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

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史
  • 經濟史
  • 林鍾雄
  • 颱灣經濟
  • 曆史研究
  • 經濟發展
  • 戰後颱灣
  • 颱灣政治經濟
  • 學術著作
  • 論文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一個讀書人的一生,林鍾雄伴隨颱灣經濟起飛轉型
他書生報國一隻筆,守著颱灣,守著曆史

—彭百顯

  林鍾雄老師是一位真正的經濟學傢,他的一生辛勤耕耘著經濟相關方麵,以社會知識份子或改革者的身分,追求更遠大理想的抱負於經濟專業領域,貢獻所長於颱灣。他關懷颱灣,在許多重大的社會公共議題上,提供見解建立體製,推行政策,改善經濟資源配置,釋放經濟要素活力,促進經濟成長,穩定物價,並提昇經濟公平、社會正義;在這些領域的政策辯論中,林鍾雄老師勤勉守護颱灣經濟,留下許多嘔心瀝血的著作,可說是於當代供作颱灣經濟發展前進的墊腳石。讀者可以發現,本書主要的內涵即在呈現這方而的價值:颱灣經濟史上的曆史意義。

  此兩大係列書是林鍾雄老師除大學教科書、專書以及委託研究專題之外,由其所遺留相關論述匯集而成的重要著作,是觀察當代颱灣社會經濟變遷的重要參考文獻,也是研究颱灣20世紀下半葉經濟發展史和經濟思想史的重要一環。

  係列I是經濟論文集,包括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領域,論述內容依性質再區分為歐美經濟思潮、颱灣經濟變局思路、經濟環境及國際衝擊、經濟情勢及展望、經濟發展、經濟問題及經濟政策等七個單元。

  本係列書之論述皆與颱灣經濟社會的進展有關,這是一部主要以林鍾雄之時代(1960一1990年代)對當時颱灣經濟發展過程觀察論述的著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鍾雄(1938-2006)


  林鍾雄獨鍾《約翰・剋裏斯多夫》,他所著的《貨幣銀行學》與《經濟學》中,每一章皆擷取瞭《約翰・剋裏斯多夫》片段佳句作為前言,文句中既滌蕩瞭年輕學子正在滋長的心靈,從中亦透露齣他深厚的人文氣息。在嚴肅的經濟理論之前,也許林鍾雄教授要告訴我們的,還有更多。

  林鍾雄曾服務政府、學界,金融業,投注研究政策措施的幕後協助改革,領導財政部金融研究小組緻力金融自由化,推動金融市場運作機製。極力推動經濟現代化,建言無數。他執教鞭四十年,桃李成群,培育齣許多颱灣經濟金融菁英;晚期進入玉山銀行為首任董事長,並為中央銀行理事、常務理事,總統府國策顧問,創辦颱灣智庫,及擔任颱灣財務金融學會理事長、颱灣經濟學會理事長、颱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

編者簡介

彭百顯


  開南大學財務金融學係副教授、係主任暨研究所所長
  文化大學銀行係兼係主任
  中興大學及文化大學經濟係副教授
  財政部金融研究小組研究員
  颱灣省閤作金庫高級專員、調查研究室副主任
  立法委員(第1、2、3屆)
  南投縣縣長
  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李登輝民主協會秘書長
  《民報》社長
  颱銀綜閤證券(股)公司獨立董事
  颱灣銀行(股)公司獨立董事
  國傢展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圖書目錄

■【總編輯序】守著颱灣.守著曆史 —
林鍾雄勤勉耕耘一生的寫照/ 4
■ 林鍾雄生平紀要/ 8

一、歐美經濟思潮 18
■ 從弗利曼反凱因斯學派的經濟思想 . 19
推論國際經濟情勢的演變(1970.5 及1970.6)
■《政治與經濟成長階段》評介(1972.10) 48
■ 凱因斯經濟學的重建(1972.12 及1973.1) . 57
■ 新經濟學與1960 年代的美國經濟(1976.6) . 81
■ 當代經濟思潮(1982.6) 113
■ 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之區彆 ( 譯) 121
(1982.9 及1982.10)
■ 近代初期歐洲經濟發展之研究(1983.1 及1983.4) 152
■ 近代重商主義之研究(1986.3 及1986.4) 207
■ 凱因斯經濟思想再齣發(1996.12.2 及12.3) . 236

