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力發電場建構工程操作概論(二版)

離岸風力發電場建構工程操作概論(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智凱
圖書標籤:
  • 離岸風電
  • 風力發電
  • 工程建設
  • 操作維護
  • 可再生能源
  • 能源工程
  • 電氣工程
  • 海洋工程
  • 風電場
  • 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離岸風力發電場建構工程操作概論」一書,是國內第一本針對離岸風力發電場安裝工程進行介紹的書籍。本書是根據作者實際於安裝工程船工作的第一手經驗編寫而成,書中介紹瞭各階段離岸風機安裝工程的風電工程船,說明船上的船員、工程師所需要的技術訓練與人員安排。
 
  本書同時是第一本針對未來浮式離岸風機進行介紹的中文書籍,針對浮式風機的形式與安裝工法,以大量的圖片進行深入淺齣的介紹。二版印刷新增瞭如何投資與開發風場,說明一個風場的開發與項目管理、後續的運維服務到風機退役需要投入多少成本與如何管理。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給初入離岸風力發電相關領域或想進入開發商之工作者,以及想一窺離岸風力發電工程樣貌的學界人士閱讀的書籍。
 
本書特色 
 
  ●國內第一本針對離岸風力發電場安裝工程進行介紹的書籍
  ●大量離岸風力發電場建構工程現場實景照片收錄
  ●豐富全彩圖文詳細解說
  ●二版新增內容:如何投資與開發風場
巨輪啓航:全球航運與港口運營管理精要 本書簡介 在當今高度互聯的全球經濟體係中,海事物流與港口運營構成瞭國際貿易的動脈。本書《巨輪啓航:全球航運與港口運營管理精要》旨在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實用的框架,剖析驅動現代海洋運輸和港口作業的復雜機製、關鍵技術與管理策略。它並非側重於特定工程技術的細節,而是聚焦於宏觀的運營決策、供應鏈整閤以及行業麵臨的挑戰與未來趨勢。 第一部分:全球航運格局與商業運作 本部分首先描繪瞭當前全球航運業的宏大圖景。我們將探討集裝箱運輸、乾散貨運輸和油輪運輸三大核心闆塊的獨特商業模式、風險結構以及市場動態。 第一章:現代航運市場的演變與驅動力 本章詳細分析瞭二戰後至今,航運業如何從傳統的貿易模式演變為高度資本化、信息化的全球供應鏈關鍵節點。重點討論瞭地緣政治衝突、能源價格波動、自由貿易協定(如RCEP、CPTPP)對航綫規劃和運力調度的直接影響。我們將研究船東、租船人和無船承運人(NVOCC)之間的利益博弈與閤作機製。同時,深度解析瞭航運周期性波動的經濟模型,幫助讀者理解供需失衡的根源。 第二章:船舶運營與船隊管理 本章聚焦於船舶作為核心資産的運營管理。內容涵蓋船舶融資租賃結構、船期優化算法(ETA預測的準確性分析)、燃油消耗管理(Bunker Management)的成本控製策略,以及船員配置與海事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特彆關注瞭不同類型船舶(如超大型集裝箱船ULCVs、VLCCs)在不同航綫上的經濟性比較分析。此外,本章還探討瞭船舶保險與風險分散機製,包括P&I Club(保賠協會)的作用。 第三章:國際貿易法規與閤規挑戰 航運業是受國際公約約束最嚴密的行業之一。本章係統梳理瞭《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核心公約,如《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防止船舶汙染國際公約》(MARPOL)的最新修訂要求,特彆是對硫排放限製(IMO 2020)的閤規路徑。此外,還深入探討瞭貿易製裁、反洗錢(AML)在航運金融中的應用,以及提單(Bill of Lading)的法律效力和電子化趨勢。 第二部分:港口運營與多式聯運樞紐 現代港口不再僅僅是裝卸貨物的地點,它們是復雜的物流交匯中心。本部分將港口視為一個高效的係統工程進行解構。 第四章:港口規劃與基礎設施投資決策 本章討論瞭港口選址的戰略考量,包括水深要求、腹地連接性(Rail-Port Interface)和防災韌性。重點分析瞭不同類型的碼頭設計(如通用碼頭、滾裝碼頭和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關鍵性能指標(KPIs),如泊位吞吐能力(Berth Productivity)和堆場密度。內容還涉及大型港口擴建項目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論,包括投資迴報率(ROI)測算和環境影響評估(EIA)。 第五章:集裝箱碼頭自動化與作業效率提升 自動化技術是提升港口競爭力的核心。本章詳細介紹瞭自動化導引車(AGV)、橋吊(Quay Crane)的遠程控製係統、堆場管理係統(YMS)的集成應用。我們不關注硬件的工程細節,而是聚焦於係統集成帶來的效率提升——如何通過數據流優化卡車調度(Truck Turn Time)和減少船舶在港時間(Dwell Time)。本章也探討瞭傳統碼頭嚮半自動化過渡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六章:港口信息係統與供應鏈可視化 信息流的順暢是港口高效運作的先決條件。本章深入探討瞭港口社區係統(PCS)、電子數據交換(EDI)的應用實踐,以及區塊鏈技術在提升單證流轉透明度和安全性方麵的潛力。重點分析瞭如何利用實時數據集成,實現“端到端”的供應鏈可視化,從而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如天氣延誤或勞資糾紛)。 第三部分:可持續發展與未來趨勢 全球航運和港口正麵臨前所未有的脫碳壓力。本部分關注行業麵臨的長期戰略性挑戰與技術轉型方嚮。 第七章:綠色航運與零碳目標 本章係統性地梳理瞭實現航運業碳中和目標的路徑。詳細比較瞭替代燃料(如LNG、甲醇、氨、氫能)的現有基礎設施成熟度、能量密度、安全隱患及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內容還包括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和營運碳強度指標(CII)的閤規壓力,以及港口如何為新能源船舶提供加注服務(Cold Ironing, Shore Power)。 第八章: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賦能 本書最後一部分探討瞭數字化如何重塑港口與航運的管理模式。內容涵蓋預測性維護(Predictive Maintenance)在船舶輪機和碼頭設備中的應用,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需求預測和運力優化。同時,深入探討瞭網絡安全在關鍵基礎設施(港口OT/IT係統)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構建具備韌性的數字運營環境。 總結 《巨輪啓航》為港航管理人員、物流規劃師、海洋經濟學者以及相關領域決策者提供瞭一套嚴謹而實用的理論工具箱和案例分析,幫助讀者在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環境中,做齣最優化、最前瞻的運營與戰略決策。本書強調的是“管理”與“運營”的係統性思維,而非特定工程構築的執行細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Jochem Tacx
 
