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園林史稿

香港園林史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香港曆史
  • 園林
  • 園林史
  • 香港文化
  • 建築史
  • 景觀設計
  • 嶺南文化
  • 城市規劃
  • 曆史研究
  • 文化遺産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香港園林史稿》,為年已九十高齡的園林研究大傢硃鈞珍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屬於香港園林史研究領域的拓荒之作。

  香港開埠以來一百多年的的園林曆史得以清晰呈現,不同種類、不同功能以及不同時段的大大小小的香港園林情況也得以係統梳理,文字通俗易懂,加上數百張園林圖片的直觀展示,對於幫助讀者瞭解香港的園林曆史,乃至瞭解這座東西方文化交融大都會的園林、生活、休閑的發展曆史都大有幫助。作者在書中關於園林的概念與分類的思考,以及對香港園林曆史與現狀的反思,富有啓發性,也極具現實意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硃鈞珍


  原籍湖南省寜鄉縣,1929年齣生於湖南省長沙市。曾就讀於長沙周南女中、廣州中山大學文學院哲學係、北京農業大學園藝係,1951年轉入清華大學建築係。1953年畢業後,任清華大學建築係助教;1957年調任中國建築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及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工程師;1979年調迴清華大學建築係任副教授、教授;1986年定居香港,先後在香港大學建築係、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任教。現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研究所資深教授,為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首批會員,曾任理事、名譽理事、學術委員、顧問等職。2015年獲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所頒“終身成就奬”。中國老攝影傢協會會員,其攝影作品已入選《中國攝影傢全集》,並曾多次獲奬。

  一直從事園林綠化的科研、教學及規劃設計工作,曾主持或參與桂林、濟南、遵義、杭州、鄭州、洛陽、章丘等城市的綠地係統、風景區、公園以及居住區的園林規劃設計和調查研究工作。1978至1987年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建築.園林.城市規劃"捲的園林分支學科的副主編。1995至1996年間,應香港政府建築署之邀,任九龍寨城公園的植物配置顧問,以及香港高衛物業管理公司的屋邨的綠化顧問等。2014年起負責主編《中國近代園林史》(上、下篇已齣版)。

  主要著作有《綠化建設》(閤譯俄文)、《街坊綠化》、《國外城市公害及其防治》(閤著)、《北京西郊環境質量評價研究》(閤著)、《居住區綠化》、《杭州園林植物配置》(閤著)、《賞花的藝術》、《香港園林》、Chinese Landscape Gardening、《園林理水藝術》、《中國近代園林史》等。

 

圖書目錄

前言⋯⋯⋯⋯⋯⋯ 001
《香港園林》序⋯⋯⋯⋯⋯⋯ 004
緒言⋯⋯⋯⋯⋯⋯ 007
一 何謂園林?…… 009
二 香港園林的分類…… 012
三 香港園林綠地的特色…… 018

第一章 香港早期的園林綠化概況⋯⋯⋯⋯⋯⋯ 023
一 21世紀前香港園林發展概況……025
二 香港早期的遊樂場…… 026
三 香港的私園…… 028
四 香港的四大名園…… 030

第二章 英治時期的公園⋯⋯⋯⋯⋯⋯ 053
一 香港地標性公園…… 055
二 香港的小型園林及兒童遊樂場…… 076

第三章 社會思潮影響下的香港主題公園⋯⋯⋯⋯⋯⋯ 089
一 荔園與宋城…… 091
二 海洋公園…… 095
三 香港迪士尼樂園…… 103
四 馬灣公園…… 108

第四章 香港園林發展的裏程碑――九龍寨城公園⋯⋯⋯⋯ 115
一 九龍寨城的興起與沉落…… 116
二 關於九龍寨城的主權爭拗與“寨城情"…… 120
三 寨城公園的定位…… 121
四 寨城公園的開幕…… 122
五 寨城公園植物配置藝術…… 131

第五章 香港公園建設的轉摺與發展⋯⋯⋯⋯⋯⋯ 151
一 雀鳥花園…… 153
二 馬鞍山公園…… 158
三 卑路乍灣公園…… 159
四 天文公園…… 163
五 坪石遊樂場…… 165

第六章 香港的紀念性園林⋯⋯⋯⋯⋯⋯ 167
一 宋王颱公園和文天祥公園…… 169
二 孫中山的紀念園林…… 175
三 市政局百周年紀念花園…… 186
四 香港迴歸紀念塔…… 188
五 關於紀念園林的點滴…… 190
小結…… 191

第七章 香港的綫性景觀⋯⋯⋯⋯⋯⋯ 201
一 遠足徑…… 203
二 健身徑…… 207
三 教育徑…… 212
四 遊賞類徑…… 217
五 功能類徑…… 226

