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艦長一起 30 天玩轉 GitLab(iT邦幫忙鐵人賽係列書)

和艦長一起 30 天玩轉 GitLab(iT邦幫忙鐵人賽係列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正瑋
圖書標籤:
  • GitLab
  • DevOps
  • 持續集成
  • 持續交付
  • 版本控製
  • 軟件開發
  • iT邦幫忙
  • 鐵人賽
  • 自動化
  • 雲端部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 第一本屬於颱灣本土的 GitLab 專書 ♛
 
還在苦苦尋覓適閤團隊的 DevOps 工作流程與工具?
不如儘早擁抱 GitLab Workflow 已為您備齊的開發維運生態係!
 
  入門指引 ☛ 幫助讀者迅速進入 GitLab Workflow 的世界!
  經驗分享 ☛ 在規劃 CI/ CD Pipeline 時會遇見哪些重要的關鍵問題?
  邁嚮未來 ☛ GitLab Auto DevOps 會成為 DevOps 界的殺手級產品嗎?
 
  本書改編自第 11 屆 iT 邦幫忙鐵人賽,DevOps 組冠軍網路係列文章 ──《和艦長一起 30 天玩轉 GitLab》── 除瞭是一本能引領讀者入門 GitLab 的技術書籍,也是第一本屬於颱灣本土的 GitLab 專書;在 2011 年誕生之時,GitLab 還隻是自架 Git Service 的一項替代方案,如今 GitLab 已發展齣具備完整工作流程及工具鏈的 GitLab Workflow,搖身一變成為肩負團隊協作中心地位的 DevOps 平颱。
 
  三大重點
 
  ❑ 運用 GitLab Workflow 建構團隊的開發協作工作流程
  迅速一窺 GitLab Workflow 規劃的 10 個步驟,搭配 GitLab 的豐富功能,迅速為團隊搭建一條從開發至維運的工作流程。
 
  ❑ 學習以 GitLab CI 建立 CI/CD Pipeline
  隻要一個 YAML 檔案,即可編織齣多條包含不同工作內容的 CI/CD Pipeline,GitLab CI 是團隊 DevOps / 自動化的重要中心。
 
  ❑ GitLab Auto DevOps 之牛刀小試
  認識名為 Auto DevOps 的神秘黑魔法,究竟能自動產生 CI/CD Pipeline 的神奇功能,其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好評推薦
 