二、颱灣經濟變局思路 . 242
■ 經濟自立自強之道(1971.12) 243
■ 經濟上的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之道(1972.1.4) . 252
■ 談加強國民儲蓄(1972.2) 260
■ 擺脫初級經濟羈絆 放棄齣口第一觀念(1973.2.26) 269
■ 邁嚮經濟自強的新時代(1979.1.1) . 272
■ 因應非常局勢的財經措施原則(1979.2) 278
■ 聯閤獨佔問題及其解決辦法(1979.6) . 283
■ 明日大國的誘惑(1979.8.11) . 288
■ 嚮工業國傢邁進(1979.9.1) . 292
■ 錢多的煩惱 — 我國的經濟問題與展望(1986.8) 296
■ 調整觀念因應經濟變化的新挑戰(1988.1.10) . 306
■ 經濟成就下的煩惱(1988.1.14) . 311
■ 全國經濟會議的感想(1991.12.10) 314
■ 工業發展過程與資金動員(1996.1 及1996.2) . 317
■ 經濟日報與我 — 體味成長的喜悅(1997.4.5) . 341
■ 迎接不確定性的年份(1999.1) 343
■ 財富不會憑空掉下來(1999.1) 347
■ 經濟不確定性下的新機會(1999.3) . . . . . . . . . . . 349
■ 從競爭觀點談論經濟秩序問題(1999.5) . 352
■ 反恐戰爭難瞭 景氣幾時迴春?(2001.10.9) 356

三、經濟環境及國際衝擊 362
■ 國際經濟危機(1973.5) 363
■ 邁嚮開發國傢的新經濟環境(1974.10.31) 372
■ 論美國新經濟方案及對我國的影響(1975.1.21) 377
■ 新石油危機和颱灣經濟的未來(1975.8) . 384
■ 石油漲價之經濟影響的初步分析(1975.9.28) . 392
■ 論卡特的經濟政策主張(1976.7.18 及7.19) . 397
■ 國際石油問題與我國的因應措施(1977.1.1) . 406
■ 從經濟建設六年計劃論我國新經濟環境(1977.1) 413
■ 談石油價格逐步溫和上漲的新趨嚮(1978.7.1) . 420
■ 波昂經濟會議的成就與意義(1978.7.19) . 425
■ 油價波動對我國經濟的衝擊(1979.5.22) . 430
■ 新國際油價的經濟衝擊(1979.6.30) . 435
■ 初評卡特政府的新經濟政策(1980.3.18) . 440
■ 七國會議對我國經濟的影響(1980.6.26) . 445
■ 世界經濟問題的本質(1981.5.3) . 450
■ 當前大陸經濟情勢分析及未來展望(1995.3) . 458
■ 迴應世界經濟大恐慌是大難題(1998.11) 470

四、經濟情勢及展望 . 474
■ 上半年對外貿易分析(1966.8) 475
■ 國內的物價為什麼會上漲?(1973.3) . 483
■ 嚮新經濟情勢挑戰(1975.1.2) . 492
■ 從上半年的貿易統計論當前的經濟景氣(1975.7.14) 501
■ 新年我國經濟情勢之展望(1976.1) . . . . . . . . . . . 507
■ 對外貿易減退之原因及其對策(1976.1) . 512
■ 我國新經濟情勢及其因應原則(1979.11.24) 517
■ 歲末談明年我國經濟動嚮(1979.12.29) 521
■ 1980 年代我國經濟的展望(1980.2) 525
■ 當前經濟不景氣的成因與對策(1981.12) 531
■ 我國財經展望(1982.2) 542
■ 當前颱灣的經濟情勢(1982.2) 551
■ 為經濟復甦把脈(1982.11) 562
■ 當前颱灣經濟情勢與未來發展(1983.1) . 568
■ 國內外景氣復甦以後的經濟形勢(1984.1) . 574
■ 一年來的我國經濟(1985.12) 579
■ 當前經濟情勢分析(1985.12) 589
■ 匯率、物價與景氣循環(1986.12) 598
■ 1940 年代的颱灣經濟(1998.2) 609
■ 1999 新年經濟展望(1999.1.2) . . . . . . . . . . . . . . 628

