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尋常巷陌

經濟學的尋常巷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通俗經濟學
  • 入門
  • 社會科學
  • 行為經濟學
  • 日常生活
  • 思考方式
  • 知識
  • 普及
  • 思維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不要相信這些年興起的以人工炮製齣來的「行為」實驗室那類經濟學。要以經濟理論解釋世事,我們首先要知道真實世界是發生著些甚麼事。從經濟科學的角度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觀察這門科學的實驗效果。問題隻是觀察的人一般沒有試圖解釋,或沒有想到經濟學那邊去。……

  小魚對世事的觀察多而雜,一般有趣,而他是用上《經濟解釋》的基礎思維,試作解釋。……經濟解釋這迴事,初學的人用不著多管是對還是錯。重點是嘗試,而在解釋的過程中從事者最好是朝著有趣的方嚮走。……江小魚這本書顯示著他也正在行來行去。繼續下去他也有一腳踏中的機會。是有趣的嘗試,繼續下去會有不枉此生之感。——張五常 國際知名經濟學傢

 
現代金融市場與風險管理:理論、實踐與前沿 作者: 聯閤金融學傢團隊 齣版社: 環球財經齣版社 裝幀: 精裝,附贈數據分析光盤 頁數: 1280頁 定價: 498.00 元 --- 內容簡介: 在瞬息萬變、高度互聯的全球經濟格局中,理解和駕馭金融市場的復雜性已成為企業、投資者乃至國傢經濟穩定的核心能力。《現代金融市場與風險管理:理論、實踐與前沿》並非一部傳統的教科書,而是一部集學術深度、實戰指導和未來洞察於一體的重量級參考巨著。本書全麵、係統地剖析瞭自20世紀末以來,特彆是經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洗禮和數字化浪潮重塑的現代金融體係的運作機製、核心理論框架及其麵臨的挑戰。 本書共分為六大部分,共三十章,力求為專業人士和高階學習者提供一個全麵且深入的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金融市場基礎與結構重塑(共五章) 本部分奠定理解現代金融體係的基石。我們首先迴顧瞭傳統金融市場的基本功能,如資本的跨時空配置、價格發現和流動性提供。隨後,重點剖析瞭近三十年來市場結構發生的根本性變化。這包括電子化交易的普及如何重塑瞭訂單簿的動態,做市商製度的演變,以及高頻交易(HFT)對市場微觀結構的影響。 我們深入探討瞭資産類彆之間的交叉關聯性,從傳統的股票、債券市場,擴展到衍生品市場、外匯市場乃至另類投資市場(如私募股權和基礎設施基金)的興起。特彆指齣,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市場的監管套利與跨境資本流動的復雜性是如何影響區域市場波動的。此外,本部分詳細分析瞭“去中介化”趨勢下,金融科技(FinTech)對傳統銀行和清算機構角色的衝擊與重構。 第二部分:金融資産定價的深化與擴展(共六章) 資産定價是金融學的核心。本書在迴顧經典模型(如CAPM、APT)的基礎上,著重研究瞭現代投資組閤理論(MPT)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挑戰,特彆是行為金融學如何解釋市場中的非理性現象(如羊群效應、錨定偏差)。 本部分的核心內容聚焦於無套利定價原理(No-Arbitrage Pricing)在固定收益證券和衍生品定價中的應用。我們詳細解析瞭利率期限結構模型,如Vasicek、CIR和Hull-White模型,並探討瞭它們在債券定價與風險中性定價下的具體應用。對於衍生品,本書不僅涵蓋瞭Black-Scholes模型的深入推導和局限性分析,更引入瞭隨機波動率模型(如Heston模型)和跳躍擴散模型,以更好地捕捉市場尾部風險和波動率的集群性特徵。我們還專門闢章節討論瞭新興市場和流動性受限資産的定價難題。 第三部分:風險管理的理論基石與計量工具(共七章) 風險管理是本書的重中之重。本部分從理論上界定瞭各類金融風險的範疇: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在市場風險計量方麵,我們超越瞭傳統的VaR(風險價值)框架,詳細介紹瞭預期虧損(Expected Shortfall, ES)的優勢及其在壓力測試中的應用。關於信用風險,本書詳細闡述瞭從曆史違約率模型到結構化模型(如Merton模型)的發展脈絡,並深入分析瞭信用違約互換(CDS)的定價與對衝機製,以及濛特卡洛模擬在評估投資組閤風險暴露中的關鍵作用。 此外,本書對風險整閤與資本配置進行瞭深入討論,特彆關注瞭巴塞爾協議(Basel Accords)係列框架(特彆是Basel III/IV)對全球銀行資本充足率和風險敏感度指標設定的影響。 第四部分:量化對衝與投資策略的實戰(共五章) 本部分麵嚮追求實際收益提升的專業投資者。我們探討瞭如何利用衍生品工具進行有效的風險對衝,包括期權波動率麯麵的構建與交易、利率互換套利策略的風險分解。 量化投資策略方麵,本書詳細介紹瞭因子投資模型的最新發展——從傳統的價值、規模、動量因子,到最新的質量、低波動性因子,並討論瞭因子交叉與多因子模型的構建。我們剖析瞭統計套利(Statistical Arbitrage)策略的實施細節,包括協整檢驗、配對交易(Pairs Trading)的執行流程與風險控製。本部分對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在預測和策略生成中的應用持審慎態度,側重於模型的可解釋性和過擬閤風險的規避。 第五部分:金融危機傳導機製與係統性風險(共四章) 對過去危機教訓的反思是構建穩健金融體係的關鍵。本部分係統分析瞭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GFC)的根源,特彆是證券化産品(CDOs, CDO-Squared)的風險積聚、影子銀行體係的失控,以及集中清算風險的放大效應。 我們重點探討瞭係統性風險的量化度量,如CoVaR和ΔCoVaR等方法。在流動性風險部分,本書強調瞭資産流動性與融資流動性相互作用的危害,並分析瞭央行在危機中作為最後貸款人的角色演變。最後,本部分對金融創新(如加密資産)帶來的潛在係統性風險進行瞭前瞻性評估。 第六部分:金融科技與未來監管展望(共四章) 展望未來,金融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顛覆傳統範式。本部分深入研究瞭分布式賬本技術(DLT/Blockchain)在支付清算、資産代幣化和智能閤約中的潛力與限製。我們對人工智能在信用評分、欺詐檢測和算法交易中的實際部署進行瞭批判性考察。 在監管層麵,本書討論瞭監管科技(RegTech)如何幫助機構更有效地滿足閤規要求,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對現有監管框架提齣的根本性挑戰。最後,我們探討瞭全球監管機構在平衡金融創新與維護金融穩定之間的持續博弈。 --- 本書特色: 1. 跨學科整閤: 融閤瞭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前沿成果。 2. 案例驅動: 穿插瞭數十個真實市場的曆史案例和關鍵事件分析,增強理論的實戰說服力。 3. 數學嚴謹性: 對核心模型提供詳盡的數學推導,同時注重實際應用中的參數估計與檢驗。 4. 前沿視野: 緊跟氣候金融(Climate Finance)、ESG投資和數字貨幣等新興領域的發展趨勢。 《現代金融市場與風險管理》是所有緻力於在復雜金融世界中做齣明智決策的專業人士的必備工具書。它不僅解釋瞭市場“如何運作”,更深層次地揭示瞭市場“為何如此運作”,並指明瞭未來“可能走嚮何方”。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江小魚


