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曾任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暨研究所系主任,蘭陵劇坊團員,新寶島視障者藝團藝術總監,踏搖娘劇坊團長兼編導,近期編導作品有博物館劇場《草地郎入神仙府》、《大肚王傳奇》、跨文化環保歌舞劇《如果還有明天》與《再見小林》、《藝陣啟示錄》等八齣社區劇場及指導台南大學戲劇系青少年口述歷史劇場製作演出共十齣等多元的應用戲劇製作演出。著有《舞台光景》、《布魯克》、《大眾不再沉默——應用戲劇的在地創新與實驗》、《應用戲劇美學論文集——永遠前衛,全球在地化與懷舊》,合著有盲人戲劇集《我駕著翅膀穿透黑夜》,中譯有《布拉姆斯》、英譯有 Voices of Taiwanese Women-Three Contemporary Play 中的We are Here 一劇。作品內容關懷台灣歷史與社會人文的現實環境與挑戰,情感淳厚,感人至深,深獲回響。著有學術研究數十篇論文發表於中英文重要期刊與收錄於專書,深獲國際肯定,為亞洲最富盛名的應用戲劇開創和實踐於在地社區和全球的學者和操作者之一。榮獲103 年科技部特殊優秀人才獎與科技部107 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研究獎勵案優良人員獎。
Prologue:南方流金歲月紀事 / 001 Act I 理論與方法 Scene 1 台灣社區劇場發展三十年的回顧與省思(1989-2018) Scene 2 當代社區劇場在台灣的創作理念與方法之初步反省分析——以「台灣應用戲劇發展中心」及「歡喜扮戲團」近期作品為探討實例 Scene 3 現代性的美學反叛和社會反轉的當代實踐:晚近台灣戲劇在社區的公民藝術行動方案評析 Scene 4 運用文化繪圖創作展演社區劇場——測繪台灣及菲律賓當代多元草根文化之展現路徑和美學分析 Scene 5 再現與重塑地方感的老人回憶劇場展演——以香港、新加坡及台灣為例 Scene 6 台灣應用戲劇人才培育的理念實踐與挑戰——以台南大學戲劇系創作性的應用課程之創作與實習為例
Act II 操作與實踐 Scene 1 《圓仔花姊妹情》 Scene 2 《胭脂馬遇到關老爺》 Scene 3 《七仙女富強之旅》 Scene 4 《藝陣啟示錄》 Scene 5 《黃昏的牛犁》 Scene 6 《穿越時空愛上你——台客鄉親版》 Scene 7 《再見小林》 Scene 8 《如果還有明天》