五、經濟發展 . 630
■ 颱灣之鋁工業(1965.9) 631
■ 颱灣對外貿易的檢討(1966 年)(1967.4) 653
■ 颱灣經濟結構與貿易地區之變動(1967.8) . 663
■ 今後颱灣經濟發展的途徑(1967.10) 678
■ 從國際收支論颱灣的經濟發展(1968.11) 685
■ 1970 年代颱灣經濟發展的方嚮(1971.1.1) . 699
■ 農業開發的方嚮(1971.11) 709
■ 總體經濟發展芻議(1972.1) 716
■ 談教育與人力開發(1972.4) 725
■ 邁嚮富裕的經濟社會(1972.5) 732
■ 節約消費與經濟發展(1976.5.30) . 739
■ 經濟發展財富纍積和製度調整(1979.10.6) . 745
■ 我國經濟發展的展望(1979.11) 750
■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颱灣經濟(1982.12) 756
■ 當前颱灣經濟的轉捩點 — 770
投資意願的起落與成敗(1985.12)
■ 颱灣對外投資與亞太經貿互動關係之展望(1996.7) 776
■ 科技進步與經濟展望(1996.12) 790

六、經濟問題 . 802
■ 颱灣經濟發展的問題(1971.1) 803
■ 經濟安定問題(1971.10) 807
■ 對當前經濟問題的另一種看法 . 814
(1973.2.8 及1973.2.9)
■ 今後颱灣經濟發展上的幾項問題(1973.10) 828
■ 走嚮均富社會的幾個經濟問題(1974.1.1) . 834
■ 颱灣在工業及經濟發展下所産生的社會問題 841
(1974.11)
■ 經濟轉變期的經濟問題(1976.1.14) . 862
■ 今後的經濟環境與我國工商發展問題(1976.3) . 867
■ 對外貿易的問題與解決(1981.1.5) . 877
■ 當前我國經濟問題及其展望(1982.1) . 882
■ 當前我國的經濟問題 — 經濟學的運用(1982.10) 890
■ 颱灣當前的經濟問題(1982.11) 898
■ 開放經濟下的經濟問題(1985) 904
■ 改變體質纔是根本紓睏對策(1985.8) . 927
■ 當前我國的經濟問題(1985.9) 932
■ 麵對當前的經濟問題(1986.4) 939
■ 當前物價上漲問題的省思(1989.3.3) . 945

七、經濟政策 . 950
■ 颱灣經濟建設計劃與美援(1970.3) . . . . . . . . . . . 951
■ 加強基層設施投資(1971.9) 996
■ 穩定物價措施的經濟後果(1973.8) . . . . . . . . . . 1004
■ 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頒行後的新經濟局麵 1014
(1974.2.20)
■ 對財經新措施的幾項看法(1974.11.29) 1022
■ 一年後論「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 . 1027
(1975.2.1 及1975.2.2)
■ 論六年經建計畫與金融改革(1975.10.10) 1036
■ 經濟政策的一些限製因素(1976.8.8) . 1040
■ 經濟建設六年計劃的經濟意義及其問題(1976.10.22) 1044
■ 物價預期心理及其對策(1979.6.13) . 1049
■ 富裕社會下的社會經濟政策(1979.7) . 1054
■ 經濟經驗和經濟政策的異同(1979.7.31) . 1059
■ 石油危機及其經濟政策意義(1980.5) . 1063
■ 談物價預期心理及其對策(1980.11) 1070
■ 經濟情勢轉變中的長短期策略(1981.6.25) . 1076
■ 現階段經濟政策問題(1981.12) 1081
■ 論促進經濟復甦應採行的措施(1982.4) . 1089
■ 談經濟革新(1986.1) 1095
■ 貿易齣超對策的比較分析(1987.10) 1106
■ 內需政策不是萬靈丹(1998.10) 1111
 

圖書序言

總編輯序

守著颱灣.守著曆史
林鍾雄勤勉耕耘一生的寫照


  林鍾雄(1938 -2006)老師離開我們已經12年瞭,我們都很懷念他。

  《林鍾雄經濟論文集》及《林鍾雄金融論文集》的齣版也慢瞭十餘年,這十多年來,我們心中總像有一顆石頭存在著負擔不能釋懷。如今,終於隨著林鍾雄論文集的堂堂上市,總算也能告慰林鍾雄老師在天之靈,心裏沉重的感覺也總算能夠放瞭下來。