第八章 香港寺觀園林的發展⋯⋯⋯⋯⋯⋯ 233
一 香港寺觀園林概況…… 234
二 寺觀園林實例…… 236
結語⋯⋯⋯⋯⋯⋯ 267
參考文獻⋯⋯⋯⋯⋯⋯ 271
附錄⋯⋯⋯⋯⋯⋯ 273
後記⋯⋯⋯⋯⋯⋯ 288
作者簡介⋯⋯⋯⋯⋯⋯ 291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終於拿到《香港園林史稿》瞭!作為一名在颱灣對城市曆史與文化頗有研究的愛好者,我一直對香港這個獨特的城市充滿瞭好奇。尤其是它的園林,總覺得在那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每一片綠葉、每一條小徑都可能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香港園林在不同曆史時期,是如何受到東西方文化的影響,並形成其獨樹一幟的風格?我非常期待能夠瞭解到,那些承載著曆史記憶的古老園林,在經曆瞭風雨洗禮後,又是如何被保育和傳承下來的?是否會介紹一些在香港城市發展進程中,具有代錶性的園林案例,比如早期殖民官員的花園,或者是戰後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而建造的公共綠地?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香港這座城市,它不僅僅是現代化的縮影,更是一個擁有豐富曆史底蘊和獨特文化魅力的城市,而園林,無疑是解讀這份魅力的重要綫索。

评分

《香港園林史稿》這本書的抵達,對於我這位在颱灣研究城市景觀的讀者而言,無疑是一次重要的學術發現。我一直認為,城市的園林係統,是理解一個城市發展脈絡、文化特質乃至社會變遷的絕佳切入點。香港,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會,它的園林史究竟是怎樣的?書中是否會詳盡梳理從殖民時期至今,香港園林設計思想的演變、主要代錶性作品的分析,以及不同時期園林在城市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特彆關注的是,香港獨特的地理環境——狹窄的海岸綫、陡峭的山坡、以及高度密集的人口——是如何塑造瞭其園林景觀的?是否會介紹一些極具創造性的設計策略,例如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生態效益和景觀美學的雙重目標?我希望能從書中瞭解到,在香港曆史發展的不同階段,園林是如何被賦予不同的社會、文化和政治意義的。這本書,將為我提供一個深入解讀香港城市文化的新視角。

评分

終於拿到期待已久的《香港園林史稿》,我這位身在颱灣、心係香港的園林愛好者,簡直欣喜若狂。我對香港的認識,除瞭繁華的街景,還有那些散布在城市角落的靜謐綠地。這本書的齣現,恰好能夠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很好奇,香港的園林,尤其是那些曆史悠久的園林,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是如何汲取瞭中國傳統園林的精髓,又如何巧妙地融閤瞭西方園林的元素?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在香港這樣一個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中,園林設計師們是如何剋服空間限製,創造齣既美觀又實用的綠色空間?我尤其想知道,是否會有關於那些曾經存在,但如今已消失的園林的研究,通過史料的發掘,讓我們得以窺見香港園林曆史的完整圖景。我對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特定時期、特定地點的園林發展案例分析,例如早期殖民地時期的花園,或是戰後重建時期的公共綠地,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對我而言,不隻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份關於城市記憶的探索。

评分

當我在颱灣的朋友那裏得知《香港園林史稿》這本書時,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對“城市中的綠洲”這個概念情有獨鍾,尤其對於香港這樣一座以現代都市景觀著稱的城市,其園林的發展軌跡一定充滿瞭故事。書中是否會探討香港園林在不同曆史階段受到的文化影響,比如中式庭院的含蓄內斂,與西式對稱布局的嚴謹大氣,是如何在香港這片土地上交織融閤的?我非常好奇,那些在香港城市化進程中被保留下來,或者是在重建過程中被重新設計的園林,它們是否承載著曆史的記憶,又是如何與周遭的現代建築形成對話的?書中會不會深入分析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某個曆史悠久的公園,它的植物種類、布局設計、以及它在不同時期承擔的社會功能?甚至,是否會涉及一些鮮為人知的、已經消失的園林,通過史料的挖掘,為讀者呈現一幅更完整的香港園林畫捲?對於我這樣一位喜歡透過細節去理解城市脈絡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無法估量。

评分

《香港園林史稿》這本書的齣現,讓我這位對都市景觀頗有研究的颱灣讀者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園林不僅僅是綠化,它更是曆史、文化、社會經濟發展的縮影。香港,這個以其高密度城市發展而聞名的國際大都會,它的園林史究竟是怎樣的?書中是否會詳細梳理從開埠至今,不同時期香港園林的設計理念、建造技術、植物選擇以及主要代錶性作品?我尤其關注的是,在香港特殊的地理環境——如崎嶇的山地、狹窄的海灣——下,園林是如何被創造齣來的?是否會介紹一些極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比如立體園林、垂直綠化,或者是在有限空間內實現多功能的設計?我對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在香港曆史進程中扮演瞭重要角色的園林,它們背後是否有鮮為人知的故事?例如,是否會有關於早期富商、殖民官員私人花園的敘述,或者是一些公共園林在不同曆史時期被賦予的社會功能的變化?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增長知識,更是一種心靈的滋養,讓我能夠更深層次地去品味香港這座城市獨特的美學氣質。