  本書的作者 Jochem Tacx,曾在荷蘭鹿特丹港的Keppel Verolme 造船廠工作,並成為針對超大尺寸的高價重型零組件運輸與安裝的專傢。在其職業生涯中,曾屢次代錶風場開發商,推動風場建設案的各個環節,甚至是QHSE 的規劃與安排。作者對離岸風力發電廠建設的各個環節,從水下基礎的安裝、海底電纜的鋪設或風機的安裝,都具備有足夠的經驗與專業知識。

圖書目錄

Index 第一部
1簡介 4
 
2離岸風力發電場清單 5
 
3離岸風機安裝船 8
3.1自升式安裝船 9
3.1.1自升式安裝船摘要 10
3.2重吊船 12
3.2.1重型起重船摘要 13
3.3佈纜船 15
3.3.1佈纜船摘要 16
3.4DP2建造支援船 18
3.4.1DP2建造支援船摘要 19
 
4離岸風機安裝作業期間的作業人員 20
4.1船員 20
4.2離岸風機建造人員 21
 
5基本培訓要求 23
5.1離岸風電醫檢 23
5.2BOSIET/HUET+CA-EBS 24
5.3全球風能組織(GWO) 25
5.3.1GWO火災感知 25
5.3.2GWO急救 26
5.3.3GWO人工操作 26
5.3.4GWO海上求生 27
5.3.5GWO高空作業 28
 
6離岸風力發電場址之人員往來 32
6.1直昇機運輸人員換班 33
6.2人員交通船(CTV) 35
 
7水下基礎 39
7.1單樁(MP)及轉接段(TP) 40
7.1.1MP及TP移載方法 42
7.1.2MP及TP安裝 49
7.1.3抱樁架 57
7.1.4TP安裝 65
7.1.5螺栓安裝 67
7.1.6灌漿 70
7.2管架式及三桿式基礎 72
7.2.1管架式基礎裝載方法 73
7.2.2管架式基礎安裝 77
 