  林鍾雄論文集的齣版的確是件繁雜浩大的編輯工程,我們著實費瞭好些心血與時間。雖然林師母錶示可以放棄,然而,基於颱灣經濟之發展曆程的客觀意義及價值的認知,我們依然按部就班,逐次完成各階段的工作,直到本書在颱灣社會與大傢見麵。我們畢竟呈現林鍾雄老師他一生為颱灣經濟社會進展轉型的貢獻,也讓後來的學子在颱灣經濟發展與經濟思想之研究這個領域方麵,方便型塑林鍾雄的真正形象。

  在此,我也簡單交代一些總編輯的話,並為本論文集之書名為什麼定為「守著颱灣.守著曆史」說幾句話。

  近二、三百年人類文明的演進,除瞭科學傢在技術進步的貢獻之外,經濟學傢的竄起也是其中一項驚人的角色,尤其在經濟社會方麵。

  18世紀以降,古典經濟學傢一直是經濟學思潮的正統,特彆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源流,更是這門學問的核心人物;他們型塑瞭經濟學傢特殊而偉大的社會形象:推動人類經濟文明進步的貢獻者。經濟學傢們在他們生活的年代,用他們的思考引導當時的人們包括領政當局和社會採行適當的作為,以解決經濟上的問題,讓社會更進步,人們生活更幸福。他們長期來的付齣與為理念的堅持,曆史證明,他們終於贏得今日人類社會對經濟學傢的尊崇;而經濟學傢的徒子徒孫也享受這樣的香火,並延續這樣的精神,仍然為人類的經濟文明進步不斷地在崗位上貢獻生命的價值。

  林鍾雄就是這樣時代背景中的一位經濟學傢,在颱灣為她的經濟進步社會,付齣一生的智慧。

  在林鍾雄成長那個年代,颱灣仍是官方意識型態(ideology)濃厚的威權社會,然而,由於戰後「美蘇全球冷戰」策略,兩岸關係颱灣偏嚮「反共」,因而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上禁止一般流通,西方自由主義經濟學遂成為颱灣民間社會的主流顯學;雖然如此,自由經濟在當時仍然不是颱灣經濟發展的核心價值,政經決策當局執行的黨國資本主義則是最高指導原則;這對一位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傢而言,根本很難發揮所長,往往隻能終其所長終老於學堂春風化雨。不過,他勤於著作,重心用於評析經濟局勢與颱灣發展關係,直至終老,其論述盡是反映當代的颱灣經濟變遷過程,皆在邁嚮自由國度的紀錄史;一部颱灣經濟由黨國資本體製束縛過渡到自由經濟現代化轉摺的曆史觀察及智慧貢獻。守著颱灣,守著曆史。這正是林鍾雄用其一生,以經濟守護颱灣,並以他的生命熱誠,終其一生堅守自由社會的理想的寫照。  

  在復雜難解的社會議題與政治環境,經濟學傢深知經濟學抉擇取捨(trade -off)的本質,以及理論模型(theory model)的假設檢驗推演,在抽象理想與實際現象之間,在簡單化與復雜性之間,在最適與次佳之間…等等的探索;因此,經濟學傢雖然執著於經濟學之信念,但在抱負與謙遜之間,許多經濟學傢在實踐理想目標上必定無疑相當謙遜,自然地,謙遜讓經濟學成為社會科學整體整閤中成效較為卓著;故而謙遜也就形成為經濟學傢人格特質中一項美德。身為經濟學傢之林,林鍾雄之治學、為人處世,一嚮謙虛為懷正是他的社會印象。

  總之,林鍾雄是一位真正的經濟學傢。他的一生辛勤耕耘經濟,都為颱灣這片土地及人民。和許多曆史上傑齣的經濟學傢沒有不同,能夠以社會知識份子或社會改革者的身分,追求更遠大理想的抱負於經濟專業領域,貢獻所長於颱灣。他一生關懷颱灣,在許多社會重大的公共議題,提供見解建立體製、推行政策,藉以改善經濟資源配置,釋放經濟要素活力,促進經濟成長,穩定物價,並提昇經濟公平、社會正義;在這些領域的政策辯論中,林鍾雄勤勉守護颱灣經濟,奉獻一生,留下許多嘔心瀝血之著作,於當代供作颱灣經濟發展前進的墊腳石,扶持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有識者應可以發現,本書主要的內涵即在呈現這方麵的價值:颱灣經濟史上之曆史意義。

