕佳的學習藍圖。
 
  這個架構從跟時間關係密切的曆法、經緯度、製錶產業等歷史淵源,作為起始的第一章節,以故事性達到引人入勝之目的。
 
  接著,再從最能切身感受的日常生活,聚焦至鐘錶主題,然後是實戰技法的購錶須知、腕錶鑑賞跟技術,最後一章纔是品牌介紹。
 
  讀者可以從頭開始也可以依自己所需分段閱讀,章節內容既連貫又自成一格,並且理論跟實務兼具,可謂麵麵俱到。
 
  其次,作者曾經學習過正規的珠寶與製錶相關課程,因此內文不但引經據典、嚴格考究。
 
  更重要的是,內含大量專業知識,宛如習武之人渴求的內功心法,參透後便可提升一甲子功力。相較於謬誤百齣,且知識含量低的網路文章來說,本書價值不可言喻。
 
  第三點,作者以多年來實地採訪瑞士錶展,以及各項鐘錶活動所纍積的豐富經驗跟智識,將許多鐘錶小故事和時空背景介紹融入其中,使得本書閱讀起來生動有趣,即便是艱澀的鐘錶硬知識,在其筆下也顯得清新可人、毫無距離。
 
  最後,為瞭讓更多人願意翻閱本書,並因此走進迷人的名錶世界中,我想大膽的給本書另一個副標題:懂名錶,美好生活的開始。
 
推薦序二
 
鐘錶的知識有如汪洋大海
黃忠政名錶交流中心負責人/黃忠政
 
  歷史的小船在時間的流域上順水而下,自西元前開始,即有扮演著時間的度量衡如此重要的角色,在各個場景中達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者透過歷史中不同時代所發生的事件,以及許多自古代發明、訂定之後沿用至今的規則,來解析一切與「時間」緊緊相連的脈絡,許多歷史上發生的小故事及事蹟,除瞭讚嘆當時製定(製作)人們的睿智外,也不禁讚賞作者對於資料文獻的研究及考究。
 
  富戲劇性發展的歷史故事,從讀者的角度讀來,著實吸引人,也非常有趣,每位前輩的努力更是令人感動。接續在後的專門術語、各大品牌、技術工藝,乃至當傢產品等之介紹,皆由淺入深,引領讀者欣賞各個主題不同的特色與曼妙之處。
 
  不論是單純因為喜歡鐘錶,而翻開這本關於時間的故事書,或是因為喜歡歷史而打開這本事件的紀錄簿,有別於現今社群網路上的文章,雖推陳齣新得快,但就是少瞭一點書本勾勒齣的觸感及溫度。
 
  鐘錶的知識有如汪洋大海般無窮無盡,我輩期許能如麥哲倫或是哥倫布一般,求知若渴、乘風破浪!
 
前言
 
高價錶市場嚮上成長,最時尚的配件之一
 
  說到鐘錶的歷史,大約要從西元前三韆多年、埃及人發明瞭日晷開始。一般人認為,這就是人類開始計算時間的起源。之後人類的數學及天文學歷經時代演變與進步,約西元前1500年,古代巴比倫人沿用蘇美人所創的60進位製,這也成瞭時間的單位。據說是基於1、2、3、4的公倍數是12;1、2、3、4、5、6的公倍數是60;圓周是360度,運用這些數字排列組閤後,所導齣的時間計算單位。例如:12個月、24小時、60分鐘等。
 
  一直到13世紀,歐洲發明瞭近代化的機械鐘,最具代錶性的就是教堂的鐘塔。自此開始,時鐘的零件與構造趨嚮小型化,到瞭17世紀後期,懷錶誕生瞭。這個時期的鐘錶,硬要說的話,比較偏嚮優雅的美術工藝品;直到20世紀初期,手錶的開發概念開始講求實用。社會演變越發成熟,時間的概念落實在生活中每一處,職場、學校都是依循著時間,照錶操課;手錶成瞭人們麵對分秒必爭、調整作息的生活必需品。
 
  不過,隨著時代的演變,現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現代人不必依賴手錶,也能知道正確時間。
 
  2000年的時候,日本的手機普及率已經超過50%,從這個時期開始,社會上漸漸齣現「有手機就不需要手錶」的意見。確實,以手錶「得知當下的正確時間」的本質來說,人手一支且片刻不離身的智慧型手機,完全可以取代手錶,而且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幾乎都有內建GPS,可以讀取衛星電波,針對所在地點及當地時間等資訊進行解析,就算身處海外,隻要拿齣手機一看,就能得知當下的正確時間。蘋果甚至靠著Apple Watch,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手錶品牌,我想應該有不少人都戴Apple Watch。這麼看來,鼓吹「有手機就不需要手錶」這一點,其實也相當閤理。
 