8離岸高壓變電(OHVS) 82
8.1離岸高壓變電站(OHVS)裝載 82
8.2離岸高壓變電站(OHVS)安裝 85
 
9場內陣列海纜及輸齣海纜 88
9.1海纜裝載 89
9.2纜線安裝 92
 
10離岸風機 109
10.1吊掛作業期間的控製方法 113
10.2風機裝載 118
10.3離岸風機安裝 120
 
11試運轉 138
 
12參考資料 140
 
Index第二部
1簡介 147
2歐洲浮式離岸風電專案清單 148
3浮式結構 149
 
4錨類型150
4.1重力錨151
4.2樁式錨152
4.3拖嵌錨153
4.4沉箱154
 
5浮式風機下部結構 155
5.1柱狀浮筒基礎 156
5.2半潛式平颱基礎 172
5.3張力腳平颱基礎 180
 
6參考資料 184
 
Index第三
簡介 189
離岸風力發電的風險和挑戰 189
建設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場的成本 193
開發和項目管理 193
風力發電機 197
電廠輔助係統 204
安裝和驗收 209
運維服務 218
退役 223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609318
  • 規格:平裝 / 232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二版
  • 齣版地:其他地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我從業也有些年頭瞭,市麵上關於風電的參考書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從實務操作層麵深入淺齣地去描述「建構工程」細節的,真的不多見。許多書光是講述理論,介紹完各種基礎發電原理和場址選擇後,就差不多帶過瞭最關鍵的施工環節,好像那些動輒上百米高的基礎設施都是自動長齣來的一樣。但這本我看瞭一下章節劃分,似乎很著重在於「如何把構想變成實際結構」的這一連串複雜步驟。我特別期待它能詳盡地說明基礎的打設工法,像是水下基礎的運輸、定位、安裝過程中的環境控製,以及如何精確地協調大型浮吊船的作業窗口。這些環節往往是專案成敗的關鍵,也是現場最容易齣狀況的地方,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前輩的經驗總結或者常見風險的預防措施,那對我們這些跑現場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無價之寶。希望它不隻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能反映現場的「眉角」。

评分

這本書的齣版時機點非常關鍵,剛好搭上政府大力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的浪潮。許多剛畢業的年輕學子,或是想從傳統產業轉入這個高潛力領域的工程師,急需一本能夠快速建立產業知識地圖的入門書籍。因此,我非常重視它在「知識體係建構」上的輔助能力。它是否清晰地描繪齣瞭從前期選址評估、中期招標與閤約管理,到後期實際施工與驗收的完整生命週期?特別是對於專案管理中常見的風險轉嫁與責任劃分,是否有深入探討?畢竟,在颱灣這種多方閤作、複雜介麵眾多的大型專案中,釐清權責關係的重要性不亞於計算結構安全。如果這本書能像一個導航係統,為新手指明方嚮,讓人知道「要開始做風場工程,我需要知道哪五大關鍵領域,它們之間如何連動」,那它的教育價值將會非常高。

评分

我個人對於新修訂的版本通常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有點懷疑的態度。畢竟科技進步太快,特別是離岸風電這個領域,技術迭代速度簡直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上次的版本可能還在討論特定幾種基礎的優劣,這次的「二版」若不能及時納入最新的浮式基礎(Floating Offshore Wind)的發展趨勢,或者對於更高風機尺寸帶來的基礎設計壓力有所更新,那它的實用價值就會大打摺扣。我尤其關注它對於法規層麵的更新程度。畢竟颱灣在風場開發的法規和標準仍在持續滾動修正中,一本操作概論如果不能跟上最新的環評要求、最新的併網規範,或者最新的水下作業安全標準,那它在實際投標或執行階段的指導意義就會降低。如果「二版」能在這方麵提供紮實、與時俱進的資訊,那它就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份最新的行業指南瞭。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很有質感,封麵選用的那種啞光處理,拿在手上份量十足,立刻就能感受到內容的紮實程度。雖然我還沒時間從頭到尾仔細啃完,但光是翻閱目錄和幾頁的導論,就能感覺到作者在編排上的用心。尤其是對於基礎概念的闡述,那種循序漸進的邏輯性,讓人覺得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快速掌握核心要義。我特別欣賞它在圖錶使用上的精準度,那些剖麵圖和流程圖都畫得非常清晰,不像有些技術書籍,圖文總是對不上,讓人看得一頭霧水。這種對細節的注重,對於理工科的書籍來說,簡直是加分太多。整體來說,光是從書本的物理呈現來看,就知道這是一本值得放在書架上時常翻閱的工具書,而不是那種讀過一次就束之高閣的純理論文本。對於正在這個領域摸索的工程師來說,光是這種實體給予的信心感,就已經值迴票價瞭。

评分

從學術傳承的角度來看,我比較在意的是作者群的背景與視角。雖然書名強調是「概論」,但麵對如此複雜的係統工程,如果作者群的組成過於單一——比如全部都是專注於結構設計的專傢,而缺乏來自海事工程、電力係統整閤,甚至是專案管理層麵的視角——那麼這本書的廣度就會受限。離岸風場的建置橫跨瞭土木、機械、電機、航運甚至環保等多個專業領域,成功的關鍵往往在於這些專業之間能否有效溝通與整閤。我希望這本「概論」能體現齣這種跨學科的視野,例如在描述安裝流程時,能同時考慮到結構應力、電纜鋪設的保護措施,以及後續維護的便利性,而不是隻專注於單一環節的完美設計。一個好的概論應該是能讓不同背景的工程師都能理解整體架構,並找到自己專業的切入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