  這兩大係列書是林鍾雄除大學教科書、專書以及委託研究專題之外,由其所遺留相關論述匯輯而成他留給颱灣最重要的著作,是觀察當代颱灣社會經濟變遷的重要參考文獻,也是研究颱灣經濟發展史、經濟思想史20 下半世紀時空的重要一環。我們認為甚具意義且不可或缺,所以費心費時地將它編輯完成並齣版,以補實這段期間之經濟發展過程之見證。

  這兩大係列書儲存林鍾雄以生命與颱灣經濟發展相結閤的曆史檔案,即反映林鍾雄經濟學專業的兩大領域:係列Ⅰ是經濟論文集,包括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領域,論述內容依性質再區分為歐美經濟思潮、颱灣經濟變局思路、經濟環境及國際衝擊、經濟情勢及展望、經濟發展、經濟問題及經濟政策等七個單元,以便於查覽閱讀。係列Ⅱ是金融論文集,包括貨幣經濟領域以及專題研析,論述內容之性質再區分為貨幣思潮:理論與政策、貨幣學派:弗利德曼、金融環境與金融情勢、金融體製與金融市場、利率與貨幣政策、匯率與外匯問題等六個單元;而專題研析係蒐錄林鍾雄過去未曾發錶之有關「貨幣與物價」之一篇專題論述。最後,為緬懷林鍾雄教授,特擇錄紀念文一篇,另並匯輯其一生之著作要覽,置於論文集之附錄(係列Ⅱ),備供參考及查閱。

  本書之全部論述皆與颱灣經濟社會之進展有關,這是一部主要以林鍾雄之時代(1960 -1990 年代)對當時颱灣經濟發展過程觀察論述的總存檔。

總編輯 彭百顯 謹識
2018 年9 月10 日

圖書試讀

一﹑歐美經濟思潮

從弗利德曼反凱因斯學派的經濟思
想推論國際經濟情勢的演變

貨幣政策並非我們一切病痛的萬應靈藥。但是穩定而溫和的貨幣成長,對經濟安定及避免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必有極大的貢獻。它也為那些作為經濟成長之真實泉源的企業、機敏、發明、辛勞與節儉等基本力量的有效操作,提供有利的貨幣環境。—弗利德曼

一、引言

1960年代,美國國內通貨膨脹情勢的惡化,使得這時期內美國曆任總統的施政方針不得不以剋服通貨膨脹為主。造成這種情勢的基本原因似可歸因於戰時被抑壓著的通貨膨脹,即與釘住利率及經常的矯枉過正的貨幣政策而俱來,與凱因斯經濟思想有密切關係。麵對這種長期膨脹的情勢,各種反通貨膨脹的措施大多曾被嘗試,但具體成效則非常有限,特彆是近30年美國較注重的新經濟學的財政政策為然。因此,1960年代後期,弗利德曼(MiltonFriedman)的經濟思想逐漸在美國的學界與政界取得較大的支配性地位。固然若乾著名學者對弗利德曼的意見仍持異議,但不論新經濟學的後繼者是否同意,弗利德曼的經濟思想正在擴散中則為不可否認的事實。11970年代似乎將是弗利德曼的時代。

針對新經濟學的後繼者所稱的「凱因斯革命」,弗利德曼自稱他的經濟思想是一種「反革命」(Counterrevolution),即目前眾所周知的「反凱因斯革命」。然而,在我們陳述這種「反凱因斯革命」之前,我們首先應澄清這個名詞所代錶的意義。目前這種反凱因斯革命常以弗利德曼為名,但有許多不同的「弗利德曼」。據前甘迺迪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海勒教授(Walter W. Heller)稱:弗利德曼的支持者共有五種:第一種人是外錶上呈弗利德曼者(Friedmanly);第二種是弗利德曼論者(Friedmanian);第三種是傾嚮弗利德曼者(Friedmanesque);第四種具有弗利德曼特性者(Friedmanic);第五種是弗利德曼學(Friedmanies or Friedmanite)。然而,弗利德曼依然是弗利德曼。2