  早在 2015 年,那個颱灣對於 DevOps 還懞懞懂懂的年代,正瑋與一群熱血份子就率先成立 DevOps Taiwan 社群,對於推廣 DevOps 觀念及技術,有難以磨滅的貢獻。在這本書中,你並不會看到他一股腦推銷 GitLab 功能,而是不斷為文提醒讀者反思。有技術,有熱情,由他來詮釋 DevOps,我們是充滿信心的。──敏捷魔藥師 ── 葉秉哲/ William Yeh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和艦長一起 30 天玩轉 GitLab(iT邦幫忙鐵人賽係列書)”的圖書簡介,內容將聚焦於該書可能涵蓋的與GitLab相關的主題,並力求詳盡,風格自然流暢。 --- 圖書簡介:和艦長一起 30 天玩轉 GitLab(iT邦幫忙鐵人賽係列書) 擁抱 DevOps,從掌握 GitLab 開始 在現代軟件開發領域,效率、協作與自動化是衡量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GitLab,作為一個功能強大的集成平颱,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版本控製工具,它已經演變成一個涵蓋從計劃、編碼、構建、測試、部署到監控的全生命周期 DevOps 平颱。本書《和艦長一起 30 天玩轉 GitLab》正是為渴望係統化、實戰化掌握 GitLab 這一核心工具的開發者、運維工程師乃至項目經理而精心編著的一本指南。 本書以“30 天挑戰”的形式展開,將復雜的 GitLab 功能分解為每日可執行的任務和學習目標。我們深知,學習新工具最怕的就是泛泛而談,因此,本書采用“艦長帶路”的敘事風格,模擬一個經驗豐富的技術領導者,帶領讀者一步步深入 GitLab 的核心架構與實用技巧。 第一周:奠定基礎——版本控製與項目管理的核心 第一階段的學習聚焦於 GitLab 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功能:Git 版本控製集成與項目生命周期管理。 我們將從 Git 的基本操作講起,確保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迅速上手。這包括本地倉庫的初始化、提交(Commit)、分支管理(Branching)與閤並(Merge)。然而,GitLab 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如何將這些操作圖形化、協作化。我們將詳細介紹 Merge Request (MR) 的工作流,這是團隊協作的基石。理解 MR 的生命周期,從創建、代碼審查(Code Review)到最終閤並,是高效協作的第一步。 在項目管理方麵,本書會深入講解 GitLab 內建的 Issue Tracking 係統。我們不僅會介紹如何創建和分配 Issue,更會探討如何利用標簽(Labels)、裏程碑(Milestones)和看闆(Boards)來構建敏捷開發流程。如何將代碼提交與 Issue 關聯,確保每一次代碼變更都有跡可循,從而實現項目進度的透明化管理,將是本周的重點實踐。 第二周:自動化驅動——CI/CD 的魔法 如果說第一周是關於“代碼的存儲與管理”,那麼第二周則徹底進入瞭現代 DevOps 的核心——持續集成與持續部署(CI/CD)。這是 GitLab 真正展現其“全能平颱”威力的部分。 我們將深入剖析 `.gitlab-ci.yml` 文件的構建藝術。這不再是簡單的腳本堆砌,而是一種聲明式的管道定義語言。讀者將學會如何配置不同的 Runner,理解共享 Runner 與私有 Runner 的區彆與適用場景。 本周的核心內容將圍繞構建、測試和部署的自動化流水綫展開。我們會講解如何為不同的應用類型(如 Node.js、Python 或 Java 應用)設計高效的 CI 流程,包括依賴緩存(Caching)的優化,以加快構建速度。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實踐部署策略:如何使用 Stages 和 Artifacts 來構建可部署的包,並利用 Environments 來跟蹤不同部署階段(如 Staging, Production)的狀態。對安全掃描和依賴分析的初步集成也會被引入,讓自動化流程在早期就捕獲潛在風險。 第三周:質量保證與安全內建(DevSecOps) 軟件的質量和安全不應是開發末期的額外負擔,而應內嵌於整個流程之中。第三周的主題將圍繞如何在 GitLab 的 CI/CD 流程中無縫集成質量門禁與安全防護。 我們將詳細介紹 GitLab 提供的靜態應用安全測試(SAST)、動態應用安全測試(DAST)以及依賴掃描工具。如何配置作業(Jobs)來自動運行這些掃描,並將結果直接展示在 Merge Request 的界麵上,形成即時反饋閉環,是本周學習的難點與重點。理解這些安全報告的解讀,並學會如何根據安全策略設置“安全門”(Security Gates),是確保交付物安全可靠的關鍵。 此外,我們會探討測試策略的自動化。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的執行配置,以及如何利用 Code Quality 檢查來保證代碼風格的一緻性,都將通過實戰案例進行演示。 第四周:平颱擴展、治理與高級實踐 最後一周,我們將超越基礎操作,探索 GitLab 平颱的擴展性、治理結構以及麵嚮企業的實踐。 對於需要多項目、多團隊協作的大型組織,GitLab 的 Group 與 Subgroup 結構管理至關重要。我們將學習如何利用權限繼承、角色分配(Roles & Permissions)來建立清晰的治理結構,確保隻有閤適的人纔能對特定資源進行操作。 高級實踐部分將涵蓋容器化(Docker)與 Kubernetes 集成。如何利用 GitLab 內建的 Container Registry 來存儲和管理 Docker 鏡像,並結閤 Auto DevOps 功能,實現從代碼到 K8s 集群的零接觸部署。最後,我們還會觸及 GitLab 的 API 與 Webhooks,展示如何將 GitLab 與外部工具(如通知係統或自定義腳本)集成,實現更復雜的自動化場景。 麵嚮讀者: 本書內容設計兼顧瞭初學者的入門友好性與資深工程師的深度需求。無論您是剛剛接觸 DevOps 理念,希望找一個實戰平颱來落地;還是已經是 Git 用戶,但希望將整個開發流水綫遷移至統一平颱,本書都能提供清晰的路綫圖。跟隨“艦長”的步伐,在 30 天內,您將不再隻是一個 Git 用戶,而是能夠駕馭整個 DevOps 流程的 GitLab 平颱專傢。 掌握 GitLab,就是掌握瞭通往高效、安全、自動化軟件交付的鑰匙。準備好您的環境,讓我們一同啓航!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正瑋
 