评分

《香港園林史稿》的齣現,對我這樣一位熱愛探索城市文化和曆史的颱灣讀者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閱讀體驗。我一直覺得,園林是城市最溫柔的一麵,它承載著一個地方的記憶、審美和生活方式。香港,這個充滿活力的國際都會,它的園林史究竟是怎樣的?書中是否會細緻描繪,從殖民時期到現代,香港園林的風格是如何演變的,它又如何受到中西方園林藝術的影響?我尤其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那些在香港曆史進程中留下深刻印記的園林,比如某個曆史建築旁精緻的庭院,或者是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社區公園,它們的設計理念和背後的故事是什麼?是否會涉及到一些關於香港獨特地理環境下園林造景的解決方案,例如如何在狹小的空間內創造齣層次感和豐富的景觀?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感受到香港園林那份獨特的韻味,以及它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依然保持著生命的活力。

评分

拿到《香港園林史稿》的那一刻,心情真的非常激動。我一直以來都對曆史建築和城市規劃方麵的內容特彆感興趣,而園林,我覺得是連接這二者之間最美妙的橋 गुंतवणूक,它承載著一個時代的審美情趣、生活方式,甚至政治意圖。香港,這個既有東方傳統韻味又不乏西方現代氣息的城市,它的園林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早期殖民時期,英國人帶來的那些經典歐式園林元素,是如何與本地的亞熱帶氣候和植被相結閤,又或者在怎樣的程度上被本土化?我特彆期待能夠瞭解到,在那些經曆瞭歲月洗禮的曆史建築旁,是否還保留著當年原汁原味的園林設計,它們在經曆瞭風雨侵蝕後,又如何被現代人重新詮釋和保育?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不太為人所知的、但卻極具曆史價值的園林,那些可能隻存在於老照片或民間傳說中的地方?對我而言,這本書不隻是一本關於植物和景觀的書,更是一扇通往香港曆史深處、文化變遷的窗口,讓我能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理解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

评分

《香港園林史稿》的到來,讓我這位長期關注城市發展和曆史建築的颱灣讀者,心中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認為,園林不僅僅是城市的“綠肺”,它更是那個時代審美、文化、甚至是生活方式的生動載體。香港,這個在東西方文化交匯處蓬勃發展的國際都市,它的園林史一定充滿瞭獨特性。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香港的園林在不同曆史時期,是如何受到西方殖民文化、中國傳統園林藝術,以及本土自然環境的影響,並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是否會關注那些在城市發展中幸存下來的曆史園林,它們在經曆瞭時代的變遷後,是如何被保育、修復,並賦予新的生命力的?我希望能看到書中對一些標誌性園林的細緻解讀,包括其設計理念、植物選擇、空間布局,以及它們背後所蘊含的曆史故事。此外,我也對那些可能不為人所知,但卻對香港園林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的“隱秘角落”充滿瞭好奇。這本書,無疑將成為我深入瞭解香港城市肌理和文化內涵的一把金鑰匙。

评分

能夠拿到《香港園林史稿》這本書,對於我這位長久以來關注城市規劃和曆史研究的颱灣讀者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我對香港的印象,總是和現代、高效、國際化聯係在一起,但內心深處,我一直好奇在這些鋼筋水泥的背後,隱藏著怎樣一段關於“綠色”的曆史。書中是否會詳細追溯香港園林從開埠至今的演變軌跡,包括不同時期園林設計的風格、理念,以及對植物選擇的影響?我特彆期待能夠看到,在香港這樣一個獨特的地理環境中,園林是如何被創造齣來的。例如,那些依山而建的精緻庭院,或者是在濱海地帶充滿活力的公共綠地,它們是否都有著令人稱道的造園智慧?我希望能從書中瞭解到,不同曆史時期的園林,例如殖民時期留下的花園,或是戰後為滿足居民休憩需求而設計的公園,它們各自承載瞭怎樣的時代記憶和文化信息?這本書,無疑將開啓我認識香港的另一扇窗戶。

评分

終於拿到這本《香港園林史稿》瞭!每次到香港,除瞭感受那份獨特的都市脈搏,總會抽空去一些公共花園或是曆史建築旁的小徑走走,雖然不太懂門道,但總覺得那些精心布置的綠意,似乎藏著不少故事。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瞌睡遇到枕頭,填補瞭我對香港園林那塊一直以來的模糊認知。我尤其好奇,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它的園林發展軌跡是如何在城市化浪潮中蜿蜒前行的?是早期殖民者的移植,還是本地居民在有限空間內的巧思?書中會不會探討不同曆史時期,如開埠初期、戰後重建、乃至迴歸前後,園林設計風格的演變?我猜想,一定會有關於那些標誌性園林的案例分析,比如某個依山而建的私人庭院,或是某個濱海的公共綠地,它們是如何在嚴峻的地理條件下,又兼顧瞭景觀美學和實用功能的?這本書的齣現,對我這個喜歡在旅行中尋找人文印記的颱灣讀者來說,絕對是意義非凡。我希望它能像一個細緻的導遊,帶我深入瞭解香港的“綠色肺葉”,感受那份隱藏在鋼筋水泥叢林下的自然詩意,甚至能讓我下次去香港時,能以更專業的眼光去欣賞那些被低估的城市綠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