用户评价

评分

(第十篇) “守著颱灣守著曆史”,這幾個字,不僅僅是書名,更是我作為一個颱灣人,內心深處的一種共鳴。《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讓我感覺這是一本關於我們這片土地經濟發展的“傢譜”。林鍾雄教授,這個名字對我來說,代錶著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對颱灣經濟的深厚情感。我非常好奇,他在這本論文集中,會如何解讀“守著”的意義?或許是因為他對那些容易被曆史洪流衝淡的經濟發展細節有著特彆的關注?又或者是,他希望通過這些論文,為颱灣經濟的未來發展,提供一種曆史的參照和智慧的啓示?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迴顧颱灣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早期的農業轉型,到工業化的崛起,再到如今在高科技領域的創新與突破。我希望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對那些關鍵性經濟決策的深刻分析,以及對那些影響深遠的經濟政策的解讀。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林教授的論述,能夠展現齣經濟發展背後的人文精神,那些在時代變遷中,每一個颱灣人為瞭生存、為瞭傢園所付齣的努力與智慧。這本書,對我來說,是對颱灣經濟發展史的一次全麵梳理,也是一次對我們共同記憶的深情迴望。

评分

(第七篇) 《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這個書名本身就極具分量,它召喚著我內心深處對颱灣這片土地的依戀和對曆史的敬畏。林鍾雄教授,一位我深感敬佩的經濟學者,我相信他的論文集,定能為我們打開一扇深入瞭解颱灣經濟發展曆程的窗戶。我腦海中勾勒齣這本書可能的模樣:它或許像一部史詩,細緻地描繪瞭颱灣經濟從一個相對封閉的島嶼,如何一步步走嚮開放,如何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再到如今在高科技領域嶄露頭角。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對那些關鍵性經濟政策的解讀,比如,當年如何推動齣口導嚮戰略,又如何在高科技産業的布局上進行前瞻性的規劃。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林教授的論述,能夠展現齣經濟發展背後的人文關懷,那些在時代洪流中,每一個普通颱灣人為瞭生活、為瞭傢園所付齣的努力和智慧。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關於經濟理論的學習,更是一次對颱灣集體記憶的挖掘,是對我們民族韌性與創造力的緻敬。我期待著,通過閱讀,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颱灣經濟發展的獨特路徑,也為我們麵對未來的挑戰,積纍更多的智慧和信心。

评分

(第九篇) 這本《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光是書名就勾起瞭我對颱灣經濟發展史的強烈興趣。作為颱灣人,我深切地感受到,經濟發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塑造瞭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也影響著我們的未來。林鍾雄教授,一位在經濟學領域備受尊敬的學者,他的論文集,無疑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著作。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看到他對颱灣經濟發展曆程的深刻剖析。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涵蓋對颱灣經濟在不同曆史時期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的探討,比如,早期引進外資的策略,如何推動瞭颱灣的工業化進程?又比如,在後來的科技發展浪潮中,颱灣是如何抓住機遇,成為全球半導體産業的重要一環?我希望林教授的論述,能夠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能展現齣經濟發展背後所蘊含的智慧與努力。那些政策的製定者,産業的先驅者,以及無數的普通勞動者,他們的故事,都應該在這本書中得到應有的展現。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部經濟學論文集,更是一份關於颱灣經濟發展史的珍貴記錄,一份對我們共同努力的肯定。

评分

(第五篇) “守著颱灣守著曆史”——這幾個字,簡直說到我心坎裏瞭。《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光是書名就有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林鍾雄教授,這個名字我聽過,感覺是位對颱灣經濟有著深刻洞察的長者。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在這本論文集裏,他究竟是如何“守著”我們共同的颱灣和曆史的。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種可能,或許是關於颱灣經濟起飛時期的那些艱辛歲月,那時候,資源有限,但人們的拼搏精神卻無比強大。又或者,是關於颱灣如何抓住全球産業分工的機遇,一步步發展壯大,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那些關鍵節點。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一些被大眾忽略的經濟現象,比如,小農經濟如何嚮工業經濟轉型?外匯管製政策如何影響瞭資本的流動?高科技産業的興起,是怎樣改變瞭颱灣的産業結構和就業格局?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這些問題的深刻解答。而且,作為“係列I”,我很好奇這是否代錶著一個更宏大的計劃,將颱灣經濟的發展史做一個全景式的呈現。我希望林教授的論述,不僅僅是冰冷的經濟數據和理論,更能融入颱灣這片土地上的人文情懷,那些決策者的智慧,普通民眾的汗水,都應該被看見。這本書,對我而言,是對颱灣經濟發展史的一次全麵梳理,也是對我們共同記憶的一次珍藏。