  錶麵上是隻會在臉書釋放夫妻閃光文的愛妻傢,私底下其實是默默關注新知的技術愛好者。平時熱衷關注 DevOps 相關新知與技術,期盼未來人人都可以像畢凱艦長一樣用嘴巴叫所有主機做事!工作之餘亦擔任 GitLab Hero、DevOps Taiwan community 誌工,並於 2017 ~ 2019 擔任 DevOpsDays Taipei 其中一位 Organizer。
 
  曾擔任《Effective DevOps 中文版》翻譯,並且於第 11 屆 iT 邦幫忙鐵人賽以《和艦長一起 30 天玩轉 GitLab》 網路係列文章獲得 DevOps 組冠軍。
 
  個人網站 ☛ chengweichen.com

圖書目錄

01 DevOps 及 GitLab 的基本認識
1-1 何謂 DevOps
1-2 GitLab 基本認識
1-3 [延伸題] GitLab CE 和 GitLab EE 該如何選擇?
1-4 [延伸題] 自行架設 GitLab Server 或使用 gitlab.com ?

02 使用 GitLab
2-1 GitLab 的環境需求
2-2 GitLab 的安裝
2-3 Admin Area:維運 GitLab Server 的管理者後颱
2-4 GitLab 的 User 與權限控管
2-5 First Project 與 First Commit
2-6 [延伸知識] 神奇的自動安裝包 Omnibus GitLab

03 GitLab Workflow
3-1 GitLab Workflow 簡介
3-2 GitLab flow
3-3 在 GitLab Workflow 運用 GitLab 各項功能

04 GitLab CI
4-1 GitLab Runner 簡介
4-2 架設 GitLab Runner
4-3 建立第一條 CI/CD Pipeline
4-4 CI/CD Pipeline 之 Stage: Build
4-5 CI/CD Pipeline 之 Stage: Deploy
4-6 CI/CD Pipeline 之 Stage: Test
4-7 CI/CD Pipeline 之 Stage: Prod-deploy
4-8 GitLab CI 與 Container
4-9 [狀況題] 當 CI Service 臨時無法提供服務時該怎麼辦?
4-10 [延伸題] 運用 GitLab CI 實現更多自動化動作

05 Auto DevOps 之牛刀小試
5-1 Auto DevOps 簡介
5-2 在沒有 Kubernetes 的狀況下試用 Auto DevOps
5-3 為 Auto DevOps 啟用 Kubernetes
5-4 Auto DevOps 之 Auto Deploy
5-5 Auto DevOps 之 Auto Browser Performance Testing
5-6 Auto DevOps 之 Auto Monitoring
5-7 客製化你的 Auto DevOps Pipeline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345311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GitLab 在颱灣的普及度雖然高,但許多人可能隻把它當作一個高級版的 GitHub 在用,停留在儲存程式碼和開 MR 的階段,完全沒有發揮它作為完整 DevOps 平颱的潛力。我買這本書的初衷,就是希望能跨越這個門檻。我真正想學的是它如何整閤整個軟體生命週期管理。因此,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清晰地呈現一個「從零到有」的整閤範例,或許是一個簡單的網頁應用程式,從需求分析(Issues)開始,經過開發、測試(CI/CD Pipeline),到最後的環境部署(如簡單的 Docker 部署),整個流程都走一遍 GitLab 內建的功能。如果作者能在最後一章節,展示如何將這些分散的工具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流暢的、自動化的交付管道,那就值迴票價瞭。我希望讀完後,不隻是學會瞭怎麼寫 Pipeline,而是真正理解 GitLab 如何幫助我「省時間、降風險」,讓我的開發工作更有效率、更少齣錯。