  原名王定金,鉛筆經濟研究社理事,現從事經濟學及傳統文化編輯、研究。曾為多傢報刊雜誌撰寫經濟專欄,同時緻力於傳統詩詞研究和寫作,輯有個人詩詞作品集《背手軒詩草》及曆代詩詞選《詩我好》。

圖書目錄

為小魚序   /8
自序   /13  

第一捲 吃:飯碗裏的經濟學 人們為什麼喜歡「浪費」?   /20
泉水免費背後   /24
經濟低迷期的福利改善之道   /28
雲吞麵能救市嗎?   /32
醫生為何濫開抗生素?   /36
食品安全「高標準」的成本   /39
誰在搶奪新生嬰兒的「第一口奶」?   /43
中儲糧林甸直屬庫大火燒齣體製弊病   /47
買柑者言   /51
蛛網模型與生豬養殖   /55
肯德基的配方與葉孤城的傷痕   /59
「韓風」疑案初探   /62
從高價特效藥看市場的自由   /69
縱嚮協議與橫嚮競爭   /73  

第二捲 住:不可承受之重 無底薪和零地價   /78
從經濟學角度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83
土地拍賣會抬高房價嗎?   /92
公寓改群租房為何越演越烈   /96
城鎮化的戶籍睏境   /100
齣租屋水電費為何較貴?   /104
公攤麵積與縛蟹草繩   /108
樓市也可「雲計算」   /111  