评分

(第六篇) 這本《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讓我感到一種撲麵而來的曆史感和使命感。作為颱灣人,我們對這片土地的情感是難以言喻的,而經濟發展無疑是構成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林鍾雄教授,一個在颱灣經濟學界享有盛譽的名字,他的論文集,無疑是一份珍貴的學術財富。我迫切地想知道,林教授在這本書裏,究竟是如何“守著”颱灣和曆史的。我猜測,他會從宏觀的角度,梳理颱灣經濟發展的脈絡,或許會涉及到早期農業社會的轉型,工業化起步的挑戰,以及後來如何憑藉半導體等産業在全球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我特彆期待能夠看到,他對颱灣在不同曆史時期所麵臨的經濟睏境,以及是如何剋服這些睏境的深入分析。比如,在能源危機時期,颱灣經濟是如何應對的?在麵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如兩岸經濟閤作的深化時,颱灣又將如何定位自己?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能觸及到經濟發展背後的人文關懷,那些政策的製定者,産業的創業者,以及無數普通勞動者的奮鬥故事,都應該在其中有所體現。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颱灣經濟的韌性與活力,也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曆史藉鑒。

评分

(第三篇) 拿到《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這本書,一股濃濃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但更讓我動容的是它所蘊含的“守著颱灣”、“守著曆史”的情感。作為土生土長的颱灣人,我們對這片土地的情感是復雜的,有愛,有擔憂,也有對未來的期盼。林鍾雄教授的名字,總讓人聯想到那些在颱灣經濟發展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學者和智囊。我非常好奇,在這本論文集中,林教授會如何解讀颱灣經濟的“曆史”?是側重於某個特定的時期,還是對整個發展曆程進行梳理?我希望書中能探討那些塑造瞭今日颱灣經濟格局的關鍵性事件和政策,比如,在美援時期,颱灣是如何利用外部資源發展自身的?在解除外匯管製後,中小企業是如何蓬勃發展的?又或者,在麵對全球化競爭和區域經濟整閤的浪潮時,颱灣經濟的優勢和劣勢體現在哪裏?更進一步,我期待林教授的分析能夠觸及到經濟發展背後的人文因素,那些政策的製定者、産業的先行者,以及無數普通勞動者的身影。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決策,是如何共同鑄就瞭颱灣經濟的輝煌與挑戰?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部經濟學著作,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颱灣經濟發展的足跡,也摺射齣我們這個民族在時代洪流中的奮鬥與思考。我渴望從這些論文中,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去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去思考颱灣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嚮。

评分

(第二篇) 這本《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簡直就像是一張藏寶圖,指引著我去探索颱灣經濟發展的脈絡。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地方的曆史,尤其是在經濟這個層麵上的發展,是理解其當下社會結構和文化特質的關鍵。林鍾雄教授的名字,對我來說,是那種沉甸甸的學術分量。我好奇的是,這本書的“係列I”意味著什麼?是不是預示著這是一個宏大的計劃,將係統地梳理颱灣經濟的曆史?我更想知道,在這本書裏,林教授會以怎樣的視角來“守著颱灣”、“守著曆史”?是因為他對颱灣經濟發展過程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和深層邏輯有著特彆的關注嗎?比如,在颱灣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有哪些是關鍵的決策點?哪些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政策?又或者,是那些在經濟浪潮中,普通民眾的生活是如何受到影響的?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經濟理論如何與颱灣的實際情況相結閤,那些宏大的經濟概念,是如何在颱灣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並開齣花來的。我想象中,書中可能會包含對颱灣在不同曆史階段,所扮演的國際經濟角色的分析,比如從加工齣口到高科技産業的躍升,再到如今麵臨的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挑戰。每一次的轉型,都凝聚瞭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又經曆瞭多少的探索與試錯?我希望林教授的論文,能夠以一種更加人性化、更具故事性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問題呈現齣來,讓我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旁觀者,而是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颱灣經濟發展的跌宕起伏。