评分

鐵人賽係列齣來的書,通常都有個隱性的優點:作者在寫作的當下,一定是處於對技術最有熱情的狀態,而且必須在極短時間內消化吸收大量資訊並轉化成可理解的內容。這種「時效性」和「熱情驅動」的寫法,往往比沉澱多年的教材來得更生動有趣。我的期望是,作者在 30 天的規劃中,能聰明地分配「理論學習」和「動手實作」的比例。例如,頭兩週或許著重在 Git Flow 和 Merge Request 的基礎操作,建立起版本控製的觀念;到瞭中段,再慢慢導入 Pipeline YAML 的撰寫邏輯;最後幾天則聚焦在 Security Scan 或 Artifacts 管理這些進階主題。如果這個節奏掌握得好,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建立起完整的 GitLab 使用輪廓。我特別關注的是 YAML 檔的撰寫部分,那塊往往是新手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書中能提供大量的範本,並且解釋每一個參數背後的意義,而不是隻貼程式碼,那絕對是神隊友等級的幫助。

评分

從書名來看,「玩轉」這兩個字給人一種輕鬆、探索的氛圍,而不是「精通」或「徹底掌握」那種嚴肅感。這對我很有吸引力,因為我需要的不是成為 GitLab 的架構師,而是能有效率地運用它來管理我的專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本高級玩傢的「遊戲攻略本」,它不會教你遊戲機製的所有細節,但會告訴你哪些道具組閤最強、哪些隱藏關卡值得去衝。具體來說,我希望它能針對 GitLab 的一些招牌功能,例如 Issue 追蹤、Milestone 設定,提供一些「專業人士纔知道的秘技」。像是如何用標籤(Labels)建立自動化的工作流程,或是如何設定提醒機製,讓 QA 和開發團隊之間的溝通更順暢。如果內容能包含一些「小撇步」,像是特定指令的快捷鍵或是 Web IDE 的隱藏功能,那種立刻就能在工作中派上用場的小細節,遠比冗長的架構圖來得實用。

评分

說實話,市麵上講工具的技術書,最怕就是流於錶麵,或者寫得像厚重的工具手冊一樣讓人望而生畏。我對這本《30 天玩轉 GitLab》最大的好奇點在於它的「颱灣味」——作者是不是真的瞭解颱灣工程環境的特性?我們很多團隊可能基礎設施比較分散,或者對資安閤規有特別的要求。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貼近我們日常開發流程的案例,例如如何用 GitLab 整閤本地的測試環境、或者在版本控管上如何處理颱灣特有的專案命名習慣(常常一堆日文漢字或英文縮寫混在一起),那就太加分瞭。我比較擔心的是,如果內容太偏嚮國際大廠的標準流程,對中小型團隊來說可能實用性會打摺。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用最經濟、最快速的方式,讓團隊把基礎的 CI/CD 跑起來,而不是一開始就追求最頂級的架構。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快速上車」的秘訣,讓我們不必花太多時間在基礎架構設定上,而是能趕快進入核心的開發流程優化。

评分

這本關於 GitLab 的書,光看書名就覺得很親切,「和艦長一起」的感覺就像有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你闖蕩新世界,特別是鎖定在 30 天這個時間框架,讓人覺得目標明確,不會一下子被海量資訊淹沒。我之前對 CI/CD 這塊一直有點霧裡看花,尤其 GitLab 的功能這麼多,每次想深入瞭解都覺得無從下手。我特別期待的是,作者能不能真的把複雜的流程拆解成每天可以消化的份量。畢竟,對於我們這些一邊工作一邊想進修的工程師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如果書裡能提供清晰的每日任務清單和實作步驟,那絕對是救星。我希望它不隻是理論介紹,而是真的能讓我從頭到尾把一個專案跑通,從程式碼提交到自動部署,能親手驗證每一個環節的順利運作,那種成就感是看再多官方文件也比不上的。而且,如果書中有提到一些常見的坑和解決方案,那就更棒瞭,畢竟實務上遇到的問題往往比書本上的範例複雜得多。總之,這本書給我一種「實戰導嚮、效率優先」的期待,希望能真正幫助我用一個月時間,把 GitLab 從「聽過」變成「會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