第三捲 行:往來的步履匆匆 火車票價高低誰定更閤適?   /116
免費公交將加劇城市擁堵   /119
三代齣一個名車品牌   /122
延長收費期限難解公地悲劇   /125
貨車為何經常超載?   /129
飆車案的經濟學釋疑   /134
誤撞豪車如何定責更閤理?   /138
排隊吃飯和排隊買火車票的區彆   /142
「價格聯盟」真能穩定嗎?   /146
誰會買水動汽車?   /150
從小區車位說起   /153  

第四捲 趣:生活背後的經濟學 我們為何無法收看TVB廣告?   /158 Wi-Fi信號共享到底誰不爽?   /162
我們應該嚮印第安人學什麼?   /166
消除歧視要從允許「歧視」開始   /170
如何遏製「過度包裝」?   /174
古玩市場裏的「撿漏」經濟學   /177
秦堅賣衫的絕招   /181
囤積何以居奇?   /185
嚮王子猷學習機會成本   /188
從「田忌賽馬」看信息不對稱   /192
這個女孩該不該上大學?   /197
友邦驚錢論   /201
「用工荒」暗含兩重邏輯   /205
公共賬戶裏的遊戲秘密   /208
「心理賬戶」能讓人更快樂嗎?   /212
廣場舞睏境該如何應對?   /216
如何避免身上的「公地悲劇」?   /221
經濟學視角下的許霆案   /225
風險、不確定性與保險協議   /230
牛郎要補償織女的傢務活嗎?   /234
給E-mail貼一張郵票會如何?   /238
左思十年寫成《三都賦》為何不收版權費?   /242
VIP插隊製度的現實睏境   /246
進場費是啥玩意?   /249
阿米緒命題與魚樂之辯   /253  

第五捲 雜論:經濟學並不神秘 調高最低工資影響加薪   /258
企業併購迴暖的兩重隱憂   /262
斯蒂格利茨給中國改革亂開藥方   /265
市場緣何落得個「無妄之罪」?   /269
企業傢精神與責任有何關係?   /273
從明星編程員被開除說起   /277
貿易保護主義的救命稻草   /280
經濟危機與計件工資   /284
跳齣個稅看個稅   /288
虛無縹緲的效率工資   /290
租稅之辨   /294
獅城CEO李光耀   /298
國貧國富   /306
明日黃花比特幣   /310
名人隱私問題的本質是權利界定   /314
從101次「拋硬幣」裏能看到什麼?   /318
蓋茨勸捐與子貢贖人   /322
薩拉的試驗   /326
塞翁失馬不是福   /330
末日經濟學   /333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覺得,我們生活在颱灣,其實每天都在經曆各種各樣有趣的經濟現象,隻是我們可能沒有用專業的詞匯去形容它。像是過年大傢搶購年貨,或是某個明星代言的商品突然爆紅,又或是政府推齣某項消費券,這些都是經濟學原理在現實中的活生生演繹。而《經濟學的尋常巷陌》這本書,恰恰就捕捉到瞭這些瞬間。它沒有高屋建瓴地去分析宏觀經濟政策,而是把焦點放在瞭我們身邊最熟悉不過的人事物上。作者的筆觸細膩,字裏行間透露齣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和觀察。他會從颱北巷弄裏的小吃攤,聊到颱南的傳統産業,再到夜市裏討價還價的智慧,這些場景都是我們颱灣人再熟悉不過的畫麵,但經過作者的提煉和分析,卻能從中解讀齣深刻的經濟學道理。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訊息不對稱」的解釋,他沒有用枯燥的理論模型,而是舉瞭一個阿婆賣菜,小販故意說菜不新鮮來壓價的例子,瞬間就讓這個概念清晰明瞭。這本書讓我覺得,經濟學不隻存在於大學的課堂,更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隻要我們留心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秘。它就像一本打開我們眼睛的鑰匙,讓我們重新審視身邊發生的一切,原來我們不經意間的行為,背後都有經濟學的邏輯在支撐。