评分

(第八篇) “守著颱灣守著曆史”,這不僅僅是一本書的書名,更是一種情懷的呼喚。《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讓我想到瞭很多關於我們這個島嶼經濟發展的點點滴滴。林鍾雄教授的名字,對我來說,就像是颱灣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坐標。我非常好奇,在這本論文集中,他會如何解讀“守著”的含義?是因為對那些容易被遺忘的經濟史實有著特彆的關注?還是對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為颱灣經濟找到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有著獨到的見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迴顧那些令人難忘的經濟事件,比如,颱灣是如何從一個農業社會,逐漸發展成為亞洲重要的工業基地?又或者,在麵對國際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時,颱灣經濟是如何展現齣其強大的韌性?我期待書中能夠有對颱灣産業政策演變的深入分析,以及對兩岸經濟關係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角色的探討。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林教授的論文,能夠將宏大的經濟敘事,與個體命運的描繪相結閤,讓我能夠感受到,經濟發展背後,是無數個鮮活的生命在努力生活,在為颱灣的未來貢獻力量。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深刻的學習,也是一次對我們共同曆史的迴溯。

评分

(第四篇) 《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作為在颱灣生活瞭幾十年的人,我深切體會到,曆史與經濟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林鍾雄教授,一個我敬重的經濟學者,他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嚴謹和深度。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裏,能夠看到他對颱灣經濟曆史的獨特視角。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探討颱灣經濟在不同曆史階段所麵臨的獨特挑戰,比如,在冷戰時期,如何在東西方對峙的夾縫中尋找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又比如,在解除戒嚴後,颱灣經濟如何從製造業為主導轉嚮服務業和科技業?更讓我好奇的是,林教授是否會深入分析那些對颱灣經濟産生深遠影響的政策,比如土地改革、齣口導嚮策略、還是加入WTO後的調整?這些政策,不僅僅是經濟學上的術語,更是無數颱灣民眾生活的寫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颱灣的經濟能夠取得如此成就,又為何在某些時刻會麵臨瓶頸。我想象著,書中或許會有對兩岸經濟交流的深刻剖析,以及颱灣在全球經濟體係中的定位和未來發展。這本書,對我來說,不隻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颱灣經濟發展史的記錄,一份珍貴的集體記憶。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更清晰地認識我們這片土地的經濟脈絡,也為颱灣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评分

(第一篇) 哇,這本《守著颱灣守著曆史係列I:林鍾雄經濟論文集》,光是書名就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厚重感。作為一個從小在颱灣長大,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感情的人,看到“守著颱灣”、“守著曆史”這幾個字,就像是看到瞭我們共同的根,那些被歲月洗刷卻依舊堅韌不拔的記憶。林鍾雄教授的名字,雖然我不是經濟領域的專傢,但多少在新聞或者一些學術討論中有所耳聞,感覺是一位非常資深,對颱灣經濟發展有著深刻洞察的前輩。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段段颱灣經濟發展的史實,那些過去我們可能不太瞭解,或者因為時間流逝而模糊的片段。我想象著,這本書裏或許會有一篇篇深入剖析颱灣在不同曆史時期麵臨的經濟挑戰,以及林教授是如何以他獨到的見解,為颱灣的經濟齣路獻計獻策。是不是會有關於早期工業化起步的艱辛,或是如何抓住國際機遇實現經濟騰飛的那些關鍵時刻?又或者,是麵對全球化浪潮,颱灣經濟如何尋求自身獨特定位的思考?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種可能,無論是關於産業政策的製定,還是關於兩岸經濟關係的演變,都可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精彩的論述。我更希望的是,通過這些論文,我能更清晰地理解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那些成就與挫摺,那些智慧與勇氣,是如何交織成今日颱灣經濟的麵貌。這不僅僅是關於經濟數據和理論的堆砌,更是一段關於颱灣人集體記憶和奮鬥史的珍貴記錄。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讓林教授的智慧之光,照亮我心中對颱灣經濟曆史的求知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