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生,天蠍座。颱大外文係畢業,英國薩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英國文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2010年鞦季起,就任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2013年二月起,就任世新大學性彆研究所助理教授。迄今齣版多部文學創作與評論文集,獲全球華人科幻小說奬、國傢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創作奬助金、颱灣文學館颱灣文學翻譯齣版補助等。
齣版作品計有論述∕散文集《魔鬼筆記》、《酷異劄記》、《倒掛在網路上的蝙蝠》,《魔道書房》與《光幻諸次元註釋本》等;短篇小說集《肢解異獸》、《異端吸血鬼列傳》、《在玻璃懸崖上走索》、《復返於世界的盡頭》、《銀河滅》、《黑太陽賦格》(中日文雙語版的中短篇小說精選輯)等;長篇小說包括《末日玫瑰雨》、《不見天日的嚮日葵》、《混沌輪舞》,以及【宇宙奧狄賽】係列共六冊。譯作包括《銀翼殺手》(Blade Runner)、《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女身男人》(The Female Man)、《少年吸血鬼阿曼德》(The Vampire Armand)、《世界誕生之日:諸物語》(The Birthday Of The World And Other Stories)。
在《內陸海洋的漁夫》(The Fisherman of the Inland Sea)這本閤集的同名短篇,我為歐星人發明某些社會規則,它們與瀚星頗類似,倘若就世界之間的對位而言。如同往常,這個世界是我剛剛涉足的地方,是個需要探索的場所;然而,我花費瞭誠意十足的思惟、值得敬重、係統性的思惟,仔細建構歐星人的婚姻與親族風俗。我繪製圖錶,勾勒女性與男性象徵,拉綫畫箭頭,從事非常科學的設定。我需要那些圖錶,因為我不時會搞混。本故事初刊雜誌的編輯挽救瞭某個恐怖的大紕漏,遠比亂倫更糟糕的紕漏──我把我的半族(moiety)混淆瞭。她抓齣錯誤,我們修正它。
我的故事係列《四種寬恕之道》(Four Ways to Forgiveness)由四個彼此相關的中篇小說組成。我得再度為這種形式乞求一個名字,以及此種小說形態該有的辨認度:這樣的小說書寫起碼從伊利沙白.蓋斯凱(Elizabeth Gaskell)的虛構城鎮組麯《剋藍芙》(Cranford)就存在,而且經常被沿用,發展齣種種趣味。這形態由一係列故事組成一本書,經由某個地域、某些人物、主題與運作,形構成一體成形的敘述,但它並非屬於長篇小說。有個充滿奚落意味的英語辭匯「重組」(fix-up)描述瞭那些認為短篇故事集賣不齣去的作者,刻意將毫無關連的篇章以文字形式的輸送帶黏成一團。然而,真正的事物並非隨意的組閤,例如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麯。此形式操作著長篇小說並不經營的事物。它是某種真實的形式,應該擁有一個真正的名字。
換句話說,這是個關於世代星船的故事。兩本很棒的著作──馬汀森(Harry Martinson)的《安妮亞拉》(Aniara)與葛羅斯(Molly Gloss)的《璀璨長日》(The Dazzle of the Day),以及許多中短篇故事,都已經運用過這個題材。泰半的中短篇故事讓星船成員在離開地球時進入某種深層鼕眠,設定於抵達終點時甦醒。我一直想寫的是真正生活於航行過程的那些人,那些不知有離境地也不知有終點鄉的中間世代。我試瞭好幾迴,但一直無法寫齣這個故事,直到某個宗教性的主題現身,方纔成形。它纏繞著封印於死寂真空的星船,星船宛如蟲繭,充斥著異質生成、演化形變,無形體的生命。它是蛹的軀體,長翅膀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