评分

讀完《經濟學的尋常巷陌》,我腦海裏一直迴響著一種感覺:原來經濟學也可以這麼「有人味」。我一直以為經濟學就應該是冷冰冰的數字和圖錶,是分析市場趨勢、預測股票漲跌的東西。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用一種非常溫柔、也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經濟學帶到瞭我們最熟悉的街頭巷尾。他沒有講什麼高深的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來闡述經濟學的概念。我記得他講到「信息不對稱」的時候,不是用什麼復雜的模型,而是講瞭一個市場裏的菜販,明明知道自己的菜質量很好,但為瞭賣個好價錢,故意錶現齣好像菜不夠新鮮的樣子,讓買傢覺得是撿到瞭便宜。這種生活化的例子,真的太有衝擊力瞭。它讓我明白,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每一天的買賣,每一個決定,都蘊含著深刻的經濟學道理。這本書沒有讓我感覺在「學習」經濟學,更像是和一位老朋友在聊天,聽他分享生活中的觀察和感悟。它讓我覺得,經濟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科,而是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我真心覺得,這本書會讓每一個讀者,都對經濟學産生新的認識和興趣。

评分

拿到《經濟學的尋常巷陌》這本書,我真的是又驚又喜。一開始看到書名,覺得有點親切,又有點好奇。「尋常巷陌」這幾個字,總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巷子裏玩耍的情景,那時候的快樂簡單又真實,也常常覺得,生活裏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沒那麼復雜。翻開書,果然沒讓我失望。作者用一種非常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原本感覺高高在上的經濟學概念,一點點拆解開來,就像在跟你聊天一樣。他不是那種隻講理論、讓人腦袋打結的教科書,而是把經濟學放進瞭我們生活的日常裏。比如,講到供需的時候,他不是生硬地引用麯綫圖,而是會用菜市場裏水果攤的老闆跟阿姨討價還價的場景來比喻;講到機會成本,他會聊到今天上班路上多花瞭五分鍾坐公車,是不是就錯過瞭那個街角新開的、據說很好喝的咖啡?這種貼近感,一下子就拉近瞭我和經濟學之間的距離。以前總覺得經濟學是大師們的事情,離我們老百姓太遠,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經濟學早就藏在我們每天的呼吸、每一次的消費、每一次的選擇裏,它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學科,而是我們生活最真實的寫照。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書中時不時穿插的一些小故事,那些都是颱灣本土的、有溫度的例子,讀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枯燥,反而會心一笑,然後恍然大悟。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經濟學的刻闆印象,原來經濟學也可以這麼有趣,這麼貼近生活。

评分

我一直對經濟學有點敬而遠之,總覺得它離我的生活太遠瞭。直到我看到瞭《經濟學的尋常巷陌》這本書。我當時隻是被書名吸引,覺得「尋常巷陌」幾個字很有畫麵感,好像能把經濟學拉進生活裏。沒想到,這本書真的做到瞭。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他沒有使用那些讓人頭暈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解釋那些看似復雜的經濟學原理。他會拿市場裏買菜討價還價來解釋供需,會拿排隊買珍珠奶茶來談論稀缺性,甚至會聊到我們去便利店買咖啡,為什麼有時候會有買一送一的優惠,背後藏著什麼樣的經濟學考量。這些例子都太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瞭,讀起來一點都不會感到吃力,反而會有一種「原來是這樣」的豁然開朗。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理性選擇」的解讀,他不是說人都是絕對理性的,而是說,我們在有限的信息和條件下,會做齣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即使這個選擇在事後看來可能不夠完美。這本書讓我覺得,經濟學不隻是存在於金融市場和政府決策中,它就藏在我們每一次的購物、每一次的通勤、每一次的聚會裏。它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身邊的人的行為,也讓我對生活有瞭更深的洞察。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經濟學的尋常巷陌》的時候,我抱著一種「隨便看看」的心態。畢竟經濟學這東西,聽起來就讓人有點望而卻步,總覺得是那些穿著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的學者纔懂的學問。但這本書的風格,真的完全齣乎我的意料。作者的文筆非常幽默,而且充滿瞭畫麵感。他不是那種乾巴巴地列舉概念,而是用一種非常生動、甚至帶點故事性的方式來闡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到「外部性」這個概念的時候,沒有搬齣經濟學係的教科書,而是聊到瞭鄰居傢的狗半夜一直叫,影響到大傢休息,但主人卻不怎麼管,這種給彆人帶來的睏擾,就是一種負外部性。這種例子,真的太貼切瞭,我腦海裏立刻就浮現齣我以前住的地方,隔壁的阿伯天天在陽颱唱歌,雖然他自己唱得很開心,但對樓下的我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煎熬。這種將抽象的經濟學概念,與生活中的具體情境巧妙結閤,是我覺得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它讓我感覺,經濟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問,而是像呼吸一樣自然,像吃飯一樣基本。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周遭世界的理解,又增加瞭一個新的維度,看待很多事情,都多瞭幾分經濟學的視角,覺得很有意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