  儘管越來越多人認為不再需要手錶,卻仍有另一群人堅持愛用手錶,且支持者與日俱增。
 
  根據瑞士鐘錶工業聯閤會(Federation of the Swiss WatchIndustry,簡稱FH)所發錶的齣口統計資料顯示,從2000年至2019年,這19年間的鐘錶齣口金額,竟然成長達2倍以上。瑞士鐘錶界能有如此大規模的成長,一方麵是國傢緻力於經濟發展,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來自中國的消費訂單大增(19年間成長約44倍),再加上原本來自其他國傢的消費訂單,這些都讓瑞士的鐘錶工業持續穩健發展。而日本進口瑞士鐘錶的貿易金額,2000年時約達600億日圓,2019年時約達1,840億日圓,成長瞭3倍之多。
 
  日本製錶品牌精工(SEIKO)及星辰(CITIZEN)也都穩健經營。根據日本鐘錶協會的調查數據推估,不隻製錶大廠,包含機芯等零件製造工業統閤起來,日本的手錶市場規模,預估竟高達8,867億日圓,由此可見,手錶還是很熱銷。而消費者們對於手錶的喜好也一直在改變。
  
  根據瑞士鐘錶的齣口統計資料,瑞士的手錶齣口總數量正在下降,但齣口總金額卻上升。進入2000年之後,3,000法郎(約新臺幣9萬元)的高級手錶,齣口的數量及單價都是嚮上成長,反之,平價的手錶其齣口數量及金額卻在下降。這也說明瞭高價手錶在市場上有多麼熱銷。
 
  有現代瑞士鐘錶界經營之神美名的吉恩-剋勞德.比弗(Jean-ClaudeBiver),其實早就預言瞭如此不可思議的現象。比弗為瑞士最悠久的製錶老牌寶珀(BLANCPAIN)重新擦亮其招牌;為歐米茄(OMEGA)奠定瞭品牌大業;又讓宇舶(HUBLOT)脫胎換骨、一舉躍升為知名品牌;他甚至還擔任LVMH集團總裁,真正是人人稱頌的傳奇人物。(目前他已經從總裁之位退休,以榮譽總裁的身分擔任顧問。)
 
  比弗於2006年擔任宇舶的品牌執行長時,發錶瞭宇舶錶Big Bang All Black係列──從錶冠、錶盤到指針等,所有零件全部統一使用黑色,整支唯有指針勉強看得清楚的全黑手錶。當時有人問比弗:「這種黑到看不清的手錶有意義嗎?」比弗卻說:「現代人戴手錶已經不是為瞭看時間。」他當時就已經預見,未來手錶將會變成時尚配件之一。比起確認時間,手錶將會變成展現自我風格的配件,這纔是趨勢。
 
  經過瞭10年以上的光陰,放眼現在的製錶業界,當時比弗的判斷可說是非常精準。若作為日常生活的實用品,那麼價格平易近人自然重要;但若作為展現自我風格的時尚配件,那麼高級感纔是最不可或缺的條件。
 
  隨著時代演變,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一一登場,讓手錶已經幾乎跳脫確認時間的日用品範疇。現代手錶變得更加自由多元,手錶的尺寸、設計、款式等更是多樣。手錶宛如成瞭「展現風格」、「自我風格」的代名詞,甚至在社交場閤,手錶也成瞭男士展現品味的重點配件,就像是男性專屬的首飾一般。人們戴上手錶,感覺就像為自己注入力量與動能,在商務及社交的場閤,手錶也有助於開啟聊天話題。
 
  另一方麵,手錶也跟高級飯店、高級餐廳一樣有其獨特的鑑價機製。當手錶已經變成展現自我風格的象徵配件,你選擇瞭什麼樣的手錶,就是在宣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當然,不戴手錶也是一種宣示)。因此在選擇手錶時,也越來越馬虎不得。
 
  對於正值30歲的人來說,選手錶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瞭。這個階段的人,已經纍積瞭相當程度的社會經驗、事業方麵也有一定的資歷,通常會開始想要尋求與自己身分、身價相符的東西。
 
  對於正值成傢立業、轉換人生角色階段的男性來說,應該會希望擁有一支能夠展現自身風格與品味、讓自己更有動力再上一層樓的好錶吧。怎樣纔能選到一支好錶呢?你可以選擇知名品牌,也可以依照外觀款式、設計來挑選。不過我認為,若是沒有進一步去瞭解鐘錶背後的文化意涵及歷史由來,應該很難選到真正適閤自己的手錶。因為它的歷史,其實代錶著人類對於知識的好奇心。
 
  在現在這個時代,名錶已經等同於藝術、音樂一般,是一種素養。透過名錶素養,我們還能從中學習到人類智慧的歷史演進、宇宙運行的意義、摩擦與磁氣對機械造成的影響等知識。
 
  本書將以培養名錶素養為目的,同時從歷史及文化的角度,帶領讀者從側麵窺探手錶的深奧世界,期望能讓各位讀者更體會手錶之美。透過手錶來重新看待世界,肯定能讓你看到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景色。
 
  讓手錶來為我們有限的人生時間,增添更多豐富的色彩吧。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關於手錶的書,光是書名就讓人眼睛一亮,《談錶》這兩個字,點齣瞭這本書的精髓——不隻是看錶,更是要會「談」錶。對於像我這種半吊子的錶迷來說,市麵上的錶書動不動就扯一堆專業術語,看瞭頭暈,這本的切入點就很實際,它不是要你成為鐘錶技師,而是要你成為一個懂得如何「運用」手錶的商務人士。書裡頭的內容,從新手入門的基礎知識到如何搭配服裝,甚至是怎麼透過手錶來觀察一個人的品味跟個性,這些都是我在社交場閤常常會碰到的睏境,真的覺得寫到心坎裡瞭。特別是提到配件的選搭,光是錶帶的材質、顏色跟扣環的細節,就能左右整體的風格,這點書裡講解得非常到位,讓人在買錶時不隻看機芯,也能更注重整體搭配的美學。對於想在職場上增加一點「人味」和「質感」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值得入手的一本實用指南,它把手錶從冰冷的機械拉迴到瞭生活情境中。

评分

這本《談錶》最大的價值,我覺得在於它讓我對「時間」這件事有瞭更深層次的體悟,而不僅僅是看個報時工具。作者似乎想傳達的是,你戴什麼樣的錶,代錶瞭你對待自己人生態度的選擇。書裡頭對不同價位帶手錶的分析非常細膩,它會告訴你,在有限的預算內,怎麼樣纔能做齣「看起來最貴、最有品味」的選擇,這對於講究形象的颱灣社會來說,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指導。比方說,它不會隻推銷大牌子,而是教你如何識別那些擁有優良歷史背景、但可能不那麼高調的「隱藏版好錶」。這種「低調奢華」的哲學,在當今追求內涵多於錶象的商業環境中,顯得格外重要。總結來說,這本書讓我從一個隻會看指針的門外漢,變成一個懂得如何讓手錶為自己的形象加分的溝通者,買瞭絕對不後悔,甚至會想推薦給所有年輕的後輩。

评分

身為一個在業務圈打滾多年的老江湖,我深深體會到「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這本書雖然主題是手錶,但它核心教導的其實是一種「觀察力」和「溝通技巧」。書中有一段關於如何從對方的錶款、佩戴習慣來揣摩其性格的論述,我迴去試著觀察瞭幾個重要客戶,發現裡麵的分析居然八九不離十,這太神奇瞭!它提供瞭一套快速建立信任感的「工具」。以前跟客戶聊天,總覺得話題有點卡,現在有瞭手錶這個共通語言,一下子就能拉近距離,而且討論的層次也不再隻是停留在天氣或業績。更別說書中在介紹不同類型錶帶(像是NATO、米蘭尼斯帶)時,不隻是單純描述材質,更連結到適閤的場閤和穿搭風格,這對於需要經常更換造型以應對不同場閤的我來說,簡直是及時雨。這本書的實用性,已經超越瞭「錶」本身,它更像是一本現代商務人士的「社交工具書」。

评分

說真的,剛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想,現在網路上資訊這麼多,真的有需要再買一本實體書來看錶嗎?但讀瞭幾頁之後,我就發現自己錯瞭。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的「整閤性」和「脈絡感」。很多時候,我們學到的知識都是零散的,今天看瞭一篇關於機芯的文章,明天學到一個關於歷史的故事,但這本書像是把所有散落的拼圖都收攏起來,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它不會隻停留在單純的品牌介紹,而是教你如何從「歷史背景」去理解現在的設計語言,這對提升一個人的談吐深度非常有幫助。我最欣賞的是它對於「收藏與保值」這塊著墨不少,畢竟投資心理人人都會有,但如何分辨哪些是真有潛力,哪些隻是曇花一現的炒作,書裡麵的分析角度很中肯,給瞭許多務實的建議,而不是一味鼓吹追逐天價孤品。讀完之後,感覺自己看待手錶的層次整個被拉高瞭,從單純的愛好者晉升到一個更有策略眼光的鑑賞者。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用詞相當有質感,看得齣來作者在編排上花瞭不少心思,不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它成功地平衡瞭「專業知識」與「生活應用」之間的距離。對於我們這些並非科班齣身的讀者來說,最怕的就是遇到那種自說自話、充滿行業黑話的書籍,但《談錶》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的敘事風格很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不疾不徐地跟你分享他的「武功秘笈」。我特別喜歡它在討論「機芯」的部分,沒有直接丟齣一堆複雜的技術參數,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擒縱係統、發條原理等,讓人一聽就懂,甚至能抓住重點去跟真正懂錶的朋友「裝懂」一下。而且,書中提到的選購心法,像是如何判斷二手錶的性價比,或是保養清潔的基礎步驟,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實用資訊,這些都是網路上搜尋比較難係統性整閤齣來的寶貴經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